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萧珊

萧珊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946 更新时间:2023/12/26 11:08:07

萧珊(1917-1972),巴金之妻,与巴金厮守了28年直到逝世。原名陈蕴珍,乳名长春,鄞县人。1936年至上海,入爱国女子中学读书,参加学校戏剧演出,扮演话剧《雷雨》中的四凤,进而结识进步人士。同年始认识巴金,在巴金鼓励下,开始学创作,处女作《在伤兵医院》发表于茅盾主编的《烽火》杂志。毕业后考取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1944年5月,在贵阳花溪与巴金结婚。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任《上海文学》、《收获》编辑,兼事文学翻译。病逝上海。

基本资料

中文名:萧珊

别名:原名陈蕴珍,乳名长春,笔名陈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鄞县(今宁波)

出生日期:1917年

逝世日期:1972-08-13

职业:作家

毕业院校:西南联合大学(昆明)外文系

代表作品:处女作《在伤兵医院》

丈夫:巴金

儿子:小棠

女儿:李小林

人物平生

1936年,由宁波赴上海,入读上海爱国女子中学。中学期间热衷于戏剧和表演,曾扮演曹禺话剧《雷雨》中的人物四凤。

1936年,始结识巴金。并在巴金鼓励下,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有处女作《在伤兵医院》,并发表于《烽火》(茅盾主编的杂志)。

当时的萧珊由于饰演话剧《雷雨》中的四凤,并与“进步人士”交往过密而被上海爱国女子中学开除。像那个年代许多热血但迷惘的年轻人一样,《家》的出现点燃了萧珊追求爱情与自由的信念。在萧珊的眼中,巴金犹如一盏照耀自己生命的航灯,她不停地给巴金写信,迫切地想从巴金那里得到人生方的指点。由于有着13岁的差距,每次给萧珊回信,巴金总是称她为“我的小友”。在巴金的眼里,萧珊还是个孩子,这个小女生不过是千万个给他写信的读者中的一员。

中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取西南联合大学(昆明)外文系。

巴金曾经翻译过俄国著名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的著作,在四川老家时也参加过反对军阀刘存厚的请愿及集体罢课活动,但他自小生活在一个封建大家庭里,所以,于巴金而言,家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年轻人的束缚。并且,在这样的乱世里,处在革命新思想之风口浪尖上的巴金,也不想在某一时刻,世事出现风吹草动时,连累他人。正因如此,当时的巴金虽然已是32岁,却依旧孑然一身。

1936年的大上海,年仅32岁的巴金在文学创作和翻译两方面已是声誉卓著,尤其是他的长篇小说《家》,深深唤醒了青年一代。当时追求巴金的人很多,但他却没看上任人。在给他写信的爱国学生中有一女孩的信给巴金留下了特别的印象,他们通信达大半年之久,却未见过面。最后,还是女孩在信中写道:“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希望李先生能答应我的请求……”信中不仅约了时间、地点,还夹着一张她的照片。

按信中的约定,那天上午,巴金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约定的饭店。一会儿,一位梳着学生头、身着校服的女生用那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看着巴金,文雅、快活地笑着说:“李先生,您比我猜想的可年轻多了。”不善言语的巴金一下子少了许多拘束,开心地说道:“你比我想象的还像个娃娃呀!在可以告诉我你的名字吗?”于是,18岁的萧珊开始介绍自己。两人开始了8年的恋爱。

姑娘的挚爱帮助巴金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巴金为维持生计拼命地写书、译书、编书,他不能被经济问题所困扰,更不能影响自己的创作心境与创作质量。1944年5月,恋爱八年之后,与巴金在贵阳共结连理。

1944年5月1日,巴金在桂林漓江东岸,借了朋友的一间木板房当新房,他们没有添置一丝一棉、一凳一桌,只有巴金4岁时与母亲的合影,作为祖传的珍贵家产,也没有什么可安排的,只委托弟弟李济生以双方家长名义,向亲友印发了一张旅行结婚的“通知”。1945年,他们生下了女儿李小林。

1949年,入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

曾任《上海文学》、《收获》等刊物的编辑,并从事文学翻译工作。

1950年7月,儿子李小棠出生。

1967年,《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点名批判巴金。上海市文艺界批判文艺黑线联络站等单位先后编印多种巴金批判专辑。

1968年,频繁遭到批斗。

1972年8月13日,身患癌症,手术后病逝于上海。

巴金对萧珊一往深情,写了《怀念萧珊》,《再忆萧珊》,《一双美丽的眼睛》等文章。

28年的相亲相爱,相濡以沫,他们从未吵过一次架,红过一次脸。

1972年7月底,萧珊患了直肠癌。手术前,萧珊对巴金说:“看来,我们要分别了!”巴金用手轻轻地捂住萧珊的嘴巴,低下了头,肝胆欲裂。

1972年8月13日中午,萧珊与世长辞。她在临终前一直念着巴金的名字。萧珊故去后,她的骨灰一直放在巴金的卧室里,巴金的床头放着萧珊的译作。巴金时对着这些物品出神。巴金对萧珊一往深情,写了《怀念萧珊》、《再忆萧珊》,还有《一双美丽的眼睛》等文章。

个人作品

《别尔金小说集》(普希金)

屠格涅夫的《阿西亚》、《初恋》、《奇怪的故事》等作品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与巴金合译)

普希金之《黑桃皇后》(与巴金合译)

1994年,《家书——巴金萧珊通信集》出版

1998年,萧珊和巴金的合集《探索人生》的出版

萧珊曾经以“陈嘉”的笔名发表“旅途杂记”等文章,后经巴金研究会策划和编辑

巴金在1964年12月24日致萧珊的信中说:“刚才曹葆华来,他患心脏病,在休养,用俄文对照读了你译的《初恋》,大大称赞你的译文。”曾经协助鲁迅主编《译文》的黄源也曾对巴金说:“她的清丽的译笔,也是我所喜爱的她译的屠格涅夫的作品,无论如何是不朽的,我私心愿你将来悉心地再为她校阅、加工,保留下来,后世的人们依然会喜阅的。”

穆旦也曾经写信给巴金:“不久前有两位物理系教师自我处借去《别尔金小说集》去看,看后盛赞普希金的艺术和译者文笔的清新,她的努力没有白费,我高兴至今她被人所赞赏。”穆旦精通俄罗斯文学翻译,我想在这里他不仅仅是在转述两位读者的看法,也代表着他内心的评价。黄裳对萧珊译文的评价是:“她有她自己的风格,她用她特有的女性纤细灵巧的感觉,用祖国的语言重述了屠格涅夫笔下的美丽动人的故事,译文是很美的。”他还说:“我希望,她的遗译还会有重印的机会。”

人物评价

当她第一部译作《阿细亚》出版后,她又用稿费给女儿买了一架钢琴。这让读者看到在文字之外的她所扮演的角色。对于这样一位善良、活泼又有才华的人的早逝更令人感叹不已。

怀念

1978年,巴金著有名文《怀念萧珊》,被收入于多种文集及高等教育教材中。

标签: 萧珊

更多文章

  • 杨永泰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杨永泰

    杨永泰(1880—1936),字畅卿,国民党高级官员,蒋介石首席智囊,政学系的巨人。广东茂名高州大井镇大坡山村人,北京政法专业学校毕业。杨永泰曾任广州《广南报》编辑、广东咨议局议员。1912年任中华民国临时众议院议员并加入国民党。次年任国会参、众两院宪法起草委员会,与沈钧儒等组织民宪法党。1914年

  • 陆荣廷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陆荣廷

    陆荣廷(1859—1928年),中华民国旧桂系军阀领袖。原名亚宋,字干卿,壮族,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宁武镇雄孟村人,时人称“陆武鸣”。陆荣廷游勇出身。1894年受清朝招抚,编为健字前营。因镇压会党卖力,历任管带、督带、分统、统领。1907年报称驱逐革命军,克复镇南关(今友谊关),升左江镇总兵。1911年

  • 沈钧儒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沈钧儒

    沈钧儒(1875年1月2日-1963年6月11日),浙江嘉兴人,字秉甫,号衡山。清末进士。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五四运动期间,撰文提倡新道德、新文化。曾任国会议员、广东军政府总检察厅检察长、上海法科大学教务长。中文名:沈钧儒别名:字秉甫,号衡山国籍:中国出生地:

  • 赵树理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树理

    赵树理(1906年—1970年),原名赵树礼,山西晋城市沁水县尉迟村人,现代小说家、人民艺术家,山药蛋派创始人。曾任《曲艺》《人民文学》编委、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1906年9月24日出生在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夏考入山西省立长治

  • 叶企孙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叶企孙

    叶企孙(1898.7.16-1977.1.13)名鸿眷、以字行,上海人,中国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和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1918年(民国七年)毕业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1920年(民国九年)6月获芝加哥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23年(民国十二年)6月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

  • 马汉三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马汉三

    马汉三(1906—1948),早年加入冯玉祥的西北军,后投靠蒋介石,加入军统组织。历任军统局华北实验区区长、军统局北平办事处处长、国民党北平行辕肃奸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马汉三因不肯为毛人凤情妇刘秋芳作弊竞选立法委员,与毛人凤发生矛盾,为毛所嫉恨,1948年,马汉三在南京被毛人凤秘密处死。中文名:马汉

  • 魏巍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魏巍

    魏巍(1920年3月6日~2008年8月24日),原名魏鸿杰,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当代诗人、散文作家、小说家。1942年创作的长诗《黎明的风景》因成功地表现了抗日斗争的生活而获晋察冀边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鲁迅文艺奖金”。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谁是最可爱的人

  • 徐树铮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徐树铮

    徐树铮(1880年—1925年),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军事人物,北洋军阀皖系名将。字又铮,号铁珊,又号则林,江苏萧县(今属安徽)人,因区别于同时期的另一政治人物徐世昌,人称“小徐”。徐树铮早年考中秀才,1901年从家乡赴山东投奔袁世凯,开启了军旅生涯。1905年至1910年东渡日本学习军事。他是段祺

  • 杨立青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立青

    杨立青(1942~2013.06.10),男,四川渠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原院长。杨立青先后在沈阳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和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攻读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奥地利莫扎特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驻校访问

  • 沈之岳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沈之岳

    沈之岳(1913—1994),浙江仙居人,毕业于南京中央军校第八期、中央警官学校、陆军参谋大学。1933年加入军统,成为戴笠的得意门生,1938年奉戴笠之命潜赴延安,刺探情报,曾担任毛泽东秘书。1950年代赴台湾后,任调查局副局长,之后调任国防部情报局副局长及中国国民党中央第二组副主任,后擢任调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