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巍,男,汉族,1978年生,武汉大学刑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现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云南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南亚东南亚法律研究室负责人。兼任中国刑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司法文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犯罪学学会理事,云南省法学会副会长,云南省法学会反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云南省法学会禁毒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担任云南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中共云南省委政法委咨询专家,中共云南省委依法治省法律专家小组成员,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及文山州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专家,云南省人民检察院咨询专家,昆明市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在《中国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inChina(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中国法学》等刊物上发表40余篇论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等全文转载,出版《中国禁毒三十年——以刑事规制为主线》等5部专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其他项目10余项,三次获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基本资料
中文名:高巍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78年
毕业院校:武汉大学
学位/学历:博士
人物经历
教育背景
武汉大学法学博士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
工作经历
2006年6月进入云南大学法学院工作,2007年11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11年10月破格晋升为教授。
现任云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南亚东南亚法律研究室负责人,云南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担任职务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学术成果
代表性论文
1.《国家符号的刑法保护》,《中国法学》2022年第1期。
2.ReconstructingthePrincipleofNullumCrimenSineLege,SocialScienceinChina,2021,3.
3.《重构罪刑法定原则》,《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该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4.《论教唆故意的明确性》,《政法论坛》2018年第4期。
5.《刑法教义学视野下法益原则的畛域》,《法学》2018年,第4期。该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
6.《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的危险犯性质与解释路径》,《政治与法律》2018年第4期。
7.《新时代跨境追逃追赃的理念与机制》,《法学杂志》2018年第6期。
8.《教唆故意的基本构造及具体》,《法学家》2017年第2期。该文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9.《暴恐犯罪的刑法规制》,《法学杂志》2014年第11期。
10.《论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之主观明知》,《法律科学》2011年第3期。
11.《略论“人肉搜索”的刑事规制》,《法学杂志》2010年第3期。该文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全文转载。
12.《论危险犯的未遂》,《法学评论》2010年第1期。
13.《论倒卖车票、船票罪之除罪化》,《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12期。
14.《罪刑法定原则视野中的期待可能性理论》,《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该文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全文转载。
15.《网络裸聊不宜认定为犯罪——与<“裸聊行为”入罪之法理分析>一文商榷》,《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第9期。
16.《抽象危险犯的概念及正当性基础》,《法律科学》2007年第1期。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法学文摘》转载。
学术专著
1.《中国禁毒三十年——以刑事规制为主线》(修订版),上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2.《中国禁毒三十年——以刑事规制为主线》,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3.《贩卖毒品罪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盗窃罪基本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经济刑法要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6.《贿赂犯罪》(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7.《刑法总论》(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主持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境外追逃追赃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研究》
教育部项目:《跨境恐怖主义犯罪与西部边疆民族地区稳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