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张钟端

张钟端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272 更新时间:2023/12/20 3:26:32

张钟端(1879—1911),河南许州人,1905年赴日本留学,先入宏文书院,后入中央大学,专攻法政,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武昌首义后,应湖北都督黎元洪、革命军临时总司令黄兴电召返国,共同策划方略。1911年12月抵开封,设立秘密机关,被推举为河南军政府临时总司令兼都督,召集党人仁义会成员组织革命军,拟于12月23日巡抚齐耀琳出城祭天时,将其暗杀,宣布河南独立。但因中国同盟会内情及起义计划为内奸探悉,起义未成,为清军所擒。受审时毫无惧色,慷慨陈辞。1911年12月24日壮烈牺牲。

基本资料

中文名:张钟端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许州

出生日期:1879年

逝世日期:1911年

职业:革命家

毕业院校:日本中央大学

信仰: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参加辛亥革命

东渡日本

张钟端,1879年出生在河南许昌。他不能忘记,父亲因未听州官召唤,而被迫害致死。1905年,为了振兴中华,富国强兵,张钟端毅然东渡日本留学,并加入中国同盟会。为响应孙中山的号召,宣传革命思想,他在日本东京创办《河南》杂志。因经济拮据,他重返故土,多方奔走,博得中州巨富刘青霞的同情和资助。《河南》杂志出版后,清政府便勾结日方将张钟端囚禁拘捕,后经革命友人营救出狱,又被清廷取消官费留学待遇。当孙中山号召留日学生回国参加起义之时,张钟端当机立断,别离已有8个月身孕的日籍妻子返回国内参加武昌起义。

投身革命

1911年10月,武昌革命志士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京汉线,镇压革命的清军蜂拥南下。中国同盟会会员张钟端自告奋勇,请缨北上,准备发动河南省城开封的军民起义,以拦截南下清军,解除刚刚建立的湖北革命军政府的困境。

此时,清朝统治者也正加紧河南的布防。他们在催促北洋新军南下的同时,急令河南当局“严为设防,以固根本”。特别是河南项城人袁世凯任清内阁总理大臣之后,为防止在他后院“起火”,对河南更是加倍防范。他一面搜罗党羽导演“爱国公会”骗局,麻痹河南人民,一面调兵遣将,准备进行弹压。

张钟端来到开封,他很清楚地意识到只身一人深入敌兵驻守的这座古城,将会遇到重重艰难险阻,但他从立志革命开始,就做好了献身于事业的准备。

在开封,张钟端找到了在大河书社的中国同盟会会员李锦公。李锦公见张钟端自武昌归来,十分高兴地说:“你回来就好了,如今开封城内正需要你这样能一呼百应的人。”随后,李锦公向张钟端详细地介绍了开封城内的情况。

袁世凯的高压政策和阴谋手段并没有扑灭开封古城的革命烈火。沈竹白、庚先、韩立纶、暴式彬等许多隐蔽下来的同盟会会员都在积极聚集革命力量。开封城中的仁义会和兰考、朱仙镇一带的红枪会等民军组织也正在一天天壮大。面对革命势力的发展壮大,巡抚宝一边称病卸职,一边调巡防营加强抚署防务。在他的住处四周,拉上铁丝网,挂上铜铃,以防不测。

张钟端听了李锦公的介绍,对发动开封军民起义充满了信心。他立即开始活动,走访了王庚先、韩立纶、暴式彬、刘荣棠、李锐五、刘镇华等人,拜会了开封仁义会首领单鹏宴及游侠徐振泉、李鸿绪,联络了开封图书经理王天成和丝绸经理崔德聚。找到了在河南武备学堂读书,向往革命的青年李心昂。张钟端和李心昂又一起前往兰考,很快说服了兰考城北关的傅天龙、牛场的孔庆先、马场的王梦兰等仁义会、红枪会的头领,共同参加起义。

一天夜里,张钟端在开封南关中州公学召集王庚先、韩立纶、暴式彬、刘荣棠、李锐五、刘镇华等人,共商起义大计。大家同意了张钟端提出的“五路进军,光复河南”的战斗方案。

在五路进军计划分头实施之后,张钟端着手策动清军驻开封巡防营官兵的反正工作。李锦公的弟弟李干公在清廷开封常备军任稽查。张钟端通过李干公认识了开封巡防营中任游击的张照发。张照发为人质朴,又讲义气,许多巡防营官兵都好与他结交。张照发闻武昌起义,也拟效法举事,只因官小力单,未敢轻动。几经交谈,张照发告诉张钟端,巡防营统领柴德贵有反正之意。为了扩大革命力量,张钟端让张照发去争取柴德贵倒戈反正,柴德贵表示同意。柴德贵在张照发家里与张钟端会面,当谈到发动起义先攻取哪些地方时,柴德贵提出要先占领“藩库”(银库),让参加起义的官兵装满腰包。张钟端不同意,说“藩库”里的存银是国家的财产,不能随便装入私囊。柴德贵听后心里不悦,与张钟端又谈了一会儿,便离开张照发的家,返回营房。

张钟端为筹集军饷,曾发动开封商界捐资。然而,由于清政府的重利盘剥,开封商界大部分店铺只是勉强支持门面,难以资助。正当张钟端为筹备军饷而犯难时,刘青霞从南京来到开封。刘青霞本姓马,其父马丕瑶,曾任两广总督;次兄马吉樟为翰林院侍读、湖北省臬台。她嫁于尉氏大地主刘耀德后,改姓刘。尉氏刘家号称中州巨富。拥有良田双千顷,从北京到南京沿途15个城镇,都有刘家的店铺。而刘青霞拥有的财产又居刘氏五门之首。仅在开封,她除占有桐茂典当铺之外,刘氏公茂典当铺的财产还有她的一半。1907年,刘青霞在随次兄马吉樟赴日本时就参加了中国同盟会,为革命做过许多贡献。这次她返回开封,就是为了协助张钟端发动开封起义的。当她得知张钟端缺乏军饷时慷慨地说:“桐茂典当铺现有白银1600两,作为你发动起义的军饷,先拿去支用,随后我再多做筹备。”张钟端一时感动得热泪盈眶,决心要光复河南,不辜负革命同志和仁人志士对他的期望和帮助。

就在这时齐耀琳来到开封接替宝职务。齐耀琳是袁世凯选中的一员干将。他一到开封,就立即增岗添哨,加强布防。张照发、王天成、单鹏彦等许多革命志士,都向张钟端建议:趁齐耀琳还没有站稳脚跟,赶快动手。张钟端也觉得巡抚衙内新旧更替是个难得的良好时机。于是,他决定在中州公学召开骨干会议,建立革命组织,加强这次起义的领导力量。

策划起义

1911年农历十一月初一傍晚,开封城内数十名革命志士,来到中州公学。经过民主讨论,反复协商,大家一致推选张钟端为河南革命军总司令,王庚先、周凌卓任副总司令。随后,张钟端宣布张照发任革命军协统,王天杰任革命军敢死队队长,张得成任革命军暗杀团团长,刘凤楼任革命军督队长,徐振泉任革命军敢死队选锋队队长,李鸿绪任革命军决死队队长,王梦兰任民军总指挥,李干公任民军选锋队队长,单鹏彦任民军敢死队队长,崔德聚任民军总招待。

会议即将结束,接到湖北军政府发来的电报,要求张钟端务必在农历十一月初五之前举行起义。

张钟端进行了一番考虑。他衡量自己一个多月来的串联、发动工作,虽然立刻举事显得有些仓促,如不发生意外,夺取省城也有可能。张钟端随即宣读了电文。接着,他宣布:“按照革命军政府电令,我们定于初四凌晨2时起义,以放火鸣枪为号,山东会馆为起义军司令部。这次起义,先由城内两千军民发难,分三路进攻督署。第一路,由王天杰率领;第二路,由徐振泉率领;第三路,由李鸿绪率领。城外民军由三路攻城。第一路,兰封、考城民军从曹门攻城;第二路,朱仙镇红枪会从大南门攻城;第三路,中牟民军从大西门攻城。此外,单鹏彦、刘凤楼各带200名壮士保卫司令部,张得成集合20名暗杀团队员刺杀齐耀琳,张照发时刻注意柴德贵动向,顺者为伍,共举大事,背者当即处死,以绝后患。”

各队首领离开中州公学之后,张钟端又让单鹏彦选派几名身强力壮的仁义会会员,火速前往洛阳、南阳、新乡、淮阳,给杨勉斋、刘粹轩、刘积学、韩立纶、暴式彬、阎子固等义军头领送信,让他们同时起义,声援省城。

农历十一月三日夜晚的开封古城,天空乌云密布,大街小巷漆黑一团,冷风飕飕,寒气逼人。然而,山东会馆之内却是火热异常,河南起义军正在迎接即将到来的激烈战斗。

晚10点左右,柴德贵派巡防营稽查张光顺、江玉山给司令部送来两箱枪支弹药。此二人是张照发的结义兄弟,曾歃血明誓参加革命。他们要亲自交与张钟端,但张钟端却不在山东会馆。

原来张钟端恐事有不测,临时决定将司令部移至前营门优级师范。

夜愈来愈深,黎明即将到来。开封城内的仁义会会员、商界、学界的革命分子以及清军巡防营中反戈的骨干力量,都在向预定地点会拢。兰封、考城、朱仙镇、中牟等地的民军,也正浩浩荡荡向着开封挺进。禹王台小高地上炮兵营的反正清军,已将炮口对准河南巡抚内衙。零时3刻,单鹏彦受张钟端之命,安排烟火队在优级师范门外堆起一堆堆干柴,正做着按时发出信号的准备。突然,数百名清军从四面包抄过来。

这情况太突然了。但张钟端临危不惧,他一边命令单鹏彦立即点火发出信号,提前起义;一边催促王庚先、周凌卓、沈竹白等人先走,自己留在后面迎敌。他们不肯走。这时,清军已逼近优级师范的小礼堂。张钟端目瞪着王、周、沈等人:“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你们赶快撤离此地,这是我的命令!”说罢双手举起王庚先,将他推出天窗。不料,这时张光顺、江玉山一阵狞笑,用手枪顶住了张钟端的后背。原来他俩是柴德贵安插到革命阵营中的两个奸细。

壮烈牺牲

刚刚燃起的革命之火又熄灭了。张钟端、周凌卓、沈竹白、单鹏彦、高凤楼等经过一番殊死战斗,因寡不敌众,当场被捕;王天杰、李鸿绪、徐振泉三队进攻抚署的头领,也遭伏击,被清军捆缚;南关小高地上的炮手还未来得及发炮,就被调离了炮位;张照发、张得成等巡防营中的反正志士,也因柴德贵告密,被齐耀琳解除了武装,与张钟端等30多位革命者一起,被押进了牢房。

朱仙镇、中牟两地的民军,久久不见城中起义信号,未敢轻动,拂晓时,只得分散隐蔽。兰封、考城民军头领王梦兰想探听消息,只身翻越城墙,落入隐阱被捕。

次日上午,齐耀琳开始审判革命党人。公堂上,张钟端大义凛然,威武不屈,当齐耀琳喝问:“你聚集匪徒放火行凶,可知罪吗?”

张钟端冷笑一声:“明知我是义师,为何诬我为匪?”

原来逮捕张钟端等人后,齐耀琳拍急电向袁世凯请示。袁世凯回电说,农历十一月五日,南北议和开始,双方停战。若审判、杀戮革命党人,则违反协议规定。因此,按照袁世凯的指令,齐耀琳要将张钟端等人以土匪肇事论罪。为此,他喝令三班衙役,将张钟端打得遍体鳞伤,妄图屈打成招。可是,无论如何严刑拷打,张钟端始终坚贞不屈。

齐耀琳见张钟端意志坚定,视死如归,觉得再问下去无济于事,便喝令将张押下,再审问其他革命党人。其他革命党人也和张钟端一样拒不认罪。对此,齐耀琳无可奈何。

审讯过后,齐耀琳将张钟端、王天杰、张照发、单鹏彦、刘凤楼、李鸿绪、徐振泉、张得成、崔德聚、王梦兰、李干公11人定为死刑。

农历十一月五日清晨,开封城刮起铺天盖地的黄沙狂风。张钟端和其他革命党人被推上刑车,押赴开封西关刑场。32岁的张钟端就要过早地走到人生的尽头。然而,他却没有丝毫的悲伤与悔憾。他生前常对人说:“人生自古谁无死,惟取义成仁,方能不朽。彼饱食暖衣,逸居待毙者,与禽兽奚异哉!”

刑车行至开封西关荆棘丛生的刑场上,残暴的清兵将张钟端等人推下刑车。张钟端昂首高呼:革命万岁!共和万岁!

好像是张钟端的呐喊震撼了苍天,在风停沙住的时刻,天空落下了一场大雪,掩埋了张钟端和其他10位烈士的遗骨。

中华民国成立后,张钟端等11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82年,开封市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将11烈士墓迁到风景如画的禹王台公园。

标签: 张钟端

更多文章

  • 萧永藻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萧永藻

    萧永藻,清朝大臣。历任授内阁中书、监湖口税务、广东巡抚、兵部侍郎、兵部尚书、议政大臣、太子太傅。雍正五年,永藻自恃其有操守,骄矜偏执,长其傲慢狂肆之罪,如议夺官,仍命护陵自效。中文名:萧永藻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644年逝世日期:1729年职业:议政大臣、太子太傅旗籍:汉军镶白旗萧永藻(1644-1

  • 任德耀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任德耀

    任德耀,笔名王十羽。江苏扬州人。民国29年(1940年)毕业于四川江安国立戏剧学校舞台美术系。先后在遵义血痕剧社、重庆中央青年剧社从事戏剧活动。民国36年春,在宋庆龄领导下,与张石流一起筹组中国福利基金会儿童剧团,为主要负责人之一。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随中国青年访苏代表团,访问莫斯科等城市

  • 李炳坤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炳坤

    李炳坤,1989年调入国务院研究室,历任农村经济组副组长、组长,农村经济研究司司长。2004年8月任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党组成员。2009年7月24日,李炳坤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57岁。另有革命烈士李炳坤。中文名:李炳坤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省江都县出生日期:1951年9月逝世日期:200

  • 何鸿业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何鸿业

    何鸿业又名晟保,山西省崞县(原平市)人。1923年出生,1937年参加革命,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建国后历任北京卫戍区后勤部政委、政治部副主任、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铁道兵后勤部政委等职,1983年被国务院任命为武警部队副司令员兼后勤部部长,参与组织了武警部队的重建工作,为武警部队的

  • 万友生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万友生

    万友生(1917——2003)男,别号松涛。江西省新建县西山乡人,江西省全国著名的中医学术专家,国家级著名老中医、国务院特殊津帖专家。生前曾任省卫生厅中医科负责人、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江西中医学院教授、中华中医学会第一、第二届常务理事等职,倾毕生精力提出寒温统一的外感热病理论体系,在全国中医学术界独

  • 鞠思敏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鞠思敏

    鞠思敏(1872──1944),名承颖,字思敏,1872年生于山东省荣城县衙门前街一个书香门第,祖父和父亲都是生员出身。他自幼聪敏,名闻乡里,20岁中秀才,21岁为廪生,在荣城县马山的私塾设帐讲学。1904年,32岁的鞠思敏,经荣城县知县保荐,考入山东师范学堂优级科,190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任山东

  • 巫白慧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巫白慧

    巫白慧,1919年9月出生,男,汉族,香港人,祖籍惠州,中共党员,1951年印度国际大学、蒲那大学印度哲学专业毕业,博士。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兼任国际印度哲学学会执委。学术专长为印度哲学、梵语学、佛学。1984年被印度国际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最高荣誉教授称号;1991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

  • 周应聪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周应聪

    周应聪(1900—1985),福建福州人,吴淞商船学校、烟台海军学堂毕业,1926年任海军第1舰队副官兼闽厦海军警备司令部副官处处长。1927年3参加国民革命军,1929年赴英国留学,回国后任海容巡洋舰航海正。1936年调任驻英公使馆海军正武官。1939年任海军水雷制造所香港办事处主任。1946年任

  • 卫建林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卫建林

    卫建林(1939年-2016年8月)山西闻喜人。中共党员。1964年后历任《红旗》杂志、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国务院财贸小组、中央办公厅研究室、中央书记处研究室文化组干部、中国民生研究院高级顾问,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中文名:卫建林别名:何唯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山西闻喜出生

  • 王稼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王稼

    王稼(1622年-1654年),字紫稼,一作子玠,又作子嘉,明朝末年昆剧名伶。风流儇巧,明慧善歌,原本是徐勿斋的歌儿,后归巡抚土国宝。国宝死,逃入燕。擅演《会真记》红娘,时人称绝。尤侗《艮斋杂说》记:“予幼所见王紫稼,妖艳绝世,举国趋之若狂。年已三十,游于长安,诸贵人犹惑之。吴梅村作《王郎曲》,而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