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黄彻

黄彻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784 更新时间:2023/12/6 7:11:44

黄彻(1090—1168),字常明,号太甲,晚号巩溪居士,行元十七。宋哲宗元佑庚午年八月十五日生。宋进士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副使谥文正黄中庸长孙、宋特奏进士侍御史长春令黄偊长子,游洋龙溪令黄龙兄。宋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北宋宣和进士。历辰溪县丞、沅州军事判官、嘉鱼令、知平江县等,忤权贵弃官归里。宋孝宗乾道戊子年六月廿一日卒,年八十六。以子黄府贵,诰赠光禄大夫太师。宋乾道四年(1168)二月,黄彻论诗主张作诗,其去取以“辅名教”、“存风雅”为准绳;以风教为本,不尚雕琢。

基本资料

中文名:黄彻

别名:黄巩溪居士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莆田雷山瑞龙庵西侧侍中枢密第

出生日期:1090年

逝世日期:1168年

职业:平江令、北宋著名诗评家

毕业院校:国子监太学

信仰:儒学佛教

主要成就:《巩溪诗话》为北宋著名文学诗评著作,诚君亲厚於亲友甘老林泉。

代表作品:《巩溪诗话》

人物生平

黄彻(1093—1168),宋进士太常寺卿黄中庸孙、宋特奏进士侍御史黄偊长子。南宋兴化军莆田县人。朱彝尊《诗话序》谓家本莆田人,而占籍於邵武。

宋元祐八年(1093)癸酉年八月十五日,黄彻诞生。

宋宣和六年(1124)甲辰,黄彻登状元沈晦榜进士第,授辰州辰溪县丞。

宋靖康元年(1126)丙午,黄彻就升辰溪县令。在辰溪县任令五年,以才谞称。

宋绍兴元年(1131)辛亥,黄彻辟差沅州军事判官,摄倅事。郎将汪长源与猺酋有隙,酋鼓众数万,声言“渡江乘城”,人心汹惧。黄彻奋不顾身,入其巢穴,晓以祸福,悉愧悔谢罪。一州赖以全。

宋绍兴五年(1135)乙卯,黄彻继权麻阳县令,遭巨寇曹成之扰,率群猺千敌。黄彻擒其将。贼众宵遁。宋绍兴九年(1139)己未,黄彻历嘉鱼县令,会同官军平湖贼杨幺。连饷亦有功。

宋绍兴十二年(1142)壬戌,黄彻迁平江县令,任职半年,帅漕司转运判官,处之宾幕。邑士民千余人,到都督行府申请还任,丞相张浚应允其事,乃复任。绍兴十五年(1145),有权贵寄产于县境,侵夺民众利益,黄彻不畏强暴,立案严查。因得罪权势,反遭诬陷、打击,愤而弃官归里,终老于家。在平江居官四年,所至人爱,所去见思。

宋绍兴十五年(1145)乙丑,黄彻忤权贵弃官归时,丞相张浚帅闽,招致幕下数月,黄彻竟不肯留,遂终老于家。黄彻学问优於人。志度宏深,调护不虞,不动声气。遇仓卒州县,常倚以为重。居官,所至人爱,所去见思。一时大吏,争相辟置(节左使杨邦墓志)。黄彻在寓居兴化跫溪的五年间,著有《巩溪诗话》十卷。入载《四库全书》,《宋史·艺文志》、《福建通志》有载。

宋淳熙元年(1168)戊子六月廿一日,黄彻卒宋乾道四年(1168)九月,陈俊卿在拜相前夕,为此书作了序。配安人宋直秘阁学士兼广东提刑林孝泽妹,继配兴化郡人宰相正献陈俊卿姐俱封渤海县君。

长子隆兴元年(1163)特奏进士黄丰官至潭州知府、次子黄廓乡荐官五经博士旌表孝子、季子隆兴元年(1163)进士黄府官通奉大夫平海军节度判官副都统光禄大夫太师、四子黄廙宋处士。黄彻以子黄府贵,赠通奉大夫、平海军节度判官,副都统累赠光禄大夫太师。有惠政,士民德之。致仕归,囊无金、宅无华阁,调育儿孙。由是孙曾雀起,皆承嗣公家学渊源之德,克济其美之行。黄彻非常注重诗歌的思想性。他在自序中明确表示自己喜爱的是“有诚于君亲、厚于兄弟朋友、嗟念于黎元休戚及近讽谏而辅名教者”,舍弃的是“嘲风雪、弄草木而无与于比兴者”。

他在具体评述诗歌时,以“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为准绳。很明显,黄彻的文学理论批评思想是受到白居易与元九书的直接影响的。因此他在李杜优劣论的争论中,很自然就倾向于扬杜抑李一派。《四库总目》论诗“以风教为本,不尚雕华,然能不失风人之皆。”

宋嘉泰三年(1203)癸亥,黄彻孙从政郎黄焘,官沅州教授,刊刻《巩溪诗话》十卷於沅州学宫。

宋淳祐十二年(1252)壬子,澧阳聂棠知沅州,复序《巩溪诗话》十卷而付梓。又朱辅通判沅州,著有《溪蛮丛笑》。顾志州郡官师者,均不及载,今又遗之,可惜也。宋有后裔翰林学士黄桂,明有贤裔状元黄观、黄钺;尚书黄光升、黄凤翔、黄汝良,到清朝,康熙时有裔昆大学士黄机、黄锡衮;朱彝尊、乾隆时有后裔黄模、黄叔琳、黄彦鸿以及卢文弨、张宗泰、丁丙写的两篇《跋》。

黄彻自序云:“投印南归。……至于嘲风雪、弄草木,而无预于比兴者皆略之。”郭绍虞先生有云:“此书(《巩溪诗话》)有另一特点。莆田史学专家朱维干教授曾说:涵江人史学家康修其所搜集到的《巩溪诗话》一书。《巩溪诗话》一书,是宋进士平江令兴化军城步云书院山长黄彻的著作。

宋乾道四年(1168)九月,其年弟陈俊卿在拜相前夕,为此书作了序。配阔口正献俊卿姐陈氏、九牧林氏安人,俱封渤海县君。探花黄叔琳,以及卢文弨、张宗泰、丁丙写的两篇《跋》。黄彻自序云“投印南归。……至于嘲风雪、弄草木,而无预于比兴者皆略之。”

郭绍虞先生有云“此书(《巩溪诗话》)有另一特点。”《巩溪诗话》十卷,。莆田史学专家朱维干教授曾说涵江人史学家康修其所搜集到的《巩溪诗话》一书。《巩溪诗话》目录《巩溪诗话》序《巩溪诗话》自序巩溪诗话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附录巩溪诗话跋(九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辑评黄彻子孙后裔

代表著作

《巩溪诗话》

黄彻在中国古代文学诗话中占据了独特而重要的位置。著有《巩溪诗话》十卷存世,《四库全书》有载。按:黄彻弃官寓居兴化莆田巩溪的五年间,写成《巩溪诗话》十卷。宋乾道四年(1168)九月,陈俊卿在拜相前夕为之作序。黄彻早已去世矣。陈俊卿在《序》有云:“公少负才,取名第,宰剧邑,藉甚有能声。一旦当路轩不得,弃官而归,优游里闬,其中然,未尝戚戚于外物,而其用志不衰如此”。

又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云:“彻论诗大抵以风教为本,不尚雕华,然彻本工诗,故能不失风人之旨,非务以语录为宗,使比兴之义都绝者”。《诗话》版本较多。有《学海类编》本、《历代诗话续编》本、《七子话话》本、《说郛本》(不全)、《诗人玉屑》本(部分条目)、清乾隆甲申吴城抄本、吴兴抱经堂曹岱抄本,还是以清乾隆《知不足斋丛书》本最佳。

附录1:《巩溪诗话》序作诗固难,评诗亦未易。酸咸殊嗜,泾渭异流。浮浅者喜夸毗,豪迈者喜遒警,闲静之人尚幽眇,以至嫣然华媚无复体骨者,时有取焉,而非君子之正论也。夫诗之作,岂徒以青白相媲、骈俪相靡而已哉!要中存风雅,外严律度,有补於时,有辅於名教,然後为得。杜子美诗人冠冕,後世莫及,以其句法森严,而流落困踬之中,未尝一日忘朝廷也。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以圣人之言,观後人之诗,则醇醨不较而明矣。顷予暇日抠衣於乡先生黄公之门,公出所为《诗话》十卷,谓予曰:〔吾生平嗜诗,颇有佳句传在人口。今老矣,不复自作,时取古人诗卷,聊以自娱。因笔论其当否,且疏用事之隐晦者以备遗忘。日往月来,不觉成编。君其与我评焉。〕予退伏而读之,皆前辈论议所未到。若嘲烟云、媚草木等语,率略而不取;惟是含风雅而中律度,有补於时,有辅於名教者,如璆琳琅玕,森然在目。得诗人之关键,窥作者之阃奥,详而正,讽而不刻,使人心开目明,玩味不能去手,斯可谓难得也已。公少负才,取名第,宰剧邑,藉甚有能声。一旦与当路轩轾不得,弃官而归,优游里閈,其中浩然,未尝戚戚於外物,而其用志不衰如此。呜呼!观其取与,可以知其能诗;观其议论,可以知其为人。降叹之馀,未及请益,而予赴馆职,後数载,公亦云亡。因循十年,未暇追述。今阅旧集,不胜挂剑之情,因以鄙词题其首。公讳彻,字常明。乾道四年九月二十七日,陈俊卿序。

2.《黄彻自序》予游宦湖外十馀年,竟以拙直忤权势,投印南归。自寓兴化之巩溪,闭门却扫,无复功名意,不与衣冠交往者五年矣。平居无事,得以文章为娱,时阅古今诗集,以自遣适。故凡心声所底,有诚於君亲,厚於兄弟朋友,嗟念於黎元休戚。未几,钞录成帙,而以《巩溪诗话》名之。至於嘲风雪、弄草木而无与於比兴者,皆略之。呜呼!士之有志於为善,而数奇不偶,终不能略展素蕴者,其胸中愤怨不平之气,无所舒吐,未尝不形於篇咏、见於著述者也。此《说难》《孤愤》《离骚》《国语》所由作也。予赋性介洁,嫉恶如讎,不忍浮沈上下。甘老林泉,实其本心,何所哉!故诗话之集,皆因前人之语而折衷之,不敢私自有作焉。

人物家族

祖父黄中庸(1030—1110),字长行,号军城居士,行金二十,宋进士大理评事黄宠之子。自兴化县游洋巩溪迁兴化军驿前街城府西巷(莆田城西雷山瑞龙庵西侧侍中枢密第尚存),为莆田兴化军城始祖。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癸巳,登状元郑獬榜进士,历官北海县令,太常博士,故相马温荐其才,除浙江提刑,入为中奉大夫、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副使,赐谥文正。其孙曾声名鹊起,簪缨世济,绩学多才,其后多以甲第显名,时羡四世联登八进士、实八代联第十六进士。宋仁宗天圣庚午(1030)年正月初四日生,宋徽宗大观庚寅(1110)年九月初七日卒。居官忠公廉平,为蔡京所恶,名入元祐党禁碑。有诗选在《莆风清籁集》。配淑人理学名儒周氏敦颐妹,封北海郡君。葬永福梧桐潼关教忠寺山北,年弟闽县状元宰相许将为铭其墓,祠祀郡乡贤,《福建通志》、《兴化郡志》、《莆阳比事》皆有传。子五长特奏进士侍御史长春令讳黄偊、次侍郎讳黄仲、季翁源令讳黄修、四承事郎讳黄佃、五迪功郎讳黄伸。黄彻的父亲黄偊,特奏进士,官侍御史。宋进士大理评事黄宠之孙,宋进士浙江提刑中奉大夫太常寺卿、光禄大夫侍中兼枢密副使黄中庸之长子。

黄府

(1130—1210),字大方,又字用藏,号东美,晚号廉伯。行火二十一。宋进士平江令黄彻季子。与理学大儒朱熹同。宋隆兴元年(1163)进士,与兄黄丰同年登第,官潭州长沙知县,签书平江军节度判官,从政郎,转知杨州江都县令,晋阶平海军佥判,加一品衔,副都统,南宋绍熙元年(1190),府公在浙江省绍兴卧龙山剿匪征倭战功赫然,帝下诏书诰授光禄大夫太师,士民德之,亦易名卧龙山为府山。黄府清慎廉介,有惠政,士民德之,仕至年老,以疾疏请终养,致政归。自福建兴化军城西黄太常寺卿第,徙莆田黄石水南之金墩,为世界江夏金墩之始祖。黄府官历孝宗、宁宗、哲宗三朝。钦赐庙号为“金墩”,诏赐太尉谥“清惠”。《郡志》有传。其生前亲笔崖书遗迹“宋石烟灵”今尚存。宋建炎四年(1130)庚戌正月初四日生,宋嘉定三年(1210)庚午八月十王日卒。赠太尉谥清惠。其子孙簪缨世济、绩学多才,声名鹊起,出将入相。其金墩祖祠联载曰“黄府进士三尚书,金墩入阁两相国”、“榜眼探花文武巍科,凤翔叔琳卿督及第”、“法司宗伯宰辅安邦,光升汝良锡衮治国”、“巩溪军城四代联登八进士,闽浙金墩出将入相两状元”实阖古兴化县全邑科第之冠。配浙江台州临海塘南(今属温岭东海)陈良翰侍讲长女,封长沙县君宜人累封正一品夫人,钦赐御葬莆田城西北磨鸡峰华岩寺东南麓,坐壬兼丙向子午喝形金凤煦卵穴。年弟浙江秘书郎张渊为之铭。《郡志》有传。子一安石,宋进士翰林院馆阁校勘翰林院掌院学士承旨卒赠学士承旨。孙二新州府教授黄近,居莆田黄石金墩;校书郎黄远,居黄石清江境之下墩。

黄安石

(1168—1255),字公介,晚号文衍,行土三十九。通奉大夫、平海军佥判、节度判官、副都统、光禄大师夫太师赠太尉谥清惠黄府子。宋绍熙四年(1193)癸丑,登状元陈亮榜进士、历官朝请郎、南阳县令、翰林院馆阁校勘、朝奉大夫官至朝议大夫翰林院掌院学士承旨。簪缨世济、绩学多才,惟公为最;时羡四代联登八进士。《莆阳比事》有载。赠学士。配五候山长城里礼部侍郎艾轩林光朝女,封南阳县君淑人。合茔莆田城西雷山巷太平山之东,子二长教授如轻黄近、次校书郎敬之黄远。

标签: 黄彻

更多文章

  • 来鹏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来鹏

    来鹏,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鹏家宅在南昌东湖徐孺子亭边,家贫,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大中咸通间,才名籍甚。举进士,屡试落第。乾符五年前后,福建观察使韦岫召入幕府,爱其才,欲纳为婿,未成。广明元年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后,鹏避游荆襄。曾作七律《寒食山馆书情》,以遣羁旅

  • 伍乔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伍乔

    伍乔,生卒年月不详,南唐庐江人(今安徽省中部偏南、巢湖西南岸),自幼入庐山国学,工诗文。南唐保大元年(943)以《八卦赋》中进士第一,元宗命石勒乔赋于国门。后官歙州通判、考功员外郎。年70卒。中文名:伍乔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职业:官员毕业院校:庐山国学主要成就:庐江县历史上

  • 刘权之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权之

    刘权之(1739——1819),字德舆,号云房,湖南长沙人。纪晓岚之门生。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累官司经局洗马,督安徽学政、曾预修《四库全书》,在事最久,及《总目提要》成,擢侍讲。中文名:刘权之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南长沙人出生日期:1739年逝世日期:1819年职业:体仁阁大学士

  • 冯成修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冯成修

    冯成修(1702~1796年)字达夫,号潜斋。丹灶梅庄人。清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选庶吉士,改吏部主事,适文选司员外郎,充乾隆十五年福建副考官,升礼部祠祭司郎中。乾隆十八年典试四川;二十四年督学贵州,曾制订学规训士,巡试所至,讲求实学,端正文风。不久,被召回京。年61假归,掌教广州粤秀、越华书

  • 吴少微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吴少微

    唐代文学家。新安(今安徽黄山休宁)人。字仲材,号遂谷。生于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癸亥八月十三日,卒于明皇天宝八年(750年),与夫人朱氏合葬休宁石叶山(后改名凤凰山)。唐长安元年(701年)辛丑进士。累授晋阳尉。中文名:吴少微国籍:中国出生地:新安出生日期:663年逝世日期:750年职业:文学家

  • 胡培翚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胡培翚

    胡培翚[huī](1782~1849),字载屏,一字竹村、紫蒙,清代安徽绩溪人。胡匡衷之孙,胡秉钦之子。清代礼学三胡之一。嘉庆十五年(1810)举于乡,次年赴京寓叔父秉虔处,每夜读书必烬银烛两条。1819年成进士(殿试二甲),授内阁中书,实录馆详校,擢户部广东司主事。为官清正,一丝不苟,目睹户部钱粮

  • 黄中庸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黄中庸

    黄中庸(1030-1110),字长行,号军城居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北宋景祐甲戌进士大理寺评事黄宠之子。黄中庸从小受到其父黄宠的熏陶,学习刻苦,勤奋上进,皇祐三年郡试贡元,皇祐四年(1052)举福建乡试第一名即解元,次年,赴京会试第一名,即会元;经殿试中进士二甲第一名,即传胪。历官江西安福知县、县

  • 潘世璜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潘世璜

    潘世璜(1765—1829)。清代官员、学者。字黼堂,号理斋,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潘奕隽之子,状元潘世恩从弟。潘世璜与潘世恩、潘祖荫合称为“苏州三杰”。潘世璜乡试一举夺魁,成为解元,乾隆六十年(1795),中乙卯恩科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中文名:潘世璜别名:理斋国籍:中国民族:汉

  • 赵国麟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国麟

    赵国麟,字仁圃,山东泰安人,清朝官员。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康熙五十八年,授直隶长垣知县。雍正二年,擢永平知府。三迁至福建布政使,调河南。雍正八年升任福建巡抚。后调安徽。乾隆三年,国麟升任刑部尚书,调礼部,兼领国子监。四年,授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乾隆六年请求引退,被乾隆帝挽留。不久被弹劾,降职为

  • 高智周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高智周

    高智周(602---683年),常州晋陵人。少好学,举进士。初补越王府参军。迁费县令,与丞尉均分俸钱,政化大行。人吏刻石颂其美。寻授秘书郎,弘文馆直学士,预撰瑶山玉彩、文馆辞林三迁兰台大夫,以儒学为东宫侍读。总章元年,(公元六六八年)请假归葬父母,因称疾去职。俄起为寿州刺史,为政宽厚。每行部,必先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