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萧詧

萧詧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243 更新时间:2023/12/26 15:38:04

萧詧(519年―562年),一作萧察,字理孙,梁武帝萧衍之孙,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南北朝时期西梁(后梁)皇帝,西梁政权建立者,555年―562年在位。萧詧初封曲江县公,后改封岳阳郡王,历任宁蛮校尉、雍州刺史等职。太清三年(549年),其兄湘州刺史、河东王萧誉为荆州刺史、湘东王萧绎所攻,萧詧于是率众伐江陵(今属湖北),兵败逃归,于是向西魏称藩。承圣三年(554),西魏攻打并平定江陵。次年,西魏立萧詧为梁主,年号大定。仅辖江陵一州之地,上疏称臣,奉西魏正朔,是为西梁。大定四年(558年),萧詧派遣王操掠取湘州长沙、武陵、南平等郡。大定八年(562年),萧詧去世,谥号宣皇帝,庙号中宗,葬于平陵。

基本资料

本名:萧詧

别称:萧察、梁宣帝

字号:字理孙

所处时代:南北朝(南梁→西梁)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时间:519年

去世时间:562年

主要作品:《愍时赋》

主要成就:建立西梁

在位:555年--562年

谥号:宣皇帝

庙号:中宗

年号:大定

陵墓:平陵

人物生平

萧詧自幼喜欢学习,善于写文章,尤其擅长于佛教经义。梁武帝对他特别称赞赏识。梁普通六年(525年),封曲江县公。中大通三年(531年),晋封岳阳郡王。先后担任宣惠将军、知石头戍事、琅琊及彭城二郡太守、东扬州刺史。

同年(531年),萧统去世,梁武帝舍弃萧詧兄弟,而立第三子萧纲(梁简文帝)为太子,心中常感抱愧,就宠爱萧统的儿子们,由于会稽人物荟萃,物产丰富,为一方都会,所以用此任以抚慰萧詧之心。萧詧因为自己的兄弟不能立为继承人,心中常怀不平之气。又因为梁武帝衰老,朝政多有弊端,呈败亡之象,就积蓄钱财,交结宾客,招募游侠,不惜降低身份来屈就他们。那些勇敢的人多来归降,身边多达数千人,都给丰厚的待遇。

中大同元年(546年),任持节,都督雍、梁、东益、南秦、北秦五州及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诸军事,授西中郎将,兼任宁蛮校尉、雍州刺史。萧詧认为襄阳形势险要,又是梁武帝开创基业的地方,太平时足以当作根本之地,动乱时可以图谋霸业,于是克制自己,勉励节操,在百姓中广施恩惠,努力完善刑罚政务,志在安抚百姓,休养生息。

于是下教说:“往昔善为政者,不只是师法所见。听从众贤之言,所闻知自然会远;借鉴外物,察知必然会明。是以尘参体恤民众,访言于高隐之人;区辽行政,每每向掾史求取成法;王沉爰加厚赏;吕虔功有所由。所以能够在当年显示其美政,可以流芳于后代。我知识能力有限,来管理这一盛藩。常常忧虑不能给民众德惠,政道或者紊乱。半夜未睡,对案忘记饥渴,思纳良谋,以便匡定未做到的事。雍州部内有于民不便的事,行政上的失利,有贪残的官吏,贪生怕死的将领,关市乱征税收,豪强猾民多所包藏,全都秘密报上来,加以更正整治。如果刺史治道之要,不合于张弛之术。行政严酷不讲情理,所用的是无用之才,或者爱狎邪佞,或者将忠贞者斥废,都可告,以提醒所未醒悟的事。盐梅舟楫,允属良规,苦口恶石,想勿余隐。以此广示乡间大众,知道我的诚心诚意。”于是其境内治理得很好。

太清二年(548年),梁武帝任命萧詧之兄河东王萧誉为湘州刺史,调湘州刺史张缵到雍州刺史,取代萧詧。张缵仗恃才能名望,傲慢自负,看不起年轻的萧誉,州府迎接时礼数不到。萧誉十分恼恨。到任所后,就借口有病不与张缵见面。后来听说侯景作乱,萧誉对张缵多有欺凌威逼。张缵害怕被捉,连夜坐小船逃跑,想到雍州去,又担心萧詧拒绝入境。当时梁武帝第七子萧绎(梁元帝)镇守江陵,与张缵旧有交情,张缵想借萧绎之手将萧詧兄弟置于死地。恰巧萧绎与萧誉、信州刺史桂阳王萧慥各自率军,支援金陵。萧慥从三峡而下,抵达长江渡口,萧誉驻军江口,萧绎到达郢州的武城。这时侯景已经请求讲和,萧绎诏令援军返回。萧誉打算从江口返回湘州任所。萧慥想等候萧绎到达,拜谒督府,然后再返回信州。当时张缵在江陵,就写信给萧绎说:“河东王的军队已经上船,顺流而下,准备袭击江陵。岳阳王在雍州,共谋反叛。”江陵游军主朱荣又派使者报告说:“桂阳王住在这里,打算响应萧誉、萧詧。”萧绎信以为真,连忙将米船凿沉,斩断缆绳返回。到了江陵,捉住萧慥并把他杀死。命令他的儿子萧方等、王僧辩等人先后进攻湘州。萧誉向萧詧告急,萧詧大怒。

当初,萧绎打算援助建业,命令所辖诸州,全都发兵共赴国难。萧詧派府司马刘方贵领兵为前军,从汉口出发。快要出发时,萧绎又派咨议参军刘谷告诉萧詧,要他亲自带兵。萧詧言词很不恭顺,萧绎又怒。而且刘方贵早与萧詧不和,暗中与萧绎联络,约定日期,袭击萧詧。尚未发兵,恰巧萧詧因为别的事召见刘方贵,刘方贵怀疑计谋败露,就占据樊城,抗拒命令。萧詧派魏益德、杜岸等各军进攻。刘方贵窘迫慌急,派儿子刘迁超向江陵请求援军。萧绎于是用丰厚的财物派遣张缵,表面上是前去赴任,而暗中支援刘方贵。张缵停军在大堤时,樊城已被攻陷。萧詧捉住了刘方贵兄弟及其党羽,将他们全部杀掉。

张缵乘机到达雍州。萧詧故意拖延,不接受替代,让张缵住在西城,以礼相待。一切军事政务,仍然由萧詧主管。萧詧认为自己兄弟被陷害,祸源起于张缵,准备暗中算计他。张缵害怕,请求萧绎把自己召回。萧绎于是向萧詧征调张缵,萧詧留住张缵不放。杜岸兄弟欺骗张缵道:“百姓看岳阳王殿下,其权势不容人仰视。不如暂且往西山去,避开祸患。大人既得人心,远近之人必定前来投奔,凭此举起义旗,事情没有不成功的。”张缵认为很有道理,就与杜岸等人结盟发誓。张缵又邀请雍州人席引等在西山聚集部众。张缵穿着女人衣服,坐着用黑布围起来的车子,与亲信十余人出逃。席引等人与杜岸驰马报告萧詧。萧詧命令中兵参军尹正会同杜岸等人领兵追赶,把张缵一行全部捉住。张缵害怕被杀,请求出家为僧。

当时,由于萧誉危急,萧詧留下咨议参军蔡大宝防守襄阳,自己率领二万军队、一千匹马讨伐江陵,以救萧誉。此时江陵外城已树立栅栏,只有北面空着。萧詧乘机进攻。萧绎十分害怕,就派参军庾奂对萧詧说:“萧正德肆意作乱,天下分崩离析。你还想学他的样子,究竟想干什么?我承蒙先宫垂爱,以你兄弟相托。如今侄子反来攻伐叔父,天理何在?”萧詧回答道:“家兄无罪,而多次被围攻。手足之情,难道能够袖手旁观?七叔父假若顾念先父恩情,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呢?如果退兵到湘水,我就撤回襄阳。”

萧詧攻不破栅栏,只好退兵筑城。又尽出精锐发动攻势。突然天降大雨,平地水深四尺,萧詧军营泡在水中,部众多生离散之心。部将杜岸及其弟杜幼安、兄长之子杜龛,担心萧詧失势,率领部下投降江陵。萧詧部众大惊,连夜逃回襄阳,器械物资,大多在湕水淹没。当初,萧詧把张缵囚禁在军中,这时,先杀了张缵,然后才撤军。

杜岸投降后,请求率五百名骑兵偷袭襄阳。离城三十里时,被城中守军发觉。蔡大宝辅佐萧詧之母保林龚氏,登上城墙,关闭城门拒守。恰巧萧詧夜间逃回,龚氏不知道儿子失败,误认为是贼军,到天明见是萧詧,才放其入城。由于萧詧已归,杜岸等人就投奔其兄杜巘,逃到广平。萧詧派将领尹正、薛晖等人攻克广平,捉住杜巘、杜岸,连带他们的母亲、妻子、儿女,在襄阳北门全部杀掉。又将杜氏宗族中较亲近者全部处死,其年幼者及远亲关入蚕室。挖掘杜氏坟墓,烧骨扬灰。

萧詧已与江陵结下怨仇,担心不能自保。西魏大统十五年(549年),萧詧派遣使者向西魏自称藩国,请求归附。西魏丞相宇文泰命令丞相府东阁祭酒荣权担任使者。萧詧十分高兴。同年,萧绎命令柳仲礼率军进取襄阳。萧詧害怕,就把妻子王氏及长子萧灊到西魏当人质,请求救兵。宇文泰又命令荣权出使,派遣开府杨忠率军支援。大统十六年(550年),杨忠活捉柳仲礼,平定汉水以东,萧詧才得安宁。当时西魏朝廷想命令萧詧发丧继位,萧詧以没有玉玺、遗诏为理由推辞。荣权当时在萧詧住所,就急驰而归,详细报告了萧詧的情况。宇文泰于是命令散骑常侍郑孝穆和荣权持旌节、策书,封萧詧为梁王。萧詧在襄阳设置百官,秉承皇帝旨意,拜官授爵。大统十七年(551年),萧詧留蔡大宝据守,从襄阳前来朝见。宇文泰对他说:“王来这里,同荣权很有关系,王准备见他吗?”萧詧答道:“十分荣幸。”宇文泰于是召来荣权与萧詧相见。宇文泰对萧詧说:“荣权是个好人,我与他共事,不曾见过他失信。”萧詧说:“荣常侍沟通二国,言语中从不为个人打算,所以我今天得以诚心归附魏国。”

西魏恭帝元年(554年),宇文泰命令柱国于谨讨伐江陵,萧詧出兵会合。攻陷江陵后,宇文泰立萧詧为梁主,住在江陵东城,让他管辖江陵一州之地。他原在襄阳统辖的地盘,全部归于西魏。萧詧于是在江陵称帝,年号大定,史称西梁或后梁。追尊其父萧统为昭明皇帝,庙号高宗,萧统之妃蔡氏为昭德皇后。又尊其生母龚氏为皇太后,立妻子王氏为皇后,儿子萧岿为皇太子。萧詧的庆典、赏罚、刑律、威仪,以及官方制度,都与帝王相同。只是上疏则称臣,奉朝廷年号。至于对下属的封爵任命,也依照梁氏旧制。其军制品级,则又兼用柱国等官。又追赠叔父邵陵王萧纶为太宰,谥号壮武。追赠兄长萧誉为丞相,谥号武桓。宇文泰于是设置江陵防主一职,带兵住在西城,称为“助防”。表面上协助萧詧防御,实际上也连带防备萧詧。

当初,江陵政权被消灭以后,梁元帝萧绎的将领王琳据守湘州,志在恢复帝业。萧詧称帝后,王琳派将领潘纯陀、侯方儿来犯。萧詧出兵抵抗,潘纯陀等退回夏口。大定四年(558年),萧詧派大将军王操率军攻占王琳辖下的长沙、武陵、南平等郡。次年,王琳又派将领雷又柔偷袭攻陷监利郡,太守蔡大有战死。不久,王琳与陈朝人相持不下,向萧詧称藩,乞求援军。萧詧答应了王琳的要求。援军尚未出发,王琳已经战败,依附于北齐。这一年,其太子萧岿来北周(此时北周已经取代西魏)京师朝见。大定六年(560年)夏天,发生地震,前殿崩塌,压死二百余人。

当初,平定江陵时,萧詧部将尹德毅劝告萧詧道:“微臣听说,君王的行为与一般的人不同。一般的人,掩饰细节微行,在小处竞相显示廉洁,用来博取名誉。而君王则是平定天下,安宁国家,以成就大业。如今西魏人贪婪,不顾抚慰百姓、讨伐有罪的名义,必定要逞其残忍,多有杀伤,俘虏士人百姓,以报战功。然而这些人的亲戚家属,都在长江以东,顾念他们充作豺狼之食,被拘禁在他国,痛心疾首,何日能忘?殿下正要安定天下,继承大业。芸芸众生,不可能使家家周知。他们受难到这种地步,都认为是殿下所为。殿下杀掉人家的父兄,使他们的子弟成为孤儿,人人都与殿下为仇,谁与你一同建立基业呢?然而西魏的精锐军队,全部集中在这里。慰劳军队的礼节,并非没有用计的先例。如果殿下为此设下宴会,趁机邀请于谨等人赴宴。他们没有防备,当相继而来,可预先埋伏武士,趁机杀掉他们。再分头命令果决勇敢的人,奇袭魏军营垒,斩杀那些丑类,让他们一个也不能活下来。对江陵百姓,则慰问他们,使他们安定,文武百官,随即任命。百姓既然承蒙殿下救命的大恩,谁不对您的圣明竭诚拥戴呢?魏人心惧,未必敢于前来送死。像王僧辩那样的人,送封信就可以招揽。然后着朝服而渡长江,登基称帝,继承、禹之业,这是极其难得的机会。片刻之间,大功可成。古人说:‘上天给予的东西,如果不接受,反而会受到惩罚;时机到了而不采取行动,反而会遭受祸殃。’希望殿下高瞻远瞩,不要像一般人那样行事。”萧詧不听从,对尹德毅说:“您的这条计策,并不是不好。可是魏人待我十分宽厚,我不能违背道德。如果仓促之间依计而行,就会像邓祁侯说的那样,我家将没有后代了。”

不久,江陵全城老幼,都被北周俘虏,驱入函谷关,又失去了襄阳的地盘。萧詧才追悔道:“悔恨不听尹德毅的话,以致到了这种地步。”又见屋宇残破,战乱不息,为自己威望不振、谋略无从实施而感到羞耻,心中常怀忧愤。于是作《愍时赋》而抒发胸怀。

萧詧领土狭小,心中常郁郁不乐。每次读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要扬眉举目,握腕激奋,久久叹息不止。大定八年(562年)二月,萧詧竟以忧愤而背部发疽致死,时年四十四岁。同年八月,群臣将他安葬在平陵,谥号宣皇帝,庙号中宗。

《周书·卷四十八·列传第四十》《北史·卷九十三·列传第八十一》《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四》有记载。

主要成就

萧詧在做藩王和皇帝时,都以蔡大宝为股肱,王操为心腹,魏益德、尹正、产肿、薛晖、许孝敬、薛宣为爪牙,甄玄成、刘盈、岑善方、傅准、褚珪、蔡大业典掌各种事务。张绾以旧臣而处于显要的位置上,沈重因为儒学得到很大的礼敬。其他的人多所奖拔,都能够尽其才能。

个人作品

萧詧十分喜好文章的内容和涵义,著有文集十五卷,佛经《华严》、《般若》、《法华》、《金光明》等义疏共四十六卷,都流行于世。

人物评价

萧詧自小就有大志,不拘小节。虽然性多猜忌,但知人善任,抚慰将士有恩,所以能得到部下拼命效力。不喜饮酒,安心于俭省朴素,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又不喜欢音乐女色,尤其厌恶看见妇人,即使相距数步,也能远远闻见妇人身上的臭味。凡是他御幸妇人时所穿的衣服,决不再穿。又讨厌看见人的头发,凡言事者必须见机行事遮蔽一下。他在东扬州时十分放纵,审阅文簿时,喜欢写下戏弄的话,因而被世人讥评。

令狐德棻《周书》:①“梁主任术好谋,知贤养士,盖有英雄之志,霸王之略焉。及淮海版荡,骨肉猜贰,拥众自固,称藩内款,终能据有全楚,中兴颓运。虽土宇殊于旧邦,而位号同于曩日。贻厥自远,享国数世,可不谓贤哉。”;②“幼而好学,善属文,尤长佛义。”

亲属成员

祖父:梁武帝萧衍。

祖母:贵嫔丁令光

父亲:昭明皇帝(昭明太子)萧统。

嫡母:昭德皇后蔡氏。

生母:元太后龚氏。

大哥:豫章郡王萧欢。

二哥:河东郡王萧誉。

四弟:武昌郡王萧飐。

五弟:义阳郡王萧譼(萧鉴)。

宣静皇后王氏,生萧嶚。

孝皇太妃曹氏,生萧岿。

儿子

长子:孝惠太子萧嶛

三子:孝明帝萧岿。

五子:安平王萧岩。

六子:东平王萧岌。

八子:河间王萧岑。

女儿

宣成公主萧氏,嫁蔡大宝次子蔡延寿。

标签: 萧詧

更多文章

  • 张文彬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文彬

    张文彬,男,湖南省平江县人,原名张纯清。1944年8月牺牲于狱中,时任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中文名:张文彬别名:张纯清曾用名刘宗义、张南杰、刘崇义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南省平江县出生日期:1910逝世日期:1944职业:军人毕业院校:武汉农民运动

  • 徐斌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徐斌

    徐斌,常用人物名。知名人物包括开国少将,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白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以及高校、科研院所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等。中文名:徐斌外文名:XuBin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20逝世日期:2003徐斌(1920—2003),原名徐志文。四川省达县金石乡七里村人。193

  • 小麒麟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小麒麟

    小麒麟(1946年-1987年3月31日),原名陈元宗,被誉为“筋斗皇”。自少随父亲在粤剧舞台演出,电影童星,少年时代为丽的映声的龙虎武师,与李小龙是知己朋友。1953年时他与李小龙就一起合作过《父之过》。1972年,李小龙不遗余力,将小麒麟扶上位,出演《独霸拳王》(即《麒麟掌》)的男主角,更在《猛

  • 袁牧之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袁牧之

    袁牧之(1909年3月3日-1978年6月30日),原名袁家莱,生于浙江宁波。受新戏剧运动的影响,童年时代的他最喜欢的游戏是学演文明戏,中国人民电影事业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13岁到上海,开始在洪深组织的戏剧协社演戏。1946年袁牧之任东北电影制片厂第一任厂长,文化部电影局第一任局长,并当选为第

  • 释善导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释善导

    善导大师(西元613—681年)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二代祖师,净土宗实际创始人。临淄人(今山东淄博市)生于隋大业九年,少年出家,看见西方道绰禅师净土九品道场,喜曰,此真入佛之津要。修余行业,迂僻难成。为此净土法门速超生死。唐贞观中到并州去拜谒道绰大师,接受念佛往生的法门。进入长安广度民众,写了十万余卷《

  • 朱梓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梓

    朱梓,朱元璋第八子,洪武二年九月生,次年被封为潭王。洪武二十三年,与王妃于氏一起自焚而死。由于无子,封国被除。中文名:朱梓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安徽凤阳人出生日期:1369年10月6日逝世日期:1390年4月18日朱梓(1369年10月6日―1390年4月18日):汉族,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

  • 郭生白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郭生白

    郭生白,名春霖,字润物,号生白。1927年生,出身中医世家,第四代传人。四世祖承,六岁学医,四十岁著《伤寒论六经求真》,七十岁作《阴阳五行新解》,七十九岁著《本能论》。打成右派20多年,《伤寒六经求真》,右派期间,卫生部长崔月犁题写书名、签署出版。中文名:郭生白别名:春林国籍:中国出生地:河北武强县

  • 胡若愚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胡若愚

    胡若愚,字子嘉,原名学礼,云南罗平县罗雄镇人,中央军校第七分校(西安分校)兰州军官训练班主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兵团上将司令官。胡若愚,一八九四年(清光结二十年)三月出生在云南省罗平县城的一个地主阶级家庭。父亲胡兆云,秀才,曾授直隶州同知,未到任。胡若愚七岁读私塾,后转入罗平州两等小学堂毕业。一九~O

  • 徐惠滋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徐惠滋

    徐惠滋(1932.12.09-2005.01.05),山东蓬莱人。汉族。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上将军衔。195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曾任副总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院长、党委书记等职。中文名:徐惠滋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辽宁丹东出生日期:1932.12.09逝世日期:20

  • 杨业功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业功

    杨业功,男,第二炮兵某基地原司令员。1963年8月从湖北省应城市入伍,196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参谋、作训处长、旅长,基地副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入伍40多年来,他牢记军人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奋发向上,争先创优,特别是走上基地领导工作岗位后,殚精竭虑,忘我工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