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宪圣慈烈皇后

宪圣慈烈皇后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252 更新时间:2024/1/16 9:34:39

吴瑜(1115年-1197年),汴梁(今河南开封)人,吴瑜十四世入宫侍奉康王赵构,赵构登基后封吴氏为义郡夫人,又累进封为才人、婉仪、贵妃。绍兴十三年(1143年)被册立为皇后。83岁去世,谥曰宪圣慈烈皇后,攒祔于永思陵。吴后一生,经历高、孝、光、宁四朝,在后位(含太后)长达五十五年,是历史上在后位最长的皇后之一。(概述图片来源)

基本资料

本名:吴瑜

别称:宪圣慈烈皇后

所处时代: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汴梁(今河南开封)

出生时间:1115年

去世时间:1197年

赵构皇后吴氏人物生平

吴氏十四岁时候被选入宫,侍奉当时还是康王的赵构(即日后的宋高宗)。宋高宗即位初期,吴氏常常着戎装侍奉左右。吴氏非常知书明理,跟从宋高宗到四明时,卫士突然发生兵变,闯进宫内的士兵询问宋高宗在哪里,吴氏骗过他们得以免祸。不久,宋高宗航行海上,有条鱼跳进宋高宗船中,吴氏说:“这是周人白鱼的祥兆。”宋高宗大为高兴,封她为和义郡夫人。回到越地,进封她为才人。吴氏博通书史,又善于写作,因此得到宋高宗宠遇日盛,很快就将她进封为“婉仪”,不久晋升为贵妃。

1142年(绍兴十二年),高宗的母亲显仁太后从金国还朝。此时,高宗已经空出皇后之位等待宪节皇后邢氏十六年,等来的却是邢皇后的灵柩。朝臣多次上表请求重新立皇后,吴贵妃便成了热门人选。韦太后喜欢吴贵妃,力挺她。

1143年(绍兴十三年),吴贵妃正式被册立为皇后。此后,“追王三代,亲属由后官者三十五人”。吴皇后知道高宗思念邢皇后,就请求让自己的侄儿吴珣、吴琚分别迎娶邢家的两个女儿为妻,以安慰宋高宗。她还很孝敬婆婆,侍奉太后起居体贴周到,“顺适其意”,性格严肃的婆婆显仁太后对这个媳妇也非常满意。吴氏还曾经“绘画《古烈女图》置坐中为鉴”,同时,“取《诗序》之义”,在自己后宫的居所挂了一块“贤志”的牌匾。

在吴氏还是才人的时候,跟赵构奏请抚养了赵伯玖,更名为“赵璩”。赵伯琮的养母张氏去逝,吴皇后便将赵伯琮一并收养。吴皇后对两个养子并无亲疏之别,而是“视之无间”。因为伯琮恭俭勤敏,聪慧好学,所以“帝与后皆爱之”,封普安郡王。吴皇后曾对高宗赵构说:“普安,其天日之表也。”高宗意决,立赵伯琮(赵慎)为皇子,封建王。出赵璩居于绍兴。

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高宗禅位于赵慎,是为孝宗。孝宗即位后,称吴氏为太上皇后,迁居德寿宫,上尊号为“寿圣太上皇后”,拜见“如宫中仪”

1171年(乾道七年),吴太上皇后加号“寿圣明慈”。

1175年(淳熙二年),吴太上皇后又加“寿圣齐明广慈”之号。

1183年(淳熙十年),因吴太上皇后七十寿辰,孝宗对吴太上皇后的亲属“推恩有差”。

1185年(淳熙十二年),加号“备德”。

1187年(淳熙十四年),高宗去世,留下遗诏要求改称吴太上皇后为吴太后。孝宗请求吴太后回到大内居住,但吴太后不忍离开高宗居住的德寿宫,于是将寝殿称作“慈福”,仍然居住在那里。

1189年(淳熙十六年),宋光宗即位,又尊吴太后为寿圣皇太后(因宋孝宗还在世,故不称“太皇太后”)。光宗曾对寿圣皇太后言及用人,皇太后告诉光宗“宜崇尚旧臣”。

1193年(绍熙四年),寿圣皇太后吴氏寿八十,孝宗觐见皇太后,奉册礼,加尊号“隆慈备福”。

1194年(绍熙五年)正月,孝宗率群臣为寿圣皇太后行庆寿礼,嘉王(宋宁宗赵扩)侍侧,皇太后吴氏勉励赵扩“读书辨邪正、立纲常为先”。

1194年(绍熙五年)夏,孝宗去世,光宗尊吴氏为太皇太后。孝宗驾崩,光宗“疾未平不能执丧”无法主持孝宗的“祭奠之礼”。于是,宰臣奏请八十一岁的太皇太后吴氏“垂帘主丧事”。太皇太后初不许,但是宰臣执请太皇太后如唐肃宗故事,群臣发丧在太极殿,“成服禁中”。太皇太后吴氏许可在“梓宫前垂帘”,代行祭尊礼。然后宣光宗手诏,立皇子嘉王为帝。吴氏册封嘉王夫人韩氏为皇后,马上撤帘。

1195年(庆元元年),加吴氏尊号光祐,迁居重华宫。后来,汪义端将赵汝愚视作李林甫,想全部驱逐他的党羽,吴太皇太后不以为然。

1197年(庆元三年)十月,太皇太后吴氏病逝,时年83岁,谥曰宪圣慈烈皇后,祔于永思陵。

赵构皇后吴氏人物评价

南宋高宗皇后吴氏,在后位(包括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长达五十五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走完金婚的皇后。早年曾伴随宋高宗海上逃亡,后来又作赵伯琮(后改为赵瑗,即后来的宋孝宗)、赵伯玖(后改名赵璩,死后追封信王)的养母。先后辅佐了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位皇帝。在整个两宋时期的诸皇后中,吴氏是少数对政治有较大影响的皇后之一。

《宋史》评价吴氏:”殊妍丽可爱,后颇知书,从幸四明,益博习书史,又善翰墨。“

蔡东藩描述吴氏:”秀外慧中,介胄而驰,而且知书识字,过目不忘,是一个才貌双全的淑女。“

赵构皇后吴氏史籍记载

《宋史》(元·脱脱等撰)卷二百四十三列传第二后妃下

赵构皇后吴氏轶事典故

据《宋史》记载,吴氏世居开封,他的父亲吴近曾经做梦梦见自己到一个亭子,上面的横匾是“侍康”;旁边种植芍药,只有一朵花开了,特别妍丽可贵,花下有一只白羊。吴近醒后颇感惊异。后来,在1115年(乙未年,羊年)生下吴氏时,红光射向户外。吴氏十四岁的时候被选入宫,侍奉当时的康王赵构。吴近这才恍然大悟,认为这是“侍康”的征兆。吴氏入宫后甚得宠幸,吴近父以女贵,官至武翼郎,死后追赠太师,追封吴王,谥号宣靖。

标签: 宪圣慈烈皇后

更多文章

  • 成穆皇后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穆皇后

    成穆皇后郭氏(1126年-1156年),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人,祖籍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宋孝宗赵昚元配皇后。郭后出身太原郭氏,是奉直大夫郭值卿之女孙,其六世祖是真宗时章穆皇后外家,祖籍并州太原人。父郭瑊,官至昭庆军承宣使,追封荣王。母淑国夫人,宗室女。孝宗对待郭氏礼遇有加,却不给郭氏家族人官爵

  • 成肃皇后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肃皇后

    成肃皇后(?-1203年),谢氏,宋孝宗赵昚的第三任皇后,丹阳人,年幼孤苦无依,长大后被选入宫,原为宪圣皇后的侍女,后获赐咸安郡夫人,宋孝宗即位后晋婉容,其后再晋封为仅次于皇后的贵妃。谢氏,1164年被立为皇后,1189年被立为太上皇后,1194年被立为皇太后,1200年宁宗尊称谢太后为太皇太后。本

  • 宋端宗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端宗

    赵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临安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宋朝第十七位皇帝(1276年6月14日-1278年5月8日),南宋第八位皇帝,宋末三帝之一。赵昰是宋度宗的庶长子,宋恭帝赵㬎、宋末帝赵昺的长兄,曾被封为建国公、吉王、益王等。德祐二年(1276年6月14日),被立为皇

  • 赵昺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昺

    赵昺(1272年2月12日-1279年3月19日),临安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宋度宗第三子,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南宋末代皇帝,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母亲是俞修容,景炎三年在冈州即皇帝位,改年号为祥兴。祥兴二年(1279年)3月19日,南宋与元朝在崖山决战(史称“崖山海战”),宋

  • 恭淑皇后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恭淑皇后

    恭淑皇后韩氏(1165年-1200年),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南宋宋宁宗赵括的第一任皇后,为北宋名臣韩琦的六世孙,曾祖父是宋高宗时签书枢密院事韩肖胄,宁宗时期权臣韩侂胄的侄曾孙女。父韩同卿升扬州观察使,母庄氏封安国夫人,兄韩俟封承宣使。后与姐姐一同入宫,淳熙十二年(1185年)八月嫁给赵扩,封新安郡

  • 杨桂枝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桂枝

    恭圣仁烈杨皇后(1162年-1232年),原名杨桂枝,严州青溪(今浙江杭州淳安)人,宋宁宗赵扩的第二任皇后。少以姿容入宫,侍吴太皇太后,后吴太皇太后将杨桂枝赐给宋宁宗。赵扩即位为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封为婕妤,六年进贵妃,嘉泰二年(1202年)册立为皇后。杨皇后颇涉书史,知古今。尝因大臣韩侂

  • 谢道清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谢道清

    谢道清(1211年—1283年),天台人,宋理宗赵昀的皇后,右丞相谢深甫的孙女。祖父谢深甫因拥立杨太后(杨桂枝)有功,杨太后选谢女入宫,恰好此时宫中有鹊来巢,以为祥兆。然谢道清生而黧黑,眼睛旁有一黑痣,入宫后一次大病,皮肤脱去后莹白如玉,黑痣也没了。本来理宗欲立贾氏(贾似道的姐姐)为后,但杨太后认为

  • 全皇后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全皇后

    全皇后全玖,浙江会稽人,宋度宗皇后。度宗死后被尊为皇太后。1276年,元军兵临临安,太皇太后谢氏带领宋恭帝投降,全太后也随儿子被押解到大都。最后在大都的正智寺出家为尼而终。本名:全玖别称:全太后所处时代:南宋末年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浙江会稽丈夫:宋度宗宋度宗全皇后,会稽人,理宗母亲慈宪夫人的侄孙女

  • 晁盖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晁盖

    晁盖,绰号“托塔天王”,是施耐庵所著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晁盖本是山东郓城县东溪村保正、本乡财主。因将青石宝塔夺了过来在东溪村放下,因此人称托塔天王。后因与刘唐、吴用、公孙胜、阮氏三雄合谋智取生辰纲事发后遭官府追杀,不得已投奔梁山泊落草。因梁山泊寨主王伦忌才,不能相容,吴用智激林冲火并

  • 孟珙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孟珙

    孟珙(1195年-1246年10月13日),字璞玉,号无庵居士。随州枣阳(今湖北枣阳)人,原籍绛州(今山西新绛)。南宋中后期军事家,民族英雄,左武卫将军孟宗政第四子。孟珙出身将门,曾祖孟安、祖父孟林都为岳飞部将。他早年随父于枣阳抗金,在孟宗政死后接管忠顺军,累官京西兵马钤辖。绍定六年(123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