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鹏,男,汉族,1978年生,中科院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
基本资料
中文名:姜鹏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78年
代表作品:“天眼”守护人
职称:研究员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履历
2009年,姜鹏一毕业就投身到中国天眼的研究中。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射电天文技术与方法,全面负责中国天眼运行和发展规划的相关工作。
研究内容
领导中国天眼技术研发团队的,攻克先进的接收机系统等关键技术,大幅提升FAST巡天效率,解决中国射电天文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问题;在FAST周边推进中低频射电阵列望远镜,数量级提升FAST灵敏度及分辨率。
所获奖项
国家杰青、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第四届腾讯探索奖、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北京市科技进一等奖(排名第一)、土木工程鲁班奖(排名第一)、北京青年五四奖章、中央和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以及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主要贡献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为国家“十一五”重大科学工程,巨大的工程体量、超高的精度要求及特殊的工作方式为射电天文技术领域带来高难度的技术挑战。
建设期间,姜鹏研究员负责的FAST索网系统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精度最高、工作方式最特殊的索网工程,是FAST的核心技术难点。申请人基于断裂力学理论量化钢丝表面抵御裂纹萌生的能力,创造性提出环氧和热锌复合涂层技术,研制出疲劳强度达500MPa的超高性能钢索,突破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2.5倍以上,解决FAST建设过程中的核心技术难题。
调试阶段,姜鹏研究员接替南仁东先生担任FAST总工程师,主持制定总体调试方案,并在两年内快速完成调试任务。在此过程中,申请人根据前沿技术发展趋势,突破立项之初既定技术方案体系的限制,创造性地基于力学仿真技术研发了反射面控制与安全评估系统,发明了新型低速模式航向获取技术及多系统数据融合测量方法等,形成一套区别于以往的大射电望远镜测量与控制方法体系,保障了望远镜在贵州野外苛刻气候条件下的全天候高精度运行。
运行阶段,姜鹏研究员开始全面负责FAST开放运行,仅两年时间内的开放数据直接促成发表的高水平论文超过120篇,其中四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FAST的平稳运行直接推动中国射电天文研究力量跃升至国际第一梯队。此外,申请人基于FAST承担的XXX联合试验项目,把我国在同步轨道目标的侦查能力提升两个数量级,为保护国家空天安全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