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月明,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硕士,高级工程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山东省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联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基本资料
中文名:郑月明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日期:04月30日
毕业院校:江苏化工学院(常州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职业:企业家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91年—2010年,郑月明先后在中国石化荆门石化总厂、江苏科茵格特种沥青有限公司、江苏金浦集团有限公司担任战略高层管理者和企业负责人。
创立联泓
2010年,郑月明先生加入联想控股,历任联想控股战略投资部投资总监、化工事业部总经理、联想控股助理总裁、副总裁等职务,他从零开始组建了联泓新材料业务,组织制定战略,组建团队并全程主导实施,现任联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个人成就
在郑月明的带领下,联泓新科高端新材料项目于2014年11月建成投产,从开工建设到建成投产,仅用了15个月时间,创造了行业内同类大型项目建设周期最短、开车一次成功和连续运行时间最长的记录,被业内誉为“联泓速度”。
公司EVA专用料、PP专用料、EOD特种化学品等多个牌号的产品在细分领域市场份额领先,成为化工新材料行业的领先企业。郑月明先生作为新材料领域的领军者,当选“2016中国潮流人物”。
2017年,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战略投资联泓新科,成为第二大股东。同年,联泓新科首次跻身“中国石油和化工民营企业百强”,位列第40位。
2018年,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郑月明牵头成立了“中科院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并担任理事长。联盟通过“3+1”的运作模式,即“联盟+平台+基金”和1支专业化成果转化运营团队,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的协同创新体系,推动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
因为对化工新材料行业的贡献和影响力,郑月明荣获“2019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影响力人物”称号。
2020年,在疫情期间,组织加班加点生产,全力保障下游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并保持产品出厂价格不上涨。作为山东省疫情防控重点物资保障生产企业,联泓新科不仅实现了安全连续化生产,全力保障了下游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的原材料供应,还坚持不裁员、不降薪,积极组织捐款捐物。
2020年12月8日,联泓新科登陆资本市场,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2021年3月24日,联泓新科发布上市后的首份年报,2020年公司克服新冠疫情影响逆势上涨,实现营业收入59.31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41亿元,同比增长20.46%。
2021年6月2日,联泓新科公告,拟对江西科院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进行增资1.5亿元,正式进军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
2021年9月8日,联泓新科公告,加码新能源电池材料和光伏材料,规划建设“2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10万吨/年醋酸乙烯联合装置项目”和“10万吨/年锂电材料-碳酸酯联合装置项目”。
2021年9月14日,联泓新科市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迈入发展新阶段。
管理理念
2021年6月30日,联泓新科获评“2021中国卓越管理企业”。在颁奖活动上,郑月明分享了对卓越企业和未来竞争力的看法。他表示:“卓越企业是有长远追求和清晰的发展战略,拥有高效的管理体系,能够整合内外部资源,按照既定战略一步步达成目标,并持续成长的企业。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企业未来竞争力就是把不确定变成确定的能力,形成这种能力主要靠杰出的战略、卓越的执行和优秀的文化。”
社会公职
联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山东省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
中国科学院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理事长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常务理事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十三届执行委员会委员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两会建议
2018年全国两会上,郑月明带来《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他提到,科研机构希望科技成果能尽快转化,企业也希望通过科技进步获得价值优势,建议鼓励建立以企业牵头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联盟,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科技创新资源与地区产业优势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2019年、2020年全国两会上,郑月明董事长连续两年为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声,分别提出《关于加大力度推广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的建议》和《关于加大支持力度,推动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的建议》。他建议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合成、改性和回收处理等技术攻关,支持建设工业示范装置;以专项扶持资金、税收减免等方式,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加大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一次性塑料包装领域推广应用力度,对使用不可降解塑料的消费者征收附加消费税;加大资本市场融资支持力度,支持行业领先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等方式,进一步推动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针对我国高端新能源材料领域国产化率较低、原始创新不足、企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郑月明在《加强新能源材料产业整体规划,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建议中提出,加强新能源材料产业整体规划和行业引导;加强新能源领域关键材料的基础研究,设立国家级新能源材料创新平台,加大科研院所、高校等在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投入,加强核心技术专利布局;加强专业领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大力培育新能源材料细分领域龙头企业,鼓励围绕龙头企业打造新能源材料产业链和生态圈,增强集群综合竞争力等。
2022年全国两会,郑月明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围绕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消费,提交了《加强督导与考核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规划落地落实》和《建议制定相关政策引导推动绿色浓缩洗涤产品消费》两份建议,并就媒体关注的科技创新、“双碳”目标、人才培养、生物可降解材料、营商环境、惠企政策、社会责任等话题接受采访、分享观点。他指出,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正处于“换挡提速”关键期,要加强指导和监督力度,促进有关产业规划和政策的落地落实,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同时,面对“我国浓缩洗涤产品消费比例不足4%”的现状,郑月明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洗涤产品浓缩化发展,健全绿色认证和标识体系;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浓缩洗涤产品的科普宣传,引导绿色消费。
所获荣誉
2016中国潮流人物
2017年度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2018年滕州发展功臣
2018年枣庄市“功勋企业家”
2019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影响力人物
2021年获评“山东省优秀企业家”
2022年9月,获“2021-2022年度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