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精云
方精云,博士毕业于日本大阪市立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长期以来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生态学、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遥感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现任云南大学校长,曾获科技部“野外先进科技工作者”、“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荣誉。
人物名片
中文名:方精云
性别:男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籍贯:安徽怀宁
出生日期:1959年07月
毕业院校:日本大阪市立大学
职业职位:云南大学校长
主要成就:荣获科技部“野外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教育经历
1978年09月-1982年07月,在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学习,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3年10月-1986年03月,在日本信州大学农学部森林生态学专业学习,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6年04月-1989年03月,在日本大阪市立大学理学部生物学专业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2年09月-1983年09月,在北京林学院国家教育部出国代培研究生。
1989年06月-1994年10月,担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1992年09月-1993年03月,在日本千叶大学理学部生物学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4年11月-1997年05月,担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研究员、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副主任。
1996年02月-1996年12月,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University)生物系担任访问学者。
1997年06月-2002年10月,担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02年-2017年,担任北京大学特聘教授,生态学系主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6年-2012年,任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常委。
2007年10月-2008年02月,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FreieUniversitätBerlin)做访问学者。
2008年,任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常务委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工作委员会成员。
2010年08月-2016年07月,担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
2016年-2019年08月01日,担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学术所长。
2016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7年,担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学术所长。
2018年,任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19年04月23日,被聘任云南大学校长。
荣誉成就
2005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
2008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09年,荣获科技部“野外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2010年,荣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2022年08月,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科研获奖
2003年,研究项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植被生产力的研究》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2004年,研究项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4年,研究项目《中国木本植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