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春
刘益春,中共党员,毕业于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多年以来,曾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校长等职务,长期从事宽禁带半导体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工作,先后荣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荣誉。
人物名片
中文名:刘益春
性别:男
国籍:中国
出生地: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
出生日期:1962年12月
毕业院校: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职业职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教育经历
1981年09月至1985年07月,在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原物理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5年09月至1988年06月,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原长春物理所)凝聚态物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2年09月至1995年12月,在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原长春物理所)与意大利都灵工业大学物理系联合培养凝聚态物理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8年07月,进入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任教,先后被评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1995年12月至1998年05月,在吉林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
1996年04月至1997年08月,在日本九州大学先端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
1999年12月至2003年09月,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2003年09月,任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
2004年01月至2012年04月,任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
2013年05月至2023年02月,任东北师范大学校长。
荣誉成就
1999年,入选首届吉林省杰出青年研究计划。
2000年,成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01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并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
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获奖记录
2006年,项目《氧化锌材料与紫外光发射器件研究》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0年,项目《可擦除光存储材料设计制备与存储性质研究》荣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15年,项目《低维氧化锌材料的载流子调控与功能化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9年,项目《低维氧化物半导体同质/异质界面构建与应用基础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