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萧林,男,汉族,河南尉氏人,1992年7月参加工作,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研究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际动物考古协会理事。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
基本资料
中文名:马萧林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毕业院校: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
出生地:河南尉氏
性别:男
人物履历
1997年7月—2006年1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其间:2000年4月—2003年10月在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考古系攻读博士学位)
2006年01月—2010年11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其间:2007年11月—2008年7月美国密西根大学访问学者;2009年11月—2010年4月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2010年11月—2017年06月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
2017年06月—,任河南博物院院长。
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郑郑韩故城制骨作坊出土骨料的整理与研究(19BKG040)。
2.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河南博物院藏春秋时期郑国、楚国、卫国青铜器组群研究(2018BKG001)。
3.国家文物局科研项目: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验收规范(2018-172)。
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河南灵宝西坡遗址综合研究(12&ZD196)动物考古子课题。
5.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重大专项:动物骨骼遗存科学标本库及共享平台研发(文物博函1453号)。
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动物考古子课题。
7.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商周制骨手工业考古研究(2007BKG001)。
8.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动物骨骼表面风化的民族学考察(教外司留1108号)。
9.人事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东周制骨手工业考古研究(国人厅发170)号)。
10.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卢斯基金:中国伊洛河流域手工业生产中心的生业经济。
主要学术成果
1.《动物考古》第2辑(主编),文物出版社,2014年。
2.《哺乳动物骨骼和牙齿鉴定方法指南》(合译),科学出版社,2012年。
3.《灵宝西坡墓地》(合著),文物出版社,2010年。
4.《动物考古》第1辑(主编),文物出版社,2010年。
5.《考古遗址出土动物骨骼测量指南》(合译),科学出版社,2007年。
6.EmergentSocialComplexityintheYangshaoCulture:AnalysesofSettlementPatternsandFaunalRemainsfromLingbao,WesternHenan,China.BARInternationalSeries1453,HadrianBooksLtd,England.2005.
1.河南灵宝西坡墓地的多学科考古实践与探索,《历史文物》2018年5期。
2.近十年中国骨器研究综述,《中原文物》2018年2期。
3.河南灵宝三件馆藏玉钺的年代及相关问题,《中原文物》2017年6期。
4.HealthStatusandBurialStatusinEarlyChina(co-author).InBonesofComplexity:BioarchaeologicalCasesStudiesofSocialOrganizationandSkeletalBiology.EditedbyHaagenD.Klaus,AmandaR.Harvey,andMarkN.Cohen.UniversityPressofFlorida,2017.
5.TheZooarchaeologyofNeolithicChina(co-author).InTheOxfordHandbookofZooarchaeology.EditedbyUmbertoAlbarella,MauroRizzitto,HannahRuss,KimVickers,andSarahViner-Daniels.OxfordUniversityPress,2016.
6.三门峡李家窑遗址出土骨料研究,《文物》2015年6期。
7.灵宝西坡墓地复原研究,《仰韶和她的时代》,文物出版社,2014年。
8.CombiningOdontochronology,ToothWearAssessment,andLinearEnamelHypoplasia(LEH)RecordingtoAssessPigDomesticationinNeolithicHenan,China(co-author).InternationalJournalofOsteoarchaeology,2014.
9.YangshaoOralHealthFromWesttoEast:EffectsofIncreasingComplexityandContactswithNeighbors(co-author).InBioarchaeologyofEastAsia:Movement,Contact,Health.EditedbyKatePechenkinaandMarcOxenham,UniversityPressofFlorida.P288-322,2013.
10.TrajectoriesofhealthinearlyfarmingcommunitiesofEastAsia(co-author).In:BioarchaeologyofEastAsia:Movement,contact,health.EditedbyKatePechenkinaandMarcOxenham,UniversityPressofFlorida.P444-481,2013.
11.中国史前家猪驯养问题的牙齿年表法研究,《华夏考古》2012年4期。
12.Apilotstudyinodontochronologyforthepigdomesticationquestioninnor-centralChina(co-author).InternationalJournalofOsteoarchaeology,2011.
13.关于中国骨器研究的几个问题,《华夏考古》2010年2期。
14.周原遗址齐家制玦作坊出土动物骨骼研究报告,《周原》,科学出版社,2010年。
15.中国古代群体性葬猪现象研究新视角:现代野猪群组研究的启示,《动物考古》第1辑,文物出版社,2010年。
16.寻找中原文明起源的线索:河南灵宝西坡遗址考古发掘亲历记,《寻根》2010年5期。
17.大型建筑、中心聚落与社会整合:仰韶文化中心聚落的出现与嬗变,《东方考古》第7期,科学出版社,2010年。
18.河南灵宝西坡出土玉器浅论,《玉文化论丛2》,文物出版社,2009年。
19.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墓地2005年发掘简报,《考古》2008年1期。
20.灵宝西坡遗址的肉食消费模式:骨骼部位发现率、表面痕迹及破碎度,《华夏考古》2008年4期。
21.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动物群及相关问题,《中原文物》2007年4期。
22.灵宝西坡遗址家猪的年龄结构及相关问题,《华夏考古》2007年1期。
23.河南灵宝西坡遗址2006年发现的仰韶文化中期大型墓葬,《考古》2007年2期。
24.灵宝西坡仰韶文化墓地出土玉器初步研究,《中原文物》2006年2期。
25.河南灵宝西坡遗址仰韶文化中期墓地与壕沟,《2005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6年。
26.河南灵宝市西坡遗址发现一座仰韶文化中期特大房址》,《考古》2005年3期。
27.灵宝西坡遗址动物骨骼的收集与整理,《华夏考古》2004年3期。
28.PigHusbandryStrategiesinAnEmergentComplexSocietyinCentralChina,inIndo-PacificPrehistoryAssociationBulletin24.2004.
29.当代考古学理论的多样化及其问题,《华夏考古》2002年3期。
30.河南灵宝铸鼎塬及其周围考古调查报告,《华夏考古》1999年3期。
31.武安赵窑仰韶文化遗存分析,《青年考古学家》,1997年。
32.大学博物馆刍议,《博物馆研究》1992年1期。
33.架起博物馆学与心理学的桥梁——博物馆心理学之管见,《中原文物》1991年2期。
任免信息
2017年6月,马萧林任河南博物院院长,免去其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