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言少朋

言少朋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293 更新时间:2024/1/8 6:49:05

言少朋(1915-1984),原名义方,蒙古族人,祖籍北京。京剧演员。京剧言派艺术创始人言菊朋的长子,为言派第二代传人。妻张少楼、子言兴朋均为言派老生。

基本资料

中文名:言少朋

国籍:中国

民族:蒙古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15年

逝世日期:1984年

职业:京剧演员

代表作品:《青风亭》;《一捧雪》;《琼林宴》;《春秋笔》;《十老安刘》

人物简介

他自幼受家庭熏陶,边读书边随父学艺,并得韩珠子指导。1935年正式登台。1939年拜马连良为师,在继承言派艺术的同时,又学习马派艺术,具有较深艺术造诣。1949年后,曾组织新华旅行剧团,1955年由北京调入青岛市京剧团,任演员、副团长、团长。曾在周恩来总理关怀和亲自安排下,言少朋晋京演出了言派名剧《卧龙吊孝》,使言派艺术得到复苏重振。1955年—1958年,先后主演京剧《屈原》《炼印》《春秋笔》《四进士》《野猪林》等传统剧目,赴大连、烟台、天津、石家庄、太原、西安、徐州等20多个城市巡回演出。《人民日报》为此发表了《喜看言派有后》的评论文章。1959年10月又在济南为毛泽东主席演出了言派戏专场。同年又在上海和苏州向刘少奇、邓小平、陈毅、贺龙等中央领导作了言派戏专场汇报演出。1958年曾排演现代剧《白毛女》。60年代初,与青岛市京剧团全体演职员通力合作,先后挖掘整理出《吞吴恨》《上天台》等20出言派剧目。1962年9月言少朋调离青岛到上海戏曲学校任教,并任该校艺委会主任。1964年参加全国现代戏观摩会演,主演《柜台》。1976年拍摄《卧龙吊孝》、《让徐州》等京剧艺术影片。1984年12月在上海病逝。

艺术特点

言少朋在言派京剧艺术的基础上,吸收马派艺术之长,大胆创新,使言派艺术有了新的发展。言少朋的演唱韵味醇厚,表演飘逸洒脱,富有书卷气。

擅演剧目

《卧龙吊孝》、《让徐州》、《连营寨》、《上天台》、《贺后骂殿》、《除三害》、《战北原》、《骂王朗》、《桑园寄子》、《借东风》、《甘露寺》、《青风亭》、《一捧雪》、《琼林宴》、《春秋笔》、《十老安刘》等。

所获奖项

1956年在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中,言少朋荣获表演一等奖。

荣誉称号

1957年—1960年,先后荣获“青岛市先进工作者”、“青岛市教育、文化、卫生界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社会兼职

曾当选政协山东省第二届委员会委员,政协青岛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委员会常委。

言家三代故事

从言菊朋下海说起

言少朋是言菊朋的长子,言菊朋与余叔岩、高庆奎、马连良为同时代人,世称"四大须生"在此四人中,言菊朋既非梨园世家,也不科班出身,他是蒙族王室后裔,民初在蒙藏院当了一名上京官司,性喜皮簧,尤醉心于谭鑫培的艺术,他最早艺于名票红豆馆(即溥侗,又名侗厚斋,与宣统溥仪为从兄弟行。)并在红豆所主持的"言乐会"中经常彩排。红豆对京剧造诣颇深,那是因为他当年身为皇亲国戚,有不少内廷供奉教他的戏,得过谭鑫培、黄润甫、陈德霖、王愣仙、钱金福等名家传授,剧艺确是不凡,而且戏路很宽,生、旦、净、丑行行皆通,被誉"文武昆乱不挡"。然而物极必反,由于他兼学多样,反而对谭派戏能而不精了。言菊朋学了一阵子,于是他又请教另一位研究谭派的专家,号称"琴圣"的名票陈彦衡去了。

言菊朋与陈彦衡相处甚久,不仅对谭派艺术刻苦钻研,尤注意音律和四声调值,在谭的唱腔等方面得陈指点,艺益孟晋。当时他在北京走票,偶歌一曲,隔室相聆几能乱真。闽侯李苏堂(释戡)曾赋诗曰:"余味独菊朋,十年隅坐得师承,叶官粉墨惊时辈,垂老悲呻类病僧"认为学谭者能得其神髓者,莫过于言三。言菊朋第一次粉墨登场,是民初与陈墨香在北京"聚寿堂"堂会上串演《御碑亭》,获得好评,继之又与章小山(王瑶卿亲授的一位名票)在"同和堂"串演《宝莲灯》,从此以学谭著称,其名大噪。

一九二零年七月,直皖战争爆发,奉系军阀张作霖,助直倒皖成功,平步青云除以"镇威上将军",衔任东北三省巡阅使外,又兼蒙疆经略使,驻节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特区,兼任都统,成为不可一世的"关外王"。是年张氏在奉天(今沈阳)称觞,举办盛大堂会,邀请京中所有京角参加,因慕言名以一睹为快。但票友与一般职业演员不同,乃许以演唱大轴,并以上宾礼待之。奉方派专人来京邀请,暗中赠以现洋三千,并说:"言三爷不演,坐客势必不欢。"按当时惯例票友演戏不取报酬,言对此进退维谷,犹豫不决,衡量之下,自知不能得罪于张,不如顺水推舟,尤以在众多名角中能演唱大轴,不公为票友扬眉叶气,也从此可以身价倍增,于是他毅然从命,从此奠定了他下海的动机。

初次来沪挂牌演出

大约是在一九二二年前后,梅兰芳应邀来沪,出演于法界老共舞台(在郑家木桥),同来的老生仍旧是王凤卿,但是他把这位准备下海的言菊朋也带来了。共舞台的主人听说他学谭有神似之处,认为必受上海观众的欢迎,不惜以三千元的巨额包银,约来陈彦衡为言操琴,俾收牡丹绿叶之效。当时言、陈二位在名义上都是票友,共舞台答应在戏院门口为他们挂牌,和梅兰芳、王凤卿同样待遇,琴师用红纸金字贴出海报。之前在上海出现过一位为谭鑫培操琴的孙佐臣(时在一九一三年),所不同者,陈、言二人则在名字下面加一君"字",以示并非职业化之意,这也可谓是京剧史上别开生面的创举了。

标签: 言少朋

更多文章

  • 韦尼子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韦尼子

    韦尼子,韦匡伯长女。初嫁王世充长子王玄应为皇太子妃,后为唐太宗昭容。中文名:韦尼子国籍:中国唐朝民族:汉出生地:京兆杜陵县出生日期:隋大业三年(607)逝世日期:唐显庆元年(656)职业:太子妃→嫔妃封号:昭容前夫:王玄应韦氏,名尼子,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人,生于公元607年。曾祖父为韦孝宽,祖父为

  • 苗海南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苗海南

    苗海南(1904—1966),原名世循。桓台县索镇人,企业家、山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中文名:苗海南别名:世循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04年逝世日期:1966年职业:企业家籍贯:桓台县索镇1904--1966。原名世循。桓台县索镇人。著名企业家、山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9岁入私塾,13岁入

  • 赵苍壁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苍壁

    赵苍壁(1916——1993),陕西清涧人。1934年在清涧县东阳区参加农会,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清涧县东阳区苏维埃政府主席,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巡视团主任,三边专区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员,陇东专区保安处处长,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副处长,北平市公安局处长,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

  • 姜妙香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姜妙香

    姜妙香(1890年2月22日-1972年7月21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小生,著名京剧演员,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幼年从田宝琳习青衣,出师后常与王凤卿、贾洪林同台合演。后因病嗓音转暗,遂拜冯慧林、陆杏林为师,改习小生。演戏认真,一丝不苟。《四郎探母》之杨宗保巡营一场,一般只唱两句摇板,姜

  • 李玉琳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玉琳

    李玉琳(1883年2月17日-1965年),原是郝恩光的大徒弟,又常年得到李存义的指导功夫出众。李玉琳递帖拜孙禄堂为师。认真练习孙禄堂先生教的三体式、劈拳、崩拳等基础的东西,一直跟在孙禄堂先生身边学习,技艺大进。他逐渐掌握了孙氏形意拳、孙氏八卦拳、孙氏太极拳的大要,由此内劲日益充实。当时武林中很少有

  • 李森茂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森茂

    李森茂(1929—1996),天津宁河县人。1945年8月参加工作,194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后,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事交通部运输处科长、副处长。曾荣获朝鲜三级国旗勋章和军功章各一枚。回国后,任沈阳车站副站长、站长、局长。1968年后,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下放劳动。

  • 王再兴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王再兴

    王再兴,新中国开国少将、原装甲兵工程学院政治委员。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察哈尔抗日同盟军。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5年5月20日去世。中文名:王再兴国籍:中国民族

  • 李谦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谦

    李谦,1909年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县一个普通的店员家庭,原名李隆光。李立三之弟。是百色起义时英勇善战的骁战,是中共红七军前委委员,红七军第一纵队司令,二十师师长。1931年牺牲。中文名:李谦别名:李隆光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南省醴陵县出生日期:1909年逝世日期:1931年职业:军人毕业院校:

  • 宋宝罗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宝罗

    宋宝罗(1916年10月21日-2017年9月2日),男,工老生。京剧表演艺术家,7岁登台献艺,轰动北京,号称神童。15岁自组班社。和梅兰芳、程砚秋、金少山、周信芳等大牌名角同台共演,名声大振。解放后曾在浙江京剧院工作。多次为毛泽东、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现场演出时画公鸡一时称绝。曾为张大千等

  • 贺锦斋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贺锦斋

    贺锦斋(1901—1928),湖南桑植人。1919年参加贺龙部队,曾任营长、团长,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团、旅长,第二十军第一师师长。1921赴长沙投考湖南军校。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同年冬,回湘潭、监利、石首一带组织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3月回湘西,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