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宋瑞珂

宋瑞珂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837 更新时间:2023/12/9 1:07:08

宋瑞珂(1908——1995),汉族,山东青岛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步科毕业。参加了平定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的叛乱以及东征和北伐战争。抗战爆发后,历任国民党第十四师副师长、第十八军一九九师师长、第九军副军长、第六十六军军长,被授陆军少将。先后参加淞沪抗战、武汉会战、枣宜会战、常德会战等对日战斗。解放后,任民革中央监委,1984年,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当选为理事,后任上海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

基本资料

名:宋瑞珂

国籍:中国

出生地:山东青岛

出生日期:1908年

逝世日期:1995年

职业:军事,队长

毕业院校: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

主要成就:1940年5月升任第一九九师师长

籍贯:山东青岛

生平经历

1926年10月,被分发到新组建的第一军补充师第三团(后改编为第二十一师第六十三团)特务队任队长,后任该团第二营第六连连长。1927年,随军北伐,编入东路军,由闽赣打到浙江、南京。宋瑞珂所在第二十一师在浙江龙游县、严州、浪石埠和孙传芳部激战,并将其击溃。

3月间,第二十一师进占江苏吴江、同里。22日陈诚团连夜追击,宋连为尖兵,时近半夜进入苏州。4月上旬,宋瑞珂随第二十一师奉命进入南京。5月间,蒋介石继续“北伐”,调第二十一师占领清江浦、海州、徐州等地。6月下旬,第二十一师又调回南京。

1929年7月,宋瑞珂调任第十一师师部参谋。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宋瑞珂任第六十四团团附。中原大战结束后,宋瑞珂升任第六十三团团长。蒋介石发动对江西红军根据地的大规模军事“围剿”,宋瑞珂任随第十一师参加了第三、四次“围剿”。

1935年4月国民政府重新评定军衔,宋瑞珂被授为陆军步兵上校。12月宋瑞珂升为任第十八军第十四师第四十二旅旅长。

1940年5月,宋瑞珂升任第一九九师师长。6月参加宜昌战役,与敌人激战地十多天,第一九九师伤亡官兵三千余人。8月下旬,第一九九师将阵地交给新组建的第五十一师,宋瑞珂率部开往后方整补。

1943年春,宋瑞珂升任第六十六军副军长。5月,参加鄂西会战,至6月上旬,取得“大捷”,中国军队恢复到5月5日以前之原有态势。

1943年10月,宋瑞珂与军长方靖率领第六十六军参加常德战役。1944年8月,宋朝瑞珂获五等云麾勋章。同月,方靖调,宋瑞珂升任第六十六军中将军长。

1945年2月20日授予少将军衔。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宋瑞珂奉命率第六十六军于1945年9月10日到达武汉,宋瑞珂兼任汉囗、汉阳区警备司令。

1946年5月,第六十六军改编为整编第六十六师,宋瑞珂任师长。

1947年3月,整编第六十六师奉武汉行辕转陈城命令,开往豫北地区归郑州指挥所和第四兵团司令官仲廉指挥,参与对晋冀鲁豫野战军作战。

6月30日夜,经过修整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举突破黄河天险,豫西南地区吃紧,陆军总部即调在豫北的整编第三十二第六十六师增援鲁西南。整编第六十六师守羊山集,该师凭借有利地形,负隅顽抗,一直鏖战到27日,羊山制高点被解放军占领。解放军进入师部所在村庄,双方巷战和逐层争夺。整编六十六师全部被歼灭,宋瑞珂也被俘。

宋瑞珂被俘后,先后在解放军教导大队和功德林监狱学习,改造。

1960年11月28日,宋瑞珂被最高人民法院特赦释放。

1983年11月,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宋瑞珂被选中央委员会监察委员1984年6月,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被选为理事,后又兼任上海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1988年又当选上海市政协委员。1995年逝世,享年87岁。

传奇往事

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十二日首次媒体披露沪上黄埔同学会首任会长、黄埔三期抗战将领宋瑞珂鲜为人知的传奇往事。

适逢宋瑞珂诞辰百年,近百名黄埔老校友汇聚上海举办纪念座谈会。据沪上黄埔同学会资深工作人员透露,出身黄埔早期并在抗战中建有战功的宋瑞珂生平颇多传奇之处。更为人乐道的,是宋瑞珂留在大陆过完他不寻常的后半生,其晚年又成为沟通两岸黄埔人的特殊“桥梁”。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九五年,宋瑞珂人生中的最后十余年定居上海,经他迎来送往的台湾及海外黄埔校友多达二千余名,其中包括“将级军官”、国民党中常委、“国大代表”等重要人物百余人。

现任上海市黄埔同学会会长、李烈钧之子李赣驹尊称宋瑞珂为师长兼挚友。抗战期间,李赣驹尚在成都陆军军官学校十七期就读,已领略了宋的抗战风采。据李回忆,从一九三九年开始到抗战结束,日军多次大举向湖北、四川边境进犯,“陪都”重庆大为震动,川府成都也人心惶惶,当时宋瑞珂亲率国民革命军一九九师与其它部队一起在宜昌一线与日军血战。

年近九旬的李赣驹回忆道,宋瑞珂比他年长十多岁,但宋总是说“我们都是黄埔同学,不分前期后期,长幼尊卑,我们是共同为祖国统一努力服务的战友”,这句话令人记忆犹新。李赣驹回忆说,一九八三年,大陆筹建黄埔军校同学会时,宋瑞珂当选理事,当时宋曾经畅谈未来海峡两岸黄埔人再牵手的设想,可谓壮志满怀。

据介绍,宋瑞珂晚年勤于笔耕,撰写《回忆淞沪抗战》、《山东青岛早期黄埔同学二三事》、《回忆陈诚》等一百余万字的战争回忆录和文史资料,留下宝贵的文字遗产。今2008年适逢宋瑞珂诞辰一百周年,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将其著述集结成《宋瑞珂文史资料选集》。

标签: 宋瑞珂

更多文章

  • 龚秋霞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龚秋霞

    龚秋霞(1916年12月4日-2004年9月7日),原名龚莎莎、龚秋香。江苏崇明(今属上海市)人,中国著名电影演员。十二岁参加上海梅花歌舞团。在该团遍历大江南北,远涉东南亚,进行歌舞表演,成为该团台柱——著名的“五虎将”之一。中文名:龚秋霞别名:龚莎莎、龚秋香国籍:中国星座:射手座出生地:江苏崇明出

  • 孙蔚如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孙蔚如

    孙蔚如(1896--1979),西安市灞桥镇豁口村人,曾追随杨虎城将军多年,参与发动西安事变,是陕军抗日主帅,参加中条山抗战。1949年拒赴台湾,与中共取得联系,在上海迎接解放。建国后,历任国防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副省长,民革中央常委、陕西省委第一至三届主任委员,陕西省第一、四届政协副主席。是第五届全

  • 浦通修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浦通修

    浦通修(1920年10月—2009年9月11日),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曾任教育部副部长。194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浦通修的姐姐浦熙修、浦洁修、浦安修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知名人士。中文名:浦通修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嘉定出生日期:1920年10月逝世日期:2009年9月11日职业:官员毕业

  • 丁聪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丁聪

    丁聪(1916-2009),1916年生于上海,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发表漫画。曾任《人民画报》副总编辑。作品有《鲁迅小说插图》;《丁聪插图》;老舍《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众多作品的插图。中文名:丁聪别名:小丁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上海出生日期:1916年逝世日期:2009年5月26日职业:

  • 韩哲一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哲一

    韩哲一(1914—2011),男,回族,原名韩同臣、韩宝华,1914年7月生,山东禹城人。1932年10月被派往苏联学习并参加革命,1933年加入共青团。1934年6月在黑龙江被捕入狱,1937年6月出狱。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市委书记、副市长,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 曹铎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铎

    曹铎(1929年12月-2005年),表演艺术家。上海电影制片厂二级演员,中国电影协会会员。原华东革大文工团演员。1948年参加革命。1949年随解放军解放上海而来到上海。1952年踏进电影界,先后拍摄了60多部影片,十余部电视剧,扮演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曾出演86版电视剧《西游记》“误入小雷音”

  • 王莱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莱

    王莱(1926年-2016年9月28日),原名王德兰,祖籍山东,1926年在北京出生。王莱高中毕业後参演过话剧,至1951年在上海开始拍电影,第一部作品是《神龛记》。1953年应邀到香港演出《美男子》,从此移居香港,演出过《春天不是读书天》、《长巷》、《渔歌》等多部电影。成为20世纪中后期国语片首屈

  • 陶金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陶金

    陶金(1916.1.22~1986.9.28)原名陶秉钧,男,表演艺术家、编导,出生于江苏苏州,在北平长大。1935年,陶金于北平参加了唐槐秋的中国旅行话剧团。1937年抗战爆发后与一些进步电影工作者一起参加了“中制”。抗战胜利后,陶金回到上海,加入昆仑影片公司。1947年,受史东山和蔡楚生邀请,他

  • 徐倩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徐倩

    徐倩(1985年1月25日-2007年11月5日),1985年出生于山东滕州一普通工人家庭。父亲徐光利身高183厘米,母亲也有175厘米,18岁那年,她就已经拥有了亭亭玉立的近一米八的高挑身材。初中毕业后,徐倩因篮球特长被破格录取到当地最有名的滕州一中,在滕州人眼里,孩子进了一中,才有资格想象清华的

  • 杨月楼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杨月楼

    杨月楼(1844年-1889年),名久昌,派名久先。演艺京剧武生演员。清咸丰间随父到北京天桥卖艺,被徽剧名角张二奎收为弟子,使习武生。初在上海搭班,隶丹桂园。所演《安天会》等猴戏。动作灵活如猴,有“杨猴子”之称。1882年程长庚去世,接掌三庆班。曾为慈禧太后演出,在京、沪享有盛名。1888年入升平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