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余放

余放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122 更新时间:2023/12/15 6:42:24

余放(1933.01~2013.02),男,辽宁省辽中县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国家安全部原副部长,副总警监。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基本资料

姓名:余放

国籍:中国

出生地:辽宁省辽中县

出生日期:1933年1月

逝世日期:2013年2月19日

职业:国家安全部原副部长

毕业院校:东北军区机要干部训练队

宗教信仰:共产主义

警衔:副总警监

简介

余放(1933.01~2013.02.19),辽宁省辽中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国家安全部原副部长,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2013年2月19日,余放同志在中国北京逝世,享年80岁。余放同志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个人履历

1933年1月出生,1950年12月参加工作,195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解放军东北军区机要干部训练队学员,吉林省委机要员、机要秘书,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助教,国家安全部外事局局长,国家安全部办公厅主任,国家安全部副部长等职。退休后,出任国家安全部影视领导小组组长,并担任多部谍战题材影视剧的总顾问。

社会评价

余放同志在60多年革命生涯中,对党忠诚,恪尽职守,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为党的国家安全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谈谍战剧

余放,一位在隐蔽战线奋斗了一生的老人,原国家安全部门的负责人。自上世纪90年代起,他担任多部谍战剧的总顾问,也负责谍战题材影视剧的审查。北京西郊一个树木葱郁的大院内,余放先生在他的办公室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专访。

情报职业需要献身精神

中国新闻周刊:以《潜伏》为代表的谍战剧热播,你作为国家安全部门曾经的负责人,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余放:《潜伏》的主题还是好的,这部电视剧要展现的是英雄人物在隐秘战线上的工作。但是有些情节不合情理,不符合国家安全工作的专业常识。比如最后一个情节,党组织已经知道了余则成妻儿的消息,并将他们保护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却不告诉余则成,又给台湾的余则成安排了一个女情报工作者配合工作,最后结为夫妻。这种情节在我们的系统里是绝对不允许也是不可能出现的。伦理道德底线不允许被打破。像这种情节就比较荒诞,虽然(它)比较好看。现实中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情况,组织会把真实情况告诉他,你的爱人找到了,受到组织的照顾和保护。但是你要接受组织的安排,继续潜伏。如果他不同意,组织不会强迫,会考虑到他个人意愿调他回来。

中国新闻周刊:作为情报系统的权威专家,从你的角度,谍战片应该有哪些需要把握的原则?余放:我们对谍战片的要求,第一条是重大基本事实、人物有历史依据。这叫大事不虚。其次是具体故事情节要戏剧化,好看。这叫小事不拘。再就是要符合间谍和反间谍系统工作的行业规律和职业规范。据我了解,多数的谍战剧主题还是不错的,旨在宣传隐秘战线的英雄人物对国家的贡献。问题在于情节,主创人员不了解隐秘战线的方针政策和工作规律,出了不少笑话。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在保证主题的前提下,怎样避免在情报和侦察的细节上出现笑话和常识性的错误。

中国新闻周刊:《潜伏》里的余则成,他弃军统转延安有爱情的因素,也有对军统的失望。有一种说法,似乎去意识形态化是谍战片重获市场的要因?

余放:对余则成这个形象的描写的确是个性化的,不是脸谱化。这在实际生活中不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更多投身到我们的事业里的人还是出于信念和信仰。有的人开始是为了爱情离开了国民党,这在实际上工作中也是有的,但和我们接触之后,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改变了。间谍和反间谍,是不同国家、民族、政治团体交锋、对抗最激烈的领域。说到底,这一领域还是信念、理想、价值观的交锋。

中国新闻周刊:事业的成就和家庭的美满是幸福的重要来源,我们的情报人员如果工作和生活上有冲突,一般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余放:遇到这种情况,组织上会尽量协调、妥善解决。实在解决不了,我们会有特殊措施调整安排。毕竟这个工作是不能强迫的,否则会很危险。比如他的家庭特别困难,他实在去不了外面工作,我们会给予照顾。总的说来,我们国家情报部门的传统还是人性化的。

举个例子,像余则成那样被派到台湾的情报人员还是有的。也发生过一些事情,一些情报人员暴露,被国民党杀害了。后来,两岸开始沟通后,好多他们的子女就回来了,找到了主管部门。他们子女的要求,我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做了妥善的安排。

我们的情报人员有很好的保护

中国新闻周刊:一般来看,情报人员这个职业相对缺乏安全感,实际情况如何?

余放:安全问题是这样的,我们对自己的情报人员有很多安全保护措施。从我的观察、经历来看,还没有发现我们的情报人员,由于保护工作做得不好,而出现危险。被境外间谍机关抓住,或者被绑架,这些还没有发生。

从我们党开展情报工作到现在,我们都是有很周密的保安措施,虽然情报工作给人的印象很危险,但到现在还基本没有遇到过意外。对情报人员家庭的照顾也是我们的既定政策,组织对家属的照顾,有特别的安排。我们派出人员的家属有专门的保护和照顾。

这在我们系统是有着很好的传统。我国情报系统的元老李克农老部长,在他晚年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仍然以伤病之躯查访烈士遗属,要求妥善安排在情报系统作出贡献的同志的生活。他还给中央政府打报告,要求“使过去在战争中的无名英雄死有所安,老有所归,幼有所扶,鳏寡孤独,各得其所”。

中国新闻周刊:挑选情报人员的标准是什么?哪些是你最为看重的素质?

余放:我们首先看重的是他的政治素质,就是指他的信念,他的共产主义信念。现在来讲就是对祖国的忠诚,这方面最重要,思想品德要好。一个人对事业、对国家的态度在平时工作中可以观察到,有的人很明显吊儿郎当,没有事业心,这种人员不大适合情报工作。情报人员必须要有很强的事业心,对祖国忠诚。还有遵守纪律,这个也属于政治素质。

中国新闻周刊:请说说你的幸福观。

余放:用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和价值追求。这实际上是价值观的问题,价值观不一样,幸福观就不同。我们的情报侦察人员不论遇到多大曲折,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始终坚信自己是幸福的。这一点在电视连续剧《誓言永恒》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中国新闻周刊:现实中也有上个世纪30年代著名的学家关露这样的情报人员,她的晚年很悲惨。她的遭遇是个特例吗?

余放:关露的确是我们很杰出的同志。她是个诗人,电影《十字街头》的主题歌就是她所写的。后来她参加到了我们的工作,打入汪伪政权内部,获取了很多情报。她是个很优秀的情报人员。她解放后和晚年的不幸,是那时不正常的扭曲的情况下造成的。

解放前很多打入到敌人内部的同志,他们工作的特点就是单线联系,解放后,他的上级去世了、牺牲了,因此他们中有些人就被认为是特务,或有政治问题。这样的人由于环境特殊,找不到证明人,因而被误解。但当时中央的政策就是,只要发现这种情况,一定要认真查对,核实之后,要给予纠偏、平反。

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解放后被地方当做敌特分子处理的,我们发现了,会从各方面核实事实,然后给他平反。

这是个智力密集行业

中国新闻周刊:在这些反映间谍战的影视剧中,你最喜欢哪一部?为什么?

余放:经过我们审查的谍战片,好的还是不少的。我最喜欢讲述我党杰出情报英雄阎宝航情报生涯的电视剧——《英雄无名》。阎宝航在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为我党从事情报工作,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获得了德国进攻苏联、日本突袭珍珠港和日本关东军编制、序列、人员、装备情报等三大重要战略情报。这个片子对重大事件的叙述符合历史真实。阎宝航接触的上层人物,包括于右任陈诚何应钦,特别是宋美龄,这都是真实的。事件和人物符合真实历史。

其次是具体故事情节戏剧性强。这也是我帮他们出的主意,我跟编剧商量,就是要“写活”阎宝航搞情报的过程,比如阎宝航怎样受怀疑,比如军统千方百计地阻挠阎宝航的活动。编剧最后把这个写活了,既符合历史真实,又有大量生动情节,这就叫“大事不虚,小事不拘”。还有一部我喜欢的就是现在正在播出的《誓言永恒》。

中国新闻周刊:《誓言永恒》的故事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历史的真实?

余放:《誓言永恒》讲述的是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在原子弹和氢弹试验成功后,导弹核武器的研制进入关键阶段。这时,台湾的情报机构竭尽全力想掌握和破坏中国大陆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和发展。海峡两岸的情报机构开始了一场针锋相对的殊死较量。

《誓言永恒》基本符合历史的真实。在上世纪60年代的背景下,我们和在台湾的国民党情报系统的斗争非常复杂激烈,那是符合历史情况的。它的人物原型都是多多少少实际存在的。《誓言永恒》在谍战片里很有深度,我说过,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们安全部门自己参与组织编剧和拍摄隐蔽战线的很多影视剧里,《誓言永恒》是我最欣赏的。《英雄无名》属于情报,而《誓言永恒》属于侦察保卫工作。

中国新闻周刊:此前《潜伏》热播,被观者解读出很多“办公室哲学”,比如挑拨、陷害等。谍战片希望带给观众什么?或者我们应该从中获取什么样的价值?

余放:对“办公室哲学”不宜过分渲染,一些谍战片最大的问题就是为了追求戏剧效果对一些情节、细节的扭曲、夸张。观众看完《誓言永恒》后,印象最深的还是国家安全工作人员对祖国、对事业的忠诚。尽管历经苦难、曲折和误解,他们都矢志不渝,忠诚于祖国和人民的事业;再就是充分体现了间谍和反间谍斗争是一个智力密集行业,是一个高智商的斗争,要斗智斗勇。最后,归根到底,还是我们提到的根本,对祖国、对人民、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献身精神。

标签: 余放

更多文章

  • 王子纲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子纲

    王子纲,(1909-1994)党和军队通信事业的创建者之一、共和国邮电部第三任部长。建国后,历任北京市电信局局长,邮电部电信总局副局长、局长,邮电部副部长,第四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邮电部部长、顾问,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通信学会第一届理事长。中文名:王子纲外文名:WangZigang别名:扬炳玉国籍:中国

  • 马凤桐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马凤桐

    马凤桐,(1936年11月18日-2014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文名:马凤桐外文名:MaFengtong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山东省无棣县出生日期:1936年11月18日逝世日期:2014年1月1日信仰

  • 杨玉林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玉林

    杨玉林,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钟英乡钟英村人。在宾川学成后,继续到大理西云书院攻读。数年后,被西云书院选送昆明经正书院深造,研究古籍。中文名:杨玉林外文名:YangYulin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生地: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出生日期:1872逝世日期:1911字号:荫皋杨玉林生性豪放不羁,喜饮酒赋

  • 黄朝天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黄朝天

    黄朝天(1915-1987),江西省兴国县东村乡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工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他先后当选为中共江苏省委常委,江苏省政协常委、副主席。是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著作

  • 姚国民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姚国民

    姚国民,解放军原装甲兵副政治委员。1929年参加农民暴动后加入了区游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参加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先后荣获三级“八一”、二级“独立自由”、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曾当选中国

  • 江鸿海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江鸿海

    江鸿海(1913—2014),湖北麻城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班长、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委、师政治部副主任、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作战、长征、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抗美援朝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师副政委、

  • 路振飞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路振飞

    路振飞(1590—1648),字见白,号皓月,明末清初著名的抗清人士之一。崇祯帝亡后,路振飞曾致书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谓“伦序当在福王,宜早定社稷主”。弘光帝被俘后,唐王朱聿键(即南明隆武帝)自立于福州,先后封路振飞为左都御史、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等职。官爵累至左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师

  • 苏蕊娥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苏蕊娥

    苏蕊娥(1931—1967),秦腔女演员,工旦角。出身于梨园世家,为著名秦腔生角演员苏哲民之长女,爷爷苏长泰是秦腔须生行当之名流。她扮相俊美,表演生动活泼,特别是有一副天赋的好嗓子,童声奶气,甜润娇嫩,清脆浴滴。其独特的韵味,满腔满调的演唱,听众赞称“听她的戏是一种绝美的享受”,被誉为秦腔的“坤伶皇

  • 石作衡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石作衡

    石作衡(1905—1941),山西省浑源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在1921年考入山西陆军学兵团,后又入北方军校。在学习期间,石作衡怀着富国强兵、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愿望,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军事学术。毕业以后,石作衡分到第九师第十五旅。由于他为人禀性正直,办事认真负责,后晋升为本旅特务连中尉排长。1931年

  • 封凤子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封凤子

    封季壬,女,1912年生,汉族,广西容县人。中国共产党,配偶是沙博理。笔名凤子原,封凤子,曾用笔名禾子。中文名:封季壬别名:凤子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12逝世日期:1996职业:中共党员毕业院校:复旦大学代表作品:《无声的歌女》性别:女193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49年前,在武汉、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