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姜昆

姜昆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144 更新时间:2024/1/17 4:07:45

姜昆,男,1950年出生于北京,汉族,祖籍山东。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当今中国说唱艺术和欢笑艺术的领军人。是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和相声巨匠马季先生的传人,中国相声界第七代(一说八代)代表人物,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声)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76年调入中国广播说唱团开始专业相声表演,先后搭档李文华、唐杰忠、戴志诚,几十年来为观众奉献了《如此照相》《虎口遐想》等上百段相声作品,是中国老百姓和广大华人家喻户晓、妇孺皆爱的艺术家。1983年,姜昆与马季、刘晓庆、王景愚一起担任首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并为创作组成员。从此,他连续11年参加春晚,7次主持春晚,在长达30余年时间里活跃于春晚舞台,为无数观众带来了欢乐。1992年,获第二届中国金唱片奖戏曲曲艺类奖。2004年,被授予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2019年,被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先后担任中国广播说唱团团长、中华曲艺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如今,已到古稀之年的他为中国老百姓的欢笑奋斗了半个多世纪,但他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仍不遗余力地为这个世界寻找欢乐,他要“把中国的欢笑洒向世界,把世界的欢乐引进中国”。

基本资料

中文名:姜昆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北京市

出生日期:1950年10月19日

星座:天秤座

毕业院校:国家开放大学

职业:相声演员

代表作品:《如此照相》、《虎口遐想》、《电梯奇遇》、《着急》

主要成就: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德艺双馨艺术家”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声)代表性传承人

祖籍:山东省龙口市

人物经历

姜昆1950年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一名小学高级教师。自幼酷爱文艺,在北京市少年宫戏剧组学习表演。初中毕业于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原北京灯市口中学)。

1967年,参加中学生话剧团,参与创作话剧《在列宁的故乡》并在剧中扮演了革命青年阿廖沙一角。这部戏填补了当时话剧断代的空白,被记载在中国文艺发展史上。

1968年,响应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奔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六团(今新华农场),成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队员、兵团文艺骨干。

1975年,开始和兵团战友师胜杰一起搭档说相声,并跟师胜杰学习相声表演的基本知识。后来,姜昆把师胜杰称作他相声艺术的蒙老师。

1976年,与师胜杰搭档参加黑龙江省的文艺汇演,随后赴北京参加全国曲艺调演,被评委马季看中,同年调入中国广播说唱团,开始跟随马季学习相声创作和表演。

1976年,跟随马季老师到湖南省桃源县采风并创作了相声《迎春花开》。

1977年,陆续创作《红色园丁》《喜事》等早期相声作品,并先后与赵殿燮(后改名赵炎)、李文华合作进行专业相声表演。

1978年,与李文华搭档表演讽刺文革极左思潮的《如此照相》。在当时,《如此照相》的演出效果可以用“山崩地裂”来形容,倾倒了全国上下的观众。姜李搭档“顽童戏老叟”的艺术特色也被全国的相声观众所认可。

1979年,参加中央慰问团,跟随侯宝林赴云南慰问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广大指战员。同年,被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同年10月,以最年轻的演员代表的身份参加了第四届全国文代会。

1980年,与李文华一起在全国各地边演出边深入生活,创作并表演了《我与乘客》《战士之歌》《棒打与溺爱》《北海游》《红茶菌与打鸡血》《歌迷理发》《想入非非》等一批优秀的相声作品。

1982年4月,跟随侯宝林率领的中国广播说唱团赴香港演出,将北方曲艺艺术首次展现在香港的舞台上,演出轰动香港。同年,与李文华、曹翠芬等在北京电视台拍摄了由林汝为、鲁晓威执导的电视小品《大能人》,是姜昆从广播到电视探索不同表演媒介的一次有益尝试。

1983年,与马季、刘晓庆、王景愚一起担任首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与李文华表演相声《错走了这一步》《对口词》《战士之歌》等节目,并为首届春晚创作组成员。

1985年,在电影《京都球侠》(1987年上映)中扮演公孙弟一角,并于1988年获百花奖最佳配角奖提名。同年,当选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并接替恩师马季担任中国广播说唱团团长的职务。同年,当选为中华青年联合会常委,并被评为“全国十大笑星”。

1986年,搭档李文华因患喉癌做了喉部切除手术而离开了他深爱的舞台,姜昆与唐杰忠开始合作表演。同年,结识作家梁左,开启了相声演员与文学作家合作的创新之路。

1987年,在央视春节晚会上与唐杰忠合作表演的相声《虎口遐想》一炮而红,受到全国观众的热烈响应。《虎口遐想》带有西方“灾难体”的题材、新颖的创作手法、清新的语言以及独特的包袱结构,让其很快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相声作品。继《虎口遐想》之后,又与梁左一同创作了《特大新闻》《电梯奇遇》《捕风捉影》《学唱歌》《着急》《美丽畅想曲》《自我选择》等一系列紧贴时代脉搏、反映社会现实、观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优秀相声作品,受到了全国观众的喜爱,迎来相声事业上的又一高峰。

1990年4月,中央电视台首档由外资介入的电视栏目《正大综艺》正式开播。这档节目开创了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的先河。节目的第一任主持人是姜昆和杨澜,他们幽默与知性的搭配风格为观众所青睐,“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节目口号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

1992年,创办中华曲艺学会,并担任首任学会会长。在任学会会长期间,组织编辑出版的《中国传统相声大全》成为研究中国传统相声的珍贵、权威性资料。

1993年5月,文化部颁发证书表彰其所指导的节目《照镜子》获第九届意大利国际幽默大赛“金小丑”奖。9月,率中国广播说唱团赴台湾演出,这是继北京人艺赴台演出《茶馆》之后又一个轰动海峡两岸的事件。同年,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截至2017年又连续当选第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1994年,携梁左、赵小林、马贵荣、孙晨共同创作中国第一部大型相声叙说剧——《明春曲》,将相声这一来源于民间的艺术形式在长达一个世纪的社会变迁中所走过的不凡历程呈现在了舞台之上。《明春曲》开创了相声剧这一崭新的艺术形式,演出云集了众多知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在国内外演出了近百场,获得业内外的一致好评,堪称经典。同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加拿大考察了两个月,与加拿大的汉学家石清照(KateStevens)教授一起对原住民说唱艺术以及玛雅文化进行研讨。这期间姜昆了解了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Justforlaughs幽默艺术节,并发现已举办了十几届的国际艺术盛会从来没有中国艺术家参与这一事实。之后,他连续7年组织中国艺术家到蒙特利尔考察、观摩。终于在2008年姜昆应加拿大方邀请率团参加艺术节的演出,他的照片与世界各国喜剧明星的照片排在一起,挂在蒙特利尔和多伦多的街头,加拿大主流媒体《环球邮报》的头版刊登了姜昆的照片并配上汉字“我讲个笑话给你听”。

1997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自传《笑面人生》。

1998年,担任首届“牡丹杯”相声大赛评委会主任。

1999年,建立昆朋网城,推出中国相声网、中国名人网。

2001年,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同年,以大陆杰出青年代表团副团长身份再次访问宝岛台湾。

2004年,被选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从2004年开始,姜昆带领中国的民间艺术家们出访法国、德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进行表演,使从来没有在欧洲展现过的中国民间说唱艺术走出国门,也让西方社会更加了解中国。同年年底,姜昆与搭档戴志诚等曲艺演员一起来到北京的一处建设工地为农民工慰问演出,从这次演出开始,中国曲艺家协会分党组决定每月办一次“送欢笑到基层”的义务演出活动,直到今天。“送欢笑到基层”惠民演出蓬勃开展至今,中国曲艺家协会团结带领广大曲艺家和曲艺工作者以及热心参与此项活动的艺术家,深入社区、厂矿、学校、部队,为基层群众送去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艺术精湛的精彩演出,有力地推动和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截止2020年12月,中国曲协组织的“送欢笑到基层”惠民演出共在全国31个省、区、市组织了360多场,现场观众累计数百万人次。

2005年,在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期间主编的《中国曲艺通史》《中国曲艺概论》正式出版。这两本学术著作对我国曲艺发展进行了全面梳理,结束了中国曲艺长期“无史无论”的现状。

2006年开始,连续5年组织中国曲艺艺术家到日本,同日本本土艺术家们合作表演“笑语欢歌”系列专题节目,为中日文化和艺术交流搭建了一个新平台。同年,在山东济南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幽默艺术周”,邀请世界各国艺术家到中国与国内知名艺术家同台献艺,以幽默为桥梁,欢笑为纽带,搭建了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平台。截至2018年,“国际幽默艺术周”已分别在济南、三亚、北京、张家港等地举办了6届。

2007年,组织中国曲艺家协会与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创办“巴黎中国曲艺节”,从2010年开始每年一届,每两年举办一次评奖,评选“卢浮奖”(金银铜)。截至2021年已成功举办12届。十几年来,共在巴黎举办了中国曲艺专场展演、讲座等交流活动近40场,观众也由最初的以华人为主发展为今天的法国本地观众占到九成以上,其中有不少观众因为观看了“巴黎中国曲艺节”的节目而逐渐喜欢上中国文化,并开始学习汉语、学习中国曲艺。“巴黎中国曲艺节”不仅推动60多个曲种(京韵大鼓、苏州评弹、四川清音、西河大鼓等)走向世界,形成中华曲艺在欧洲交流巡演的辐射效应,而且培育了青年曲艺演员的国际眼光和审美。

2012年12月,被评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同年,被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同年,参演由国家大剧院出品的音乐戏剧《美丽的蓝色多瑙河》,在剧中扮演音乐经纪人吉尔摩一角。

2013年5月,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在京成立,当选首届协会主席。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和各全国文艺家协会团结凝聚广大文艺家、文艺工作者下基层,身影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文艺志愿者们奔赴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受灾地区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工地,深入到农村、社区、厂矿、军营、校园等基层单位最前沿,以文艺志愿者服务队形式开展“送欢乐下基层”“到人民中去”、文艺支教、文艺培训、文艺扶贫等各类活动,将精神食粮奉献给老百姓。姜昆自己更是身体力行,每年数十次下基层,与老百姓面对面,他说自己是曲艺人,更是一名文艺志愿者。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72名来自不同领域的文艺工作者参加,姜昆与刘兰芳同志作为曲艺界代表出席。这是继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我党召开的又一次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会议。

2015年,在姜昆从艺40周年之际,经过两年精心筹备的大型相声秀《姜昆“说”相声》在北京民族宫剧院首演。《姜昆“说”相声》通过回顾姜昆40年艺术生涯中的代表作品,向大家讲述相声是如何一步一步走来。至今,该剧已在国内外演出近百场,巡演足迹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各地观众的热烈欢迎。同年,领导中国曲艺家协会启动海外文化交流项目“中华曲艺海外行”,旨在通过向海外观众推介中国最接地气的传统艺术,促进海外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海外华人华侨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截至2020年,“中华曲艺海外行”共出访23次,覆盖欧洲、北美、南美、非洲的28个国家50个城市和地区。

2016年2月,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同年,创办天津师范大学马季艺术研究会,并担任首届研究会会长。

2017年,在《虎口遐想》演出三十年之际,与戴志诚再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表演相声《新虎口遐想》。同年7月,再度全票当选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同年11月,被选为国际说唱艺术联盟首任主席。国际说唱艺术联盟是说唱艺术和幽默艺术的非营利性国际联合组织,于2017年10月在卢森堡大公国墨佛市注册,同年11月正式成立。国际说唱艺术联盟是联系世界各国和地区传统说唱艺术与幽默艺术团体、艺术家、艺术工作者的桥梁与纽带,以尊重各国说唱和幽默艺术特点规律,推动各民族说唱和幽默艺术传播传承与繁荣发展为宗旨。

2018年,卸任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被聘为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名誉主席。同年12月6日,在日本东京永田海部俊树事务所,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向姜昆颁发了“海部俊树和平友好奖”,以表彰他三十多年来在中日文化交流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2021年,出版《姜昆自述》一书,用“自述”“亲朋”“札记”“幽默•笔记”“论道”五部分内容,亲述自己的家庭、朋友、事业等鲜为人知的故事。

2022年2月2日,参加《百花迎春》晚会,参与曲艺家协会拜年。

2022年5月23日,参加由中国文联主办的“与人民同行”——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特别节目。

2023年2月,参加的第四届非遗相声大会落下帷幕。

个人生活

妻子

李静民

子女

姜珊

弟子

唐爱国、齐立强、周春晓、蒲克、于海涛、刘惠、白桦、邓小林、大山(加拿大)、刘全利、刘全和、赵卫国、陆鸣、徐勇、夏文兰、倪明、孙晨、句号、郭丹、曹曙光、原野、朱少宇、张露西、徐惠民(新加坡)、邱胜扬(新加坡)、周炜、黄家强(新加坡)、颜贵娟(新加坡)、郭阳、郭亮、王雪飞、蒋帅、任世合、刘招、邵权、安东。

个人荣誉

1980年,在全国曲艺优秀节目评奖中《如此照相》获全国曲艺优秀节目短篇作品奖一等奖,《诗歌与爱情》《霸王别姬》获全国曲艺优秀节目短篇作品奖二等奖。

1981年,创作并表演的相声《想入非非》获全国相声创作、表演二等奖。

198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笑星”。

1988年,在电影《京都球侠》中扮演公孙弟一角获百花奖最佳配角奖提名。

1988年,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相声评选中《虎口遐想》获创作、表演一等奖。

1990年11月,被中直机关共建精神文明活动协调委员会评为中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

1992年10月,获第二届中国金唱片奖(戏曲曲艺类)。

1993年5月,文化部颁发证书表彰其所指导的节目获第九届意大利国际幽默大赛“金小丑”奖。

2000年1月,在首届中国互联网络大赛中,荣获十大“中国杰出网络人物”称号。

2003年4月,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2002年度精神文明先进个人。

2003年12月,被人事部、国家广电总局授予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04年6月,被国家广电总局授予国家广电总局2000—2003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4年7月,被人事部、中国文联授予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2005年6月,被中央直属机关工委授予中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7年12月,在首届“华鼎奖”“中国演艺名人公众形象满意度调查”的评选活动中荣获“演艺名人公众形象调查年度大奖”。

2012年12月,被文化部确定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18年12月,获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颁发的“海部俊树和平友好奖”。

2019年12月,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艺术主张

大曲艺

“大曲艺”,就是把曲艺的队伍做大、把曲艺的影响做大、把曲艺的市场做大,通过这“一大”促“三新”:新人、新作和新的表演形式。希望广大曲艺工作者,以创新思维指导曲艺创作,以“新人、新作、新形式”来展现社会主义新曲艺的面貌,不要过分拘泥于传统“程序”与“表现方式”,只要在主体特质的基础上符合曲艺的规律,不反对从其它姊妹艺术形式上汲取营养,丰富自己,就是在这样一个指导思想下的艺术实践。

在主持曲协工作期间,姜昆提出了“大曲艺”的战略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得到了曲艺界大多数人士的认同。通过实践也使曲艺得到了创作上的繁荣、品牌活动上的增强、曲艺事业影响上的扩大。

——摘自《曲艺》杂志社2019第1期

“把中国的欢笑洒向世界,把世界的欢乐引进中国”

1978年,美国喜剧演员BobHope第一次来华演出,姜昆和李文华老师为他开场。BobHope在天安门广场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我站在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上,却没有一个人认识我!”当时,全场哄堂大笑,可姜昆却认为这是一个悲剧:世界著名的喜剧明星在中国却不为人所知。从那时起,姜昆就开始放眼于国外的世界。

姜昆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欢乐。他的志愿是“把中国的欢笑洒向世界,把世界的欢乐引进中国”。他带领中国的曲艺演员走遍世界播撒欢笑的种子,美国的报纸评论他:“几乎所有的世界华人,都对他转动着希望的耳朵。”老布什总统曾经对围观姜昆的记者和“粉丝”们说:“嗨,我也认识他!”数十年,他不遗余力,就是以文化使者的身份,游走于五大洲,传播传统文化,促进人民与人民之间的交往,弘扬全人类的文明和欢乐文化,用笑脸搭起不同肤色人与人心灵交流的桥梁。他说:欢乐是纽带,会把所有的人们连在一起!

培育新人:从为小众服务转变为为大众服务

文化的希望永远都在年轻人的身上,都在明天。我二十七、八岁的时候,从北大荒来到这儿,那个时候我逐渐地踏上这个舞台,到今天我是逐渐地要离开这个舞台。在这种时候,我就特别感觉到,要把希望寄托在代表未来的这些新的媒体、新的观众,这些年轻人的身上。绝对不能忽略,谁忽略谁是傻瓜。

我们有一句话叫“三年胳膊五年腿,十年练不出一张嘴”。现在舞台上活跃的相声年轻人都是小剧场里培养出来的,小剧场给了他们一个非常好的环境,每天演出,每天接触,每天和观众在一起。这样他有一个量变,但是一旦他走上更大的平台,他需要从为小众服务转变为为大众服务,他要有质变才可以。那怎么质变呢?这种质变是一种痛苦的蜕变过程,他要逐渐把视野放宽,站到高于普通老百姓的视野上,才能让作品立意高、有热度、有深度、有广度,这样才有温度。什么叫温度?就是你自己火热,别人也得暖暖和和的,这就叫做温度。

——摘自中国文明网40人对话40年|姜昆:笑声飞扬四十年

谈相声的“歌颂”与“讽刺”

我对把相声分成歌颂型相声和讽刺型相声,并且经常把这两种相声的类型对立起来的说法,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从某种程度上看,我认为歌颂型相声的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不准确的。

在相声艺术的精品中,讽刺和歌颂都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讽刺与歌颂都是相声的写作手法。在相声传统节目中像《八扇屏》《绕口令》《歪批三国》《同仁堂》《座数》,很难以内容定讽刺和歌颂的属性,说他讽刺不学无术的人也显得牵强。

所以,我是不太同意动不动就以讽刺和歌颂来界定相声类型的。

——摘自《曲艺》月刊2021年第3期

艺术特色

在中国相声发展的长河里,姜昆以他独特的风格一路领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精彩。我在一篇文章里说:因有姜昆、梁左的携手,使相声有了一个异峰突起的辉煌时期。

姜昆、梁左的合作犹如给相声界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曾引起文艺界内外的极大反响。俩人合作的鼎盛阶段,士气无比旺盛,一大批堪称相声的新经典——《着急》、《电梯奇遇》、《特大新闻》、《是我不是我》、《家庭喜剧》、《美丽畅想曲》等相继问世。

《虎口遐想》与《新虎口遐想》间隔30年,“遐想”之间,标题多了一个“新”。两个遐想历经30年,姜昆用相声艺术与时代的意会、与人民的共鸣,构筑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相声画廊。这个画廊,作品无不是以时代生活为经,以常人情趣为纬,编织出来的锦绣篇章,时代之经典,充盈着健康向上的精神意蕴。他的相声以格调高雅、题材新颖、情趣健康、清新脱俗的个性稳稳矗立在中国曲艺舞台,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

回望两个“遐想”,细数30年业绩之辉煌,毫不夸张地说,他用超凡脱俗的才华与满腔热忱的付出构筑了相声的“姜逗时代”。所谓“姜逗时代”,是指在两个“遐想”之间诞生的几乎所有作品起点高、立意深,讲究文学性,体现艺术性,开阔了相声人的视野,提升了相声作品的趣味,跳出市井俚俗、家长里短的狭隘题材,走向关注国家大事,参与并思索家国情怀的新台阶。在这里,人物社会地位并不高,却又用常人之情表达了时代观念变化,反映了时代变迁的进程。无论在相对狭小的曲艺空间,还是在广阔的文化艺术领域,它们有着无可争议的地位,无以伦比的影响。

姜昆的相声很具经典性。所谓经典作品,是它在某一刻、以某种方式撞击了你的心灵,让你久久不可忘怀。经典的产生无不是用尽心、细心、匠心、耐心酿造的果实,经过了心血冲动、热情、兴趣、执著不懈的过程,能长存于世,并且愈是随着时光的推移,愈是显现其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及其当代价值。对照两个“遐想”联想系列篇章,“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凸显在我们的脑海。姜昆以一个文艺家的伟大自觉,承担了对时代人物的讴歌,对时代精神的体悟,使自己的相声站在时代与人民生活的交叉点上,创造了一个相声艺术的“姜逗时代”。

人物评价

姜昆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放在首位,把为人民群众献上更多的优秀文艺作品作为毕生追求。他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德艺双馨”的内涵,最大范围地传递着正能量。(《中国艺术报》记者陆嘉宁评)

姜昆有一颗探索之心,生活中的姜昆与舞台上、荧屏里一样,也是一付乐呵呵的模样,平易近人,忙忙叨叨,他的状态是,只要醒着就在不断地打量着世界。(上海文联评)

对人民,姜昆一腔热忱;对同道,姜昆心存平实;对艺术,姜昆怀抱忠诚。(中国文明网评)

标签: 姜昆

更多文章

  • 任德奇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任德奇

    任德奇,男,1963年出生,1988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具有高级经济师职称。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交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执行董事。中文名:任德奇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63年毕业院校:清华大学就职企业:交通银行性别:男1988年07月至2003年08月,先后在中国建设银行岳

  • 刘方毅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方毅

    刘方毅,男,现为英科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英科环保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20年12月18日,刘方毅荣膺“2020中国十大品牌年度人物”中文名:刘方毅国籍:中国民族:汉族性别:男职务:英科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方毅现任两家公司董事长。其中英科医疗于2017年7月21日在深交所创

  • 郭为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郭为

    郭为,1963年出生于河北省秦皇岛市,现任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共党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硕士,高级工程师。现任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同时兼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中国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中国

  • 邓紫棋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邓紫棋

    邓紫棋(G.E.M.),本名邓诗颖,1991年8月16日出生于上海市,中国香港流行乐女歌手、词曲作者、音乐制作人。2008年,发行首张录音室EP《G.E.M.》,凭该EP获得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最受欢迎女新人奖(金奖)”。2011年,成为首位登上香港体育馆开唱的90后华语女歌手。2013年,凭借专

  • 赵燕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燕

    赵燕,女,现任华熙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时代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青少年美术展览与推广中心发起人。中文名:赵燕[88-89]国籍:中国民族:汉族职务:华熙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时代美术馆馆长[7-8]性别:女工作经历1989年,

  • 郑建新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郑建新

    郑建新,男,1977年出生,祖籍湖南,贵阳中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固达电线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民营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优秀企业家”。中文名:郑建新国籍:中国职务:贵阳中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贵阳中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固达电线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贵州省湖南总商

  • 陈建华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陈建华

    陈建华,男,汉族,出生于1971年3月,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人,高级经济师。恒力集团董事长、总裁,兼任江苏省新时代民营经济研究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美丽园丁”教育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常务理事。2022年11月,陈建华以77亿

  • 李稻葵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稻葵

    李稻葵,男,1963年12月出生于北京市,美国归侨,原籍安徽凤阳,清华大学管理学学士(1985年),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1992年)。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创始院长;著作包括《大国发展战略》《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中国经济的未来之路德国模式的中国借鉴》《重启》等;曾获2010

  • 宋佳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佳

    宋佳,1980年11月13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国内地女演员、歌手,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2001年,因参演现代剧《其实不想走》而出道。2006年,因出演电影《好奇害死猫》开始崭露头角,并获第2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提名。2007年,主演电视剧《闯关东》。2010年4月,主演的

  • 雷鸣山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雷鸣山

    雷鸣山,男,汉族,1961年9月生,山西河曲人,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4月参加工作,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高级经济师。现任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中文名:雷鸣山国籍:中国民族:汉族籍贯:山西河曲出生日期:1961年9月毕业院校:南开大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