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曲端

曲端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416 更新时间:2023/12/10 8:18:55

曲端(1091年—1131年),字正甫,一字师尹,镇戎军(今宁夏固原)人,南宋名将。高宗建炎初年,任泾原路经略司统制官,屯兵泾州,多次击败金兵。建炎二年(1128年),任延安府知府。后迁康州防御使、泾原路经略安抚使,拜威武大将军,统率西军。后因布阵问题,与张浚争执,被贬为团练副使。富平之战,宋军失利。张浚接受吴玠密谋,以谋反的罪名将曲端交由康随审问。绍兴元年,因酷刑死于恭州(重庆),年仅四十一岁。后追复端宣州观察使,谥号壮愍。

基本资料

中文名:曲端

别名:曲正甫

国籍:南宋

民族:汉族

出生地:镇戎(今宁夏固原)

出生日期:1091年

逝世日期:1131年

职业:将领

谥号:壮愍

官至:康州防御使、荣州刺史

终年:四十一岁

人物生平

曲端,字正甫,镇戎(今宁夏固原)人。父亲曲涣,曾任左班殿直,后战死沙场。曲端三岁时,以父荫授任三班借职。机敏知书,善于写作文章,富有兵机韬略。历任秦凤路队将、泾原路通安寨兵马监押、泾原路第三将。

靖康元年(1126年),西夏军队入侵泾原路,帅司调统制李庠抵御,曲端也在派遣之中。李庠将部队驻扎在柏林堡,派出侦察戒备的士兵不谨慎,被夏军突袭,军队大溃而散,曲端极力苦战将敌击败,整顿军队返回。夏军再次入侵,西安州(今宁夏海原西安乡)、怀德军(今宁夏固原黄铎堡乡)相继沦陷。镇戎正处于敌人来路的要冲地带,没有守将,经略使席贡嫉妒曲端柏林堡之战所立的战功,奏请曲端知镇戎军兼经略司统制官。

建炎元年(1127年)十二月,金国将领完颜娄室进攻陕西。建炎二年(1128年)正月,进入长安、凤翔,关、陇地区极为震恐。二月,各地抗金义军群起击敌,金军从巩州(巩州,辖境相当今甘肃陇西、通渭、漳县、武山、定西等县地)东撤而还。曲端当时在泾原治理军队,招集流民溃卒,对经过此地的人都供给粮食,因此道不拾遗。金军游骑侵入泾原境内,曲端派副将吴玠占据清溪岭,同敌作战并大败敌人。曲端乘敌败退之机,于是攻下秦州(今天水),而义兵已经收复长安、凤翔。统领官刘希亮从凤翔归来,曲端把他处死。六月,曲端以集英殿修撰的身份知延安府。

王庶任龙图阁待制,负责指挥陕西六路兵马。于是任命曲端为吉州团练使,任节制司都统制,曲端很不愿意隶属王庶指挥。九月,金军进攻陕西,王庶征召曲端到雍、耀间会合,曲端推辞不接受命令。王庶以鄜延军先到龙坊,曲端又声称已上奏请求回避,席贡另派统制官庞世才率步骑兵三万人前来会合。王庶对曲端无可奈何,只好写信给席贡勒令曲端还任旧职,派遣陕西节制司将官贺师范赴耀州,别将王宗尹赴白水,并命令原、庆州出兵作为后援,王庶、席贡各自派遣偏将刘仕忠、寇鱼军来同贺师范会合。王庶想到耀州督战,已经出发,会合庞世才部队到邠州,曲端中途后悔未应王庶征召,写信告诉王庶,说自己已赶到军前,王庶于是停止赴耀州督战。贺师范轻视敌人不加戒备,突然和敌人在八公原遭遇,贺师范战死,刘仕忠和寇鱼军各自率兵退走,曲端于是得到泾原路兵权。

同年(1128年)十一月,金军侦知曲端、王庶不和,集中兵力进攻鄜延。当时曲端统领泾原路全部精兵,驻扎在淳化。王庶每天送达公文催促曲端前进,又派使臣、进士前后十多人前往劝说曲端,曲端不听。王庶知道事情紧急,又派遣属官鱼涛前往督师,曲端表面答应而实际上并没有前行的意思。转运判官张彬跟随曲端军负责后勤供应,询问曲端行军日期。曲端笑对张彬说:“你看我所率领的部队,与李纲救援太原的兵力谁强呢?”张彬说:“你的不如李纲的兵力。”曲端说:“李纲召集天下兵,不加节制就前往,因此失败。今天我的兵力不到一万,如不幸失败,那么金军骑兵就会长驱直入,陕西就会丧失了。我估量陕西全境和鄜延一路的轻重缓急,因此未敢立即行动,不如扫荡敌人巢穴,攻敌必救之地。”于是派遣吴玠进攻华州,将其攻拔。曲端亲自率兵放弃蒲城不攻,率兵趋耀州的同官,又由远路从耀州的三水同吴玠在襄乐会合。

金军急攻延安,王庶收集散亡士卒前往救援。温州观察使、知凤翔府王<王燮>率领所部从兴元出发,等到王庶至甘泉,而延安已经失陷。王庶没有地方可去,将军队交付王<王燮>,自己率领一百多名骑兵和官属奔赴襄乐慰问军队。王庶依然以节制身份看待曲端,打算让他当自己的副手,曲端心中更加不满。曲端号令一向严厉,进入城中的人,即使是权贵也不敢奔驰跑马。王庶来到,曲端下令每座城门减掉一半王庶随从骑兵,到帐下时,只剩下数骑。曲端依然腾出中军帐让给王庶居住,王庶坐于帐中,曲端先穿着军服来到庭中,接着同张彬及走马承受公事高中立一起到帐中拜见王庶。过了很长时间,曲端言辞俱厉,询问王庶延安失守的情况,说:“节制固然知道爱惜自身,而不知爱惜皇上的城池吗?”王庶说:“我数次命令你不服从,到底谁是爱惜自身的人?”曲端愤怒地说:“在耀州我曾多次陈述有关军事见解,没有一次被你采纳,这是为什么?”于是起身回到自己的军帐。王庶留在曲端军中,整夜惶恐不安。

曲端想在军中杀死王庶,吞并他的部队。于是连夜来到宁州,拜见陕西抚谕使谢亮,对他说:“延安是五路咽喉之地,今已丧失,《春秋》记载大夫出兵在外可以专断行事,请求诛杀王庶上报。”谢亮说:“他的职务是由朝廷指命的,今天以人臣的身份擅自把他诛杀在外,这是专横暴戾,你如果要这样做就自己去做。”曲端意图受阻,又回到军中。第二天,王庶会见曲端,说自己已上奏检讨请求处治。曲端拘留他的官属,夺取他的节制使印章,王庶才得以离去。

王燮率领两军在庆阳,曲端召见他,王燮置之不理。恰逢有人控告王<王燮>经过邠州时其部下士众抢劫民众,曲端大怒,命令统制官张中孚率兵召王燮,对张中孚说:“王燮不服从,就杀死他再回来。”张中孚到庆阳,王燮已经离去,于是派兵邀击他,追不上而停止。

当初,叛贼史斌围攻兴元不下,率兵返回关中。义兵统领张宗谔引诱史斌到长安以分散他的部众,想慢慢消灭他。曲端派吴玠袭击并擒获史斌,曲端亲自率兵袭击并杀死张宗谔。

建炎三年(1129年)九月,曲端升任康州防御使、泾原路经略安抚使。当时延安刚刚被敌攻破。曲端不想离开泾原,于是以知泾州郭浩暂时管理鄜延路经略司公事。自谢亮归来后,朝廷听说曲端曾想杀死王庶,怀疑他有叛变的意图,于是召曲端回朝任御营司提举,曲端产生怀疑而不前去。议论者扬言曲端反叛,曲端没有办法表明自己。恰逢张浚宣抚川、陕,入朝辞行,以全家老少一百口做担保表明曲端没有反叛。张浚收罗招揽英雄豪杰,由于曲端在陕西多次同敌人交锋,打算依仗他的威名声誉。张浚按照制度筑祭坛,拜曲端为威武大将军、宣州观察使、宣抚处置使司都统制、知渭州(今甘肃平凉)。曲端登坛接受礼拜,将士欢声雷动。

张浚虽想任用曲端,但不清楚曲端的意向,派遣张彬以招募补充禁军为借口,到渭州试探他。张彬见到曲端问道:“你常常忧虑各路兵马不能集中,财用不足;现在兵马已经集中,财用已经齐备,完颜娄室以孤军深入我境,我会合各路军队向他进攻并不困难。万一粘罕集中兵力前来,怎么对付他?”曲端说:“不是这样,兵法先比较敌我双方情况,现在敌人可以战胜,只有完颜娄室孤军一件事;但金军将士精锐,不减以前。我不能胜利,也只有集中五路军队一事;但将士和从前没什么不同。况且金军困粮于我,我常处于被动,敌人常处于主动。当今应当反其道而行之,指挥军队占据险要,不时派出偏师扰乱金军耕耘收获。敌人不能耕种,必然到河东夺取粮食,这样我就处于主动,敌人就处于被动,不到一二年时间敌人自己必然发生困敝,可以一举歼灭。万一轻举妄动,必然留下无穷后患。”张彬将曲端的话上报,张浚没有采纳曲端的意见。

建炎四年(1130年)春,金军进攻环庆,曲端派吴玠等人在彭原店抵御,曲端自己率军屯驻宜禄,吴玠开始取得胜利。不久金军士气复振,吴玠稍稍后退,曲端退驻泾州,金军乘胜焚毁邠州后撤走。吴玠报怨曲端不前去增援,曲端说吴玠前军已败,迫不得已后退占据险要以防止敌军冲突,于是弹劾吴玠违背指挥。

同年秋天,完颜宗弼窥伺江、淮,张浚计议出兵以阻挠金军势头。曲端说:“平原旷野,敌人便于往来驰骋,而我军未曾练习水战。金军来势凶猛,难以同其争锋,应当厉兵秣马,保卫边疆,等待十年才可以反击。”曲端既与张浚不合,张浚于是集中以前对曲端的怀疑,竟用彭原之事罢免曲端兵权,让他去管理祠祭事务,再贬为海州团练副使,安置到万州。

同年,张浚发起富平战役,大败,诛杀赵哲,贬斥刘锡。张浚为了收拾人心,下令因富平之战,泾原军队出力最多,大军退却之后,又最先集结起来,都是由于以前的统帅曲端训练有方,叙复曲端为左武大夫,居住兴州(今陕西省略阳县)。

绍兴元年(1131年)正月,又叙复曲端任荣州刺史,提举江州太平观,迁徙到阆州。这时张浚将宣抚司从兴州移到阆州,准备重新起用曲端。吴玠同曲端有怨,说如曲端再被任用,必然对张浚不利;王庶又从中离间。张浚采纳了他们的意见,也畏惧曲端难以制服。曲端曾做诗题在柱子上说:“不向关中兴事业,却来江上泛渔舟。”王庶报告张浚,说曲端指责皇上,于是将曲端送到恭州监狱。

武将康随曾经忤逆曲端,曲端鞭打他的脊背,因此康随对曲端恨之入骨。张浚任命康随提点夔路刑狱,曲端听说后说:“我这回死定了!”连呼几声“天”;曲端有坐骑名“铁象”,一日能奔驰四百里,到这时又连呼几声“铁象可惜”,然后到狱中自首。到了之后,康随命令监狱官吏把曲端捆绑起来,堵住他的嘴,用火烧烤他。曲端口渴请求饮水,狱卒却给他酒,饮酒后七窍流血而死,时年四十一岁。

陕西文人士大夫无不为此惋惜,士兵和民众也都惆怅不满,有不少人叛逃。张浚不久得罪朝廷,朝廷追复曲端为宣州观察使,谥号“壮愍”。

性格特征

曲端有将帅的谋略,假如能让他尽展自己的才能,前程不可限量。但是他刚愎自用,恃才傲物,这是他遭受灾祸的原因。

人物成就

曲端早年与西夏作战,在柏林堡之战中取胜。靖康之难后镇守泾原路,于建炎二年(1128年)收复秦州,又在邠州之战中令金国名将完颜娄室和完颜撒离喝受到挫折。

历史评价

《宋史》论曰:“曲端刚愎自用,轻视其上,劳效未著,动违节制,张浚杀之虽冤,盖亦自取焉尔。”

《宋史》:“警敏知书,善属文,长于兵略”

标签: 曲端

更多文章

  • 宗泽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宗泽

    宗泽(1060年1月20日—1128年7月29日),字汝霖,汉族,浙东乌伤(今浙江省义乌市)人,宋朝名将。是北宋、南宋之交在抗金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元祐六年(1091年)进士。元祐八年(1093年),任大名府馆陶县县尉。任满,先后在衢州龙游、莱州胶水、晋州赵

  • 李继隆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继隆

    李继隆(950年-1005年3月17日),字霸图。祖籍上党(今山西长治)。北宋初年名将、外戚,枢密副使李处耘长子、明德皇后长兄。李继隆早年以恩荫补任供奉官,在宋太祖时参与攻灭南唐、北汉,并在第一次幽州之役中颇有斩获,以功授镇州都监。其后随大将崔翰、潘美于满城、雁门两次击败辽军。雍熙二年(985年),

  • 耶律休哥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耶律休哥

    耶律休哥(?—998年),字逊宁,契丹族。辽朝宗室、名将、军事家,隋王耶律释鲁之孙,南院夷离菫耶律绾思之子。耶律休哥多智谋,善料敌。初任惕隐,辽乾亨元年(979年),宋军围攻南京(今北京)时,精选五部院军精骑3万人,联合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分进合击,大败宋军于高梁河(今北京市西直门外),解除南京之围。

  • 贾似道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贾似道

    贾似道(1213年11月14日—1275年11月2日),字师宪,一字允从,号悦生、秋壑[3-4],台州天台县(今浙江省天台县平桥镇王里溪村)人,南宋晚期权相。端平元年(1234年),以父荫为嘉兴司仓,籍田令。嘉熙二年(1238年),登科进士,并依靠其姐为贵妃深受宋理宗所器重,官位一路平步青云,历任宝

  • 耶律大石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1087年或1094年-1143年)一称耶律达实,男,契丹族,字重德,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通晓契丹、汉文字,擅长骑射,中亚史书中记为大石林牙,西辽开国皇帝(1132年-1143年)。1115年中进士,提升为翰林应奉,不久升任承旨。辽以翰林为林牙,所以称之大石林牙。历任泰、祥二州刺史,辽

  • 耶律夷列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耶律夷列

    耶律夷列(?-1155年),辽德宗耶律大石与感天皇后萧塔不烟之子,西辽第三位君主(1143年-1155年)。德宗死时年幼,由感天皇后萧塔不烟权理国事,改元咸清,萧氏执政七年还政仁宗,仁宗始亲政,改元绍兴,仁宗在位期间西辽国力最盛。绍兴十三年(1155年),仁宗驾崩,遗诏令其妹临朝称制。本名:耶律夷列

  • 曹彬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彬

    曹彬(931年-999年),字国华,真定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人。北宋开国名将。曹彬是后周太祖郭威妃子张氏的外甥,后汉时曾任成德军牙将。后周世宗时,他奉诏出使吴越,累官至引进使。曹彬严于治军,尤重军纪,受到宋太祖赵匡胤信任,在北宋统一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乾德二年(964年)参与攻灭后蜀,以不滥杀著称

  • 耶律宗真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耶律宗真

    辽兴宗耶律宗真(1016年4月3日-1055年8月28日),男,契丹族,契丹名耶律只骨,字夷不堇,辽圣宗耶律隆绪长子,母钦哀皇后萧耨斤,辽朝第七位皇帝,1031年-1055年在位。耶律宗真生于开泰五年(1016年)二月二十三日,由齐天皇后萧菩萨哥抚养长大,成年后通晓音律,爱好儒家学说,豁达大度。10

  • 完颜陈和尚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完颜陈和尚

    完颜陈和尚(1192年-1232年),本名彝,字良佐,金末名将。贞祐初,为蒙古军所俘,年余后逃归金朝,任宣差提控。1225年(正大二年),随军屯驻方城,因处理军中相殴事被控入狱,后获释,任忠孝军提控。忠孝军勇悍善战,但难控制,他严于治军,信赏明罚,使令行禁止。后来,蒙古攻金,他自请为前锋,率400骑

  • 周德威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周德威

    周德威(?-919年),字镇远,小字阳五,朔州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唐末五代时期晋国名将。周德威早年便在河东从军,辅佐李克用、李存勖两代晋王,历任骑督、铁林军使、代州刺史、振武节度使、卢龙节度使等职,领蕃汉马步总管,加检校侍中荣衔。他在梁晋争霸期间屡破梁军,以骁勇著称。后率军攻灭桀燕,镇守幽州,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