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沧萍,1922年9月24日生,广东番禺(今广州)人。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邬沧萍是我国人口学、老年学的开拓者与奠基者,更是践行“健康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的典范。深耕人口学和老年学,是中国最早从事老年学和老龄文化研究与教学的学者之一,还在我国高校科研机构中创建了第一个老年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
基本资料
中文名:邬沧萍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22年9月24日
职业:教师
代表作品:《人口学辞典》、《人口统计学》
头衔: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
性别:男
职称:教授
人物经历
1922年生,1941―1946年就读并毕业于香港、广州岭南大学经济学系,1948―1951年在美国纽约大学、哥仑比亚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并获MBA学位。1951年回国后,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等校教授统计学、人口学和老年学并从事研究工作。1971年起开始专门从事人口学教学和研究,先后参与筹建人口研究所、《人口研究》杂志、人口学系、老年学研究所,曾任副所长、副系主任、所长和系、所、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等。曾任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2000~2005任北京市政府参事,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北京市副主委。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人口学、老年学的学科开拓者,是我国人口学最早一批硕士、博士生导师。1996年获第二届中华人口奖(科学奖)。曾任中国老年学学会会长,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北京市人口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市老龄科研中心名誉主任,中国老龄协会专家组组长。国际人口研究机构联合会常务理事、国际计生联亚太地区常务理事、国际老年学会亚大分会常务理事。曾任第五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2000~2005任北京市政府参事。曾两届担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和两届北京市副主委。首都医科大学老年医学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成就
公开出版的教科书、专著、译著、辞典等30种,如《人口学辞典》、《人口统计学》、《商业统计学》、《世界人口》、《中国人口老龄化》、《转变中的中国人口与发展》等,公开发表《老龄问题和我们的对策》、《论老年学的形成、研究对象和科学性质》、《实现健康老龄化》、《增强全民的人口忧患意识》等论文、文章300余篇,其中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社会科学》等发表30多篇。1995年获第二届中华人口奖(科学奖)。
教授课程
社会老年学、人口理论、老年学概论、老年学名著选读
研究方向
人口与发展、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问题。
科研项目
21世纪中叶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问题
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
科研成果
(含发表的主要著作、论文等)
改革开放后先后独著、合著、主编、副主编、翻译并公开出版的教科书、专著、译著、辞典等30多部(本)。主编《社会老年学》、《老年学概论》、《人口老龄化:变化与挑战》、“TheAgingofPopulationinChina”等
公开发表的论文、文章三百多篇,其中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社会科学等发表的有三十多篇。
所获荣誉
邬沧萍于1995年获第二届中华人口奖(科学奖)。2012年10月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2014年11月获中宣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评选的“最美老有所为人物”称号。
耄耋之年大有作为。2012年国庆时节,年入九旬的邬沧萍教授捧着新近出版的50万字书作《老龄社会与和谐社会》迎来首次颁发的“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颁奖词评价他“为解决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一‘生’一‘老’之学堪称典范”。
2022年12月18日,在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老龄中国高峰论坛上,100周岁的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邬沧萍获颁“复旦老龄研究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