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豪,汉族,1968年7月生,台湾台北人,大学学历,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市人大华侨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委员,上海大学科研管理部副部长,艺术创作处处长,台盟中央委员,台盟市委常委,市台联会副会长。
基本资料
中文名:廖志豪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8年7月
籍贯:台湾台北
政治面貌:台盟盟员
人物履历
2016年4月至2021年4月,任台盟徐汇区第六届委员会主委。
2017年12月27日,当选为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20年10月,任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华侨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委员。
担任职务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
研究方向
现代景观设计的解读及应用
学术主张
现代景观设计,往往是从空间整体规划布局到建筑小品、水体、地形、道路、灯光等的单项设计,展现了各景观要素与植物配置彼此间的综合关系。在设计中,因不同的景观空间要应用出不同的景观要素。同时,在景观与景观设计中,人和景的关系始终都是相互的,主客体相互作用,人的审美观是人对景观产生评价的基础,在审美欣赏的过程中,人又不断创造新的景观,创造美;景观因为人的创造又不断给人提供美的空间环境。现代景观建设正逐步走向多元化、复杂化和本土化。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节约型的园林景观建设将成为新的趋势,节约成本将成为衡量现代景观设计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标准。对设计者而言,首先要考虑到设计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脱离项目本身的实际,刻意追求奢华的效果,这样既不生态,对今后的维护也带来很大的困难。通过现代景观设计的思考和总结,未来景观的发展会逐步走上生态化、多元化,且突出地方特色的健康轨道。现代景观项目的建设会更多地考虑人们使用的舒适性,更多地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并反映当代人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设计者要多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并不断地总结和反思,同时结合各种新思想和新理念,才能建设出可持续发展的经典的现代景观。
学术成果
论文发表:景观设计符号的情感表达研究课题:当代城市景观美学的比较研究
教学情况
本科生课程:居住空间设计以及本科毕业设计
研究生课程:公共空间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