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庞人铨

庞人铨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922 更新时间:2023/12/25 17:13:21

庞人铨(1897—1922)湖南湘潭人,字寿纯。湖南工人运动领袖之一。1917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1920年与黄爱在长沙共同组织湖南劳工会,任出版部主任,并建立女工新剧组。1921年写有《人道之贼》、《金钱万恶》和《社会福音》等新剧,同时,通过劳工会领导工人罢工斗争。1921年底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1月17日与黄爱一起被湖南军阀赵恒惕杀害于长沙。

基本资料

中文名:庞人铨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湘潭

出生日期:1897

逝世日期:1922

职业:工人

毕业院校:湖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

人物生平

1897年10月16日,庞人铨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清田乡一富裕家庭。6岁入私塾,7岁上小学。

1905年,庞人铨考入湘潭西路高等小学

1906年,庞人铨转入湘潭楚山观高等小学。

1913年,庞人铨考入湖南甲等工业学校染织科。以“龙庵”笔名,在报刊上发表小说、诗歌和短评,抨击社会不平等现象。

1917年,庞人铨毕业后到湘潭织布厂当技工。

1919年,驱张运动期间,庞人铨参加了湘军。

1920年6月,因对军阀统治的黑暗感到愤慨,庞人铨退伍回家。9月,庞人铨在长沙遇见黄爱,决定共同发起组织劳工会。11月21日,湖南劳工会成立,庞人铨任出版部主任兼驻会干事。

1921年11月,庞人铨与黄爱一道对具有无政府主义色彩的湖南省劳工会全面进行改组,并担任改组后的劳工会评议委员会教育部委员。12月25日,庞人铨与黄爱等共同组织湖南工界举行反对帝国主义的太平洋会议的游街大会,并任大会总指挥。

1921年底,庞人铨在泽东的影响和帮助下,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从此,自己原来的无政府主义世界观发生了根本转变。

1922年1月16日,庞人铨在组织发动湖南第一纱厂工人进行要求加薪的斗争时,遭军警逮捕。1月17日凌晨,庞人铨与黄爱一起被赵恒惕的军阀政府杀害于长沙浏阳门外,年仅25岁。

1922年5月1日,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决定每年将1月17日定为庞人铨、黄爱二烈士殉难纪念日。

重要事迹

创建湖南劳工会

五四运动后,为了组织一个真正属于工人自己的工会,庞人铨和黄爱等采取无政府主义的手段,以“改造物质生活,增进劳工知识”为宗旨,创建湖南劳工会。

1920年10月18日,借用湖南通俗教育会馆召开了第一次劳工会发起人会议,庞人铨和黄爱等8人当选为筹备主任,负责筹备事宜。在何叔衡、林伯渠等帮助下,11月21日,在长沙教育会坪召开成立大会,机械、针织、藤竹、土木等10多个工人团体的代表8000多人到会,公推黄爱为大会主席。

湖南劳工会成立后,黄爱任教育部主任兼驻会干事,庞人铨任出版部主任兼驻会干事。11月24日,黄爱和庞人铨派刘芳等出席长沙各工团选举省长的会议,提出将省督军署改为省行政委员会的议案,还向省宪法起草委员会提出十条建议,但都被会议否决了。湖南劳工会进行政治斗争的初步尝试遭到失败。

领导工人运动

由于进行政治斗争的初步尝试遭到失败。于是,他们编写和出版了宣传工人运动的小册子《劳工》,办起了两所不请名人、不分谁是先生、谁是学生的工人夜校和女子职业学校,还自编了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小戏,组织劳工会的女会员排练演出。在劳工会的领导下,湖南第一纱厂工人曾发起反对省政府将纱厂租予私商华实公司经营的活动。

1921年2月,庞人铨组织纱厂工人游行示威,向赵恒惕的省政府和华实公司提出抗议,要求将纱厂收归公办。4月2日,庞人铨又发动纱厂工人组织纱厂审查委员会、工程委员会、营业委员会、公务委员会。4月13日,因省政府及华实公司对劳工会提出的要求置之不理,愤而组织各工厂、工校3000多人渡河到第一纱厂举行大示威。赵恒惕闻讯,即派军警数百名赶到现场镇压,黄爱被捕。5月1日,庞人铨独撑危局,仍然领导工人群众举行了湖南首次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经过一百天的斗争,华实公司被迫与劳工会订立条约。

1921年冬天,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毛泽东的陪同下,在长沙同他们见面,介绍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工会的经验。不久,庞人铨和黄爱先后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1月21日,按照毛泽东的建议,将劳工会进行改组,制订了新的会章,将合议制改为委员制,庞人铨当选为教育部委员。12月25日,湖南工界举行了反对太平洋会议的游街大会。黄爱任主席,庞人铨任总指挥。他们领导的劳工运动日益明显地由经济斗争转向政治斗争,使当时的湖南军阀越来越感到不安。

壮烈牺牲

1922年1月,庞人铨和黄爱在领导湖南第一纱厂工人进行年关斗争时,遭到军阀赵恒惕政府派出的大批军警包围。他俩不幸被捕。1922年1月17日壮烈牺牲,年仅25岁。

黄、庞二烈士之死震惊了湖南劳工界,在全国工人中也激起强烈反应。毛泽东得悉黄爱、庞人给被害,立即从板仓杨开慧家中返回长沙城,在一师校长易培基家召开会议,决定开展一个悼念黄爱、庞人铨,控诉和反抗赵恒惕的运动。随后,在船山学社先后两次主持黄爱、庞人铨追悼会,并印发纪念特刊。同时,派正在安源的李立三到常德动员黄爱父亲同去上海,向社会控诉赵恒惕的暴行。

人物评价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称他俩是“中国第一次为无产阶级而死的先烈”。

1922年5月1日,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一致决定每年1月17日,为黄、庞殉难纪念日。周恩来在法国写的《生别死离》一诗,赞扬他俩“是中国卢(森堡)、李(卡克内西)”。李大钊的《黄、庞流血记序》指出:“黄、庞两先生用他们的血,为我们大书特书了一个新纪元。”

标签: 庞人铨

更多文章

  • 赵梅生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梅生

    赵梅生(1906~1944),原名赵作霖,又名赵长远,山西省平顺县人,出生于一个贫寒的教师家庭。1984年被中共山西省委追认为烈士,并立碑为志。中文名:赵梅生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06年逝世日期:1944年信仰:共产主义主要成就:被中共山西省委追认为烈士曾用名:赵作霖赵梅生少年好学,1926年考入

  • 周小松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周小松

    周小松出生的扬州,自古以来就是繁华富庶的水路重镇,也是达官商贾、文人墨客荟萃之所。“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地灵人杰,棋风大倡。周小松到道光二十一年(1846)成为国手。中文名:周小松别名:名鼎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扬州江都县出生日期:1810逝世日期:1891职业:围棋国手代表

  • 梁一鸣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梁一鸣

    梁一鸣(1911年12月24日—2000年2月19日),湖南涟源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投身工人运动,相继担任中共绥远特委宣传部长、八路军冀鲁豫支队民运股长、新四军8旅直属机关党总支书记、新四军3师组织部科长等职;解放战争期间,在哲里木盟科左中旗开展工作,领

  • 盛华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盛华

    盛华,1913年生,江苏仪征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新四军。曾在开封大学、北平大学农学院求学,1935年留学日本仙台帝国大学。曾任新四军军部服务团社会调查组副组长,苏中三分区敌工科长,三地委敌工部长、城工部长,一地委党校党委书记,华中野战军俘虏军官管理处处长,苏中区党委联络部副部

  • 许金元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许金元

    出生于小商家庭。1923年考入教会主办的杭州之江大学。在大学里,他目睹帝国主义的欺凌掠夺、反动军阀的腐朽残暴,开始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久,在恽代英、侯绍裘等人的介绍下先后加入了中国国民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文名:许金元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苏州出生日期:1906逝世日期:1927代表

  • 范天勇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范天勇

    范天勇,德阳市人民医院院长、中共德阳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政协第七届德阳市委员会委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第二届四川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于2014年7月17日在7.17四川茂县塌方事故中因公殉职。中文名:范天勇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逝世日

  • 傅培梅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傅培梅

    傅培梅(1931年—2004年9月16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是台湾的知名厨师、烹饪节目制作人及主持人。中文名:傅培梅国籍:中国出生地:大连出生日期:1931年逝世日期:2004年傅培梅(1931年—2004年9月16日)出生于中国东北的大连市,是台湾的知名厨师。全台知名的烹饪大师傅培梅,获颁讲义杂

  • 白思才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白思才

    白思才(1919~1943),江西人,16岁参加红军,参加了长征,1936年初,为了促进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他随红一方面军主力渡河东征,加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的战斗行列。中文名:白思才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西出生日期:1919逝世日期:1943职业:军人白思才抗战初期参加了平型关战役,是

  • 朱学勉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学勉

    原名应瑞贤,化名应启、杨寿明,笔名叶峰、杨明、秋悲,宁海县城关镇耶苏堂西侧应家人。革命烈士。1944年牺牲。中文名:朱学勉别名: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日期:1912逝世日期:1944年5月27日职业:革命烈士代表作品:《有感》原名:应端贤朱学勉(1912—1944)原名应瑞贤,化名应启、杨寿明,笔名

  • 王小亭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小亭

    王小亭,1900年生于北京,早年任职于英美公司电影部,做了两年摄影师,是中国人投身于新闻摄影界之鼻祖。1923年,随美洲探险团赴蒙古、新疆、西藏等地考查,历时两年多,他“渡漠越岭,饱受风霜,始得将此地风土名胜,拍成影片。”返沪后,受万国新闻通讯社的聘请,任该社摄影记者,作美国摄影师范济时的助手和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