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金学曾

金学曾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171 更新时间:2024/1/13 11:13:29

(生卒年未详),字子鲁,明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善草书,诗画谱有其所书;隆庆二年(1568)进士,授工部主事,历郎中,改礼部主事,出为湖南督学;由于他对整顿学校中禁止讲学的做法持异议,认为“学不讲,则所崇业?”结果遭到弹劾罢归。

基本资料

名:金学曾

别名:金子鲁

国籍:中国明代

出生地:明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

职业:官员

主要成就:善草书

隆庆二年(1568)进士

字:子鲁

从政经历

金学曾

在闽期间,有华侨陈龙侨居吕(今菲律宾),携带番薯藤种归来,在福州南台沙帽池试种成功;万历二十二年(1594),福建发生旱荒,金学曾大力推广种植番薯以度饥荒。

巡抚政绩

福州先薯亭是纪念明朝万历年间引种和推广番薯的华侨陈振龙和福建巡抚金学曾而建的。

郭沫若曾颂扬陈振龙“此功勋当得比神农”。先薯亭下有一条小路,两石夹峙于路两边,叫“天门”。天门中的一块夹石极似鲸鱼,称“鲸鱼石”。过天门岩壁上有清代画家广陵禹隶书“饮岚”。明朝初年在这里种植“长颈鹿榕”,如今盘石而生,根粗叶茂,酷似长颈鹿翘首南天。

由于他对整顿学校中禁止讲学的做法持异议,认为“学不讲,则所崇何业?”结果遭到弹劾罢归。万历十年(1582)后,又起用为佥事,历任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当时倭患困扰浙闽地区,金学曾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倭寇出没规律,建闸置戍以遏其攻势。一旦倭至,立即下令阻击,使其不能聚集合势。由于指挥得当,先后取得了松下、乌丘、语屿、铜山、澎湖、南澳、甘山等战役的胜利。在闽期间,有华侨陈振龙侨居吕宋(今菲律宾),携带番薯藤种归来,在福州南台沙帽池试种成功。二十二年,福建发生旱荒,金学曾大力推广种植番薯以度饥荒。清时,福州乌石山建有先薯祠,以纪念引种者陈振龙及推广者金学曾等的功德。

明朝时候,人口增加,粮食日益紧张。高产的稻米、小麦是主要食粮。为增加粮食产量,南方大力发展双季稻,海南地区还出现三季稻。16世纪,福建、广东等地从国外引进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很快推广开来。玉米大约在明朝中期,由国外传入我国,首先在闽浙、云贵等地栽培。到了明末,玉米已经传到了北方。16世纪后期,甘薯由东南亚传入我国广东、福建。16世纪末,有一次福建的台风灾害严重,巡抚金学曾广泛征求救荒作物。有人献上从吕宋偷带回国的甘薯。金学曾下令在福建推广,帮助人民度过一次大灾荒。人民感谢金学著,称甘著为金著。17世纪初,江南发生灾荒,经科学家倡导,将福建的甘著引种到淞沪一带,后又逐渐推广到黄河流域。

在玉米、甘薯传入我国的前后,花生也由福建、广东商人从南洋一带引进。明朝时只做果品食用,后来推广到华中、华北地区。明朝的蔬菜种类大大增加,从国外引进了马铃薯、番茄、辣椒、洋白菜、四季豆等。

陈振龙,原籍福建长乐,早年往吕宋(今菲律宾)经商,在当地发现一种薯类,清甜可口,可充粮食,就想方设法将它引回福州,并在巡抚金学曾的帮助下,试种推广。当时福建正逢饥荒,番薯的试种、推广,使人们度过了饥荒。

金学曾还在总结陈振龙父子经验的基础上,写成中国第一部有关番薯的专著《金薯传习略》;从此,番薯逐渐推广到全国各地。

标签: 金学曾

更多文章

  • 朱鲔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鲔

    朱鲔,字长舒,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人。公元22年(地皇三年)参加绿林军起义,为首领之一,绿林军分兵之后,与王匡北入南阳,号新市兵,称将军。公元23年(地皇四年),拥立大汉宗室刘玄为帝,刘玄登基后拜朱鲔为大司马,入长安之后,刘玄大封诸将为王,封朱鲔为胶东王,但朱鲔以汉高祖有约“异姓不得封王”,

  • 长叙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长叙

    他他拉·长叙(1837—?),满洲镶红旗人,他他拉·裕泰四子。中文名:他他拉·长叙性别:男出生日期:1837年道光十七年八月生,侧室游氏出,曾任礼部右侍郎、刑部右侍郎、刑部左侍郎、户部右侍郎,官至户部侍郎。一娶大学士觉罗宝兴之女;再娶惠端亲王绵愉四女;三娶大学士宗室载龄之女;四娶副都统宗室奕贵之女。

  • 吕宫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吕宫

    吕宫(1603—1664)字长音,江苏武进人,清初大臣。顺治四年一甲一名进士,授秘书院修撰。九年,加右中允。十年二月,上幸内院,召宫与侍讲法若真,编修程芳朝、黄机,命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论。宫论有曰:“伊、周、卫、霍,争介不介。”上喜曰:“此三公语。”列第一。寻谕吏部:“翰林升转,旧例论资俸,亦论

  • 陈于泰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于泰

    陈于泰(1596—1649),字大来,号谦茹。今高塍镇亳村人。曾任翰林院修撰。本名:陈于泰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日期:1596年6月20日逝世日期:1649年7月30日字号:大来性别:男陈于泰,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丙申五月二十五日,卒于顺治六年乙丑六月二十一日,今高塍镇亳村人。父陈一教、

  • 刘理顺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理顺

    刘理顺(1582年-1644年),字复礼,号湛六,河南杞县人,明末状元。会试十次不第,崇祯七年(1634年)中一甲一名进士(状元),思宗还宫喜曰:“朕今日得一耆硕矣。”官至左中允。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入北京,刘理顺在墙壁上写下成仁取义,孔、孟所传。文信践之,吾何不然之句后,便酌酒自尽。其妻

  • 刘同升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同升

    刘同升(1587年-1646年1月),字晋卿,又字孝则,江西吉水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十五年(1587年),卒于明绍宗隆武元年十二月(1646年1月)。明朝崇祯十年(1637年)丁丑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其父刘应秋探花出身,与大剧作家汤显祖是同年进士,两人曾同朝为官,意气相投,久而久之两人结成了儿女亲家

  • 朱善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善

    朱善(公元1314年至1385年),一作朱善继,字备万,号一斋,丰城(今属江西省)人。生于元仁宗延祐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十八年,享年七十二岁。九岁通经史大义,能属文。洪武初,为南昌教授。廷对第一,授修撰。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终于家。明武宗正德中,谥文恪。善以文章为明太祖所知。著有《一斋集》十六卷,与

  • 吴伯宗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吴伯宗

    吴伯宗(1334-1384)名祐,以字行于世,明初金溪新田(今属江西省东乡县红光垦殖场新田分场)人。天文学家。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曾祖吴可,宋登仕郎,漕贡进士(举人),其兄弟吴名扬,参与文天祥勤王军,入幕府;祖父吴泰运;父吴仪,字明善,元乡贡进士(举人),时称“东吴先生”。本名:吴伯宗别名:祐字号:伯

  • 杨辀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杨辀

    杨辀(生卒年不详),字梓夫,慈利人,元朝官员。本名:杨辀字号:字梓夫所处时代:元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慈利主要作品:《诗经发挥》、《鸡肋集》元至治元年(1321),考中进士,官茶陵州同知,累官翰林待制。明初,隐居不仕。建聚奎书院,讲学其中。著有《诗经发挥》;《鸡肋集》,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著录。

  • 谌宏昌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谌宏昌

    谌宏昌,1944年9月生,贵州织金人。中共党员。1967年8月参加工作。任陆军第14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中文名:谌宏昌国籍:中国出生地:贵州织金出生日期:1944年9月毕业院校:贵州大学大学学历。少将军衔。贵州大学中文系毕业。2000年任贵州省军区政委,贵州省委常委。第10届全国人大代表。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