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秋,女,1971年出生于中国绘画之乡-山东巨野。从艺30余年,师从于山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官超英(入室弟子)。自幼酷爱绘画。先后进修于山东省美协中国画创作班和中国美术学院。主攻工笔花鸟,兼习书法、人物、山水画、题材多样工写兼能。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大展中获奖。先后被当选为“全国第十一届妇联代表”“第四届齐鲁文化之星”“全国五好家庭”“巨野县十大优秀青年”“菏泽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山东省第二届百名创业之星”。现为鲁西书画院院长,工笔牡丹非遗传承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2013年被当选为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秋季,徐凤秋同志在中国妇女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在人民大会堂礼堂谈论了书画艺术对发展国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性。
基本资料
中文名:徐凤秋
民族:汉
出生地:山东巨野
出生日期:1971年4月21日
职业:山东鲁西书画院院长
主要成就:全国第十一届妇联代表
故宫展览艺术家
央视十九大专题报道
菏泽市第十九届人大代表
性别:女
人物成就
1971年生于山东,自幼酷爱美术、多习碑贴、勤于广临诸家名作,博采众家之长,阴晴寒暑、终年不辍、博采厚积、造诣日深。
主攻工笔花鸟,兼习书法、人物、山水画、题材多样工写兼能。其作品注重传统功力与写实绘画观念相结合,强化形神兼备,意态,意味意趣的追求,融汇其神韵力求创新于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清新恬雅、气韵生动、意趣隽永之画风。书法作品俊秀飘逸、稳健大方、独具一格。其作品多次入选参加全国性重大影响的书、画展。
·2006年,作品《双禄》获山东省美协优秀奖;
·2011年10月,作品《牡丹》入选第五届中国花鸟画作品展,并编入作品集;
·2012年9月,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传承人展示奖;
·2013年以全国妇联代表身份于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妇女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谈论了书画艺术对发展国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性;
·2014年11月,作品《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在首尔由韩中女性交流协会收藏;
·2015年3月,台湾101大厦展览,作品《冠群芳》被台湾中华艺术馆收藏;
·2017年12月,省委宣传部授予“齐鲁文化之星”称号。
·2017年9月应邀参加澳大利亚艺术博览会,《真国色》等作品被国际收藏家收藏;
·2017年荣登央视新闻十九大特别节目《还看今朝》,央视多个频道24小时轮播,作品《锦上添花》《冠群芳》等作品被报道并被收藏.
·2018年参与创作巨幅牡丹作品《冠艳群芳》
·2019年5月展览“国色天香---紫禁城里赏牡丹”,以工笔牡丹非遗传承人身份在故宫开设个人展览,并现场创作。
·2019年6月,以嘉宾身份登录央视《乐游天下》节目。
·2019年9月,作品《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被迪拜艺术中心收藏,迪拜艺术中心主席SimonCoats高度赞扬,并由迪拜文化部签发收藏证书。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名家点评
中国信息报燕泽英:
徐凤秋,鲁西书画院的创办者。初识凤秋,端庄大气中透出一种质朴柔静之气。这位自幼酷爱绘画的菏泽农家女,或许正是得益于这书画之乡的艺术滋养,或许正是凭着对书画艺术的情有独钟,才一步步成长为当代中国实力派画家。参观鲁西书画院的时候,天空正飘着淅沥的小雨。而画室内,衣着朴素的年轻画师们正专心致志地描摹勾勒着桌案上的绘画作品。我暗自猜想,或许,他们大都来自农家,出身卑微,但我敢肯定,也许要不了多久,在他(她)们当中就会涌现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越来越多的“徐凤秋”。徐凤秋,是他(她)们乃至菏泽人的骄傲与自豪,更是他(她)们学习的榜样和超越的目标。窗外,春雨渐浓,静静地滋润着齐鲁大地。屋内,这绘画之花,正在这些年轻画师们的心里拔节生长,绚丽绽放。
恩师山东省美协副主席上官超英:
巨野的绘画产业之路,是在改革开发之后探索出来的,30年前的人们对绘画艺术、文化市场陌生,农民搞绘画更是奇闻。作为在巨野绘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徐凤秋谦虚好学,遍访名师,又喜钻研,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绘画特色。其作品特色为有生活气息、雅俗共赏,师传统、重创新、乡土民情,画出歌颂人民的新生活,作品深受人们喜爱,题材多以工笔花鸟为主,她笔下牡丹雍容华贵,风格独特,自创的淡彩牡丹更是在牡丹题材中独树一帜,艺术效果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