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舫
李永舫,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以来主要从事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伏材料和器件以及导电聚合物电化学等方面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荣誉。
人物名片
中文名:李永舫
性别:男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重庆市
出生日期:1948年08月10日
毕业院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人物履历
1970年,到雎县微生物农药厂担任工人,从事生物治虫实验工作。
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抗菌素专业。
1979年,经学校推荐在大学二年级时提前考取该校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生。
1982年,从华东化工学院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1986年,从复旦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1986年-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化学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88年,博士后出站后留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
1988年10月-1991年04月,到日本文部省分子科学研究所井口洋夫教授实验室进行访问研究。
1992年10月-1993年01月,再次前往日本文部省分子科学研究所井口洋夫教授实验室进行访问研究。
1993年,晋升研究员。
1994年01月-1994年04月,到日本文部省分子科学研究所井口洋夫教授实验室进行访问研究。
1996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1997年06月-1998年06月,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艾伦·黑格教授实验室进行访问研究。
1998年,担任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00年02月-2000年05月,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YangYang教授实验室高访。
2012年,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退休。
2012年12月,被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聘为特聘教授。
2013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研获奖
1987年,研究项目《锂电池电极反应机理――电化学嵌入反应的研究》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3年,研究项目《导电聚吡咯的研究》荣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1995年,研究项目《导电聚吡咯的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5年,研究项目《导电聚合物电化学和聚合物发光电化学池的研究》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3年,研究项目《聚合物太阳电池光伏材料的研究》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8年,研究项目《带共轭侧链的聚合物给体和茚双加成富勒烯受体光伏材料》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