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奚啸伯

奚啸伯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166 更新时间:2024/1/9 21:45:19

奚啸伯(1910--1977),字承桓,满族,1910年出生于北京。京剧老生,后四大须生之一。祖姓喜塔腊氏,满族正白旗人,祖籍北京大兴县。其祖父裕德是前清文渊阁大学士,后入阁拜相。父熙明,曾任度支部司长,善于绘画书法。

基本资料

中文名:奚啸伯

国籍:中国

民族:满族

出生日期:1910年

逝世日期:1977年

职业:京剧演员

主要成就:为“四大须生”之一。

代表作品:《白帝城》《乌龙院》《苏武牧羊》

祖籍:北京大兴县

人物简介

奚啸伯(1910—1977)北京人。满族。自幼爱好京剧。青年时代常出入北京票房,唱老生,宗谭派。曾得言菊朋赏识,授以《打鼓骂曹》等剧。二十一岁正式搭班演出,先后辅佐杨小楼、尚和玉、尚小云。1935年加入“承华社”,在上海为梅兰芳配演。经梅等提掖,艺事益精。回京后自组“忠信社”,与张君秋、侯玉兰等合作,在京、津、沪等地演出。他缺乏严格幼功训练,但能刻苦自励,认真实践,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终享盛名。表演上着重刻画人物,唱法上长于喷口吐字,讲究口劲,特别对京剧老生“衣欺”辙的运用,有系统的研究。代表作有《白帝城》、《宝莲灯》、《清官册》、《苏武牧羊》、《法门寺》等;与筱翠花合演的《乌龙院》一剧,尤为著名。为“四大须生”之一。解放后上演新戏《范进中举》,现代剧《白毛女》、《红云崖》等,颇获好评。历任北京市京剧四团团长、石家庄地区京剧团副团长。

艺术经历

奚啸伯自幼喜爱书法绘画艺术,并对京剧产生了浓厚兴趣。四大须生之一言菊朋与奚家素有往来,言的二哥向奚的父亲学习绘画,奚啸伯也常到言家听言菊朋调嗓,8岁时从手摇留声机学会《朱砂痣》、《探母》。

1921年他11岁那年,他参加了一次聚会,即席清唱《斩黄袍》,博得在场的言菊朋的赞许,遂正式拜言为师,学了不少谭派(谭鑫培)戏。后又向余叔岩问艺,如《群英会》中的鲁肃,就是余叔岩所亲授。他还吸收高庆奎、时慧宝、王凤卿等各家之长。

奚啸伯与京剧有不解之缘,在小学、中学期间,坚持学剧,文戏请老生名贾吕正一指点,武戏向杨派(杨小楼)名票于冷华求教。平时则在放学后悄悄跑到票房学艺,有时则去姑父关醉禅家串门学剧。每日清晨必到后门(地安门)喊嗓,即使刷牙漱口,也利用点滴时间耗腿。奚啸伯高中毕业后在故宫博物院当录士,抄写白折,熟读史书,习练书法,积获酬金,奉献老师。他还常和票友秦古乐、樊子期等人票演。

1929年正式下海。下海后改乳名“小白”为“啸伯”,意为爱唱的人,以志夙愿实现。

奚啸伯下海后,广泛接触教授、学者、画家,以增长知识。二十二岁时,在天津先搭尚和玉所组的玉成班唱二牌老生,成为专业演员。1933年后又搭杨小楼、尚和玉、马德成、新艳秋、小翠花、章遏云、李香匀、雪艳琴、金友琴、胡碧兰等班社唱二路老生。

1933年应尚小云之约与其合作《御碑亭》,与程砚秋合作《法门寺》,与荀慧生合作《胭脂虎》。

1935年梅兰芳提携他进入“承华社”,应梅兰芳之约以二牌老生身份去武汉、香港与梅兰芳同台演出《宝莲灯》、《三娘教子》、《打渔杀家》等剧。

在与“四大名旦”合作的过程中,奚啸伯深受薰陶,在艺术上颇获裨益。他喜爱靠把戏,曾对挚友说:“《定军山》我一辈子不唱也得会。”他真的学会了,并与徐元珊试演,他饰老黄忠,一个转身上马、甩髯、倒蹉步,使同仁咋舌不已。

1935年始,自行组班任领衔演员,在春和戏院露演。

翌年梅兰芳赴津在中国大戏院演出,邀请他合作,演出剧目有《探母回令》、《汾河湾》、《王宝钏》、《三娘教子》、《法门寺》、《龙凤呈祥》等。同年,茶商李伯芝家堂会,奚啸伯代余叔岩在《群英会》中扮演鲁肃,由此声名渐起,与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并称为“四大须生”。

1937年自挑大梁,并拜李洪春为带道师,当时合作演出的有李洪春、李德彬、傅德威、赵德钰、金少山、张君秋、张曼君等人,后又邀侯玉兰、高盛麟、裘盛戎等加盟。

他不止一次地对人说:“论嗓子我不如谭富英,论扮相我不如马连良”。但他不甘拜下风,勇于探索,终于积累了以字定腔、以情行腔、错骨不离骨等科学发声方法,把“衣七”、“人辰”辙升华到新高度,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1940年到上海演出,报纸称“奚啸伯吐字是遒而不浊,行腔是新而不俗,戏路是大而不伏,作风是劲而不火,集诸子百家大成,而树一帜”。

解放后,奚啸伯曾担任北京京剧四团团长、石家庄京剧团副团长等职,同时还热心于现代戏的实践和创作。

不幸的是,10年内乱中,奚啸伯因受迫害而半身不遂,于1977年12月10日病逝。

艺术特点

奚啸伯在40年艺术生涯中,以委婉细腻、清新高雅的唱念艺术,气质文静、感情深沉的表演才华,深受观众的喜爱。奚啸伯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在历史、文学、书法诸方面都有很高的修养,腹有诗书气自华,舞台表演气质脱俗、清新典雅、文静深沉、委婉细腻,世称奚派。奚派风格着重体现在“唱”上,他的演唱讲究声韵,他用毕生心血积累了一整套“唱”的法则,如“以字定腔”、耍腔耍板,“以情行腔”、“错骨不离骨”、“唱胡琴、让胡琴”、“赶板夺字”、“唱戏唱气口”等等,可以说他的唱是法度严谨、系统规则的一套学问。他的嗓音音量并不大,但清晰悦耳,韵味醇厚,著名戏曲学家徐慕云先生,形容奚啸伯的演唱有“洞箫之美”。如他在《哭灵牌》、《白帝城》、《李陵碑》、《范进中举》等戏中的演唱,如泣如诉,悲怆凄恻,直如鹤唳九霄,感人肺腑,可谓是“奚派”绝唱。

代表剧目

代表剧目有《范进中举》、《白帝城》、《失空斩》、《杨家将》、《十道本》、《四郎探母》、《空城计》、《上天台》、《击鼓骂曹》、《法门寺》、《白蟒台》、《苏武牧羊》、《二堂舍子》、《红鬃烈马》、《二进宫》、《乌盆记》、《三娘教子》、《白毛女》、《霓虹灯下的哨兵》、《奇袭白虎团》等。

奚派传人

入室弟子有:刁元礼、韩治安、苏承龙、欧阳中石、孟筱伯、张宗南、张荣培、孙宝成、章共鸣、赵菊扬、王韵声、赵履中、朋菊庵、金福田等

奚派传人有:李伯培、杨志刚、张建国、张建峰、王小婵等。

活动年表

1921年,农历辛酉年:言菊朋收奚啸伯为徒

1936年,农历丙子年,秋:1936年李伯芝夫人寿辰堂会

1936年5月28日,农历丙子年四月初八日:梅兰芳三次赴武汉演出

1937年,农历丁丑年:奚啸伯自组忠信社

1937年,农历丁丑年:奚啸伯拜李洪春为师

1949年4月,农历己丑年:天津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部文艺处召开梨园界座谈会

1956年9月1日,农历丙申年七月廿七日:北京市京剧界为成立“北京市京剧工作者联合会”举行义演第一天

1956年9月2日,农历丙申年七月廿八日:北京市京剧界为成立“北京市京剧工作者联合会”举行义演第二天

1956年9月3日,农历丙申年七月廿九日:北京市京剧界为成立“北京市京剧工作者联合会”举行义演第三天

1956年9月4日,农历丙申年七月三十日:北京市京剧界为成立“北京市京剧工作者联合会”举行义演第四天

1962年12月1日,农历壬寅年十一月初五日:石家庄专区京剧团

1962年赴沪演出

1963年,农历癸卯年:石家庄专区京剧团

1963年赴武汉演出

相关评价

奚啸伯艺术风格的重点是“唱”,他用毕生心血积累了一整套“唱”的系统法则,如“以字定腔”、“以情行腔”、“错骨不离骨”、“唱胡琴、让胡琴”、“赶板夺字”、“唱戏唱气口”等等,可以说,他的“唱”是法度严谨、有系统、有规则的一套学问。他在辙口的运用上,也下了极深的苦功,“衣齐”辙是老生演唱的一个难点,他经过努力,对“衣齐”辙发音的运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后来“衣齐”辙几乎成了他专擅的辙口。他嗓音音量并不大,但清晰悦耳,韵味醇厚,著名戏曲音韵学家徐慕云先生形容奚啸伯的演唱有“洞箫之美”。

奚啸伯对字的四声音韵,吞吐收放,能准确、适度地进行艺术处理,对于“吐字”的“喷”、“擦”、“弹”、“切”各有法度,既细致又讲究。所以他的念白不仅清楚明晰,字字入耳,而且铿锵成节、入情入微。

标签: 奚啸伯

更多文章

  • 方招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方招

    方招,19岁,湖北罗田县人,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一学生。2009年10月24日下午2时15分许,为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十多名大学生手拉手结成人梯扑进江中营救,两名男孩获救,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2009年10月29日,长江大学决定对陈及时、方招、何东

  • 何东旭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何东旭

    何东旭(1990~2009),男,湖北枝江市人。2009年10月24日在荆州宝塔河江段江滩上为营救两名不慎落水的小男孩而不幸遇难,当时年仅19岁,是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一学生。中文名:何东旭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北枝江逝世日期:2009年10月24日职业:学生何东旭系家中独子。其父亲何居伟

  • 刘浩天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浩天

    刘浩天(1912.11.5—1984.1.9)男,汉族,原名刘奕生,曾用名刘昆。江西省宁都县第二区龟庄乡湖背村人。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海舰队司令员、中将。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特派员、组织股股长,中国人民抗日军

  • 范无病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范无病

    范无病,即海灯法师(1903一1989)四川江油人,俗名范靖鹤、范无病。曾就读于四川大学附设中国文学院、四川警监专门学校。二十一岁出家为僧,随侍虚云、静权等法师学佛习禅。自幼爱好武术,曾师事少林武僧汝峰、丹岩、云禅等习武,武艺高强,有二指禅等绝技,以武功名世。曾任新都宝光寺、登封少林寺武术教师,晚年

  • 泷下毅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泷下毅

    泷下毅(たきしたつよし,TakishitaTsuyoshi,1975年11月5日-2013年3月10日),日本的男性声优,茨城县出身,所属事务所为青二Production。他是青二塾大阪校第14期毕业生,大阪艺术大学出身。代表作品有《真·三国无双》系列的司马懿等。擅长橄榄球。2009年和同事务所的鹿

  • 孔仲起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孔仲起

    孔仲起,名庆福,字仲起。原籍浙江慈溪,1934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绘画世家,祖父子瑜、父小瑜、兄伯容均擅长花鸟博古画,有名于时。孔仲起少年学画,后因家境不济,14岁辍学,17岁入上海英雄金笔厂当工人,其间发奋自学,业余积极参加美术活动。1955年入学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为

  • 荣臻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荣臻

    荣臻(1889—1960),河北省枣强县人。1912年考入保定军校第一期炮兵二队。1914年分配到奉军李景林部,曾任排长、队官、连长、副官等。1917年1月考入北京陆军大学。1919年毕业后返回奉军服务,1929年3月13日,任中国国民党第五编遣区驻沈阳办事处主任,1930年任东三省保安司令部军事厅

  • 沈家本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沈家本

    沈家本(1840—1913),字子淳,别号寄簃,清末官吏、法学家。新法家代表人物。浙江吴兴(今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竹墩村)人。历任天津、保定知府,刑部右侍郎、修订法律大臣、大理院正卿、法部右侍郎、资政院副总裁等。沈家本精于经学和文字学,继承了我国学术传统中宝贵的考据方法和求实精神。著有《诸史琐言》。沈

  • 高福源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高福源

    高福源(1901—1937),字绍卿,祖籍直隶(今河北)盐山,1901年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县马家屯村(今大石桥市博洛铺镇神树村)。其父高玉麟曾任袁世凯时期的管带(骑兵营长)。高福源十多岁时,从家乡营口到绥远,后在北京汇文中学读书。1921年考入北京辅仁大学。1923年秋,考入东北讲武堂第五期学习。毕业

  • 徐梦秋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徐梦秋

    徐梦秋,1895年出生于安徽寿县;1925年入上海大学,同年加入中共;参加过北伐战争。1927年,中共派徐梦秋去苏联学习。1930年8月回国抵达江西苏区,被任命为军委秘书、军委秘书长。1934年随同中央红军参加了长征。1935年9月改任红三军团宣传部长。1937年11月赴苏联治病。到达迪化后他被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