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朱庆澜

朱庆澜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426 更新时间:2023/12/10 19:38:53

朱庆澜(1874—1941),字子桥、子樵、紫桥。祖籍浙江绍兴钱清镇秦望村人,出生于山东济南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父锦堂,游幕山东,为历城刑名师爷,庆澜生于任所。6岁丧父,14岁丧母,自幼孤贫力学。17岁,为治理黄河河工。后随友赴东北,投东三省总督赵尔巽部下,深受赏识,历任三营统领,凤凰、安东知县,东三省营务处会办,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任陆军步队第二标标统。同年入陆军将校研究所,充督练公所参议。朱庆澜还是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命名者。1968年获韩国建国勋章。

基本资料

中文名:朱庆澜

别名:子桥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济南

出生日期:1874年

逝世日期:1941年

职业:政治家、将军、慈善家

毕业院校:陆军将校研究所

主要成就:陕西省开垦事业获韩国建国勋章

祖籍:浙江绍兴

人物生平

朱庆澜原籍浙江绍兴钱清镇秦望村。父朱锦堂,游幕山东,为历城刑名师爷,朱庆澜生于任所。6岁丧父,14岁丧母,自幼孤贫力学。17岁,为治理黄河河工。后随友赴东北,投东三省总督赵尔巽部下,深受赏识,历任三营统领,凤凰、安东知县,东三省营务处会办,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任陆军步队第二标标统。

清宣统元年(1909年),赵尔巽调四川总督,朱庆澜随之入川,任四川巡警道,第三十三混成协协统,旋升陆军第十七镇统制,特给陆军副都统衔与同盟会员程潜等编练新军,成为西南主要军事力量。辛亥武昌起义,他响应革命,宣布四川独立,被推为四川大汉军政府副都督。后因巡防队索饷哗变及川籍军人反对,不得已离川。民国元年(1912年),任黑龙江督署参谋长,1912年,被袁世凯聘任为临时总统军事顾问。1913年10月后改任护军使兼署民政长、巡按使、黑龙江省将军。

民国5年7月,受段祺瑞任命为广东省长。

民国翌年7月,任广东新军司令。张勋复辟,首先通电声讨,响应孙中山“护法”主张,电请来粤主持大计。7月17日,孙中山率起义海军及部分国会议员抵粤,备受欢迎与支持,并从省长警卫军中拨出二十营改编为护法军。段祺瑞对此大为不满,为逼走庆澜,下令改长广西,遂不得不离开广东。后寓居上海。

民国11年,应张作霖之邀,重返东北,任东北特区行政长官兼中东铁路护路军总司令。积极维护国家主权,将铁路沿线俄人所占100多万亩土地全部收回。

民国14年辞职。此后长期从事慈善救济与抗日救亡事业,先后任华北慈善联合会会长、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国民政府赈济委员会委员长等职,为赈灾奔走呼号,不辞劳瘁。

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后,联络各界人士,组织辽吉黑热民众抗日后援会,自任会长,积极募款支持东北义勇军。次年,日军进攻上海,又向国内外募捐,并承担宣传、医疗、运输等工作,支持十九路军抗日。

于1931年2月至1932年5月任国民党监察院委员,1931年10月至1933年4月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1933年4月任全国航空建设委员会委员。1935年7月起,任中央救灾准备金保管委员会常务委员。1938年8月,任全国赈济委员会常务委员兼主持第五救灾区工作。常年奔走于山陕豫之间,惨淡经营。

民国22年5月,冯玉祥、吉鸿昌等在张家口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即送去银元10万,以充军饷。

抗战以后,在陕西创立黄龙山垦区,收容难民达5万余人。

生前关心桑梓,出资创办渔后小学,招收本村儿童免费入学,并为家乡修路,福泽乡里。

民国30年1月,积劳成疾,卒于西安灾童教养院。西安各界公葬于长安县杜曲乡东韦村,冯玉祥为之作碑文。

法门寺

1937年,朱庆澜来到法门寺,眼前一片凄凉情景。自清初顺治年间法门寺修葺后,到上世纪初三百年间,法门寺已经破旧不堪。”朱庆澜为重修法门寺开展广泛的义赈活动,朱庆澜在救助灾民、收养灾童的繁重行程中募捐经费,1937年重修法门寺真身宝塔工程正式动工,这是1609年法门寺塔建成后330年第一次大规模整修。除真身宝塔之外,修缮工程还兼及法门寺大殿、山门、道路等项,为了妥善安全保管文物,朱庆澜专门成立了文物保管委员会,制定了极其严格的制度,以便相互监督和制约。朱庆澜组织力量,先后从塔上清理出68尊明代铜佛造像和一些石刻佛像,在对这些佛像进行了称重、量高、背文、标志等等之后,均进行了造册登记。修塔人员还相继发现了红白珊瑚宝石、琥珀、红玛瑙、水晶珠、珍珠、骨圆珠和铜莲座、铜宝塔等极为名贵的宝物。面对诸多宝物,朱庆澜的处理策略是“原塔封存”,避免了散失和被盗的可能。同时,在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将“塔体倾斜,下层已多剥落,中多裂缝,全体雕残”的法门寺塔修复一新,并使塔下唐代地宫秘密保存,不被人知,未曾扰动。

1987年法门寺地宫考古发掘,发现唐代佛像装于铁皮盒中,盒右方竖刻“子桥委员长救济灾童纪念”,左方竖刻“武威童幼所长方炎率四百十三名灾童敬献”字样。

据当事人回忆,维修时曾见塔下有井,井下有物,依朱庆澜指示,原样修砌,妥加存藏。

此即后来震惊中外的法门寺唐代地宫、四枚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一枚灵骨,三枚影骨),这是目前世界仅存的佛指舍利大唐王朝数千件供佛珍宝的现世,其中唐皇室和内库供奉的一百二十一件(组)金银器,首次发现的唐皇室秘色瓷系列,为我国陶瓷考古最重要的收获;来自古罗马等地的琉璃器群,是世界琉璃器考古史上空前的重大发现;上千件荟萃唐代丝织工艺的丝(金)织物,其中包括武则天等唐皇帝后金丝绣裙、服饰等均是稀世珍宝;四百多金丝绣裙、服饰等均是稀世珍宝;四百多件珠玉宝石及数百件漆木器,还有水晶(玉)棺椁及代表法身佛大日如来、释迦佛最高权威的大锡杖等,都为绝代珍器。

这些奇珍异宝数量之多、品类之繁、等级之高、保存之完好是极为罕见的。经专家鉴定,国宝级文物27组(40件),一级文物80组(99件),为全省之最;国宝级文物,一级文物占有比例为全国之最。

之所以能完整是否朱庆澜的修葺保护密不可分。朱庆澜还同时修复了法门寺内铜佛殿、钟鼓楼和大雄宝殿,从河南请来高僧良卿法师,使寺院得以完整过渡到全国解放。

2007年5月16日旅游到位于西安与宝鸡之间的扶风县的法门寺,亲睹国宝级文物不能不说是托朱庆澜之福啊。

朱庆澜在法门寺历史文化保护进程中是当代不可多得一位先驱。

生平轶事

朱庆澜1903年在盛京任三营统领,坚持民族大义,曾为击毙美国间谍的哨官潘炳荣抗拒清廷,被革职留任,后又立斩鱼肉百姓的清廷宗室洪其文,朝野震动,被清廷摘掉花翎。武昌首义告捷,成都立宪派妥协,朱代表军方参加军政府,任副都督,因兵变被逐。后朱庆澜任黑龙江督军兼巡按使,整顿军队,巩固边防,收回沙俄所占的我黑龙江航权,民众以首航轮命名为“庆澜号”以资赞颂。

1917年,朱庆澜任广东省省长,拥护中山先生护法,将省长亲军30营兵力交给孙中山先生,成立粤军,成为广州军政府基本军事力量。不久,朱庆澜离广东省长任,只身离粤。

1923年,朱庆澜任中东铁路护路军总司令兼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九一八”事变后,朱庆澜组织“辽吉黑民众后援会”,以会长名义募集十余万银元援助冯玉祥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与日寇血战七昼夜,收复多伦四县。在长城喜峰口抗战中,朱庆澜亲自组织第一批物资运往前线,使宋哲元部队痛歼日军,敌寇丧胆,日军自认“遭受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

1925年后,朱庆澜脱离政坛,全力从事社会慈善和救济事业。

1923年,朱庆澜发起“俄国灾荒赈济会”,集粮数百车过境救助俄国灾民;1927年山东大旱,朱庆澜组织“华北慈善联合会”并联合北平、天津等地募捐款项,援粮18万担,救济冀、鲁、豫三省及天津灾民百万余人;1928年,朱庆澜担任了“孝惠学社”委员长。孝惠学社设立在府右街的“壮学庐”。其全名是“孝惠学社义赈委员会”,由民间慈善家唐锡晋长子唐宗愈创办。

1930年长江大水,沿岸多处决口,受灾数省,浩劫空前,各界推朱庆澜为灾区工作组主任,他即由陕西火速赶至,一面疏洪,一面救灾,劳累昏迷,经抢救康复;1928年至1930年陕西连续3年大旱,仅1929年统计,全省灾民656万余人,因灾死亡250余万,为救燃眉之急,朱庆澜以“华北慈善团体联合会会长”名义,动员各地“三元钱救一命”,他亲赴陕西视察,又去东北,募集钱币百万元,粮食16万担,并亲自率众押车解运灾粮由沈阳经华北至西安。他请冯玉祥让出军营三百余间,成立西安灾童教养院,又在灾情最重的扶风县设教养院,收灾童数百,同时并兴办农场,发展生产。

1938年,华北、东北因日寇大举侵略,灾民大量流入陕西,朱庆澜亲自主持创办了著名的黄龙山垦区,以垦代赈,安置灾民五万人,垦田23万亩。朱庆澜众多赈灾慈善事业,堪称近代中国赈灾史上一座丰碑,受到人民的称颂。

在近代文化文物保护方面,朱庆澜功绩卓著。他走到那里,保护修复到那里。北至黑龙江、哈尔滨有他修建的极乐寺;南到上海,有他保护的静安古寺。陕西塔寺林立,古迹遍布,朱庆澜在保护和修葺文物古建筑方面,身体力行,建树众多。

从1930年起,在朱庆澜主持下,“历修华严初祖、四祖塔,兴教寺玄奘、窥基、圆测诸师塔,并重修大雁塔,而大兴善寺、青龙寺、千福寺及泾阳大寺、岐山太平寺、扶风龙光寺等,相继重修。”

朱庆澜先生还是一个反对帝国主义的国际主义者,三十年代初,曾支持韩朝爱国志士反日斗争,受到韩国政府的嘉奖。

朱庆澜先生淡泊名利,胸怀宽广,爱人救人,在同时代人民中佳话广为流传。他在陕西十余年间,拯救灾民,兴办教育,保护文物古迹,拓荒垦植,奔走呼号,终因积劳成疾,咯血不治,于1941年病逝,葬于终南山东韦村,长眠于三秦大地,终年67岁。

高山仰止,缅怀朱庆澜先生,请诗人们为朱庆澜先生写一首诗。

出任省长

1914年初,孙中山总结了二次革命失败教训,把进攻重点放在东三省,革命据点设在大连。派宁武前往黑龙江等地进行策反。

为策反黑龙江省督军朱庆澜、驻军旅长巴英额,宁武先赶赴齐齐哈尔游说朱庆澜。宁武晓以大义之后,朱庆澜表示:“护国讨袁义不容辞,请宁兄向孙中山做负责介绍。”在策反朱庆澜成功后,宁武又迅速赶往哈尔滨,策反巴英额,巴英额亦表示了起义决心。宁武返回大连,立即将策反朱庆澜、巴英额的情况,向在日本的孙中山做了详细汇报。孙中山接到汇报,精神振奋,即派蒋介石、丁仁杰赴哈,协助宁武做好策反工作。

1914年9月中旬,蒋介石(化名石田雄介)、丁仁杰(化名长野周作)化装日本人,携带孙中山亲笔信,来到齐齐哈尔。宁武特陪同丁仁杰会晤朱庆澜,面交了孙中山亲笔信。朱庆澜表示坚决起义倒袁(世凯)。遗憾的是朱庆澜手下师长许兰洲被袁世凯收买,率兵哗变,迫使朱庆澜远走天津。后来朱庆澜出任广东省长,曾迎接孙中山离沪返粤,进行二次护法斗争。

人物评价

冯玉祥:朱子桥,老将军,我民国,大伟人,一生最清廉,行兼智仁勇。只知有国,不知有身,公而忘私,识远器深,宽厚为怀。勤劳诚恳。四川、广东、东三省,所到之处留美名。……大仁大义,一片慈心,全国人民记在心中。

程潜:千万一时尽,家无升米私。勤惠本天性,私谥复何疑?此老真倔强,致身惟利物。

书信往来

朱庆澜将军复郭介梅先生之书信:

中央振务会朱委员长与著者书一

五日大函,并附件均悉。海属义振,刻已竣事。先生善行,将如山积。佩甚!羡甚!属题《法戒录》签条,请将此书寄稿一阅,现有大德法师在沪讲经,正好请教,如以为可,自当遵题,事关弘化,不敢疎忽。复颂善绥!

朱庆澜谨六月十一日

摘自郭介梅先生《法戒录》(国光印书局,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初版)

中央振务会朱委员长与著者书二

函及尊著《法戒录》稿,上下二册,拜读一过。崇正辟邪,破迷入觉,慈悲济世,钦佩莫名!然恃在知己,妄易数字,签条书成,连同稿本挂号寄还,收到后,请将误处改好交排,排出,须请多人校对,敝处任校,其一也。

朱庆澜再拜七月二十二日

摘自郭介梅先生《法戒录》(国光印书局,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初版)

赠朱子桥将军

郭介梅

朱公印庆澜,前长东省,善政频颁。但有利益,无不兴崇。民二十年任国府救济水灾委员会长,援溺各县同胞。近组东北难民救济会,拯危极其热心。

紫阳世泽浩无涯,长发其祥积善家。

菩萨心肠超上竺,英雄肝胆照中华。

锦衣累叶将军树,旌节交柯逸老花。

义粟仁浆流不尽,恒河万斛唱量沙。

不从浊世说功名,宦海何如慧海清。

灾域穷黎筹急振,义仓家法廓常平。

性禾善米宣三德,移粟分囷慰众生。

有脚阳春经过处,仁风翔洽惬舆情。

摘自郭介梅先生《省馀存稿》(国光印书局,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一月再版)

标签: 朱庆澜

更多文章

  • 王凌云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凌云

    王凌云(1899年9月27日~?)小名新成,字仙峰;蟒庄村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著名抗日将领;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三期毕业,陆军大学将官讲习班第五期、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三期毕业。抗战期间获得青天白日勋章,美国银质自由勋章。1968年9月,因在文革中遭到冲击而离家出走,就此失踪,下落不明中文名:王

  • 保育钧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保育钧

    保育钧,男,蒙古族。1942年5月9日出生,江苏南通人。196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历任人民日报社记者、编辑、组长、部主任、编辑委员、秘书长、副总编兼秘书长、副总编辑兼华东分社社长。1996年1月调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1998年起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第十届全国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

  • 任光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任光

    任光(1900-1941),中国作曲家,曾用笔名前发。1900年出生于浙江省嵊州市(城关镇),自幼喜爱音乐,爱看绍兴大班、莲花落等,入嵊县中学读书时已学会拉二胡、吹铜号、弹风琴,有“小音乐家”之称。中学毕业后入上海震旦大学。中文名:任光别名:前发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省嵊州市出生日期:19

  • 汤化龙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汤化龙

    汤化龙(1874—1918),字济武。汉族,湖北蕲水(今浠水)人。日本法政大学毕业。历任湖北省谘议局议长、湖北省军政府民政总长、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秘书处长、北京临时参议院副议长、众议院议长、教育总长兼学术委员会长。与立宪派首领梁启超关系往来密切,民国初著名立宪派头面人物。中文名:汤化龙别名:字济武国

  • 崔子范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崔子范

    崔子范(1915-2011)曾用名崔尚治。山东莱阳人。1940年至1945年于延安军政学院和延安高级党校学习,后任山东胶东地区南海行政公署专员。1949年后历任北京医院政委,国务院城市建设部勘察测量局局长。1956年任北京国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美协理事。自幼喜好绘画,得齐白

  • 燕飞霞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燕飞霞

    燕飞霞(1940年-2005年),原名王进,甘肃平凉人,祖籍吉林,我国著名传统武术流派——崆峒派的第十代掌派人,七八十年代武学界炙手可热的人物。他16岁就在第一届全国武术比赛(1956年)中夺冠,17岁在缅甸举行的世界武术大赛中独得枪、剑、拳、掌和拂尘五项冠军5项冠军,他也是当年五大门派中最年轻的掌

  • 儿玉清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儿玉清

    儿玉清(1934年1月1日—2011年5月16日),日文名:こだまきよし,日本著名演员、电视主持人、书评家。毕业于学习院大学演剧部,先后出演了《谢谢》、《白色巨塔》等多部经典剧集。东京时间2011年5月16日,儿玉清因为胃癌不治,在东京都内某医院去世,享年77岁。中文名:儿玉清外文名:こだまきよし别

  • 吴绍澍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吴绍澍

    吴绍澍(1906—1976),出生于上海。1922年就读于上海法政大学,受进步思想影响,加入了国民党。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国民党南京市党部。1934年任汉口市党部委员,出席了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38年经朱家骅推荐任三青团武汉支团筹备干事。同年秋,武汉沦陷,他绕道长沙、桂林等地赴重庆。1939

  • 蔡炳炎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蔡炳炎

    蔡炳炎(1902―1937),安徽合肥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步科和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一期毕业生。曾参加北伐战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任国民党陆军第十八军六十七师二○一旅少将旅长,参加淞沪抗战。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文名:蔡炳炎外文名:Cai

  • 杨怀庆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杨怀庆

    杨怀庆(1939.02~2012.12.12),男,山东寿光人。海军上将军衔。1958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海军舰队训练团学员,海军护卫舰支队政治部组织科干事,海军舰队政治部部干事、副科长、科长、副部长、部长,海军基地政治部主任。1987年入中央党校学习。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