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马凤图

马凤图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249 更新时间:2023/12/5 23:41:33

马凤图,字健翔.回族.河北省沧县杨石桥(今属孟村回族自治县)人,幼随祖父,父亲习劈挂拳及摔交等艺,并随舅父吴懋堂和孟村吴世柯习八极拳。1899年,马凤图当时12岁,拜盐山县黄林彪为师,习通背大架子,十二大趟子,劈挂,青龙等拳及六合枪要法,双手刀法,七十三剑(宣化剑)等艺。系统接受了李云标,肖和成,黄林彪所倡导的通备学说。

基本资料

中文名:马凤图

别名:字健翔

国籍:中国

民族:回族

出生地:沧县杨石桥(孟村回族自治县)

出生日期:1888年

逝世日期:1973年

职业:武术教练

毕业院校:天津北洋高等师范

信仰:伊斯兰

基本信息

马凤图,男,(1888年-1973年)字健翔.回族.河北省沧县杨石桥

在国术观念上,他不固步自封,是把西方拳击和中国武术结合起来的重要实践者和传习者,曾在民国时期成功培养了中国近代拳击手若干人,促进了中国传统国术的现代化进程。

人生经历

幼年受伊斯兰经堂教育,读私塾,继入沧县高小。马幼年与父马捷元学劈挂拳,与舅父吴懋堂学青龙拳,又与吴懋堂、吴世科学八极拳。

11岁从黄林彪习通备大架子、十二大趟子、劈挂、青龙等拳术及六合枪要法、双手刀法、宣化剑(七十三剑)等,并系统地接受了李云标、肖和成及黄林彪等所倡导的通备学说。

1899年,马凤图当时12岁,拜盐山县黄林彪为师,习通背大架子,十二大趟子,劈挂,青龙等拳及六合枪要法,双手刀法,七十三剑(宣化剑)等艺。系统接受了李云标,肖和成,黄林彪所倡导的通备学说。

宣统元年(1909)以不第秀才资格考入天津北洋师范学院。不久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为“燕支部”主要成员因为精通武术,胆气充盈,被推为铁血团成员,参与了许多秘密活动。奉同盟会之命,为对抗日本武士精神,同李存义、李书文、李瑞东等一起创立中华武士会,任副会长兼教习。

1910年受同盟会燕支部之命,与同盟会人士,形意拳家叶云表等创办中华武士会。马凤图被公举为副会长兼总教习。

1912年后偕弟及八极拳家韩会清等赴东北,在沈阳结识了“奉天三老”(即郝鸣九,胡奉三,杨俊峰)及流寓东北的山东螳螂拳家程东阁等,彼此引为武艺知己。与马,郝,程等结为金兰换艺之谊。期间,从郝,胡,习翻子,戳脚等艺。从程习螳螂九手,八极及翻子等艺。并将劈挂,八极,及六合大枪要法,通备剑法赠教郝,程等人。

曾以武士会代表身份与在天津某校任教的日本剑道教习比试击剑,结果连胜三局。

北京政府时期,他因参与反袁世凯恢复帝制活动而遭迫害,远走关东。在东北任中、小学教师,曾联合不满现实的知识分子发起“新村运动”。

民国九年(1920)返乡务农,耕田为业,练武兼习中医。

民国十二年(1923)年,家乡大旱,率二弟英图、三弟昌图及长子广达赴豫投奔冯玉祥。不久随冯进驻北京。曾任前门税务稽查主任、通县税务局长。

1924年在张家口与张之江创办冯玉祥部的新武术研究会,并任冯玉祥所部白刃战术教研室主任,主编《白刃战术教程》。期间与胞弟马英图一起创编了寓枪于棍的"风磨棍",被西北军广泛用于训练和实战的“破风八刀”以及劈挂拳第三路飞虎拳。

民国十五年(1926),冯军在南口大战失利,主力向西撤退,马随冯军刘郁芬部经宁夏入甘肃,马英图随张之江去南京,后筹备中央国术馆,担任要职,也是国术馆的竞技代表。

1926年随国民军入西北,先后任职于军政两界。

民国十八年(1929)他创建张掖县国术馆后,参与甘肃省国术馆之筹建,任副馆长。

1933-1935年之间,创办了甘肃省国术馆和青海省国术馆,曾兼任两个武术馆的副馆长。

马凤图其长子广达以刀法见长。广达曾任冯玉祥部手枪队队长等职,长城抗战之役中,以身殉国。抗战爆发后,长子牺牲于长城战线,老年丧子,对他精神打击很大,此后基本脱离政界,专心研讨武术及中医。

1945年以后任西北师院体育系兼职副教授,期间为教课之需,创编了后来被列为劈挂拳第四路的“太淑拳”。

民国三十六年(1947),在兰州创办“华斌体育学社”。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事医学工作。晚年客居西北,经数十年之传习与研究,融汇各家之长,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以“通备劲”为核心的劈挂、八极、翻子、戳脚以及奇枪、风魔棍、劈挂刀、袍剑、缠丝鞭杆等拳械的独特风格,并广为流传于西北诸省、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凤图谢辞人民政府所予的物质待遇,以医术为业,自食其力。由此避开了解放后的一系列风潮独善其身。从事医学工作,历任甘肃省政协委员,省民革常委,省武协主席,省中医协会主席等职。马凤图继承了黄林彪所传之劈挂拳等艺,又继承了孟村,罗曈俩支八级拳及罗曈系统的六合大枪,又通过郝鸣九等学到徐兆雄系统的翻子,戳脚等艺。后来又采撷了西北地区的棍法及鞭杆法之萃要,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融汇熔铸,终于形成了以“通备劲”为核心的通备门拳械系列。这个系列理论上发端于李云标,肖和成,及黄林彪。实践上则重要完成于马凤图及其弟马英图。这个系列既包括分属长拳,短打的劈挂,八极,翻子,戳脚等拳法。也包括源远流长的枪,棍,刀,剑等器械。他与河北省劈挂,八极,及东北地区翻子,戳脚同源而异流,劲力特质和演练风格上则存在鲜明的不同。

马凤图晚年潜居西北宁夏,经过他数十年的传习推广,以“通备劲”为特征的劈挂,八极,翻子,戳脚等全套拳法,以及奇枪,风磨棍,劈挂刀,剃袍剑,缠海鞭杆等器械套路,已广泛的流行于西北诸省,成为解放以后西北诸省参加全国性武术活动的代表性拳种套路。

1973年,马凤图去世,享年85岁。

师承渊源

马凤图先生沧州东南乡杨石桥人,幼学儒习武,承家学练家传劈挂、八极拳(起到打基础作用)。为深入探求八极拳、劈挂掌的奥妙,马12岁拜劈挂掌宗师黄龙潭的劈挂宗师黄林彪(1831-1907)习盐山左传劈挂。又到孟村问艺“春爷”吴世科习孟村老架子八极拳和大枪。为深造八极内场精要,拜罗疃“神枪”张景星(拱辰)(1843

-1924),成为张景星(拱辰)的弟子。跟随张师4年,同时得老师父黄四海先生(1829-1914)点拨,得师兄张毓衡、韩会清帮助,其艺大进。

一生培养、造就了大批弟子,其中入室弟子如王天鹏、刘靖国、边仙桥、罗文源、邸世礼、王伯温、方学礼、魏毓明、管其泰、徐雨辰、候瑞盛、马颖达、马贤达、马令达、马明达等,传播弥漫大西北五省,规模相当庞大。

身后评价

马自幼习文爱武。为深研八极拳底蕴,又请教于罗疃张拱辰。他旅居东北期间,与郝鸣九、程东阁、胡奉三结为金兰,他将劈挂、八极拳法传于东北,也将其他人之戳脚、翻子等拳法融于己身。

马凤图先生是劈挂、八极闯天下的代表人物之一。是黄林彪、张景星(拱辰)二位宗师的晚年重要传人弟子。

马凤图先生客居大西北40年,以“盐山劈挂”与“罗疃八极”为核心,创立“马氏通备武学”,

马在西北,曾任县长、军法处长、专员、代理厅长、省府顾问、政务委员等职、南京中央国术馆副馆长、国民政府卫队教练等职务。

解放后,他留在西北,始终注意中华武术的研究和发展。他以“通备劲”将劈挂、八极、戳脚、翻子拳术熔铸于一体。以沧州“五十五图”之棍法为粗架,吸取西北乡土之棍、杆法,创编独特的“风磨棍”。

武术观念

马凤图认为,武术是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所以冠以“民族形式”是因武术有其丰富的内涵,武术的发展,必适应社会条件之变化。他追求众多武术门派各从其类的归一趋势,打破门派壁垒,由小块块向大块块发展。他极力提倡文武并重,以德为本。他的武术理论,尚存20万余字手稿。

1953年11月有《八极拳三字经》之作问世,《三字经》一开头就写到:“八极拳,吴钟传;枪中王,庆云县;庄科村,树教范。师张公,礼超凡。”

马凤图先生在武术传承上不保守,注意与人交流,他认为前人先贤的经验和技艺要与时代结合起来,这样会促进武术的更好发展。

宣统元年(1909)入天津北洋高等师范专门学校。次年,受同盟会燕京支部之命,与叶云表等在天津创办中华武士会,任副会长兼总教习。1912年赴东北,在沈阳结识了“奉天三老”——郝鸣九、胡奉三、杨俊峰及螳螂拳名家程东阁,并结金兰换艺之谊。其间,向郝鸣九和胡奉三学翻子、戳脚等拳艺,向程东阁学螳螂九手、八招及翻子拳等艺;同时将劈挂、八极等拳及六合大枪要法、通备剑法授予郝鸣九、程东阁等。

标签: 马凤图

更多文章

  • 王寅春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王寅春

    王寅春(1897-1977年),生于江苏镇江一户贫民家庭。父王金宝(又名金大),原为镇江做小烧卖出身。13岁拜赵送亭为先生,在其陶坊随金阿寿为师,学习紫矽陶艺。3年满师后,上门帮窑户当制坯客师。1921年起,因他制坯手艺特好而名扬上海。现代著名的紫砂壶制作大师,其制壶技术精湛,并且效率高,作品的数量

  • 祥妃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祥妃

    祥妃(1808年—1861年)钮祜禄氏,郎中久福之女。生于嘉庆十三年正月十三日,初赐号为祥贵人,道光三年二月二十二日传旨,十一月二十五日,册封祥嫔。五年正月,生皇二女。四月十三日,晋祥妃。九年,生皇五女寿臧和硕公主。十一年,生皇五子惇勤亲王奕誴。十七年降为祥贵人。三十年正月,文宗晋尊为皇考祥嫔。咸丰

  • 俞致贞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俞致贞

    俞致贞(1915—1995.5.)女,汉族,北京人。字一云,画室名百花书屋,著名花鸟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会顾问,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北京花鸟画会名誉会长,擅长工笔花鸟、草虫、蔬果。中文名:俞致贞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北京人出生日期:1915逝世日期:

  • 吴云根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吴云根

    吴云根(1892-1969年),又名吴芝莱。1892年生于宜兴和桥,14岁拜汪升义(汪生义)为师。1915年到山西省平定县平民陶器厂任技师、1929年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陶瓷科当技术员、1931年受聘于江苏省立陶瓷职业学校窑业科任技师、1954年进入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11月开始为紫砂厂招收

  • 田中玉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田中玉

    田中玉(1869—1935),字蕴山,直隶抚宁人。北洋武备学堂出身。曾任北洋第一镇炮队第一标统带、兖州镇总兵等职。1908年,出任东三省督练分所总参议。中华民国成立后,历任代理山东民政长、曹州镇总兵、兖州镇守使、陆军第五师师长等职。后调京任陆军部次长,转年任察哈尔都统。袁世凯死后,任山东督军兼省长。

  • 马崇仁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马崇仁

    马崇仁(1923—2015年),男,又名马金仁,父马连良,京剧净角。11岁被送到中华戏曲专科职业学校进行学习,最初学花脸,后来跟随何连涛先生转为武生,后又改学老生。1957年拜侯喜瑞为师,学习侯派花脸。有两儿两女,其中长子马伟民在1959年考上了天津戏校学习花脸,一学就是8年。此后,被分到了天津建华

  • 郭明秋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郭明秋

    女,1917年生。直隶(今河北)涿鹿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北平市委组织部、宣传部部长,北平大中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主席。是“一二·九”运动的负责人之一。后任中共晋西南区委妇委书记、中共中央妇委秘书长、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政策研究室研究员。建国后,历任东北实验学校副校长、全国妇联东北工委主

  • 王韵雪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韵雪

    金坛的近现代史上,王韵雪作为一位老红军、老党员、老革命、著名革命家陈潭秋的夫人,其曲折壮丽的大半生,极富传奇色彩,是当之无愧的“金坛女杰”之一。中文名:王韵雪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江苏金坛出生日期:1917年9月逝世日期:2013年2月8日信仰:共产主义王韵雪于1917年9月出生于金坛,在兄妹三

  • 刘先云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先云

    刘先云,男,1910年7月7日出生,湖北省大冶县人,国民党籍,武昌中华大学毕业。抗战期间,历任长江上游江防总司令部政治部及陆军第94军政治部主任、湖北省恩施县县长、三青团湖北支团干事兼书记等职。1969年当选国民党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1976年起当选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中文名:李先云外文名:li

  • 王永浚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永浚

    王永浚,新中国开国少将、解放军总参谋部三部原顾问(大军区副职)、我军情报战线功勋卓著的研究工作者。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因病2003年1月5日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