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朱纨

朱纨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77 更新时间:2023/12/6 19:02:04

朱纨(1494年9月29日~1550年1月3日),明朝大臣、抗倭名将。字子纯,号秋崖,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进士,历官景州知州、开州知州、南京刑部员外郎、四川兵备前使、广东左布政使。嘉靖十五年(1536年),在四川兵备副使任上,配合副总兵卿平息少数民族叛乱。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擢升为右副都御史。次年,任提督闽浙海防军务。

基本资料

本名:朱纨

字号:子纯

秋崖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长洲

出生时间:1494年9月29日

去世时间:1550年1月3日

主要作品:《甓杂集》十二卷

主要成就:平定叛乱、抵抗倭寇

人物生平

弘治七年(1494年)农历九月初一日(9月29日),朱纨生于狱中,从小生活贫苦。

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历官景州知州、开州知州。嘉靖初年迁移为南京刑部员外郎。历四川兵备副使,屡迁至广东左布政使。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改提督浙、闽海防军务,巡抚浙江,防御倭寇。明朝初年明太祖曾经定制,片板不许入海。当时,倭寇大肆侵扰东南沿海。浙闽海防废坏不堪,战船、哨船十存一二。海盗商人、浙闽豪门势家多与倭寇勾结,假济渡为名,造双桅大船,运载违禁货物。将吏不敢诘。

朱纨为官清正,强力敢认,是个难得的贤臣。初到闽浙,朱纨很快发现,所谓的“倭寇”其实并非明朝初年那样的日本海盗。除了极少数被中国人雇来武装押运的日本浪人外,绝大多数都是闽浙沿海靠海外贸易求生的中国人。由于闽浙沿海的人地矛盾十分突出,而元以来数百年的海上贸易已经成为东南沿海居民最重要的求生之路。即使在严禁海外贸易的明朝,这种生活方式也没有改变。只要海禁稍有松懈,走私贸易就会蓬勃发展,以至于闽浙沿海几乎家家户户都涉足走私贸易,从而直接或间接的与“倭寇”有关。于是乎,朱纨上任之后,便在沿海厉行保甲连坐制度,并大力整顿海防。闽浙沿海的海禁顿时严厉起来。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四月,他指派都司卢镗率明兵由海门进兵,攻克倭寇巢穴双屿港,活捉日本人稽天和中国海盗许栋等,并筑塞双屿,堵击倭寇。又将捕获之通倭罪犯统统处死。朱纨的行动触犯了闽浙地主豪绅的利益,又因在日本贡使周良的处置问题上,与主客司、福建籍的林懋和发生矛盾,招致闽人官僚仇恨。七月,吏部采御史、闽人周亮及给事中叶镗言,奏改纨为巡视,以弱其权。纨愤而于次年春上疏争之,并陈明国是、正宪体、定纪纲、扼要害、除祸本、重断决六事。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三月,俘获海盗光头等九十六人,亦尽诛之。在朱纨严格海禁之下,当地沿海逐渐产生不满情绪,并且越发严重,据《明史》记载:“闽人资衣食于海,骤失重利,虽士大夫家亦不便也,欲沮坏之。”最终导致御史陈九德却劾朱纨擅杀走私犯人九十六名。朝廷遂革纨职,朱纨愤而自杀,朝野为之叹息。但自此明廷罢巡视大臣不设,中外不敢言海禁事,海防废弛,倭寇更加猖獗,荼毒东南沿海十余年。朱纨有后人所辑《甓余杂集》十二卷传世。

人物评价

《明史》:①朱纨欲严海禁,以绝盗源,其论甚正。②纨执法既坚,势家皆惧。③纨清强峭直,勇于任事。

人物成就

朱纨提督浙、闽海防军务期间,在闽浙沿海厉行保甲连坐制度,大力整顿海防;嘉靖二十七年派都司卢镗攻克倭寇巢穴双屿港,又在次年令卢镗在走马溪击败有葡萄牙人参与的海盗,取得走马溪大捷。

性格特征

朱纨是典型的传统封建官吏,忠君爱国是他的主导思想,自己又是正直无私,为官清廉。时闽浙地主豪绅多暗地进行走私,从表面上看应该是支持开海禁的,但他们因走私而得到巨大的利益而反对开海进行贸易,从而能让对外交易(走私)掌握在自己手朱纨看到闽浙的武装走私集团已和葡萄牙、日本等武装走私集团结为利益集团,国家在基层的管理机构形同虚设,国家利益受到严重损失,有的岛屿已成独立国。他决定在闽浙实行在政府监控下的对外贸易制度,对武装走私的中外船只进行打击,并对通风报信的岸是中国内奸实行严厉惩罚措施,他的坚决打击措施,导致当时既得利益获得者受到损失,地方和朝廷中的闽浙籍官僚联合对朱纨进行诬告,这才是朱纨被罢的根本原因。明时闽浙沿海地区豪绅从走私活动中获大益,当地人民不思好好种粮,以参与走私讨海洋生活成为从属的得益者,朱纨的政策维护了国家利益,使当地一些人受到严重打击,而被视作眼中钉。朱纨被迫害致死后,东南海防废弛,闽浙沿海人民和地主豪绅都深受其益,但中国的倭害从此越来越烈,国势也越来越衰弱,作为大明皇朝的财赋重地、已有资本主义萌芽的东南地区,受到倭寇的毒害,元气大伤。

朱纨逝世后,苏州人民为纪念他,将他曾居住过的一条巷,命名为朱进士巷。

标签: 朱纨

更多文章

  • 朱樉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樉

    朱樉(1356年12月3日-1395年4月9日),男,汉族,南直隶应天府上元县(今江苏省南京市)人,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子,母孝慈高皇后马氏,明代九大塞王之一。洪武三年(1370年),封秦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就藩于西安。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为宗人令。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因其在藩

  • 夏言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夏言

    夏言(1482年7月14日-1548年11月1日),字公谨,号桂洲,江西广信府贵溪县(今江西省贵溪市)人[1-2]。明朝中期政治家、文学家,赠少师夏鼎的儿子。正德十二年(1517年),进士及第,授行人司行人。迁兵科给事中,以正直敢言闻名。明世宗继位后,上疏奏陈先朝弊政,奉命裁汰冗员,清查皇族庄田,迁

  • 沈有容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沈有容

    沈有容(1557~1627),字士弘,号宁海,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洪林镇)人,明代名将。少年时便立志从戎报国,万历七年(1579)中应天武试第四名,后北上投军,先后在蓟辽、闽浙、登莱等边防或海防前哨服役。因屡立奇功,由旗牌官逐步擢升为都督同知。于天启四年(1624)以67岁高龄还乡。中文名:沈

  • 王之寀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之寀

    王之寀(?~1625年),字心一,明朝邑(今属大荔县)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中进士,任清苑知县,后改刑部主事。本名:王之寀字号:字心一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邑(今属大荔县)去世时间:1625年主要成就: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宫廷发生“

  • 朱常浩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常浩

    朱常浩(1591年9月27日—1644年7月24日),男,汉族,明朝宗室、藩王。明神宗朱翊钧第五子,明光宗朱常洛异母弟,母周端妃,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被封为瑞王。史书《明史·卷一百二十·列传第八》有记载。本名:朱常浩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时间:1591年9月27日去世时间:1644

  • 朱常润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常润

    朱常润(1594年12月7日--1646年6月29日),男,汉族,明神宗朱翊钧第六子。生母李敬妃(死后追封为皇贵妃),与桂王朱常瀛同母。中文名:朱常润出生日期:1594年12月7日逝世日期:1646年6月29日身份:明神宗朱翊钧第六子生母:李敬妃兄弟:朱常瀛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一月受封惠王。

  • 朱常瀛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常瀛

    桂端王朱常瀛(1597年4月25日―1645年12月21日),男,汉族,明神宗朱翊钧第七子,明光宗朱常洛异母弟,永历帝朱由榔之父,母孝敬李太皇太后。明朝宗室、藩王,封于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于天启七年九月廿六就藩。崇祯十六年(1643),张献忠率部攻陷衡州,桂王携子朱由楥、朱由榔逃往广西梧州避难。

  • 纪纲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纪纲

    纪纲(?—1416),临邑(今属山东德州)人,佞臣,明成祖永乐年间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桀骜不驯,诡计多端,诬陷周新、解缙等人。1416年,纪纲以“谋大逆”的罪名被凌迟处死。本名:纪纲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临邑逝世日期:永乐十四年(1416年)官职:锦衣卫指挥使大明建文元年(1399年),

  • 朱文圭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文圭

    朱文圭(1401年—1457年),生于应天府(今南京),祖籍南直隶凤阳府。明惠帝朱允炆次子,母皇后马氏,兄朱文奎,靖难之役后成为高墙庶人,史称建庶人。南明年间被追谥为润怀王。本名:朱文圭所处时代:明朝出生地:应天府(今南京)出生日期:1401年逝世日期:1457年(存疑)祖籍:南直隶凤阳府建文四年(

  • 朱文奎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文奎

    朱文奎(1396—?),建文帝朱允炆长子,母皇后马氏。生于应天府(今南京),祖籍安徽凤阳。洪武二十九年十月晦日,据说朱文奎出生后,太祖朱元璋说:“日月皆终,大凶之象。”所以很不高兴。建文元年(1399年),立为皇太子。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攻入南京之后,与其父朱允炆一起失踪。明安宗朱由崧为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