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炯天
刘炯天,中共党员,博士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年以来,曾任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化工系副主任、化工学院院长、副校长郑州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等职务,曾获“全国模范教师”、“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全国优秀青年教师奖”等荣誉称号。
人物名片
中文名:刘炯天
性别:男
国籍:中国
出生地:河南南阳
出生日期:1963年
毕业院校: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全国模范教师”、“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教育经历
1979年09月-1983年07月,本科就读于东北大学选矿工程专业。
1986年09月 - 1989年06月,硕士研究生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选矿工程专业。
1995年03月 - 1999年06月,博士研究生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矿物加工工程专业。
工作经历
1983年08月 - 1989年08月,任中国矿业大学煤综合利用系教师。
1989年08月 - 1991年12月,任中国矿业大学煤综合利用系选矿实验室主任。
1992年01月 - 1995年12月,任中国矿业大学煤综合利用系选矿教研室主任。
1995年12月 - 2000年06月,任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化工系副主任。
2000年07月 - 2007年07月,任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院长。
2003年12月,任国家环境保护清洁煤炭与矿区生态恢复工程技术中心主任。
2007年08月-2013年06月,任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
2009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2年01月,任国家煤加工与洁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2012年07月,任中国矿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8年01月-2021年09月,任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郑州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2021年09月-2022年06月,任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郑州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2022年06月起,任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郑州大学党委书记。
2023年01月,任政协第十三届河南省委员会委员。
研究获奖
1999年,项目《难选高硫煤脱硫降压研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1年,项目《一种矿物型凝聚剂处理循环水的方法》荣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
2002年,项目《旋流静态微泡柱分离方法与设备》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07年,项目《磁铁精矿浮选柱提铁降硅新工艺技术》荣获“冶金科学技术奖”。
2008年,项目《煤炭超纯制备工艺与设备研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8年,项目《难沉降煤泥水的矿物-硬度法绿色澄清技术及高效循环利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08年,项目《栓式全流程矿物分选技术》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
2013年,项目《多流态梯级强化浮选技术开发及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荣誉成就
2004年,荣获“江苏省首届‘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称号。
2004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2005年,荣获“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奖”。
2008年,荣获“江苏省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10年,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2011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4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