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万福,男,汉族,1966年9月生,甘肃甘谷人,博士,博士生导师。敦煌研究院研究馆员(二级)。现任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副部长。
基本资料
中文名:汪万福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甘肃甘谷
出生日期:1966年9月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籍贯:甘肃甘谷
学位:博士
人物经历
教育背景
1.1985/09-1989/07,甘肃农业大学林学系,获农学学士学位。
2.2003/09-2006/07,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培养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3.2007/11-2010/11,兰州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工作背景
1.1989/07-1991/01,在甘肃省敦煌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任助理工程师。
2.1991/02-1992/01,在甘肃省敦煌市林业局工作,任主任科员。
3.1992/02-至今,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馆员(1992/02-1995/05)、馆员(1995/05-2001/03)、副研究馆员(2001/03-2007/03)、研究馆员(2007/03-今)。
4.1997/02-1997/03,日本东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访问学者。
5.2002/07-2002/08,美国盖蒂保护所,访问学者。
6.2011/01-2011/03,美国盖蒂保护所,访问学者。
历任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现为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保护研究部党支部书记、副部长、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古迹遗址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保护技术与修复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担任职务
1.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副所长;
2.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3.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副主任
4.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主要成就
先后入选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甘肃省领军人才(一层次),2010年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二层次),2013年入选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文化专门技术界人才。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主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10余项,其中5项获全国十佳文物维修工程奖。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获批国家专利10多项,合作出版专著7部,其中3部获全国文化遗产十佳(优秀)图书奖。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九)、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二等奖2项(分别排名第一、第二),获文化部文化产业先进个人、第五届甘肃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研究领域涉及寒旱区生态学、环境生物学、文化遗产生物学及风沙灾害与防沙工程、文物防灾减灾、壁画与土遗址保护等。
研究领域
生态学(寒旱区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环境生物学、微生物生态学与文化遗产生物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风沙灾害与防沙工程、文物防灾减灾、土遗址及岩土工程)
职称:研究员
获奖荣誉
1.参与完成的“风沙灾害防治理论与关键技术应用”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9/10)
2.参与完成的“我国几处古代墓葬壁画微生物群落特征及防治研究”获敦煌研究院第五届(2012年-2016年)青年优秀学术成果奖科保护技类一等奖(排名2/8)
3.2017年《北齐徐显秀墓壁画保护修复研究》获2016年度文化遗产十佳图书奖(排名1/8)
4.2016年“敦煌莫高窟风沙灾害预防性保护体系构建与示范”获“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二等奖(排名1/7)
5.2013年入选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文化专门技术界人才
6.2012年获2011年度全国十大文物维修工程2项(排名第1)
7.2012年“甘肃石窟寺及古代壁画生物病害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1/10)
8.2012年“敦煌莫高窟空气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机理”获敦煌研究院第四届(2007年-2011年)优秀学术成果奖青年优秀学术成果科技类一等奖(排名2/7)
9.2010年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10.2010年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二层次人选
11.2008年获文化部文化产业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12.2008年“西藏布达拉宫壁画保护修复工程”获敦煌研究院第三届(2003年-2006年)中青年优秀学术成果奖科技类成果一等奖(排名1/14)
13.2006年获第五届甘肃青年科技奖
14.2005年“西藏空鼓病害壁画灌浆加固研究”获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二等奖(排名2/7)
15.2000年“莫高窟顶植物固沙试验研究”获敦煌研究院第一届(1994年-1998年)中青年优秀学术成果奖科技类成果二等奖(排名1/5)
16.1997年获敦煌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6/6)
17.1996年获酒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6/6)
18.1991年获甘肃省林业厅全省森林资源清查优秀调查员称号
出版图书
1.敦煌莫高窟风沙危害及防治.汪万福著,2018,科学出版社.
2.北齐徐显秀墓壁画保护修复研究.汪万福,武光文,赵林毅,裴强强,武发思,郑秀清,刘涛,李铁著.2016,文物出版社.
3.西藏罗布林卡壁画保护修复工程报告.李最雄,汪万福,杨韬,马赞峰,陈锦,马宜刚编著.2015,文物出版社.
4.西北地区土遗址周边植物图册.汪万福,潘建斌,冯虎元主编.2015,科学出版社.
5.中国古代壁画保护规范研究.王旭东,苏伯民,陈港泉,汪万福编著.2013,科学出版社。
6.西藏布达拉宫壁画保护修复工程报告.李最雄,汪万福,王旭东,陈锦,强巴格桑编著.2008,文物出版社.
发表文章
1.YulongDuan,FasiWu,WanfuWang,Ji-DongGu,YanfeiLi,HuyuanFeng,TuoChen,GuangxiuLiu,LizheAn.2018.DifferencesofMicrobialCommunityonthewallpaintingspreservedinsituandexsituoftheTiantishanGrottoes,China.InternationalBiodeterioration&Biodegradation,DOI10.1016/j.ibiod.2018.02.013.通讯作者
2.YulongDuan,FasiWu,WanfuWang,DongpengHe,Ji-DongGu,HuyuanFeng,TuoChen,GuangxiuLiu,LizheAn.2017.ThemicrobialcommunitycharacteristicsofancientpaintedsculpturesinMaijishanGrottoes,China.PlosOne,12(7),e0179718.通讯作者
3.TianTian,FasiWu,YantianMa,TingXiang,WenxiaMa,WeigangHu,GuangwenWu,LizheAn,WanfuWang,HuyuanFeng.2017.DescriptionofNaumannellacuiyingianasp.nov.,isolatedfromaca.1500-year-oldmuralpaintingandemendeddescriptionofthegenusNaumannella.InternationalJournalofSystematicandEvolutionaryMicrobiology,67(8):2609-2614.通讯作者
4.FasiWu,WanfuWang,HuyuanFeng,Ji-DongGu.2017.RealizationofbiodeteriorationtoculturalheritageprotectioninChina.InternationalBiodeterioration&Biodegradation,117,128-130.
5.YantianMa,HeZhang,YeDu,TianTian,TingXiang,XiandeLiu,FasiWu,LizheAn,WanfuWang,Ji-DongGu,HuyuanFeng,2015.ThecommunitydistributionofbacteriaandfungionancientwallpaintingsoftheMogaoGrottoes.ScientificReports,5:7752,DOI:10.1038/srep07752.通讯作者
6.WanfuWang,FasiWu,AihongJi,HuyuanFeng.2014.Advancementandprospectofbionictechniquesintheconservationoftheculturalheritage[J].AppliedMechanicsandMaterials,461:469-475.
7.WanfuWang,YantianMa,XuMa,FasiWu,XiaojunMa,LizheAn,HuyuanFeng,2012.DiversityandseasonaldynamicsofairbornebacteriaintheMogaoGrottoes,Dunhuang,China[J].Aerobiologia,28(1):27-38.
8.WanfuWang,XuMa,YantianMa,LinMao,FasiWu,XiaojunMa,LizheAn,HuyuanFeng.2011.MolecularcharacterizationofairbornefungiincavesoftheMogaoGrottoes,Dunhuang,China[J].InternationalBiodeterioration&Biodegradation,65(5):726-731.
9.WanfuWang,YantianMa,XuMa,FasiWu,XiaojunMa,LizheAn,HuyuanFeng.2010.SeasonalvariationsofairbornebacteriaintheMogaoGrottoes,Dunhuang,China[J].InternationalBiodeterioration&Biodegradation.64(6):309-315.
10.WanfuWang,XuMa,YantianMa,LinMao,FasiWu,XiaojunMa,LizheAn,HuyuanFeng.2010.SeasonaldynamicsofairbornefungiindifferentcavesoftheMogaoGrottoes,Dunhuang,China[J].InternationalBiodeterioration&Biodegradation.64(6):461-466.
11.武发思,武光文,刘岩,田恬,张国彬,贺东鹏,徐瑞红,赵林毅,冯虎元,汪万福,2016.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壁画真菌群落组成与菌害成因.微生物学通报,43(3):479-482.通讯作者
12.贺东鹏,武发思,徐瑞红,刘左军,汪万福,2015.探地雷达在莫高窟窟区树木根系探测方面的应用.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9(2):86-91.通讯作者
13.徐瑞红,武发思,贺东鹏,邱飞,汪万福,2015.利用探地雷达技术对河西杨根系影响甘肃高台明长城遗址的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7(1):15-20.通讯作者
14.汪万福,武发思,徐瑞红,贺东鹏,邱飞,2015.基于探地雷达的树木根系空间分布及对土遗址影响研究.中国沙漠,35(5):1163-1170.
15.汪万福,赵林毅,裴强强,樊再轩,俄军,张建全,谢建兰,2015.馆藏壁画保护理论探索与实践——以甘肃省博物馆藏武威天梯山石窟壁画的保护修复为例.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7(4):101-112.
16.武发思,苏伯民,贺东鹏,顾海滨,徐瑞红,汪万福,2014.长沙铜官窑谭家坡遗迹馆内优势病害真菌的分子鉴定.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6(4):47-53.通讯作者
17.武发思,汪万福,贺东鹏,徐瑞红,苏伯民,2014.良渚北城墙考古土遗址表面藻类的分析研究.敦煌研究,146(4):114-120.通讯作者
18.汪万福,吉爱红,武发思,闫俊峰,赵林毅,张国彬,蔺创业,2014.仿爱夜蛾成虫在莫高窟模拟壁画表面的运动行为及其损害机理.昆虫学报,57(6):703-709.
19.汪万福,武发思,张国彬,赵林毅,2013.仿爱夜蛾成虫对敦煌莫高窟模拟洞窟壁画的选择趋性.昆虫学报,56(10):1181-1188.
20.武发思,汪万福,马燕天,贺东鹏,樊再轩,向婷,徐瑞红,冯虎元,2013.敦煌莫高窟第98窟壁画表面菌斑的群落结构分析.微生物学通报,40(9):1599-1608.通讯作者
21.武发思,苏伯民,贺东鹏,陈港泉,于宗仁,张文元,汪万福,2012.山西翼城考古发掘现场遗址表面腐蚀真菌的群落组成分析.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4(3):77-83.通讯作者
22.汪万福,武发思,陈拓,张国彬,杜维波,赵林毅,冯虎元,2011.遗产地植物与遗产保护间关系研究进展.敦煌研究,130(6):101-108.
23.汪万福,蔺创业,张国彬,蒋银荃,冯虎元,2009.甘肃境内石窟寺中壁画有害生物调查及防治对策.敦煌研究,(6):30-35.
24.汪万福,赵林毅,杨涛,马赞峰,李最雄,樊再轩,2009.西藏古建筑空鼓病害壁画灌浆加固效果初步检测.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S2):3776-3781.
25.汪万福,安黎哲,冯虎元,张伟民,张国彬,李红寿,刘贤万,2009.敦煌莫高窟窟前林带防护效应的风洞实验.中国沙漠,29(3):383-390.
26.汪万福,马赞峰,赵林毅,裴强强,樊再轩,2008.壁画保护修复工程设计程序的理论实践与应用.敦煌研究,(6):13-18.
27.汪万福,马赞峰,李最雄,杨涛,付有旭,2006.空鼓病害壁画灌浆加固技术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8(1):52-59.
28.WanfuWang,ZhibaoDong,TaoWang,2006.TheequilibriumgravelcoverageofthedeflatedgobiabovetheMogaoGrottoesofDunhuang,China.EnvironGeol.
29.汪万福,蔺创业,王涛,马赞峰,2005.仿爱夜蛾成虫排泄物对敦煌石窟壁画的损害及其治理.昆虫学报,48(1):74-81.
30.汪万福,申彦波,王涛,沈志宝,杜明远,2005.敦煌莫高窟顶风沙综合防护体系固沙效应的数值模拟.水土保持学报,19(1):40-43.
31.汪万福,王涛,张伟民,张国彬,邱飞,詹洪涛,2005.敦煌莫高窟风沙危害综合防护体系设计研究.干旱区地理,28(5):614-620.
32.汪万福,王涛,樊锦诗,张伟民,屈建军,Agnew.N,林博明,2005.敦煌莫高窟顶尼龙网栅栏防护效应研究.中国沙漠,25(5):640-648.
33.汪万福,李最雄,马赞峰,付有旭,丁长征,樊再轩,2005.西藏布达拉宫东大殿空鼓病害壁画保护修复研究.中国藏学,71(3):213-221.
34.汪万福,李最雄,马赞峰,付有旭,刘涛,杨韬,樊再轩,李四存,2005.西藏文化古迹严重病害壁画保护修复加固技术.敦煌研究,92(4):24-29.
35.汪万福,王涛,李最雄,张伟民,2004.敦煌莫高窟崖顶灌木林带防风固沙效应.生态学报,24(11):2492-2500.
获批专利
1.汪万福,赵爱国,王涛,王旭东,薛娴,张伟民.便携式多路风向自动采集仪(专利号:ZL03218858.7),2004/07/07
2.赵爱国,汪万福,唐孝思,王涛,薛娴,李宏.无触点防沙风向标传感器(专利号:ZL03218566.9),2004/01/14
3.樊再轩,汪万福,刘涛,赵林毅,付有旭.壁画修复注浆器(专利号:ZL200820182369.9),2009/09/16
4.刘涛,汪万福,付有旭,樊再轩,赵林毅.支顶架(专利号:ZL200820182368.4),2009/12/02
5.李红寿,汪万福.一种旱井取水的装置(专利号:ZL201010525826.1),2011/12/28
6.李红寿,汪万福.自动监测记录物体重量变化仪(专利号:ZL201120231700.3),2012/05/09
7.汪万福,赵爱国,李红寿,赵晶,李宏.一种用于低温干旱潮湿及冻融交替频发的土壤气体采集器(专利号:ZL201120255656.X),2012/04/18
8.吉爱红,汪万福,戴振东,丁海春,武发思.一种高速图像与力数据同步采集系统(专利号:ZL201210054671.7),2012/03/05
9.贺东鹏,武发思,汪万福,赵林毅,徐瑞红.不可移动文物摄影用的万向伸缩杆夹(专利号:ZL201720629217.8),2017/12/26
10.李红寿,汪万福,王金环.干旱区荒漠化土地生态恢复的方法(专利号:ZL201110387948.3),2016/01/20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丝绸之路甘肃段石窟壁画色变的微生物学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31560160),2016/01-2019/12,项目负责人,在研。
2.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甘肃古代壁画有害生物防治药剂的研发与示范”(1604WKCA003),2016/06-2018/06,项目负责人,结题。
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敦煌文化遗产与自然遗迹保护关键技术集成试验示范研究”(2013BAC07B02)之专题“莫高窟文化遗产风沙防治关键技术研究”(2013BAC07B02-1),2013/01-2016/12,专题负责人,结题。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敦煌莫高窟微生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对壁画腐蚀机理研究”(项目批准号:31260136),2013/01-2016/12,项目负责人,结项。
5.甘肃省财政厅、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改革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甘谷大象山大佛窟悬空三层木构窟檐结构模拟研究”,2011/09-2013/01,项目负责人,结项。
6.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重点课题“西北地区土遗址的植物本底调查及其保护对策研究”(课题合同编号:20110208),2011/07-2013/06,课题负责人,结题。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昆虫对敦煌莫高窟壁画损害机理与防治研究”(项目批准号:31070344),2011/01-2013/12,项目负责人,结项。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敦煌莫高窟崖体水-盐运移的环境动力过程及对壁画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40940005),2009/01-2009/12,项目负责人,结项。
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敦煌壁画损害的微生物学机制及防护研究”(项目批准号:20080430109),2008-2010,项目负责人,结项。
10.国家文物局重点文物修缮工程“甘肃敦煌莫高窟九层楼修缮工程”,2012/06-2015/01,执行负责人,通过验收。
11.国家文物局重点文物修缮工程“甘肃省武山水帘洞石窟群壁画彩塑浮雕保护修复工程”,2011/10-2014/08,主持,通过验收。
12.国家文物局重点文物修缮工程“山西太原王家峰北齐徐显秀墓保护工程”,2011/03-2013/03,主持,通过验收。
13.国家文物局重点文物修缮工程“西藏夏鲁寺壁画保护修复工程”,2009/06-2011/10,主持,通过验收。
14.国家文物局重点文物修缮工程“西藏布达拉宫二期维修壁画保护修复工程”,2003/03-2007/07,执行负责人,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