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毕占云

毕占云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988 更新时间:2023/12/8 5:28:42

毕占云(1903-1977),原名毕瑞祥。四川省广安县人(今华蓥市禄市镇)。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基本资料

中文名:毕占云

别名:毕瑞祥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四川省广安县

出生日期:1903年

逝世日期:1977年2月

职业:军人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荣获一级八一勋章

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荣获一级解放勋章

最高职务: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生平概况

一九二七年在湘军任营长。一九二八年率部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特务营营长,第四支队支队长,二纵队司令员,红十二军第一○二团团长、军参谋长、代

军长,红七军第九师参谋长,红二十二军第六十六师师长、军参谋长,红一军团第一师参谋长,补充第一师师长,红八军参谋长,红九军参谋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一局副局长兼参谋主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参谋处处长,绥德警备司令部参谋长,军委总部二科科长,太岳军区参谋长,太岳纵队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东军区副司令员,豫皖苏军区副司令员,河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河南省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大事年表

毕占云,1903年出生在四川广安县永兴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时当过学徒。

1922年至1926年在四川军阀部队当兵。

1927年出川后入湘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

1928年在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二次“会剿”时率部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特务营营长。同年10月由朱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3月任红四军第二纵队司令员。

1930年任闽西五纵队司令员,后任红十二军一O二团团长。

1931年任闽西红十二军参谋长、代军长。

1932年在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任连长兼教员。

1933年任红七军参谋长,红二十二军六十六师师长、军参谋长,红一军团一师参谋长。

1933年8月获苏维埃共和国二等红星勋章

1934年任补充师师长。长征初期曾任红八军团参谋长,军委二科科长。

1935年调红四方面军总部,任二科科长。

1936年随部西渡黄河,任红五军参谋长。

西路军失败后辗转到陕北。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央军委第一局副局长兼参谋主任。

1938年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参谋处处长,绥德警备司令部参谋长,中央军委总部二科科长。

1939年到太岳区做统战工作。

1941年任太岳军区参谋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冀东军区副司令员。

1948年任豫皖苏军区副司令员,兼任豫皖苏军区后勤司令部司令,在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时,负责组织该区的支前工作。

1949年3月,组建河南军区时,任河南军区副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4年底,任河南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至1960年任河南军区司令员。

1961年至1965年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77年2月27日在郑州病逝,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参加红军

1928年7月24日,红四军第28团,第29团攻打郴州,先胜后败撤离战斗,于8月初退至桂东沙田一带。毛泽东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率兵一部往桂东方向迎还大队。……8月23日我们在桂东得到会合。”“议决经崇义、上犹重回井冈山。”“9月26日回到井冈山。10月1日,……收复宁冈全县。此时湘敌驻桂东阎仲儒部有126人投入红军,编为特务营,毕占云为营长。”(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毕占云部的起义,不仅增强了工农红军的实力,削弱了反动营垒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他开创了国民党整连、整营成建制的加入红军的先例,并为后来大批国民党军队起义投诚做出了榜样。

他们在士兵中教唱《国际歌》、《少年先锋队队歌》,秘密开展一些革命活动。这些,毕占云虽然有所觉察,但未过多干预。不久,他们的身份被团部发现,要进行追究,并于1928年6月的某一天,密电毕占云,命令将该两连长处决。毕占云不但没有执行团部的这一命令,反而于当日晚间,将他们叫到营部,开门见山地说:共产党是好是坏,我心中有数。现在团部要进行“清党”,我留不得你们了。说完,从口袋里掏出几块光洋放在他们手上,继续说:你们各奔前程,好自为之吧。这两个连长非常感激地站了起来对毕占云说:谢谢营长的关照,我们后会有期。当晚,便离开了军营。这件事发生后,团部多次进行追查,毕占云都巧妙地搪塞了过去。不久,国民党便以整编为名,将毕占云的二营改编为连,毕占云由营长降职为一连连长,其队伍也由平江换防至醴陵、茶陵、安仁一带。此时,未暴露共产党员身份的8团团部副官找毕占云谈话,做工作,宣传革命道理,进行开导。当这支非嫡系部队受排挤、遭欺压、军饷被扣或故意迟迟不发时,他气愤地对8团团长说:我不干了,我要去干革命。后来,阎仲儒要缴他们的枪。接着毕占云部又被调往井冈山南麓的桂东。桂东是山区小县,工农红军于三月、八月两度在此领导劳苦大众分配土地,建立苏维埃政权,成立中共地方组织,发展地方武装,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到处都留下了“红军是解放穷人的队伍!”“红军官兵平等!不打人!不骂人!”“欢迎敌方士兵拖枪到红军里来!”等宣传标语。这些对毕占云部官兵一种全新的感觉,打动了他们的心。一些四川籍的官兵,听说红军军长朱德也是四川人,就更想去投靠,以寻出路。8月24日,毕占云所在的阎仲儒师第8团围攻工农红军,在寨前附近交战,红军缴枪20多支后,迅速撤退,当时毕占云部与红军相距只有百多米,但没有进行阻击,工农红军安全转移。此后,毕占云部奉令留驻桂东,在沙田、寨前等地驻扎,以阻止红军进入湘南。

10月下旬,毕占云部奉命在桂东与酃县交界的地方“围剿”红军。这时,毕占云召开会议,决定投入红军,参加革命。他派出人员去与红军部队进行联系,在遂川的黄坳,陈毅热情地接待了毕占云派来的副官蔡达景,商定了起义的有关问题。正当毕占云他们紧张地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时,该部的反动军官发觉了毕占云与红军往来联系的情况,并向8团团部举报。于是团部急速采取措施,加强防范、监视,致使毕占云等的处境变得更加困难。10月25日下午,桂东县清乡总队的小队长李胜良奉一营任营长的命令,带着十八个人从寒口出发送信至梁参谋长处。要对毕部采取行动。当他们走到山庵里时,李胜良被毕部抓住,搜出了所带信件。毕占云这才知道阎仲儒已急于对自己下毒手了。箭在弦上,不容不发。决定立即起义。深夜,在迅速除掉三个反动军官后,毕占云命令部队紧急集合,向全体官兵说:发现情况,队伍马上出发。并宣布,行军时不准讲话,不准抽烟,不准打手电,发现情况不准乱打枪。说完,发给每个人三块光洋,便带着队伍从寒口山庵里出发,要李胜良带路,向江西左安开去。经过几小时的急行军,抵达汤湖。部队停了下来,一面休息,一面做饭吃,等待红军使者的到来。此时,该部四个排分驻四个自然村,恢复了营的建制。

10月26日下午四、五点钟左右,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两个人骑着马沿着小路飞奔而来。一个身材魁梧,眉清目秀,挺有精神的、年纪三十多岁的中年骑着白马走在前面;一个年龄不大的小伙子骑着红马紧随在后。快到村口时,他们下了马。早已在此等后的毕占云大步向前走了过去。原来是陈毅亲自来迎接这支队伍了。见面后,陈毅紧紧的握住毕占云的手,对他们的起义表示热烈欢迎,接着他们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谈话,留下随来者担任该部的党代表。当夜色朦胧时,他们才挥手告别。

陈毅离开后,毕占云马上集合队伍,向大家正式宣布:队伍起义,参加红军。然后,每人发一条红布带子,系在脖子上,立即出发,向井冈山前进。到宁冈后,红四军将毕占云部编为特务营,直属军部领导。从此,毕占云部获得新生,正如毕占云所说的那样:好比破云见青天。此后,这支队伍南征北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毕占云在起义后不久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历任团长、师长、军参谋长、代军长、冀东军区副司令员、河南省军区司令员、武汉部队副司令员等职,1977年2月去世,终年73岁。

追忆将军

提到毕占云,人们对这个人的名字,或许有些陌生。这位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将,早在1955年就已被授予中将军衔。他在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中,叫他终生难忘的是在井冈山斗争期间,受共产党和朱德、毛泽东的影响,他毅然率其国民党的部队在湖南桂东弃暗投明,起义上山投奔红军。在井冈山那艰苦的斗争中,他和他的部下、他的战友,经历了战争的严峻考验和血与火的洗礼,尔后又跟随朱德、毛泽东,南征北战,为解放全中国作出了他毕生的贡献。

在井冈山时,毕占云投诚起义参加井冈山红军的这段经历,可谓曲折神奇、鲜为人知。当毕占云还在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兼河南省军区司令员的时候,特意向我们井冈山的同志讲述了这段往事:“我是阎仲儒部下八团的一个营长,下有三个连,其中有两个连长是武汉政治学校毕业的共产党员。这两个连长在士兵中教唱国际歌和少年先锋队队歌,后被上司发现了,进行追究,我就要他们离开部队,并给了他们点路费。这件事发生后,我营被改编为连,部队开往礼陵、茶陵、安仁一带。1928年8月,朱德部与我部在距桂东六十里路的地方相遇,两军只距一百多米,进行交锋,我连没有下决心打,结果朱德部安全走了。以后又在桂东和酃县交界处,与红军打仗。这时,我就召开会议,决定投奔红军,参加革命,在火线上派出人员与红军部队联系。结果,在遂川大汾附近,陈毅同志来找我们部队,后来派党代表陈毅安到我部进行政治工作。10月,我们到达宁冈,后又被编为红四军特务营,直属于红四军军部领导。毛泽东同志常来特务营了解情况,关心干部和战士,进行政治教育,给我们很大鼓舞。”

毕占云将军,于1903年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县永兴镇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早年投身绿林,打着“劫富济贫”的旗帜。由于他略通军事,所带领的这支绿林队伍颇有些战斗力。大革命时期,川军对毕占云实行招抚,将毕部收编为阎仲儒师湘鲁团的一个营,毕占云任营长。

1926年以后,毕占云目睹了北伐战争和大革命运动的风云变幻,他的心情非常沉重。1928年5月,毕占云所部在血雨腥风中开进了湖南的平江城。因他不满蒋介石的统治,便以推牌九、摸麻将来消遣时光。毕部一营人马分三个连建制,其中有两个连长是中共党员。毕占云为稳住部队,加上他一直对共产党也怀着好感,便将国共两党人员均纳为部下,一视同仁,不分彼此,尽管上司再三催他要在部属中实行“清党”,可他依然我行我素,对上司的命令不予理睬。

可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毕部藏有共产党员的事,在1928年6月的一天,终于被上司发现了,团部命

令毕占云立即处决这两个连长。这位心地善良的营长,受命之后,思绪万千,一时间,心中泛起一种不可名状的苦恼。经过反复思考之后,他选择了既不冒犯上司,又不滥杀无辜的办法,他亲自暗中给两个连长通了信息,要他们火速逃去。就这样,毕占云顺利地放走了两个共产党员。毕占云放走了共产党员,上司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他。不久,毕部受命调防,他随向成杰部从平江开赴礼陵、安仁一带来阻击朱毛红军。正值此时,蒋介石为了排斥异己,集中财力,扩充自己的实力,下达了缩编部队的命令,向成杰部也不例外,毕占云本来就有“放虎归山”的嫌疑,自然就在缩编之中,他的一个营被缩编为一个连,毕占云也就由营长降为连长了。

阎仲儒部刚刚缩编完毕,又受命开赴湘南的桂东,以加快“会剿”朱毛红军步伐的名义,要他们充当“剿共”的马前卒。就在这个当儿,毕占云受毛泽东、朱德等人的影响,毅然决定:起义上井冈山!

跟随毕占云起义上井冈山,参加过井冈山的斗争,几十年南征北战,建国后先后担任过志愿军师政委、解放军军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的黄连秋将军,在1977年毕占云将军离开人世后,他竟成了毕占云起义的唯一见证人了。这位老将军,1981年在北京向我们深情地回忆了那段走向新生的历程:“毕占云原在国民党湖南唐生智的吴尚新八军阎仲儒三师王湘鲁八团二营当营长。毕占云部起义原因有两个:第一是,毕占云部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是收编过来的。1928年,国民党军队进行整编,毕占云那一个营被整编为一个连三个排,将营长降为连长,所有的连长降为排长。职务的降低,意思是不相信他们了,因而他和他的部下都对国民党不满;第二是,部队中四川人不少,班长以上都是四川人,加上多数当兵的都是从各地抓来的穷苦老百姓,我们平江虹桥的二十多个同乡,被一起抓来后五花大绑,像卖牲口一样送进了闷罐车厢里,从长沙运到桂东,关在一个小房子里,饭吃不饱,睡觉只能背靠背地坐着打盹,在一个月内就死了三个,病倒几个,有好几个逃跑了,只剩下我与李春生两人编入华占云部。我们这些穷苦的百姓,都对国民党的统治很不满。这年的秋天,毕占云带着我们这个连在桂东沙田一带、进剿,红军,他就带着我们起义了。”

黄将军的经历,正是国民党整个下级兵士的一个缩影!起义,使毕占云等人从此获得了新生;起义,黄连秋和他的战友们获得了人生的解放。毕占云率部起义,并非偶然的事件,而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共产党初期兵运工作的一次成功尝试。

毕占云原系川军向成杰部,国民党反动派为阻挡红军进攻湘东南,便将毕占云临时调归湖南军阀唐生智部阎仲儒旅指挥,先后驻平江、礼陵、安仁、桂东等地。毕占云因深受大革命运动的影响,来到湖南又受湘军的歧视,他对湘军早已心怀不满,对红军有一定的认识;尤其是井冈山上的朱德、陈毅都是四川人,他们早在川军中就很有声望,井冈山上的“朱毛红军”又叫他们望而生畏。毕占云在这种矛盾中,总想找出路,内心里也把一定的希望寄托在朱德、陈毅这两位老乡身上。

1927年的7月份,朱德、陈毅率主力开赴湘南时,沿途大力宣传红军的宗旨、任务,写标语,散传单,出布告,大讲红军优待俘虏的政策。因此,“国军”同红军打起仗来,只是消极应付。在一次战斗中,红军俘虏了毕占云的一些下级官兵,当时根据毛泽东提出的释放俘虏、瓦解敌军的政策,红军对他们不仅不打、不骂、不侮辱。不杀害,也不搜腰包,还特地用好酒好肉款待他们,给他们讲红军的纪律,对他们进行政治教育,三天后就把他们放回去了。

这些俘虏兵回去以后,不仅揭穿了湘军对红军的诬蔑和欺骗宣传,而且还当了红军的义务宣传员,在军中大讲红军的好话。有的俘虏兵还这样说:“到底老乡就是老乡,朱德、陈毅对我们四川老乡格外好哩!”毕占云的一些亲信甚至还跑到毕占云那里去,当面劝他反水,干脆投奔红军。然而,毕占云身为官长,他虽饱尝军阀们那种大鱼吃小鱼的痛苦,也深感寄人篱下的艰难,但他毕竟风雨几十年,经历了世间种种沧桑,要他立即下决心把队伍拉到红军中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瞻前顾后,顾虑重重。就在毕占云受下级兵士的影响,在选择人生道路上举棋不定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1928年9月初,毛泽东、朱德、陈毅正率红军主力从湘南回师井冈山的途中,红军二十八团行至遂川左安一带,将在那里胡作非为、抢劫民财的敌军一个班全部俘获。经过审讯了解,这小股敌军原来就是毕占云的部下,他们驻扎在桂东的沙田一带待命进攻红军,因给养不足,便四处抢财夺物以维持生计。这时,二十八团的党代表何长工出面,亲自向这些俘虏兵了解毕占云的布防情况,还从敌班长口中知道,毕占云这时已由营长降为连长,连以下的官长也同样均降一级,毕占云已有投诚之意等等。为了抓住有利时机,尽早争取毕占云部起义,何长工立即将这些情况向军部领导作了汇报,毛泽东、朱德、陈毅一致认为,为争取毕占云,应当将这个班连枪带人全部放回。释放这批人的时候,朱德、陈毅两人还联名,以四川同乡的身份给毕占云写了一封信,叫那班长带去。朱、陈二位在信中说:在湖南,你们是客军,湘军容不得你们;在国民党军,你们又是杂牌军,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一向受蒋介石的歧视。蒋介石历来的手段就是排斥异己,培植亲信,结党营私,他把你们送到前线来,本意就是要通过红军之手来削弱你们,最后把你们消灭,而他则可以从中得利。红军和共产党与你们无冤无仇,你何必如此与之为敌,更何必刀戈相见呢?红军是为劳苦大众、为民族解放的新型军队,得到所有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我们主张革命不分先后,希望你尽快弃暗投明,早定大计,上井冈山来和我们一起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尽一份匹夫之责!……毕占云得信后,心情格外激动,他内心非常感激他在井冈山的老乡。他知道,老乡给他毕占云指出了两条出路:一条是继续为蒋介石卖命,与红军为敌,与人民为敌,他已开始认识到,这条路已经越来越行不通了;一条是尽快弃暗投明,改旗易帜,投奔共产党,上井冈山参加红军。

毕占云这一夜,成了不眠之夜。他反复揣度,再三思考,他知道这是他人生中的重大选择。他通过比较、选择之后,认定只有投奔红军,才是唯一的出路。毕占云最后下了决心:上井冈山!第二天,毕占云派他的四川籍贴身副官蔡大金专程到江西省的遂川县,与驻扎在那里的红军联络。恰巧,接待这位毕占云特使的就是陈毅。两人长谈一个多小时,详细商定了毕占云部起义的各项事宜。随后,蔡大金立即返回桂东,将确定的起义计划向毕占云如实作了汇报。

毕占云与井冈山红军秘密往来的事,不慎被阎仲儒发现了,阎立即派出小股部队对他们进行监视。为了保证起义成功,毕占云果断决定:立即起义!1928年10月初的一天晚上9点多钟,毕占云突然集合队伍,每人发三块大洋后,命令出发。毕占云亲自宣布:“行军时不要说话,不要抽烟,不要打手电,发现情况不要乱打枪……”这支渴望新生的队伍,在毕占云的带领下,从桂东出发,趁着淡淡的月色,攀沿着崎岖艰难的山路,急行军一昼夜,终于脱离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控制区,从湖南奔向井冈山,从黑暗投向了光明。当他们来到江西遂川县汤湖镇时,很快就见到了专程前来迎接他们的中共红四军军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陈毅以及黄洋界保卫战的前线指挥陈毅安营长。陈毅紧紧地握住毕占云的手:“欢迎你呀,毕占云同志。”毕占云满眼泪花,内疚地说:“对不起了,与你们对阵一年多了。”

陈毅安立即将早已准备好的红带子交给毕占云,毕占云会意,召集部队,正式向部队宣布起义,个个把国民党军的领章、帽徽撕掉,然后挂上红带子,上井冈山去见朱德、毛泽东!

队列里顿时沸腾起来,弟兄们个个扬眉吐气。一会儿,一百二十六人的队伍,挂着一百二十六条红带子,当天晚上就从汤湖出发,跟着陈毅朝井冈山开去。第二天,毕占云、陈毅带着队伍登上了井冈山上的茨坪。这时,在红四军军官教导队的大门口,聚集了一千多红四军的官兵,他们是参加欢迎毕占云起义的红四军将士大会的。当毕占云把这一百二十六人的队伍带进会场时,全场掌声雷动。

欢迎会的主持人陈毅宣布大会开始后,会场鸦雀无声。这时,一位大高个、满脸胡须、形似伙头的人,和蔼地笑着,用浓厚而宏亮的四川乡音说:“同志们,我们红军,我们共产党欢迎你们参加革命,欢迎你们上井冈山和我们并肩战斗哩。国民党不是天天喊打倒朱毛吗?今天我们就先认识一下吧,我就是朱德,他就是毛泽东!”朱德边说边用手指了指身旁的那位双目十分精神的毛泽东。毛泽东微笑着,向大家招招手,示意欢迎。这时,朱德代表中国红军第四军正式宣布:毕占云部改编为中国红军第四军特务营,为红四军的直属营,毕占云为营长,陈毅安为党代表,陶云清为副营长。

这一百二十六个人,一百二十六颗心都剧烈地跳动着,他们拼命地鼓掌,眼泪夺眶而出。这真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婚姻家庭

毕占云夫人刘彩香:长征途中在毛儿盖刘彩香和毕占云结婚。刘彩香,后改名刘彩霞。江西省赣县人。1915年出生,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共党员。历任中共会昌县委妇女部巡视员、县委妇女部部长,长征前任中共粤赣省委妇女部部长。是红一方面军走完长征的26个女红军之一。长征进入遵义后,她随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刘彩香建国后在河南省军区工作,1981年在郑州病故。

人物评价

毕占云,9岁时,父母双亡,帮绅粮放牛割草。后随伯父从永兴镇到禄市面馆做水面糊口,继后到禄市民练营当兵。他机智果断,英勇善战。土匪扬言“要把毕毛儿(毕占云乳名)捉到砍成块块”。1922年到成都投军,任过排长、连长、营长。

1928年10月,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时,毕占云率126人起义,投靠井冈山红军。此事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曾这样赞誉:“红军经崇义、上犹向井冈山进军之际……此时湘敌驻桂东的阎仲儒部有126人投入红军,编入特务营,毕占云为营长”(《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6页)。

标签: 毕占云

更多文章

  • 高崇民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高崇民

    高崇民(1891—1971),辽宁省开原县人,曾任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第四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等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共产主义的忠诚战士。崇民同志立场坚定,襟怀坦白,刚直不阿,光明磊落,无私无畏,他以民主人士身份努力为党工作,几十年如

  • 丁文斌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丁文斌

    丁文斌,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原常委、副司令员丁文斌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3月11日16时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中文名:丁文斌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北省黄陂出生日期:1937年9月8日逝世日期:2009年3月11日职业:公务员信仰:共产主义性别:

  • 岳维峻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岳维峻

    岳维峻(1883-1932),陕西蒲城人,中华民国陆军上将。少年时为武学贡生。后来追随陕西省革命派领导人胡景翼,其后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参加了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历任陕西第1师的旅长、陕西靖国军前敌总指挥。1924年9月,岳维峻被授予胜威将军。同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北京政变爆发,胡景翼参加了

  • 慕凌飞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慕凌飞

    慕凌飞(1913.5-1997.12),男,汉族,中国当代国画大师,央视著名主播慕林杉的外公,名倩,字凌飞,别名慕泉淙,以字行,别署虎翁,斋名云起楼。生于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早年毕业于上海民治学校。中文名:慕凌飞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出生日期:1913年5月25日逝世日期:1

  • 宋振明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振明

    宋振明同志,1926年生于河北省馆陶县一个贫农家庭。他1938年参加革命,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宋振明同志历任我军文化教员、政治指导员、独立团政治处主任、安康军分区干部部副部长等职。解放以后,他先后任玉门矿务局运输处处长、采油厂厂长、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副指挥、大庆党委书记、石油化

  • 徐枕亚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徐枕亚

    徐枕亚(1889-1937),近现代小说家。名觉,字枕亚,别署徐徐、泣珠生、东海三郎等,江苏常熟人。南社社员。早年就读于常熟虞南师范学校,与同邑吴双热为同学。中文名:徐枕亚别名:徐徐、泣珠生、东海三郎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常熟出生日期:1889年逝世日期:1937年职业:近现代小说家毕业院

  • 珍妮弗·琼斯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珍妮弗·琼斯

    珍妮弗·琼斯(JenniferJones,1919年3月2日-2009年12月17日)本名名菲莉丝·弗洛拉·伊斯莉,1919年3月2日出生于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电影演员。她是在电影工作室体系下由制片人大卫·塞尔兹尼克一手捧红的美国女演员。珍妮弗·琼斯是著名的好莱坞女影星,曾五度获奥斯卡提名,并凭借1

  • 顾金海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顾金海

    顾金海,男,汉族,吴忠市郭家桥乡人,中共党员,1966年出生,1984年参军入伍。生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老山前线“特攻五连九班”战士。他在1986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身负重伤,因流血过多壮烈牺牲。中文名:顾金海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宁夏吴忠市出生日期:1966年逝世日期:1986年职业:军人信仰

  • 徐谨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徐谨

    徐谨,生于1973年2月13日,中共党员,1999年2月至2000年5月在南宁有线电视台担任节目主持人,2000年5月调到南宁电视台,先后担任节目制片人、主编、主持人、新闻节目主播等工作。于2010年11月26日23时不幸病逝,终年37岁。中文名:徐谨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浙江鄞县出生日期:19

  • 凌禹门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凌禹门

    凌禹门,男,字兆龙,号若耶溪叟,山农老人,1902年4月生于浙江绍兴。研究员,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荣誉会员,中国名人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顾问,国际美术家联合会顾问,中国书法研究会顾问,中国书画家协会顾问,中华姚氏求正堂艺院顾问,亚洲孔子学会顾问,中国和平统一大同盟顾问等。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