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梦南,女,瑶族,1992年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莽山瑶族乡永安村,吉林大学药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博士研究生。2022年3月3日,江梦南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基本资料
中文名:江梦南
外文名:jiangmengnan
民族:瑶族
出生日期:1992年
毕业院校:吉林大学
主要成就: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性别:女
出生地: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莽山瑶族乡永安村
身份: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
初中母校:郴州市第六中学
高中母校:郴州市明星学校
人物经历
半岁失聪
1992年,江梦南出生在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的一个瑶族家庭。父母为她取名的寓意是梦里江南,岁月静好。
在半岁时,由于耳毒性药物导致极重度神经性耳聋,平静美好的生活被打破了。当时江梦南左耳损失大于105分贝,右耳听力完全丧失。失去了听力,不仅听不到外界的声音,也会听不到自己的发音,就会失去说话的能力。
学习唇语
江梦南的父母都是中学教师。在她的印象中,父母爱读书、眼界宽。为了让江梦南更好地融入社会,父母决定教她学习发音和唇语,而不是手语。
正是因为父母的执着,江梦南坚强地跨过了人生中一道道看似不可逾越的山峰。通过学习唇语、练习开口说话让她能够与人正常进行交流,也让她可以在普通学校“旁听”课程。由于不能全程看到老师讲课时的嘴型,江梦南在课下通过看板书和自学付出了比同学多出几倍的努力。
小学毕业,江梦南考入郴州市第六中学,开始了异地求学的生活。
2007年,江梦南进入郴州市明星学校就读高中。
清华博士生
2010年,江梦南参加高考,虽然分数超过一本分数线,但她觉得没有发挥好,坚持复读一年。
2011年,江梦南以615分的成绩进入吉林大学的本科药学专业学习。硕士生阶段在吉林大学选择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作为研究方向。
2018年,江梦南通过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研究生面试。就读生物信息学专业,研究和免疫相关的机器学习建模课题。
2018年8月28日,江梦南走进清华大学。
2020年,江梦南当选清华大学学生无障碍发展研究协会第五任会长。
重获新“声”
2021年9月,江梦南通过植入人工耳蜗经过练习、测试目前已能听清歌里的歌词。
社会活动
2022年5月4日,参加由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承办的《奋斗的青春——2022年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讲述《青春答卷》。
人物事迹
靠学习唇语、看老师板书和自学,江梦南不仅高考时以615分的成绩考入吉林大学药学院,还多次获得奖学金,之后继续在吉林大学攻读完研究生学位,并且通过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研究生面试。2018年9月,江梦南将正式进入清华大学开始她的博士生学业。
2018年,江梦南右耳成功植入人工耳蜗,重获了失去26年的听力。
获得荣誉
江梦南在吉林大学读书期间,获得了吉林大学自强自立大学生标兵、白求恩医学奖学金、东荣奖学金等表彰和荣誉。
2018年6月22日下午,在吉林大学2018届毕业生学位授予仪式上,江梦南正式获得硕士学位。同时获得吉林大学2018年度自强自立研究生称号。
2021年12月31日,荣获2021年清华大学学生年度人物。
2022年1月,入选“2021感动中国之感动湖南人物”候选人名单。
2022年3月3日,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2022年3月,入选2021“感动湖南”年度致敬人物。
2022年5月4日,被公示为第19届“湖南青年五四奖章”入围个人。
2022年6月,荣获第19届“湖南青年五四奖章”。
人物评价
我从来没有因为听不见,就把自己放在一个弱者的位置上。我经常跟别人说,千万不要因为我听不见就放低对我的要求和标准。我可能取得了一点点较小的成绩,我怕他们会因为我听不见,而觉得我取得的这个成绩特别大,放大好几倍,我不太希望他们这样,我更希望他们以一个健全人的标准要求我。解决生命健康的难题,生命科学领域如果有一个难题能够被解决被攻克,那肯定造福的不只是一个人,而是造福所有人。如果我能够做一些什么让别人不再那么辛苦那么艰难,我觉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付出一点点努力,这个世界肯定是非常美好的。(江梦南自我评价)
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组委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