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涛,男,汉族,工学博士,VisitingPostdoctoralFellow,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南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兼任创新创业学院执行院长。
基本资料
中文名:张祖涛
国籍:中国
毕业院校:西南交通大学
职业:教师
性别:男
职称:教授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94年9月至1998年6月,天津科技大学汽车设计及制造学士学位。
1999年9月至2002年6月,西南交通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学位。
2005年3月至2010年6月,西南交通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学位。
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IowaStateUniversityAutomationandRobotics。
2019年2月至2019年5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五十六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工作经历
2002年6月,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教研室教授。
2016年12月至2018年11月,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副校长。
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宜宾市国家级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管委会副主任挂职。
2018年11月至2021年5月,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
2021年5月,西南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
主要成就
主讲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机械设计》,主持第二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大学生科技创新系列课程》(8门均为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持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大学生创新与创业实践》。获2021年四川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1项排名第一,1项排名第五),获2017年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近二十年来团队指导各类科创竞赛,获170余项竞赛奖励,其中国际级一等奖1项,国家级特等奖1项,国家级一等奖30项,国家级二等奖32项,国家级三等奖41项,省部校级奖项70余项,科创竞赛成果在2015年7月1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国家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播出。
担任职务
社会任职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政协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2018-2022)。
学术任职
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究会第四届副理事长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专家
西南地区机械设计教学研究会理事长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专家库专家
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首批导师
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传动)专委会主任委员
四川省教育厅/重庆市教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就业创业“双百”导师
所获荣誉
教育部霍英东教育教学奖获得者,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天府青城计划”天府名师,西南交通大学扬华学者。
科研工作
一、主持国家级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975490):大型载重货车右侧弯月盲区路人稀疏深度学习检测及安全预警研究,主持,2020-2023;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774241):基于可穿戴设备与脑电信号的高速轨道交通车辆驾驶员疲劳预警研究,子课题之一,2018-2021;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675451):载重货车倒车环境双目鱼眼立体测量及障碍物检测跟踪关键技术研究,主持,2017-2020;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175443):高速公路载重货车驾驶员视觉注意力建模与疲劳预警关键技术研究,主持,2012-2015;
二、主持省部级项目:
(5)四川省科技厅重大项目(2016GZ0026):新能源无人驾驶汽车关键技术研究,主持,2016-2018;
(6)四川省科技厅项目(19MZGC0110):一种基于新型波浪能收集技术的跨海大桥自供电智能传感器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2019-2020;
(7)成都市科技局科技惠民技术研发项目(00338-SF):隧道零损耗路面能量采集及节能减排自供电关键技术研究,主持,2016-2018;(8)四川省科技厅项目苗子工程重点项目(19MZGC0116):基于城市快速公交BRT的棋盘式道路能量采集供电系统,2019-2020;
(9)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2016CC0027):地下智能立体车库建设关键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子课题项目负责人,2017-2019;
(10)四川省科技厅项目(19MZGC0117):基于可折叠便携式的自清洁风光互补微网发电系统研究,2019-2020;
(11)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7RZ0056):基于轮式电机的全转向地下空间综合管廊智能巡检车研究,主持,2017-2020;
(12)四川省科技厅(战略性新兴产品项目)::2013GZX0150,大功率电机先进控制及节能关键技术,主持,2012-2014;
(13)四川省科技厅项目(战略性新兴产品项目):基于优化策略的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节能控制及其关键技术,主持,2013-2015;
(14)成都市科技局科技转化项目(11DXYB085JH):基于多尺度采样非线性滤波动态优化的电动汽车电机测试评估平台,主持,2011-2013;
(1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资金科技创新项目(2682014CX031):城市快速公交BRT站台道路能量回收及关键技术研究,主持,2014-2015;
(16)陆地交通能量采集及其关键技术研究,主持:2015-2017;
(17)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汽车主动防撞技术研究,主持:2014-2016;
(18)马鞍山综合物流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主持,2013-2014;
(19)四川省资阳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合作项目:资阳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子课题负责人,2013-2014;
(20)四川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主持,2017-2018;
(21)面向东盟的广西国际甩挂运输发展对策研究,主持,2016-2017
(22)乐山市中心城区出租车发展规划编制,主持,2015-2016;
(23)四川省道路运输科技创新研究编制,主持,2014-2015;
(24)基于稀疏表示障碍物分类检测的智能倒车控制系统,主持,2014-2015;
(25)四川省卫生厅科研项目(四川省卫生厅课题编号120104):神经外科医学图像处理协助单位子课题:子课题负责人,2013-2014;
三、近年主研的其他科研项目:(1)2014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燃料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动力有轨电车关键技术研究,主研,主持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燃料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动力100%低地板有轨电车研制,主研,项目组织单位: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3)2013年四川省科技厅战略性新兴产品项目:2013GZX0154,工业应用领域特种光学测量系统研发,主研;主持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合作单位:四
川绵阳开泰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绵阳铁牛科技有限公司、成都鼎信永成科技有限公司;
(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20520794):主研(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自适应多项式滤波器的新结构及其应用研究(60572027):主研(6)教育部2009年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项目(博导类(20090184110008):主研(7)四川省青年基金项目(09ZQ026-091):主研(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专题研究项目:主研(9)2009年成都市科技项目—新型信息安全接收机,批准号:09GGZD096GX:主研;(10)2010年成都市科技项目—可撤除生物特征识别与身份认证基础软件:主研;(11)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编号:01C26125120732;项目单位:成都四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研
(12)2004年国家火炬计划项目-vaNET电信综合增值业务平,项目编号:2004EB011272;项目单位:成都四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研
(13)科技部2004年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编号:2004EC000295;主研
(14)2009年成都市科技项目:DVB-M微波数字电视系统,主研(该项目获得2009年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个人排名第二。
教学工作
长期坚持在教学一线,致力于课程建设,先后参与/主持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国家级课程资源建设。主讲第一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机械设计》,负责第二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大学生科技创新系列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持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大学生创新与创业实践》,负责四川省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大学生科技创新课程之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创新与创业实践》、《大学生科技创新系列课程》,负责四川省高等学校首批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机械设计与创新》,主讲四川省首批高等学校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机械设计》,依托“理论慕课+实践指导慕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慕课群”着力创新人才培养。
2015年挑战杯专项赛“智慧城市”境内外国际赛一等奖(香港理工大学):便携式车载太阳能换气降温系统(指导教师);
2014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两年一届)国家级一等奖2项(指导教师);
2012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两年一届)国家级一等奖1项(指导教师);
2014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指导教师);
2015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国家级二等奖(指导教师);
2015年首届中美创客大赛西南赛区第二名(指导教师);
2014年度西南交通大学“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系列计划”——“教学名师”B类人选;
2015年全国挑战杯专项赛“智慧城市”国赛决赛:香港理工大学(指导教师);
2015年RedDotAward:DesignConcept2015入围决赛(指导教师);
2015年TiC100智慧城市与物联网创新创业西北赛区决赛(指导教师);
2015西南交通大学交科赛校赛一等奖(指导教师);
2014年首届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三等奖1项;
2014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四川赛区一等奖2项(指导教师);
2014年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暨四川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指导教师);
2014年西南交通大学课外创新实验竞赛活动特等奖1项(指导教师);
2014年西南交通大学课外创新实验竞赛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5年西南交通大学第六届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一等奖2项(指导教师);
2015年西南交通大学第六届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二等奖3项(指导教师);
2015年西南交通大学第六届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三等奖3项(指导教师);
2014年西南交通大学第八届“超越杯”产品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指导教师);
2014年西南交通大学第五届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一等奖1项(指导教师);
2014年西南交通大学第五届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三等奖1项(指导教师);
2014年西南交通大学第五届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优秀奖1项(指导教师);
2012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四川赛区一等奖一项(指导教师);
2012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四川赛区三等奖一项(指导教师);
2015年西南交通大学课外创新实验竞赛活动一等奖1项(指导教师);
2015年西南交通大学课外创新实验竞赛活动二等奖3项(指导教师);
2015年西南交通大学课外创新实验竞赛活动三等奖1项(指导教师);
2015年西南交通大学课外创新实验竞赛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5年第十三届挑战杯四川省决赛一等奖1项(指导教师);
2015年第十三届挑战杯四川省决赛二等奖2项(指导教师);
2015年第十三届挑战杯四川省决赛三等奖1项(指导教师);
2009年西南交通大学讲课比赛总决赛学校二等奖;
2009年西南交通大学讲课比赛复赛专业组第一名;
2010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四川赛区二等奖(指导教师);
2010年本科实习工作一等奖:《机械综合设计II》
2004年西南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术论文
研究方向为机械能采集及其存储技术,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提出“以赛带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近10年指导学生在NanoEnergy(SCI一区TOP1%,IF:19.069)、Renewable&SustainableEnergyReviews(SCI一区TOP1%,IF:14.982)、APPLIEDENERGY(SCI一区TOP3%,IF:11.446)、EnergyConversionandManagement(SCI一区TOP3%,IF:11.533)、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SCI一区TOP3%,IF:11.072)、SustainableCitiesandSociety(SCI一区TOP3%,IF:10.696)、AutomationinConstruction(SCI一区TOP3%,IF:10.517)、IEEETRANSON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S(SCI一区,IF:9.551)、MechanicalSystemsandSignalProcessin(SCI一区TOP3%,IF:8.934)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IF:超过>10论文有29篇,2篇ESI高被引论文),授权/公示发明专利100余项。在多年人才培养实践中,探索出“本科教学—团队实践—竞赛升华—回归理论—本/硕/博衔接”五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近10年代表性学术论文
ZhengFang,ZijieZhou,MinyiYi,ZutaoZhang*(通讯作者),XiaoLuo,AmmarAhmed,Aroller-bearing-basedtriboelectricnanosensorforfreighttrainsynergisticmaintenanceinsmarttransportation[J]NANOENERGY,2022,(106)108089,SCI一区,TOP1%,IF:19.069.
ZhengFang,ZijieZhou,MinyiYi,ZutaoZhang*(通讯作者),XiaoLuo,AmmarAhmed,Aroller-bearing-basedtriboelectricnanosensorforfreighttrainsynergisticmaintenanceinsmarttransportation[J]NANOENERGY,2022,(106)108089,SCI一区,TOP1%,IF:19.069.
AliAzam,AmmarAhmed,MuhammadSajidKamran,LiHai,ZutaoZhang*(通讯作者),AsifAli,Knowledgestructuringforenhancingmechanicalenergyharvesting(MEH):Anin-depthreviewfrom2000to2020usingCiteSpace[J].Renewable&SustainableEnergyReviews,2021,(150)111460,SCI一区,TOP1%,IF:16.799.
(2022年1月入选ESI高被引论文)HongyePan,LingfeiQi,ZutaoZhang*(通讯作者),JinyueYan*,Kineticenergyharvestingtechnologiesforapplicationsinlandtransportation:Acomprehensivereview[J].APPLIEDENERGY,2021,(286)1116518:1-22,SCI一区,TOP3%,IF:11.446.
ChutianDaia,XianzhengZhou,ZutaoZhang*(通讯作者),XiaopingWu,HaiLi,PingXu,ZhouJin,DongyangL,Awaveenergyharvestingsystembasedonthe2double-wingflywheelforunmannedsurfacevessels[J].EnergyConversionandManagement,2022,(296)116120,SCI一区,TOP3%,IF:11.533.
TingshengZhang,XiaopingWu,YajiaPan,DabingLuo,YongshengXu,ZutaoZhang*(通讯作者),YanpingYuan,JinyueYan*,VibrationEnergyHarvestingSystemBasedonTrackEnergy-RecyclingTechnologyforHeavy-DutyFreightRailroads[J],APPLIEDENERGY,2022,(323)119673,SCI一区,TOP3%,IF:11.446.
ZhengFang,XingTan,GenshuoLiu,ZijieZhou,YajiaPan*,AmmarAhmed,ZutaoZhang*(通讯作者),Anovelvibrationenergyharvestingsystemintegratedwithaninertialpendulumforzeroenergysensorapplicationsinfreighttrains[J].APPLIEDENERGY,2022,(318)119197,SCI一区,TOP3%,IF:11.446.
XianzhengZhou,ChutianDai,GenshuoLiu,XingTan,ZutaoZhang*(通讯作者),YajiaPan*,HongyePan,AmmarAhmed,Ahybridwindenergyharvesterbasedonadouble-rotorreversesynergymechanismforHigh-speedrailway[J].SustainableCitiesandSociety,2023,90(2023)104389,SCI一区,IF:10.696.
ZhuojunJiang,ChangyuanJia,PengZheng,YuchenGong,NingLi,AmmarAhmed,ZutaoZhang*(通讯作者),LuoDabing*,Atransversedecelerationenergyharvesterbasedonaslidingplateforself-poweredapplicationsinnear-zeroenergyroadtunnels[J].SustainableCitiesandSociety,2022,(84)10401,SCI一区,IF:10.696.
JiangfanChen,ZhengFang,AliAzam,XiaopingWu,ZutaoZhang*(通讯作者),LinhaiLu,DongyangLi,Anenergyself-circulationsystembasedonthewearable2thermoelectricharvesterforARTdrivermonitoring[J].ENERgy,2022,(262)125472,SCI一区,IF:8.857.
WaleedSalman,XingtianZhang,HaiLi,XiaopingWu,NingLi,AliAzam,ZutaoZhang*(通讯作者),ANovelEnergyRegenerativeShockAbsorberforIn-wheelMotorsinElectricVehicles[J].MechanicalSystemsandSignalProcessing,2022,(181)109488,SCI一区,IF:8.934.
HaoCao,LingjiKong,MinfengTang,ZutaoZhang*(通讯作者),XiaopingWu*,LinhaiLu,DongyangLi,Anelectromagneticenergyharvesterforapplicationsinahigh-speedrailpavementsystem[J],IernationalJournalofMechanicalSciences,2022,(243)108018,SCI一区,机械类TOP刊,IF:6.772.
Hongyepan,ChangyuanJia,HaoboLi,XianzhengZhou,ZhengFang,XiaopingWu,ZutaoZhang*(通讯作者),ARenewableEnergyHarvestingWindBarrierBasedonCoaxialContrarotationforSelf-PoweredApplicationsonRailways[J].ENERgy,2022,(258)124842,SCI一区,IF:8.857.
LingJiKong,MinfengTang,ZutaoZhang*(通讯作者),YajiaPan*,HaoCao,XinWang,AmmarAhmed,Anear-zeroenergysystembasedonakineticenergyharvesterforsmartranch[J].iScience,2022,105448,SCI一区,TOP期刊,Cell子刊IF:6.107.
HaiLi,XiaopingWu,ZutaoZhang*(通讯作者),XingTan,YajiaPan*,ChutianDai,DabingLuoa,AmmarAhmed,YongshengXu,Anextended-rangewave-poweredautonomousunderwatervehicleappliedtounderwaterwirelesssensornetwork[J].iScience,2022,(25)104738,SCI一区,TOP期刊,Cell子刊IF:6.107.
GenshuoLiu,ZhengFang,ZutaoZhang*(通讯作者),XingTana,b,ChutianDai,XiaopingWu,ZhouJin,DongyangLi,Avibrationenergyharvesterforfreighttraintrackself-poweredapplication[J].iScience,2022,(25)105155,SCI一区,TOP期刊,Cell子刊IF:6.107.
LingfeiQi,HongyePan,YajiaPana,DabingLuo,JinyueYan*,ZutaoZhang*(通讯作者),Areviewofvibrationenergyharvestinginrailtransportationfield[J].iScience,2022,(25)103849,SCI一区,TOP期刊,Cell子刊IF:6.107.
DaningHao,LingfeiQi,AlaeldinM.Tairab,AmmarAhmed,AliAzam,DabingLuo,YajiaPan,ZutaoZhang*(通讯作者),JinyueYan*,SolarenergyharvestingtechnologiesforPVself-poweredapplications:Acomprehensivereview,RenewableEnergy,188(2022):678-697,SCI一区,TOP3%,IF:8.634.
LeiHan,JiangfanChen,HaoboLi,GenshuoLiu,BiaoLeng,AmmarAhmed,ZutaoZhang*(通讯作者),Multispectralwaterleakagedetectionbasedonaone-stageanchor-freemodalityfusionnetworkformetrotunnels[J].AutomationinConstruction,2022,(140)104345,SCI一区,土木工程领域TOP2期刊,IF:10.517.
NingLi,ChangyuanJia,ZhengFang,ZhuojunJiang,AmmarAhmed,DaningHao,ZutaoZhang*(通讯作者),LuoDabing*,AU-shapedkineticenergyharvesterforapplicationinanear-zeroenergyparkingsystem[J].SustainableCitiesandSociety,2022,(81)103866,SCI一区,IF:10.696.
LinhaiLu,DongyangLi,MinfengTang,LingJiKong,ZutaoZhang*(通讯作者),XiaopingWu,XiaoqinLyu,YongshengXu,Arotationalvibrationenergyharvesterfornear-zero-energyapplicationsinrailwayenvironment[J].SustainableEnergyTechnologiesandAssessments,2022,(53)102595,SCI一区,IF:7.632.
MinyiYi,WeihuaKong,ZutaoZhang*(通讯作者),AliAzam,AmmarAhmed,HaiLi,LiujinHe,NingLib,andYongshengXu,Awaveenergyharvestingsystemforapplicationsindeep-seaexploration[J].SustainableEnergy&Fuels,2022,online,SCI一区,IF:6.813.
MinfengTang,HaoCaoa,LingJiKonga,AliAzama,DabingLuo,YajiaPan*,ZutaoZhang*(通讯作者),Ahybridkineticenergyharvesterforapplicationsinelectricdriverlessbuses[J].InternationalJournalofMechanicalSciences,2022,(223)107317,SCI一区,机械类TOP刊,IF:6.772.
JiangfanChen,HaoboLi,LeiHan,JiaoyiWu,AliAzam,ZutaoZhang*(通讯作者),DriverVigilanceDetectionforHigh-speedRailUsingFusionofMultiplePhysiologicalSignalsandDeepLearning[J].AppliedSoftComputing,2022,(123)108982,SCI一区,计算机/人工智能TOP期刊,IF:8.263.
PengZheng,ZhengFang,HaiLi,YajiaPan,DabingLuo,ZutaoZhang*(通讯作者),Multi-objectiveoptimizationofhybridenergymanagementsystemforexpresswaycharger[J].JournalofEnergyStorage,2022,(54)105233,SCI一区,IF:8.907.
XiaopingWu,TingshengZhang,JianyangLiu,TianmingZhang,WeihuaKong,YajiaPan*(通讯作者),DabingLuo,ZutaoZhang*(通讯作者),AVibrationEnergyHarvestingSystemforSelf-PoweredApplicationsinHeavyRailways[J].SustainableEnergyTechnologiesandAssessments,2022,(53)102373,SCI一区,IF:7.632.
AsifAli,AmmarAhmed,MantharAli,AliAzam,XiaopingWu,ZutaoZhang*(通讯作者),YanpingYuan,Areviewofenergyharvestingfromregenerativeshockabsorberfrom2000to2021:Advancements,emergingapplicationsandtechnicalchallenges[J].EnvironmentalScienceandPollutionResearch,2022,online,SCI一区,IF:5.190.
XingTan,ZhengFang,YajiaPan*(通讯作者),ZutaoZhang*(通讯作者),XiaopingWu,JunWang,ZhouJin,DongyangLi,Aself-adaptingwindenergyharvestingsystemforapplicationincanyonbridge[J].SustainableEnergyTechnologiesandAssessments,2022,(54)102878,SCI一区,IF:7.632.
AlaeldinM.Tairab,HaoWang,DaningHao,AliAzam,AmmarAhmed,ZutaoZhang*(通讯作者),Ahybridmultimodalenergyharvesterforself-poweredwirelesssensorsintherailway[J].Energy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2022,(68)150-169e,SCI一区,IF:5.655.
AmmarAhmed,YanenWang,AliAzam,ZutaoZhang,DesignandanalysisoftheBulbous-bottomedoscillatingresonantbuoysforanoptimalpointabsorberwaveenergyconverter[J].OceanEngineering,2022,(263)112443,SCI一区,IF:4.372.
AliAzam,AmmarAhmed,HaiLi1,AlaeldinM.Tairab,ChangyuanJia,,NingLi,ZutaoZhang*(通讯作者),Designandanalysisoftheoptimalspinningtop-shapedbuoyforwaveenergyharvestinginlowenergydensityseasforsustainablemarineaquaculture[J].OceanEngineering,2022,(255)111434,SCI一区,IF:4.372.
HaiLi,PengZheng,TingshengZhang,YingquanZou,YajiaPan*,ZutaoZhang*(通讯作者),AliAzama,Ahigh-efficiencyenergyregenerativeshockabsorberforpoweringauxiliarydevicesofnewenergydriverlessbuses[J].APPLIEDENERGY,2021,295,117020:1-15,SCI一区,TOP3%,IF:11.446.
HexiangZhang,XiaopingWu,YajiaPan*,AliAzam,ZutaoZhang,Anovelvibrationenergyharvesterbasedoneccentricsemicircularrotorforself-poweredapplicationsinwildlifemonitoring[J].EnergyConversionandManagement,2021,(247):114674,SCI一区,TOP3%,IF:11.533.
二、参编书籍:
《FaceAnalysis,ModelingandRecognitionSystems》I-TechEducationandPublishing,Vienna,Nov2011ISBN978-953-307-738-3.
《KalmanFilter》,I-TechEducationandPublishing,Austria,EU,Publishingdate:May2010,ISBN978-953-307-094-0.荣誉奖励
2015年度唐立新优秀教师奖
2014年度西南交通大学“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系列计划”——“教学名师”
2014年西南交通大学教书育人奖之实践教学先进个人
2015年度教育部中国大学MOOC优秀教师
2014年西南交通大学课外创新实验竞赛活动特等奖指导教师获得者
2014年西南交通大学课外创新实验竞赛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2015年西南交通大学课外创新实验竞赛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2015年7月1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国家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播出张祖涛老师实践竞赛成果
2010年西南交通大学本科实习工作一等奖
2009年西南交通大学教师讲课比赛决赛二等奖
2004年西南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5年度IEEEInformationandAutomation,BestPaperFinalist;
2013年第十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2009年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20年9月,被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四川省教育厅评为“2020年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
国家级竞赛奖励
2016年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与创意设计大赛国赛一等奖:无源自供电无线传感器(指导教师);
2015年挑战杯专项赛“智慧城市”境内外国际赛一等奖(香港理工大学):便携式车载太阳能换气降温系统(指导教师);
2015年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与创意设计大赛国赛:最佳答辩奖(指导教师);
2014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两年一届)国家级一等奖:幻梦全方位多媒体模型展示台(指导教师);
2014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两年一届)国家级一等奖:便携式多功能制图架(指导教师);
2012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两年一届)国家级一等奖:全方位自适应新型擦鞋机(指导教师);
2015年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与创意设计大赛国家级二等奖:零能量隧道(指导教师);
2015年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国家级二等奖:即时脱墨反打印机(指导教师);
2014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国家级二等奖:高效即热式水龙头(指导教师);
2015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国家级二等奖:基于空气伞原理的铁路道岔防雪系统(指导教师);
2015年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国家级三等奖:一种高效利用隧道风能发电装置(指导教师);
2015年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国家级三等奖:基于机械式传动轨道能量收集系统(指导教师);
2015年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国家三等奖:城市电动自行车废旧铅酸电池回收研究(指导教师);
2014年首届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三等奖(指导教师);
2015年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国赛决赛(指导教师);
2015年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国赛创意设计优胜奖:(指导教师);
2015年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国赛创意设计优胜奖:(指导教师);
2015年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国赛创意设计优胜奖:(指导教师);
省级/校级奖励
2015年首届中美创客大赛西成都区第二名(指导教师);
2015年RedDotAward:DesignConcept2015入围决赛(指导教师);
2015年TiC100智慧城市与物联网创新创业西北赛区决赛(指导教师);
2015西南交通大学交科赛校赛一等奖(指导教师);
2014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四川赛区一等奖2项(指导教师);
2014年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暨四川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指导教师);
2014年西南交通大学课外创新实验竞赛活动特等奖1项(指导教师);
2014年西南交通大学课外创新实验竞赛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5年西南交通大学第六届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一等奖2项(指导教师);
2015年西南交通大学第六届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二等奖3项(指导教师);
2015年西南交通大学第六届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三等奖3项(指导教师);
2014年西南交通大学第八届“超越杯”产品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指导教师);
2014年西南交通大学第五届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一等奖1项(指导教师);
2014年西南交通大学第五届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三等奖1项(指导教师);
2014年西南交通大学第五届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优秀奖1项(指导教师);
2012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四川赛区一等奖一项(指导教师);
2012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四川赛区三等奖一项(指导教师);
2009年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号:2009220-2;个人排名第二;
2015年西南交通大学课外创新实验竞赛活动一等奖1项(指导教师);
2015年西南交通大学课外创新实验竞赛活动二等奖3项(指导教师);
2015年西南交通大学课外创新实验竞赛活动三等奖1项(指导教师);
2015年西南交通大学课外创新实验竞赛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5年第十三届挑战杯四川省决赛一等奖1项(指导教师);
2015年第十三届挑战杯四川省决赛二等奖2项(指导教师);
2015年第十三届挑战杯四川省决赛三等奖1项(指导教师);
2009年西南交通大学讲课比赛总决赛学校二等奖;
2009年西南交通大学讲课比赛复赛专业组第一名;
2010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四川赛区二等奖(指导教师);
2010年本科实习工作一等奖:《机械综合设计II》
2004年西南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科研团队
1、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工程应用与创新研究院科研团队
2、四川省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及智能化协同创新中心科研团队
3、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学院机械设计教研室教学科研团队
4、西南交通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智能车辆及其关键技术团队
5、IowaStateUniversity,AutomationandRoboticLaboratory(ARL)自动化及机器人研究所团队
课程教学
主讲西南交通大学首届国家级精品课程《机械设计》,包括机械学院茅以升班/机械专业/车辆专业/材料专业/载运专业/消防专业/工业设计专业/近机械类专业学生《机械设计》、《机械设计B》、《机械设计基础C》、《机械设计基础D》、《机械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教学。部分教学课程及课堂评价如下: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机械设计,茅以升班2007/32人,课堂教学评价(满分5分):4.74分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机械设计B,载运2009/91人,课堂教学评价(满分5分):4.79分;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机械设计,机械车辆2008/183人,课堂教学评价(满分5分):4.74分;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机械设计基础B,消防2008/51,课堂教学评价(满分5分):4.61分;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机械设计基础D,消防2007/54人,课堂教学评价(满分5分):4.69分;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机械设计,车辆2006/143人,课堂教学评价(满分5分):4.61分;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机械设计基础C,材料2007/180,课堂教学评价(满分5分):4.64分;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机械设计基础D,消防2006/59人,课堂教学评价(满分5分):4.71分;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工业设计机械基础,造型2005/99人,课堂教学评价(满分5分):4.60分;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机械设计,车辆2005/132人,课堂教学评价(满分5分):4.66分;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机械设计基础A,成型2003/55人,课堂教学评价(满分5分):4.6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