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淼杰,1976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校学术委员会主席、校学位委员会主席,英国皇家经济学奖首位华人获得者。系国家级人才项目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全国港澳研究会副理事长、国际中国研究联盟秘书长、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财政部“中美研究智库联盟”理事。系黄廷芳/信和青年杰出学者、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经济学博士,是全球经管类前1%高引论文经济学者,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英国皇家经济学奖”的华人学者,获奖的独著论文也被评为经济学全球顶刊EconomicJournal自1891年创刊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三篇论文之一。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曾被专门邀请到联合国总部做中国经济发展报告。在北大百廿校庆中,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曾获吴玉章人文社科奖、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北京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并五次获得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著作《加工贸易与企业生产率》获刘诗白经济学奖、胡绳青年学术研究奖、中国青年经济学家奖。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讲的《新发展阶段下的中国经济“双循环”》入选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英文专著《中美贸易战与贸易谈判》被Springer评为“中国新发展奖”,并翻成德文版出版。
基本资料
中文名:余淼杰
国籍:中国
毕业院校: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代表作品:ProcessingTrade,TariffReductions,andFirmProductivity:EvidencefromChineseFirms
职务: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职称:教授
担任职务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工作经验
教育背景
经济学学士,中山大学管理学院1997年
经济学硕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00年
经济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校区(导师:RobertFeenstra)2005年
研究方向
国际贸易学、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教学兴趣
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微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中国经济
工作分工
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负责审计、档案管理、经济学部工作。分管党政办公室、督查室、法律事务办公室、审计处、档案馆(校史馆)、经济学部。
公共服务
行政
1.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2022年8月起)
2.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2018年12月起)
3.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2016年5月起)、学术委员会委员、党委委员
4.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代理副院长(09/2015-04/2016)
学术期刊编辑
5.ReviewofInternationalEconomics副主编(2019年起)
6.ChinaEconomicJournal副主编(2014年起)
7.ChinaEconomicReview编委(2011年起)
8.EconomicSystems编委(2017年起)
9.JournalofEconomicBehavior&Organization特刊主编
10.PacificEconomicReview(2015)特刊主编
11.《长安大学学报》执行主编(2018年起)
12.《国际贸易》执行主编(2018年起)
13.《国际商务研究》编委(2016年起)
14.《宏观质量研究》编委(2016年起)
15.《国际贸易问题》编委(2018年起)
16.《财贸研究》执行编委(2018年起)
学术委员
17.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2016年7月起)
18.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2016年5月起)
19.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自2017年起)
20.北京当代经济学基金会学术委员(2016年起)
21.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战略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成员
22.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扶贫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2015/9)
2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财经教育分会经济学专业协作组副理事长(2017年起)
24.中国国际贸易研究会(CTRG)副会长
24.中商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
评审专家
25.教育部长江学者评审专家(自2016年起)
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评审专家(2017年)
27.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试点试验工作第三方评估组组长
专家顾问
28.国务院参事室特聘项目专家
29.财政部国际司特聘财经顾问(2011-2012)
30.福建自贸区第一批建设顾问(2016-2018)
31.济南市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试点试验专家(2017起)
32.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专家顾问(2015-2018)
33.国家创新论坛300人成员
34.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项目特聘专家(2012-2013)
35.亚洲发展银行研究院(ADBI)项目特聘专家
36.东盟东亚经济研究所(ERIA)项目特聘专家
37.英国诺丁汉大学全球经济政策研究中心(GEP)校外研究员
38.日本爱知大学国际汉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010-2013)
39.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学会理事
40.国际潮籍博士联合会首届理事会理事
41.《天下潮商》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特约研究员
42.国家商务部世界经济数据库项目负责人(2006-2008)
43.浦山中银国际经济学优秀论文评选委员
44.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咨询专家
45.广东省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华侨板”理事会专家理事(2015-2018)
46.《中国企业对外贸易景气指数》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
47.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
48.瞭望智库首批入驻专家
49.财政部“中美研究智库联盟”理事
50.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特聘委员(自2019起)
所获荣誉
发表论文曾被英国皇家经济学会评为年度最佳论文,并获英国皇家经济学会奖,是首位独立获得该奖的华人经济学家。曾获全国发展经济学研究最高奖—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第14届北京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并五次获得全国国际贸易研究最高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著作《加工贸易与企业生产率》获刘诗白经济学奖、胡绳青年学术研究奖、全国贸易发展研究奖。同时教学深得学生好评,曾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教学优秀奖。时评《余淼杰谈中美贸易》《“贸”似如此》曾被评为当当、亚马逊最佳外贸畅销书。
研究方面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结题优秀(编号71573006)2022年
2.施普林格·自然:中国新发展奖(SpringerNature:ChinaNewDevelopmentAwards)2021年
3.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ZDA050拓展贸易多元化)2020年
4.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英文论文各一项)2020年
5.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19)2020年
6.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9年
7.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期评审优秀2019年
8.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2018年
9.第二十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著作二等奖,一等奖空缺)2018年
10.中国青年经济学家优秀论文奖2018年
11.华章出版社优秀译者2018年
12.论文获FrontierofEconomicsinChina最佳论文奖2018年
13.著作被选入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选题目录2018年
14.论文入选《世界经济年鉴》全球国际贸易、世界经济年度十大最佳英文论文2017年
15.论文入选《世界经济年鉴》全球国际贸易年度十大最佳中文论文2017年
16.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2017年
17.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2017年
18.第十三届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17年
19.两篇论文入选《世界经济年鉴》全球国际金融、对外投资2016年最佳中文论文2017年
20.第十四届北京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7年
2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编号:16AZD003),2016年(《企业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质量升级研究》)
22.第十九届全国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论文奖)2016年
23.第六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2016年
24.黄廷芳/信和青年杰出学者奖2016年
25.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编号:71625007,国际贸易与中国经济发展)2016年
26.英国皇家经济学会奖(RoyalEconomicSocietyPrize)2016年
27.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2016年
28.两篇论文入选《世界经济年鉴》全球宏观经济学2014年最佳中文论文2016年
29.第七届全国商务发展研究奖2015年
30.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负责人(《产品质量、企业绩效与国际贸易研究》,编号:15JJD780001)2015年
31.第七届“胡绳青年学术奖”提名奖2015年
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面上项目(编号71573006)负责人2015年
33.全国第二届刘诗白经济学奖(著作奖)2014年
34.第十八届全国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论文奖)2014年
35.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成绩突出奖(2014-2015)
36.国务院参事室“十三五”重点课题-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研究2014年
37.北京大学第十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3年
38.第十六届全国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二等奖2010年
3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青年项目(71003010)负责人2010年
40.日本住友财团2010年度研究资助2010年
41.200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09&ZD020)子课题负责人2009年
42.第十五届全国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论文二等奖)2008年
43.北京大学第十届桐山教育基金研究资助2008年
44.北京市教委共建项目资助2007年
45.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人文研究奖2004年
教学方面
46.教育部首批中国经济学教材之《中国开放型经济学》主编2021年
47.北京大学本科教材建设立项资助2020年
48.本科教材《国际贸易学:理论、政策与实证》获北京大学优秀教材奖2018年
49.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教学优秀奖2016年
50.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2012-2013年度)2013年
51.北京大学教材建设立项资助2011年
52.北京大学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演示竞赛二等奖2010年
53.北京大学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资助2009年
54.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经济系杰出助教奖2005年
组织方面
55.云南省弥渡县牛街乡木掌村委会“名誉村长”2021年
56.北京大学党委第七轮巡查工作巡查组长2020年
57.北京大学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专题培训2018年
58.中共北京大学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国发院党代表2017年
59.北京大学第44期干部培训班2017年
60.北京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2017年
61.北京大学干部境外培训学习调研项目(欧洲)2016年
62.青年长江学者研修班(延安)2016年
63.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培训示范班结业(井冈山)2015年
64.北京大学第4期中青年骨干研修班结业2013年
研究成果
英文著作
1.China’sMiracleinForeignTrade,2022,SpringPress.
2.ExchangeRate,CreditConstraintsandChina’sInternationalTrade,2021,PalgravePress.
3.“China-USTradeWarandTradeTalk”,2020,SpringerPress.
--WintheChinaNewDevelopmentAwards(2021)ofSpringer-NaturePress
4.“TradeOpennessand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2019,RoutledgePress.
5.“WorldTradeEvolution”,editedwithLiliYanIng,Taylor&Francis,2018
6.“China’sNewRoleintheWorldEconomy”,editedwithYipingHuang,Taylor&Francis,2012.
中文学术专著
7.《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理论、实证与政策研究》,科学出版社,2022年
8.《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与田巍合著),格致、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
9.《中国对外贸易的奇迹:40年开放强国之路》,格致、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
10.《企业创新、产品质量升级与国际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11.《人民币汇率、信贷约束与国际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该书获第20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
12.《贸易开放与中国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
13.《加工贸易与中国企业生产率》,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
(该书获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科奖、第二届刘诗白经济学奖、第七届胡绳青年学术奖、第七届商务部发展研究奖)
14.《国际贸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理论模型与计量实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该书获2010年第16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
时评、随笔
15.《解读中国经济新发展格局》,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4月
16.《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2021年9月
17.《大变局中的中国经济“双循环”》,科学出版社,2021年1月
18.《余淼杰谈中美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
19.《“贸”似如此》,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
20.《重拯自由贸易》,凤凰古籍出版社,2009年
大学教材
21.《国际贸易学:理论、政策与实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第一版;(2021年3月第二版)。该书2018年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教材
22.于鸿君、余淼杰,《微观经济学原理:中国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
23.余淼杰、于鸿君,《宏观经济学原理:中国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
英文论文
1.“JudicialQuality,IncompleteContracts,andQualityofTrade,”(withXiaominCuiandRuiZhang),withonlineappendix,TheEconomicJournal,132,pp.926-952,2022.
2.“IntroductiontotheSpecialIssue”,ChinaEconomicJournal,20214(2).
3.“UnderstandingRCEPandCPTPP:FromthePerspectiveofChina’sDualCirculationEconomicStrategy”(withHaiweiJiang),ChinaEconomicJournal,20214(2).
4.“ImportandRMBExchangeRatePass-through:MarginalCostversusQualityChange,”(withYaqiWang),JournalofBehaviorandEconomicOrganization,2021,187,pp.470-487.
5.“EndogenousTradePolicyinaGlobalValueChain:EvidencefromChineseMicro-levelProcessingTradeData,”(withRodneyLudema,AnnaMariaMayda,andZhiYu),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31),2021July
6.“ProcessingTrade,TradeLiberalisation,andOpeningUp:China’sMiracleofInternationalTrade,”(withHuihuangZhu),GlobalisationanditsEconomicConsequences:LookingatAPECeconomies,editedbyShujiroUrataandHaThiThanhDoan,RoutledgePress,2021.
7.“TradeLiberalisationandChineseExports:SourcingfromtheSouth,”(withLiliYanIngandWeiTian),forthcoming,TheWorldEconomy,2020.
8.“ManagerialEfficiencyandProductDecision:EvidencefromChineseFirms,”(withLarryQiu),JournalofBehaviorandEconomicOrganization,2020,177,pp.71-90.
9.“FortyYearsofOpeningUpHasGreatlyBenefitedChina’sForeignTrade”,ChinaEconomicTransition,2019,forthcoming.
10.“China’sStatusofMarketEconomyandStructuralReform:TheIssuesbehindtheChina-USTradeWar,”AsianEconomicPapers,2019.
11.“Distribution,OutwardFDIandProductivityHeterogeneity:EvidencefromChineseFirms,”(withWeiTian),JournalofInternationalFinancialMarkets,InstitutionsandMoney67,July2020,101218.
12.“IntroductiontotheSpecialIssueonUnderstandingtheCurrentChina-U.S.“TradeWar””,ChinaEconomicJournal,2019,12:2,pp.97-99.
13.“InputTradeLiberalizationandImportSwitching,”(withWeiTian),Review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19,00,pp.1002-1020.
14.“UnderstandingtheRecentSino-USTradeConflicts,”(withRuiZhang),ChinaEconomicJournal,2019,12:2,pp.160-174.
15.“China’sConsumerSpendingE-Commerce:FactsandEvidencefromJD’sFestivalOnlineSales,”(withWeiTianandYangYang),inHandbookofUSConsumerEconomics,editedbyBenjaminMandelandAndrewHaughwout,Elsevier,Chapter9,2019.
16.“ExpandingOpeningup:China’sOliveBranchtoGlobalization,”ChinaEconomicTransition,2018,1(3),pp.66-75.
17.“China’sInternationalTradeDevelopmentandOpening-UpPolicyDesign,”ChinaEconomicJournal,2018,11(3),pp.301-318.
18.“OutwardFDIandDomesticInputDistortions:EvidencefromChineseFirms,”(withChengChen,andWeiTian),TheEconomicJournal,129(624),2019,pp.3025–3057.
19.“China’sFreeTradePorts:EffectiveActionsAgainsttheThreatofDe-Globalization,”(withWeiTian,ZhuxiXu,HuihuangZhu),ChinaandtheWorldEconomy,2018,26(4),pp.62-81.
20.“TheThreeTasksforBuildinganAll-aroundOpening-upStrategyinChina”,ChinaEconomicTransition,2018,1(1),pp.118-123.
21.“TheEffectofRMBInternationalizationonBeltandRoadInitiative”(withFanZhang,JiantuoYu,andYangJin),EmergingMarketsFinance&Trade,2018,53(12),pp.2845-2857.
22.“ExportTightening,CompetitionandFirmInnovation:EvidencefromtheRenminbiAppreciation,”(withMiDaiandChunmingZhao),ReviewofDevelopmentEconomics.,2018,22(1),pp.263-286
23.“TheDayAfterTomorrow:EvaluatingtheBurdenofTrump’sTradeWar”,(withMeixinGuo,LinLu,LiugangSheng),AsianEconomicPapers,2018,17(1),pp.101-120.
24.“MeasuredSkillPremiaandTradeLiberalization:EvidencefromChineseFirms,”(withChenBoandZhihaoYu),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17,109,pp.31-42.
25.“DoesOutwardFDIGenerateHigherProductivityforEmergingEconomyMNEs?Micro-levelEvidencefromChineseManufacturingFirms”(withXiaminLiu,LinjieLi,DongYuan),InternationalBusinessReview,26(2017),pp.839-854.
26.“IntroductiontotheSpecialIssueonFirmPerformanceandWorkerHeterogeneityusingChineseEmployer-EmployeeSurvey(CEES)Dataset,”ChinaEconomicJournal,2017,10(1),1-3.
27.“InternationalTradeandFrimInnovation”(withWeiTian,RuiZhang),ChinaEconomicJournal,2017,10(1),pp.4-17.
28.“WorkerTraining,FirmProductivity,andTradeLiberalization:EvidencefromChineseFirms”(withQingLiu,LarryQiu),DevelopingEconomies,2017,55(3),pp.189-210.
29.“FirmR&D,ProcessingTradeandInputTradeLiberalisation:EvidencefromChineseFirms,”(withWeiTian),TheWorldEconomy,2017,40(2),pp.297-313.
30.TheExceptionalPerformanceofChineseOutwardDirectInvestmentFirms,(withTianWei,andFanZhang),ChinaEconomicJournal,2016,9(2),pp.209-219.
31.“TheImpactofChina’sTradeonASEAN’sTrade”(withXiaominCui),Chapter3inProductionNetworksinSoutheastAsia,editedbyLiliYanIngandFurkunariKimura,2016,Taylor&FrancisGroup,pp.40-65.
32.UnexceptionalExporterPerformanceinChina?RoleofProcessingTrade,(withMiDaiandMaduraMaitra),JournalofDevelopmentEconomics,2016,121,pp.177-189.--Thepaperisawardedasthetop10annualglobalbestpapersbyCASS.
33.“OutwardDirectInvestment,FirmProductivity,andCreditConstraints:EvidencefromChineseFirms,”(withBijunWang,YuyanTan,andYipingHuang),PacificEconomicReview,2016,21(1):pp.72-83.
34.“ThePotentialImpactofChina-USBITonChina’sManufacturingSectors,”(withFanZhang),ChinaEconomicJournal,2016,9(1),pp.47-64.
35.“FirmImportsandTotalFactorProductivityinPRC”,Chapter9,inYiqingXing(eds),“TheGlobalSupplyChainsUpdating”,ADBIInstitute,forthcoming.
36.“IntroductiontotheSpecialIssueofChina’sGrowingTradeanditsRoletotheWorldEconomy,”(withKenChan),PacificEconomicReview,2016,21(1),pp.32-34
37.“ProcessingTrade,TariffReductions,andFirmProductivity:EvidencefromChineseFirms,”EconomicJournal,2015,125(585),pp.943-988.
--Thepaperwonthe2015RoyalEconomicSocietyPrizefortheBestPaperAward
38.“DemocracyandtheGATT/WTOAccessionDuration,”(withKa-fuWong),ReviewofDevelopmentEconomics,2015,19(4),pp.843-859.
39.“ProcessingTrade,ExportIntensity,andInputTradeLiberalization:EvidencefromChineseFirms,”(withWeiTian),JournalofAsia-PacificEconomy,2015,20(3),pp.444-464.
40.“IndustrialStructuralUpgradingandPovertyReductioninChina,”(withJustinLin),inAdamEddySzirmai(eds.)StructuralChangeforpovertyreduction:TheCaseoftheBRICS,OxfordUniversityPress,2015,Chapter4,pp.93-118.
41.“IntroductiontoSpecialIssueofChina’sGrowingTradeandAsia-PacificTradeAgreements,”(withJiandongJu),ChinaEconomicJournal,2014,7(2),pp.165-168.
42.“ExchangeRateMovementsandExporters'Profitability:EmpiricalEvidencefromChineseManufacturingSectors”(withZhonghuaLiang),ChinaEconomicJournal,2014,7(2),214-221.
43.“Import,FirmProductivity,andProductComplexity,”(withJinLi),JapaneseEconomicReview,2014,65(2),pp.178-19.
44.“ExportsandCreditConstraintsunderIncompleteInformation:TheoryandApplicationtoChina,”(withRobertFeenstra,ZhiyuanLi),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2014,96(4),pp.729-744.--Thepaperwonthe6Pei-KangChangDevelopmentEconomicResearchAward.
45.“MeasuringtheImpactofTradeProtectiononIndustrialProduction,”(withWeiTian),ReviewofDevelopmentEconomics,18(2),pp.231-253,2014.
46.“ChinaandIndia:AcomparativeanalysisofTradeandInvestmentPerformance,”withKaliappaKaliranjan,YaqiWang,andKanhaiyaSingh,inPeterDrysdale(eds.)DealingwithChinaandIndia:SouthandEastAsianEconomicIntegration,Routledge,2014.
47.“TradeLiberalization,ProductComplexity,andProductivityImprovement:EvidencefromChineseFirms”(withGuangliangYeandBaozhiQu),TheWorldEconomy,2013,pp.913-934.
48."FirmR&D,AbsorptiveCapacity,andLearningbyExporting:Firm-LevelEvidencefromChina"(withMiDai),TheWorldEconomy,2013,pp.1131-1145.
49.“PatternsofTrade,ComparativeAdvantage,andProductivityintheASEAN-China-IndiaArea”,BiswanathBhattacharyay(eds.),RoleofKeyEmergingEconomies–ASEAN,PRC,andIndiaforaBalanced,Sustainable,andResilientAsia,ADBI,forthcoming.
50.“DoesRevaluationoftheChineseYuanDecreaseImportstotheU.S.fromChina?”ContemporaryEconomicPolicy,2012,30(4),pp.533-547.
51.“China’sFirm-LevelProcessingTrade:Trade,Characteristics,andProductivity”(withWeiTian)inHuwMcMayandLigangSong(eds.)RebalancingandSustainingGrowthinChina,AustralianNationalUniversityE-press,2012,pp.111-148.
52.“ChinaandIndia:TrendsinTradeovertheLastDecade”(withWeiTian),JournalofChinaandGlobalEconomics2012(1),pp.27-38.
53.“China’sForeignTrade,WTOAccession,andInstitutionalQuality”,inVoTriTranandShiroArmstrong(eds),InternationalInstitutionsandAsianDevelopment,London:Routledge,2011,pp.124-146.
54.“MeasuretheEnergyMarketIntegrationinEastAsia:A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Approach”,inFujiKimuraandXunpengShi(eds.),DeepenUnderstandingandMovingForward:EnergyMarketIntegrationinEastAsia,Jakarta,Indonesia.2011,pp.63-96.
55.“Trade,Democracy,andtheGravityEquation,”JournalofDevelopmentEconomics,2010,91(2),289-300.
56.“TradeProtectionismandElectoralOutcome,”CATOJournal,vol.29(3),2009,pp.523-557.
57.“Labor,Demography,andtheExport-OrientedGrowthModelinChina,”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tudies,2009(5),pp.61-78(withYangYao).
58.“RevaluationoftheChineseYuanandTriadTrade:AGravityAssessment”,JournalofAsianEconomics,2009,20,pp.655-668.
59.“PoliticalCompetitionandBilateralDirectInvestment”,FrontierofEconomicsinChina,2007,2(2),pp.250-274.
60.“TradePolitics:ABriefSurveyofInternationalPoliticalEconomy”,ChineseBusinessReview,2006,Vol.5(5),pp.1-9.
61.“CorporateGovernanceofState-OwnedEnterprisesinChina”,CorporateOwnershipandControl,fall2007,Vol.5(1),pp.493-499.
中文论文
62.鄢萍、殷戈、袁锡林、余淼杰,《创造性破坏、开发全新产品还是产品质量提升?——中国出口企业的创新维度核算》,《经济科学》,已接受。
63.余淼杰、郭兰滨,《新发展格局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开放导报》,2022年
64.余淼杰、陈新禹,《理解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经济》,《学术研究》,2022年4月
65.余淼杰、郭兰滨,《数字贸易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1月,第93-103页。
66.余淼杰、解恩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及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用》,《经济学(季刊)》,已接受。
67.余淼杰、曹健,《新发展格局中的共同富裕》,《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1月,第59-63页。
68.余淼杰、田巍、郑纯如,《中美贸易摩擦的中方反制关税作用研究》,《经济学(季刊)》,已接受。
69.余淼杰,《关于中国对外开放的关键、重点和顺序的观点》,《金融论坛》,2021第9期
70.余淼杰,《党求真务实的领导是中国发展奇迹的源泉》,《前线》(CSSCI),已接受。
71.余淼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与新发展格局》,《金融论坛》,2021年第6期
72.余淼杰、蒋海威,《RCEP助力中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江海学刊》,2021,2021年第3期
73.王雅琦、余淼杰,《人民币汇率、市场需求与加工贸易》,《世界经济》,2021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贸易研究》2022年第2期全文转载)
74.余淼杰、曹健,《贸易自由化的度量及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
75.余淼杰、王霄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和中国企业生产率》,《学术月刊》,第53卷,2021年第3期。
76.余淼杰、高恺琳,《进口中间品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概率:来自中国企业的证据》,《经济学季刊》,21(4),pp.1369-1390。
(人大复印资料《国际贸易研究》2022年1月全文转载)
77.刘斌、王乃嘉、余淼杰、朱学昌,《制造业服务要素投入与出口中的隐含碳--基于全球价值链环境成本视角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第81-94页。
78.余淼杰、蒋海威,《从RCEP到CPTPP:挑战与对策》,《国际经济评论》,2021年第2期,第129-144页。
79.李长英、周荣云、余淼杰,《中国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演进及区域特征》,《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1第2期。
80.余淼杰、郭兰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基础、前期和挑战》,《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
81.余淼杰,《“改革、开放、创新”三大抓手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学术前沿》,2020年11月,第50-62页。
82.余淼杰,《“大变局”与中国经济“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20年11月。
83.钟腾龙、余淼杰,《外部需求、竞争策略与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中国工业经济》,2020年,第10期,第119-137页。
84.林永兴、苏晖阳、余淼杰,《乡村振兴:四大短板与改革路径》,《产经评论》,2020年7月,第5-16页。
85.余淼杰、蓝锦海,《逆全球化与全球经济:一个综述》,《长安大学学报》,2020年
--人大复印资料《国际贸易研究》2021年第一期全文转载
86.王雅琦、余淼杰,《进口、产品质量和出口价格汇率传递率》,《经济学季刊》,2020,19(3),第847-875页
87.余淼杰、郭兰滨,《国际贸易与福利分析》,《长安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
88.余淼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动因与展望》,《前线》(CSSCI),2019年11月
89.余淼杰、郑纯如、黄淏铨,《美国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启示》,《长安大学学报》,21(5),2019年第5期。
90.田巍、余淼杰,《人民币汇率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服务型投资视角》,《国际经济评论》,2019第5期。
91.余淼杰、钟腾龙,《国际贸易与多产品企业行为与绩效研究综述》,《长安大学学报》,21(4),2019年第4期。
92.余淼杰、黄杨荔、张睿,《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富国效应”》,《学术月刊》,2019年第9期。
93.余淼杰、黑烨,《国际贸易与收入不平等》,《长安大学学报》,21(2),2019年第3期。
94.余淼杰、梁庆丰,《国际贸易与劳动失业研究》,《长安大学学报》,21(2),2019年第3期。
95.余淼杰、王宾骆,《临时性贸易壁垒和企业出口融资行为》,《学术研究》,2019年第3期。
96.余淼杰、林雨晨,《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研究综述》,《长安大学学报》,2019年1月,第21卷第1期。
97.余淼杰、祝辉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度量、影响及其政策意义》,《长安大学学报》,2019年1月,第21卷第1期。
98.余淼杰、张睿,《国际贸易与经济地理中的量化一般均衡研究综述》,《长安大学学报》,2019年1月,第20卷第6期。
--人大复印资料《国际贸易研究》2019年第5期全文装载.
99.余淼杰、梁庆丰,《全面开放新格局中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研究》,《国际贸易》,2019年第1期。
100.余淼杰、祝辉煌、高恺琳、徐竹西,《美国议员对华贸易态度的现状与展望》,《长安大学学报》,2019年1月,第20卷第6期。
101.余淼杰,《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对外贸易奇迹:成绩与路径》,《国际贸易》,2018年第12期,第4-9页。-人大复印资料《国际贸易研究》2019年第4期全文装载.
102.崔晓敏、余淼杰、袁东,《最低工资和出口的国内附加值:来自中国企业的证据》,《世界经济》,2018年第12期,第49-72页。
103.余淼杰,《中美贸易摩擦的认识误区和正解》,《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9月,第20卷第5期。
104.余淼杰、金洋、刘亚琳,《中美贸易摩擦的缘起与对策—一个文献综述》,《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9月,第20卷第5期。
105.余淼杰、金洋,《产能过剩的现状、前因后果与应对》,《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9月,第20卷第5期。
106.余淼杰、高恺琳,《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经济影响与减贫效应》,《国际经济评论》,2018年第4期,第102-125页。--《国际货币评论》2018年第9期全文装载
107.余淼杰、崔晓敏,《人民币汇率和加工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理论及实证研究》,《经济学(季刊)》,2018年,第17卷3期,第1207-1234页。
--《国际货币评论》2018年第7期全文装载
108.余淼杰、高恺琳,《扩大开放利好中国经济》,《开放导报》,2018第6期。
109.余淼杰,《扩大开放,反制特朗普贸易摩擦》,《原富》,2018第5期,第40-47页。
110.余淼杰、金洋、张睿,《我国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的衡量与生产率估算》,《经济研究》,2018年第5期,第56-71页。--人大复印资料《产业经济》2018年第9期全文装载.
111.郭美新、陆琳、盛柳刚、余淼杰,《反制中美贸易摩擦和扩大开放》,《学术月刊》,2018年第6期,第32-42页。
112.余淼杰、徐竹西、祝辉煌,《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动因与路径》《江海学刊》,2018年第2期,第108-113页。-《国际贸易研究》2018年第7期全文装载
113.余淼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推动全面开放新局面》,《世界经济调研》,2018年1月,第7期,总第2108期。
114.林毅夫、向为、余淼杰《区域型产业政策与企业生产率》,《经济学(季刊)》,2018年1月,第17卷第2期,第781-800页。
115.刘伟丽、余淼杰、吕乔,《制造业出口质量升级的跨国比较》,《学术研究》,2017年第12期,第25-30页。
116.余淼杰、户德月、向为,《国家级开发区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区域与全球发展》,2017年第1期,第100-117页。
117.田巍、余淼杰,《汇率变化、贸易服务,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世界经济》,2017年第11期,第23-46页。
118.余淼杰,《“逆全球化”危机下的中美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中国工业经济》,2017年第6期,第46-53页。(人大复印资料《国际贸易研究》2017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19.余淼杰、崔晓敏,《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贸易和投资促进措施研究》,《国际经济评论》,2017年第3期,第28-44页。
120.张帆、余淼杰、俞建托,《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人民论坛》,2017年第5期,第28-45页。
121.余淼杰、张睿,《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质量的提升效应:中国企业的经验实证》(与张睿合作),《管理世界》,2017年5月,第28-40页。
122.RobertFeenstra、李志远、余淼杰,《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出口与信贷约束:来自中国的理论与证据》,《财经研究》,2017年第5期,第44-65页。
123.余淼杰、张睿,《中国制造业出口质量的准确衡量:挑战与解决方法》,《经济学(季刊)》,2017年1月,第463-484页。
124.余淼杰、崔晓敏、张睿,《司法质量、不完全契约与贸易产品质量》,《金融研究》,2016年第12期,第1-13页。---人大复印资料《国际贸易研究》2017年4月全文转载。
125.余淼杰、崔晓敏,《我国的产能过剩及其衡量方法》,《学术月刊》,2016年第12期,第48卷第571期,第53-62页。--人大复印资料《产业经济》2017年5月全文转载。
126.余淼杰、崔晓敏,《“十三五”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方向浅析》,《开放导报》,2016年第5期,第32-37页。
127.余淼杰、张睿,《国际贸易中的产品质量研究:一个综述》,《宏观质量研究》,2016年,第4卷第3期,第23-32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2期转载
128.余淼杰、智琨,《进口自由化与企业利润率:理论与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16年第8期,第57-71页。-人学复印报刊资料《国际贸易研究》2016年第11期全文转载
--入选《世界经济年鉴》全球国际贸易2017年最佳中文论文
129.余淼杰、袁东,《贸易自由化、加工贸易与成本加成--来自我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管理世界》,2016年第9期,第33-43页。
130.余淼杰、张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中国应积极主动寻求加入TPP》,《国际经济评论》,2016年第2期,第39-56页。
131.余淼杰、李乐融,《贸易自由化与进口中间品质量升级:来自中国海关产品层面的证据》,《经济学(季刊)》,2016年第15卷第3期,第1011-1029页。
132.余淼杰、李晋,《进口类型、行业差异化程度与企业生产率提升》,《经济研究》,2015年第8期,第85-97页。
133.王碧珺、谭语嫣、余淼杰、黄益平,《融资约束是否抑制了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基于制造业企业层面数据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2015年第12期,pp.54-78.
-入选《世界经济年鉴》2016卷“国际投资学2015年最佳中文论文TOP10”
134.余淼杰、崔晓敏,《中国和东盟贸易及产业比较优势研究》(与崔晓敏合作),《国际商务研究》,2015年第4期,第5-15页。
135.袁东、李霖洁、余淼杰,《外向型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公司生产率-对母公司和子公司异质性的考察》,《南开经济研究》,2015年03期,第38-58页。
136.余淼杰、王雅琦,《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企业出口产品决策》,《金融研究》,2015年第4期,第19-33页。--入选《世界经济年鉴》2016卷“国际金融学2015年最佳中文论文TOP10”
137.余淼杰,《对《中国企业“出口-生产率悖论”研究综述》的评论》,《世界经济》,2015年第5期,第180-182页。
138.林毅夫、余淼杰,《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与减贫》,《世界经济文汇》,2015年第1辑,第3-35页。
139.余淼杰、梁中华,《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劳动需求弹性:基于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南方经济》,2014年第10期,第1-12页。
140.余淼杰、梁中华,《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制造业贸易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14年第7期,第22-31页。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国际贸易研究》2010年第9期全文转载
--入选《世界经济年鉴》2015卷“全球宏观经济学2014年最佳中文论文TOP10”
141.田巍、余淼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和企业研发: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世界经济》,2014年第6期,第90-113页。
142.余淼杰、梁中华,《人民币升值与中国出口企业盈利能力: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2014年第7期,第1-13页。
143.余淼杰、王宾骆,《对外改革,对内开放,促进产业升级》,《国际经济评论》,2014年第2期,第49-60页。
--作为书的一章被收集到《创造公平开放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中青年改革开放论坛莫干山会议2012文集》中
144.戴觅、余淼杰,MaduraMaitra《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之谜:加工贸易的作用》,《经济学(季刊)》,2014年,13(2),第675-698页。
145.--该文入选《世界经济年鉴》2015卷“全球宏观经济学2014年最佳中文论文TOP10”
146.田巍、姚洋、余淼杰、周羿,《人口结构与国际贸易》,《经济研究》,2013年11月,第87-99页。--该文获2014年第18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
147.李志远、余淼杰,《生产率、信贷约束与企业出口:基于中国企业层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13年6月,第85-100页。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国际贸易研究》全文转载
148.田巍、余淼杰,《企业出口强度与进口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来自中国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13年1月,第28-44页。--该文入选《中国经济学2013》
149.余淼杰、田巍,《人民币升值与中美贸易:基于引力模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大管理研究》2012年,7卷2期,第47-65页。
150.田巍、余淼杰,《企业生产率和企业“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企业层面数据的实证研究》,《经济学(季刊)》,2012年,11(2),第383-408页。
151.戴觅、余淼杰,《企业出口前研发投入、出口及生产率进步—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经济学(季刊)》,2011年,11(1),第211-30页。
152.余淼杰,《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率和关税减免—来自中国产品面的证据》,《经济学(季刊)》,2011年,10(14),第1252-1280页。
153.余淼杰,《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与其国会选举结果的经济学分析》,《经济学报》,2011,第5辑,第115-131页。
154.余淼杰,《中国的贸易自由化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来自企业层面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10(12),第97-110页。
155.姚洋、余淼杰,《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和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金融研究》,2009(9),第1-14页。
156.林毅夫、余淼杰,《我国价格剪刀差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理论模型与计量实证》,《经济研究》,2009(1),第42-56页。
157.余淼杰,《贸易全球化和国家民主化》,《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秋/冬季,Vol.35,第1-40页。
158.余淼杰,《发展中国家间的民主进步能促进其双边贸易吗?》,《经济学季刊》,2008,Vol.7(4),第1167-1190页。
159.余淼杰,《国际贸易的麦敕勒悖论及其验证》,《经济学季刊》,2008,Vol.7(2),第621-646页。--该文获第15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
160.余淼杰,《贸易保护和政治竞争》,《经济学报》(清华大学),2008,Vol.3(1),第149-163页。
中英文学术期刊匿名审稿人
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EconomicJournal(3),ReviewofEconomics&Statistics,AmericanEconomicJournal-EconPolicy,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4),JournalofDevelopmentEconomics(3),JournalofHumanResource,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3),ReviewofInternationalEconomics,JournalofKoreanEconomy,InternationalGameTheoryReview,SingaporeEconomicReview,JournalofInternationalTradeandEconomicDevelopment,ChinaEconomicJournal,JournaloftheAsiaPacificEconomy,JournalofDevelopingArea,StructuralChangeandEconomicDynamics,EconomicModeling,Economics&Politics,JournalofAsianEconomics,Asian-pacificBasinFinanceJournal,ChinaEconomicReview,EmergingMarketsFinanceandTrade,WorldEconomy,ReviewofDevelopmentEconomics,InternationalEconomicJournal,EconomicTransition,JournalofChineseEconomicandForeignTradeStudies,JapaneseEconomicReview,PacificEconomicReview,EconomicInquiry,WorldBankEconomicReview,JournalofAppliedEconometrics,RegionalScience
《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金融研究》、《南方经济》、《世界经济文汇》等
国际学术学会成员
美国经济学学会,计量经济学学会,美国西部国际经济学学会,中国经济学学会,北美华人经济学会,OmicronDeltaEpsilon学会
教学经验
北京大学
国发院研究生:高级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Workshop
国发院本科: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经济学原理
国发院MBA:中国经济专题
南南学院:经济全球化
燕京学堂:国际贸易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国际贸易、国际金融
香港大学经济及金融学院:国际金融、宏观原理
加州大学戴维斯经济系:劳动经济学
伦敦经济学院-北大夏令营:国际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