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沈铁梅

沈铁梅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875 更新时间:2024/1/16 12:50:49

沈铁梅,女,汉族,1965年7月出生,重庆渝中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重庆市文联主席、重庆市川剧院院长,中国剧协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常委,中国民主建国会重庆市第五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她是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文化部部优专家。沈铁梅是川剧历史上第一个拥有戏曲表演研究生学位的艺术家。

基本资料

中文名:沈铁梅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重庆渝中

出生日期:1965年7月

毕业院校:四川省川剧学校

代表作品:川剧《金子》、《李亚仙》、《思凡》、《三祭江》等。

性别:女

人物经历

1985年毕业于四川省川剧学校,川剧旦角。重庆市川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民建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文化部部优专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在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中三度摘梅。先后荣获国家级荣誉23项。

沈铁梅将中国川剧带进了世界艺术殿堂,并开创了川剧史上两个“第一”:第一个举办川剧演员独唱音乐会,第一个用交响乐队伴奏演出川剧,开创了用西洋交响乐伴奏川剧传统戏的先河。她在钻研民族发声法的同时,将美声唱法溶入川剧表演中,被公认为是“川剧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声腔第一人”,是把传统川剧艺术带入欧洲音乐殿堂第一人。她曾出访意大利、荷兰、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等国,在文化交流中,把川剧推向了世界。

沈铁梅父亲是重庆市京剧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沈福存先生。沈铁梅才二、三岁时,就可行腔落板地唱《红灯记》中李铁梅的唱段。沈福存想让自己的女儿继承自己的艺术流派,可铁梅小学毕业时,艺校不招京剧学员。当时的重庆市文化局领导黄璪同志十分关心民族艺术的传承,她与沈福存有同乡之谊。黄启璪力主铁梅学习川剧,铁梅进了川剧戏校。1986年,川剧名家竟华正式收沈铁梅为徒。

1979年12月——1985年4月在四川省川剧学校学习

1985年5月——1993年6月在重庆市川剧院青年集训队学员

1993年7月——1998年10月在重庆市川剧院任演员

1998年11月——2001年4月在重庆市川剧院任副院长

2001年5月——至今在重庆市川剧院任院长

2002年10月——2005年10月在中国戏曲学院第三届京剧优秀青年研究生班学习戏剧戏曲学专业

2010年8月在北京大学重庆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理论研修班学习

1988年,沈铁梅荣获国家第六届戏剧梅花大奖。

1994年,沈铁梅在四川成都举办“蜀调梅音沈铁梅个人演唱会”。

1998年,重庆市川剧院开始排练根据曹禺剧本《原野》改编的现代川戏《金子》,沈铁梅饰演剧中一号女主角,该剧1999年8月进京展演,一炮打响。

2000年,沈铁梅以在《金子》一剧中的精湛表演,再次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2011年6月,沈铁梅凭借《李亚仙》剧目,第三次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2012年4月21日,民建重庆市第四次代表大会闭幕。会议选举产生了民建重庆市委会第四届领导班子,沈铁梅当选副主任委员。

2015年7月16日,沈铁梅当选第八届中国剧协副主席。

2016年10月21日,任重庆市文联主席。

2018年1月31日,在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重庆市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中国民主建国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2017年4月7日上午,中国民主建国会重庆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上,沈铁梅(女)同志当选为中国民主建国会重庆市第五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与许多成功的人一样,沈铁梅的艺术发展之路也是不平坦的,种种原因使她一度告别了川剧。但为了中华戏曲的发展,她拒绝了商品大潮的诱惑,遵从长辈和千百万戏迷朋友的愿望,又毅然重登上多姿多彩的戏曲舞台。几年坎坷,反倒使沈铁梅在人生和艺术上逐渐成熟。1994年,她成功地在成都举办了“蜀调梅音沈铁梅个人演唱会”,沈铁梅把自己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川剧艺术,奉献给了四川的父老乡亲。

沈铁梅不仅才华横溢,演艺精湛,而且是歌坛、菊坛(京剧)、戏坛(川戏)三栖演员。她在京剧《神马赋》和《契丹英后》中的表演令亿万观众拍案叫绝。人们怎么也没想到这位土生土长的川妹子,京腔京韵这么地道。

1998年,重庆市川剧院开始排练根据曹禹剧本《原野》改编的现代川戏《金子》,沈铁梅饰演剧中一号女主角,该剧1999年8月进京展演后,一炮打响。

年青的沈铁梅的戏曲声腔与表演艺术,迅速地达到了一个难以攀比的相当高度。

在担任重庆市川剧院院长后,她带领全院演员夜以继日地打磨出了《金子》这台在传统基础上创新的精品剧目。《金子》一剧不仅蜚声国内,沈铁梅还带着剧组远赴西欧演出。许多外国朋友欣赏了铁梅在剧中的精彩表演后,无不对东方艺术的精湛所折服。权威人士认为该剧可和莎翁,甚至古希腊的名剧媲美,一夜之间川剧《金子》的录相光碟成为了巴黎市场上的抢手之货。

代表作品:川剧《金子》、《李亚仙》、《思凡》、《三祭江》等。她以独特的声腔神韵以及“腔中有人,人活腔中”的声腔艺术,实现了川剧声腔的重大突破,是把川剧声腔艺术带入欧洲音乐殿堂的第一人;创造性地化用传统表演程式,探索当代审美表达,将舞台表演上升到“写人艺术”的高度,塑造了“金子”、“李亚仙”等经典戏曲人物形象,赋予了传统川剧在现代背景下新的生命和意义;致力于川剧艺术的传播推广,出访过英、美、法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实现以商业模式巡演欧洲21个城市;策划并演唱的《衲袄青红》川剧交响,拓展了川剧艺术的内涵和外延,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戏曲交响作品;荣获了“梅花大奖”、“文华表演奖”、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国家级荣誉23项,荣获“重庆杰出贡献英模”等省部级荣誉31项,先后发表了《在京腔与川腔的撞击中创新》等十余篇学术论文。她是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2007年5月在重庆市外事办讲学

2008年7月在北京“经典艺术讲堂”讲学

2008年11月在中国戏曲学院讲学

2009年11月在上海音乐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讲学

2010年8月给重庆市财政局领导干部及全院职工讲学

2005年被聘请为重庆大学客座教授

2010年被聘请为武汉大学客座教授

2021年12月,当选中国文联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22年1月30日,参加《2022川渝春节联欢晚会》。

2022年6月29日,参加第五届川剧节开幕演出——《大美山川光耀川剧》川剧音乐演唱会。献唱了《五洲人民齐欢笑》。

2022年9月16日,参加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文艺晚会,演唱戏歌《醉人的川剧》。

2023年1月3日,参加“时代的行腔”四川省2023新年戏曲音乐会。

2023年1月,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2023年3月1日至2日,沈铁梅将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领衔主演川剧《江姐》。

成就荣誉

国家级奖项

1988年,获第六届梅花奖(中国戏剧);

1995年,获第四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神马赋》(中国戏剧节组委会);

1999年,获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

2000年,获第九届文华表演奖《金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2001年,第七届中国戏剧节获优秀表演奖(中国戏剧组委会);

2000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

2005年,进中国当代戏曲表演艺术家系列研究工程(中国艺术研究);

2005年12月,获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国家);

200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为沈铁梅举办表演艺术研讨会,并出版《沈铁梅表演艺术研讨文集》;

2006年2月,《新五女拜寿》荣获“观众最喜爱的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曲艺、杂技、魔术、戏曲类节目二等奖(中央电视台);

2007年11月,获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2011年6月,获第二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省级奖项

1999年,荣获首届重庆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重庆市委组织部);

2000年,荣获“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中共重庆市委、市人民政府);

2002年,被评为重庆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并荣立二等功(重庆市人事局);

2002年,被批准为重庆市首届学术带头人(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重庆市人事局)。

2020年11月21日,荣获首届“重庆市杰出英才奖”。

沈铁梅的艺术造诣极其深厚,她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她在艺术的道路上上下求索,永不止步,苦心寻找传统戏曲发展的新方向。她的唱腔艺术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被戏剧界公认为“川剧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声腔第一人”。她的表演艺术,达到了用一切可以利用和借鉴的戏剧因素,服务主题、塑造人物、阐发哲理的高级境界。由她统筹与主演的川剧《金子》囊括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剧目第二名、全国第九届“文华奖”等17项国家级大奖,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末中国戏曲的代表作”。沈铁梅更因在川剧《金子》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有麻、有烫、有辣,同时又有情有义有爱的‘金子’”形象而誉满神州。沈铁梅又从传统中寻找力量的源泉,用新的理念、新的诠释和表现,倾力打造川剧传统名剧《绣襦记》改编的重点剧目《李亚仙》,探索传统戏曲剧目适应现代人审美需求的路子。

作为“中国川剧艺术发展的领军人物”,沈铁梅除在戏曲艺术领域不断探索、孜孜追求外,还以弘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为己任,切合现代时尚的美学观,倡导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创新大众所喜爱的舞台艺术,打造集观赏性、艺术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现代川剧,为弘扬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观众的推崇,被誉为“中国地方戏曲三大女杰”之一。

1989年,农历己巳年: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

戏曲演员获奖名单

沈铁梅(四川重庆市川剧团)

1999年2月15日,农历戊寅年十二月三十日:吉祥九九——1999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

节目单

30.川剧《别洞观景》(演员沈铁梅;演出单位重庆市川剧团)

2000年,农历庚辰年: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

戏曲演员获奖名单

沈铁梅、冯玉萍、丁嘉丽、朱世慧、张火丁、韩再芬、钱惠丽、王少媛、冯咏梅、吴国华、单仰萍、李雪梅、金不换、史红梅、蔡建庭、张绍荣、董柯娣、张克、王阳娟、侯红琴、梁维玲、王向阳、杨红丽、武凌云、孟科娟

2000年10月27日,农历庚辰年十月初一日:第1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揭晓,11个剧种的20位表现突出的优秀演员获奖。

戏曲主角获奖名单

重庆市川剧院《金子》:沈铁梅

2003年1月31日,农历壬午年十二月廿九日:2003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

节目单

12.百花争艳

川剧《凤仪亭》(沈铁梅)

2004年1月21日,农历癸未年十二月三十日:2004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

川剧《别洞观景》(沈铁梅)

2004年11月7日,农历甲申年九月廿五日,晚中国戏曲学院第三届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的学员们在即将毕业前,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行京剧经典唱段演唱会。

演出节目

川剧《金子》(沈铁梅)

2006年2月3日,农历丙戌年正月初六日,晚全国八大流行剧种的近二十位当红名角在北京北展剧场演出“2006百花迎春戏曲晚会”。

参加演出的有越剧女小生茅威涛(《陆游唐琬》选段“浪迹天涯”)、男小生赵志刚(《沙漠王子》选段“叹月”),豫剧演员虎美玲(《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新版《白蛇传》选段“此生足矣”),黄梅戏演员吴琼(《女驸马》选段“洞房”),河北梆子演员刘玉玲,评剧演员谷文月(《杨三姐告状》),粤剧演员郭凤女(《荔枝颂》),川剧演员沈铁梅(《金子》选段“生生死死长相随”)、陈智林(《掌灯焚书》、《斩黄袍》),京剧谭派须生杜镇杰(《捉放曹》)、梅派青衣张慧芳(《谢瑶环》)、尚派名青衣王艳(《杨门女将》选段)、裘派名净孟广禄(《除三害》)、叶派小生李宏图(《壮别》)、老旦名家赵葆秀(《打龙袍》)以及老生耿其昌(《珠帘寨》)和夫人李维康(《贵妃醉酒》),京胡圣手燕守平以《恭贺新春》为晚会开场,其中的“华彩段”,展现出他几十年练就的绝技。

2007年10月1日,农历丁亥年八月廿一日:大型情感川剧《李亚仙》在重庆市南岸艺术中心正式公演,由重庆川剧院演出,沈铁梅饰李亚仙。

2007年11月16日,农历丁亥年十月初七日,19时30分,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行多剧种折子戏专场,为中国戏曲学院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十周年汇报演出的一场,中国戏曲学院组织演出。

演出剧目

川剧《思凡》(沈铁梅(重庆市川剧院,第三届))

人物评价

沈铁梅以独特的声腔神韵以及“腔中有人,人活腔中”的声腔艺术,实现了川剧声腔的重大突破,是把川剧声腔艺术带入欧洲音乐殿堂的第一人。她将舞台表演上升到“写人艺术”的高度,塑造了“金子”、“李亚仙”等经典戏曲人物形象,赋予了传统川剧在现代背景下新的生命和意义。沈铁梅策划并演唱的《衲袄青红》川剧交响,拓展了川剧艺术的内涵和外延,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戏曲交响作品。

沈铁梅先后在《孔雀胆》、《玉京寒》、《枭雄夫人》、《聂小倩》、《金子》等大型创作剧目中担任主角。她在刻画人物上精确地把握人物个性,塑造出众多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舞台形象,在继承、创新川剧艺术方面孜孜求索,艰苦磨练,使古老的川剧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和活力。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杰出演述者,在其传统代表作《三祭江》、《拷红》、《思凡》、《凤仪亭》、《阖宫欢庆》等剧中,她潜心钻研、在继承文化艺脉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赋予其塑造的艺术形象以新时代内涵、新生活风貌,使之蕴含艺术的生命力,极大地丰富和提升了川剧声腔的艺术内涵和艺术品质,实现了川剧声腔改革的重大突破,受到专家、学者以及广大中青年观众的推崇和喜爱,被誉为“中国地方戏曲三大女杰”之一。

她广泛参与各类艺术交流,为重庆、为川剧赢得了众多殊荣。1997年被重庆市委、市政府评为“重庆市优秀青年文艺人才”;2000年被评为“重庆市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三八红旗手”;在第九届文华奖评选活动中获“文华表演奖”。在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中三度摘梅,并担纲《金子》领衔主演。

标签: 沈铁梅

更多文章

  • 迟小秋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迟小秋

    迟小秋,1965年10月出生于中国辽宁省阜新市,中国京剧女演员、程派艺术传人、国家一级演员、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青年团团长,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常委,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当今京剧程派艺术的领军人物。1977年入辽宁阜新戏校学戏,1981年开始跟随程砚秋大师嫡传弟子王吟

  • 迟子建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迟子建

    迟子建,女,汉族,1964年2月27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北极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协第九届主席团成员,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黑龙江省作协主席,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

  • 张宏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宏

    张宏,男,汉族,陕西西安人,1963年10月生,研究员职称,中共党员。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主席团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中文名:张宏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63年10月毕业院校:清华大学职业:电影工作者出生地:陕

  • 张立萍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立萍

    张立萍,女高音歌唱家,湖北武汉人,1989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获学士学位,1990年留学加拿大温哥华音乐学院,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2017年12月29日,张立萍以《思乡——中国艺术歌曲集》获得第十届中国金唱片奖美声类最佳演员奖。中文名:张立萍外文名:Lipi

  • 张凯丽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凯丽

    张凯丽,女,汉族,1962年9月29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中国内地女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原短道速滑运动员,第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1987年,参演首部电影《八女投江》;1990年,参演中国第一部室内剧《渴

  • 张铁山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铁山

    张铁山(1963年-2023年2月18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陕西省政协委员、西安市政协委员,秦派内画艺术创始人。1979年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习三先生学习内画艺术。1988年于西安创办张铁山内画艺术研究室,2002年创办陕西铁山内画艺术研究院。创立了以润、透、精、雅为特点的“秦派”内画艺术,开创了

  • 陈通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陈通

    陈通,男,汉族,1972年10月生,四川平昌人,1995年7月参加工作,199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近现代史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任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上海市政协党组副书记,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中文名:陈通国籍:中国民族:汉族籍贯:四川平昌出生日期

  • 陈智林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陈智林

    陈智林,男,汉族,1964年1月1日出生,四川省成都市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川剧”代表性传承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川剧院院长,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二度梅奖”得主,代表作品有《巴山秀才》。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文联主席,省川剧院院长、研究员、教授。中文

  • 苗洁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苗洁

    苗洁,1967年6月出生于山西太原,山西省晋剧院刀马旦、小旦演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87年,苗洁毕业于山西省戏曲学校。1989年,苗洁以一出《九仙台》获得山西省首届“杏花奖”;2007年,苗洁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苗洁擅演剧目有《梨花情》、《白绫怨》、《富贵图》、《打金枝》、《九仙台》、《

  • 范宗钗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范宗钗

    范宗钗,男,汉族,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国家一级导演,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荣誉称号获得者。长期工作在电视宣传一线,富于专业频道的创作管理经验。曾任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CCTV-7农业节目)文艺部、创作二部和总编室副主任、主任,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艺术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