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丽尼

丽尼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198 更新时间:2024/1/17 5:39:15

丽尼,原名郭安仁,1909年生于湖北孝感。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位有影响的散家,有巴金为其编选的《白夜》和《鹰之歌》两本散文集存世。曾任《泉州日报》副刊编辑,晋江黎明高中、武汉美专教师。1930年到上海参加左联,与巴金等人创办文化生活出版社,抗战后在福建、四川从事写作和教学,任重庆相辉学院外文系、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1949年后历任中南人民出版社、中南人民文学艺术出版社、中央电影局艺术编译室、中国影协编辑,《译文》编委,广州暨南大学教授。“文革”中受到迫害,1968年殁于广州。1978年9月平反昭雪,恢复名誉。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白夜》、《鹰之歌》、《黄昏之献》,译著长篇小说《田园交响乐》、《贵族之家》、《前夜》、《天蓝的生活》,专著《俄国文学史》,文学剧本《伊凡诺夫》、《海鸥》、《万尼亚舅舅》、《苏瓦洛夫元帅》等。

基本资料

中文名:丽尼

别名:郭安仁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北孝感

出生日期:1909.11.4

逝世日期:1968.8.3

职业:教授

代表作品:《白夜》和《鹰之歌》

生平介绍

丽尼家乡现在的行政区划是孝昌县,1909年11月4日,丽尼出生在该县白沙镇栗树湾张这个郭姓和张姓杂居的村子里。丽尼有兄弟4人,其中一人早逝,郭氏兄弟很早就离开了家乡,此后丽尼没有回过故乡。

在武汉读中学时,丽尼因参加五卅运动被学校开除。他一度在上海劳动大学旁听,并自学。1930年前后,在福建、武汉等地教授英语。1932年丽尼又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他参加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5年,与巴金、吴朗西等人创办文化生活出版社。抗日战争爆发后,丽尼在武汉国民党一军事译著机构担任翻译,从此中断了创作生涯。新中国成立后,除在武汉大学任中文系教授外,丽尼主要在武汉、北京的一些文学艺术编译部门工作,并任《译文》(后改名《世界文学》)编辑委员。1950年,他担任武汉中南人民出版社编辑部副主任,后历任该社副社长兼总编辑。1965年丽尼到广州暨南大学任中文系教授。“文革”期间,丽尼遭受迫害,1968年8月病逝于广州。

动荡岁月

动荡的岁月过早地中断了丽尼的创作,丽尼也过早地离开了“江南的土地”。丽尼留下的书越来越难找,记录丽尼的书似乎也不多了。

1981年《革命史资料》第五集上刊登了张执一同志的一篇回忆文章,文中说:“文学家丽尼在解放战争期间曾在国民党军委首脑机关任英文翻译,乘机弄到一份蒋军整个作战计划,找不上党的关系,只好到上海找作家胡风,胡风找到在庆龄主持的中国福利基金会工作的廖梦醒同志,廖再设法转交给我,上海局密电报给了中央军委,军委曾来电奖励,认为对我军作战有很大的帮助。”那时丽尼完全可以随他所在的机关远走台湾,但他没有,他毅然地又带着妻小重返山城,避居北碚。

曾在中南人民文学艺术出版与丽尼共事的社长胡青坡一篇文章中这样回忆丽尼:“我和安仁同志一起工作期间,他充分表现了他的长者风度,对于青年作者新老作家的作品都是一丝不苟地审阅,或提出意见或进行修改,务使其达到出版水平,从不草率。他宽容大度和蔼可亲,我尊重他,遇事共同商量,他对我的意见也是尊重的。我们常常促膝而谈,几乎每晚都海阔天空、漫无边际地谈到深夜。我们的思想感情是相通的,所以至今,我和大家一样怀念着他。”

巴金是最了解丽尼的人,他说:“在我靠边的期间有人从广州来‘外调’丽尼的事情,我所知有限,他不曾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谈起来,他只是一个心地善良的老好人,一个清清白白、寻寻常常的人。但是他的默默的死亡对我们的文学事业也是一个损失,倘使他能留下一本、两本新的散文,那有多好啊。”

文学创作

《江南的记忆》

丽尼的散文代表作为《江南的记忆》。“七·七”事变后携家眷逃难时的情景,深深地刺激了他,使他在自己这最后的散文作品里写道:“我记忆着那土地。我记得,在一次夜行车上,我曾经一手搂着发热的孩子。用另一只手在一个小小的车子上,握着短短的铅笔,兴奋而又惭愧地借着月光,写下几个大字:江南,美丽的土地,我们底!……”对这部散文杰作,巴金曾说:“江南,美丽的土地,我们的这样响亮的声音,这样深厚的感情,我们永远忘记不了《江南的记忆》的作者。”对那朴素、刚健、涵义深沉、感情激

越的“几个大字”,巴金更无限感慨道:“在抗战的年代里,我不知道多少次重复说着这一句话,我常常含着眼泪,但是我心里燃起了烈火。甚至就在那些时候,我也相信我们美丽的土地是敌人夺不走的。”

《江南的记忆》可以说是丽尼的代表作,也是他最后的一篇散文,巴金曾经这样说:“江南,美丽的土地,我们的这样响亮的声音,这样深厚的感情,我们永远忘记不了《江南的记忆》的作者。”然而,我此次寻访丽尼,却发现关于丽尼的记忆在逐渐模糊。

《黄昏之献》

丽尼从1928年开始写作,二十世纪30年代初已经成为引人注目的青年散文作家,与缪崇群一起被称为“悲哀与忧伤的歌手”。丽尼的第一本散文集《黄昏之献》,“完全是抒情的作品,在形式上十分接近于散文诗的写法,他用低细的声调,玲珑的文字,诉说自己满脸的痛苦。”(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

《黄昏之献》是一篇悼亡散文,充满了悲凄的情绪,作者以抒情的语言,运用象征和比喻手法,一唱三叹,创造了悲哀凄怆的氛围,抒发了作者悼念亡友的深挚之情。“断裂的心弦,也许弹不出好的曲调来吧?”起句就是揪心的提问,它马上把读者领进了一种悲哀的境界。

“说是你应该在梦中归来就我,然而,这崎岖的山路,就是你底梦魂也将不堪其艰难的跋涉呀!

啊,我是如地思念你哟!而且,更想不到这就是永远的别离。”

丽尼初期的散文着重抒发自己在“梦一般的生活”里的感受,怀念童真的友谊,咀嚼青春的爱恋,在忧郁感伤之中怀着企望。逐渐地,作家的笔触从狭小的内心世界转广阔的社会现实,叙事的因素也随之加强,出现农民工人的面影,城乡破败的景象,既有民族危亡的阴霾,间或也闪现出群众抗争的折光。

《鹰之歌》

在《鹰之歌》,丽尼散文的调子有了变化。写于1934年12月的《鹰之歌》仍然有一种浓郁的愁苦:“当火焰苦闷地窒息于潮湿的柴草,只有浓烟可以见到的时候,一刹那间,一整个世界就变得黑暗了。”不过,已不仅仅是愁苦了。在《鹰之歌》中,丽尼用“伸展着两个翅膀”飞翔的雏鹰,象征勇敢地投身于革命斗争的年轻的女伴,“短促而悠扬的鹰之歌”,象征这位革命者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是这“年轻的鹰”,使“凄然地流下眼泪”的“我”,“欢乐地笑了,而感觉了兴奋”。“年轻的鹰”英勇牺牲之后,丽尼在文章结尾,又一次强调“南方是有着鹰歌唱的地方,那嘹唳而清脆的歌声使我忘却忧愁而感觉兴奋的。”

丽尼的文学成就不仅表现在散文创作上,他还为我们留下了一批翻译作品。1937年,在杭州西湖边,3个年轻人决心译出屠格涅夫的六大长篇小说,组成《屠格涅夫选集》,他们是巴金、丽尼和陆蠡。3人进行了分工,丽尼译《贵族之家》和《前夜》;陆蠡译《罗亭》和《烟》;巴金译《父与子》和《处女地》,还译了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3位年轻的翻译家开始了艰苦的翻译工作。他们在抗战胜利前后向国人献上了这六大长篇小说的精美译文。丽尼还翻译了契诃夫、高尔基、纪德等人的作品。

写作风格

在散文写法上把叙事与抒情紧紧结合在一起,不事雕琢铺陈,以清新秀丽见长,文笔委婉,思绪活跃,有浓郁的诗意,这是丽尼散文的特点。丽尼自己认为“在讲故事上我是一个比谁都拙劣的低能者”(《〈白夜〉后记》)。他的抒情小品比叙事之作更有自己的特色。

主要作品

黄昏之献(散文集)1935,文生

鹰之歌(散文集)1936,文生

白夜(散文集)1937,文生

丽尼散文选集1982,上海文艺

阴影(短篇小说集)苏联科罗连珂等著,1931,新时代

田园交响乐(中篇小说)法国纪德著,1935,文生

天蓝的生活(中篇小说)苏联高尔基著,1936,文生

贵族之家(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37,文生

前夜(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3,文生

伊凡诺夫(戏剧)俄国契诃夫著,1946,文生

海鸥(戏剧)俄国契诃夫著,1946,文生

万尼亚舅舅(戏剧)俄国契诃夫著,1946,文生

苏瓦洛夫元帅(戏剧)苏联巴克特列夫等著,1949,上杂

伟大水道建筑者(短篇小说集)苏联鲍·波列伏依著,1953,中南人民文学艺术出版社

人物轶事

巴金很喜欢丽尼的散文,曾经把他的散文介绍给靳以,发表在《文学季刊》里,又介绍给上海的黄源发表在《文学》月刊里,1935年底在上海巴金为丽尼出版了他的第一个散文集《黄昏之献》。巴金不仅是丽尼的那本书的主编,还是他的这本散文集的校对人。以后巴金又为他编了两本散文集《鹰之歌》和《白夜》。

标签: 丽尼

更多文章

  • 颜家龙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颜家龙

    颜家龙,曾任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南大学兼职教授、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华诗词学会名誉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文名:颜家龙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南省涟源市出生日期:1928年1月逝世日期:2012年11月2日职业:教授,书法家毕

  • 何鹏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何鹏

    1924年7月生,辽宁省沈阳市人。1948年毕业于原国立东北大学法律系,1951年又毕业于东北人民大学研究生班。现任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学系教授,刑法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刑法研究会顾问,吉林省法学会顾问,吉林省律师协会顾问,吉林省比较研究会顾问。中国著名刑法学家、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何鹏先生于201

  • 肖国镇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肖国镇

    肖国镇(1934年9月-2016年11月12日),男,汉族,吉林四平人,1956年9月参加工作,196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0年1月退休。1956年9月至1960年6月在东北师范大学任教,1960年6月至2000年1月先后在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系、通信

  • 李际春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际春

    李际春(约1536年-1583年),字应元,明代杞县青龙岗村(今西寨乡黄土岗村)人,20岁考中嘉靖丙辰科进士,授职行人司行人。中文名:李际春国籍:中国(明)民族:汉出生地:杞县青龙岗村今西寨乡黄土岗村出生日期:约1536逝世日期:约1583字:应元时琉球国(今日本冲绳县)为中国的属国。其君主中山王奏

  • 顾秉谦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顾秉谦

    顾秉谦,字益庵,明末昆山(今属江苏)人。1624年-1626年任内阁首辅,是明朝天启末年的一任宰相,但是也是历史上一个遭人鄙视和唾骂的宰相。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编修,累官礼部右侍郎。天启元年晋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第二年魏忠贤掌权,他率先趋附,史称为人“庸尘无耻”,“曲奉忠贤,若奴役然”。天

  • 刘肃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刘肃

    刘肃(1188—1263),字才卿,威州洺水(今邢台威县)人,邢州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邢州大治的主持人。金兴定二年词赋进士。尝为省令史。金亡,依严实,辟行尚书省左司,又改行军万户府经历。本名:刘肃所处时代:元朝出生地:威州洺水出生时间:1188去世时间:1263性别:男身份:尚书省令史国籍:中国刘肃

  • 许权中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许权中

    许权中(1894—1943),陕西省临潼县(今西安市临潼区)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党中央派他去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和红军大学学习。1930年夏,许权中在苏联学习结束,奉调回国,到中共北方局军委工作。抗战期间从事地下活动,1943年被暗杀。中文名:许权中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

  • 魏振瀛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魏振瀛

    魏振瀛,男,汉族,1933年出生,河北威县人,中共党员。1950年参加工作,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后留校任教。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杰出的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中国民法学研究会顾问,原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暨学术委员会委员、原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经济法学研究会副总干事、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法学学科教学指导

  • 刘和珍君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和珍君

    刘和珍(1904年-1926年),原籍安徽歙县,生于江西南昌,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鲁迅于1926年4月2日在《语丝》发表散文《纪念刘和珍君》,因被大陆收入中学语文课本而广为人知。她的父亲九皋本籍徽州歙县,在江西候补。她的母亲姓何,江西人。她因生长江西,入女师大

  • 杨纪琬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纪琬

    杨纪琬教授,我国社会主义会计制度的奠基人,著名会计理论家、教育家,注册会计师制度重建和恢复的创始人。曾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兼法制委员会委员,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员,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成本研究会副会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会计研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