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王经燕

王经燕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195 更新时间:2024/1/18 16:16:19

(1902-1928),女,字翼心,又名玉如,小名若娃、荷心,江西省永修县淳湖村人。革命烈士张朝燮的妻子。1923年,考入江西省立第一女子中学高中师范部,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与向警予等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11月回江西。任中共赣北特委委员,永修县委组织部长,中共永修县委书记。1928年2月,任中共江西省委机关秘书,后任组织部代理部长。同年5月不幸被捕。1928年6月,惨遭杀害。时年26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经

外文名:WangJingyan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西省永修县淳湖王村

出生日期:1902

逝世日期:1928

职业:革命者

信仰:共产党

性别:女

人物简介

字翼心,又名玉如,小名若娃、荷心,革命烈士张朝燮的妻子。1923年,考入江西省立第一女子中学高中师范部,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与向警予等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11月回江西。任中共赣北特委委员,永修县委组织部长,中共永修县委书记。1928年2月,任中共江西省委机关秘书,后任组织部代理部长。同年5月不幸被捕。1928年6月,惨遭杀害。时年26岁。

人物生平

王经燕,1902年出生于江西永修县淳湖王村一个地主家庭。自幼与张朝燮订婚,1919年结婚后,在堂兄王环心和丈夫影响下,剪发放足,进女校读书。1923年,考入南昌省立第一女子中学高中师范部,参加江西青年学会。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发动女同学参加社会活动,组织成立“女青年社”,是南昌学生界杰出的女青年。

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江西地方党组织选送13人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已是三个孩子母亲的王经燕在丈夫张朝燮的支持鼓励下,毅然服从组织决定,告别家乡和亲人,10月3日从上海乘苏联货轮出发。与向警予、沈泽民、王稼祥李立三夫妇、袁赋秋等一起,于11月中旬抵达莫斯科中山大学,在校她发奋苦读,学完社会发展史、哲学、政治经济学、各国革命史等十几门课程,成绩优秀,不但能用俄语对话,还能翻译俄文书刊,被誉为“高材生”。

1927年秋,正当王经燕快要毕业时,传来丈夫张朝燮牺牲的噩耗,她惊闻噩耗,悲痛欲绝,谢绝组织上要她留在莫斯科的意见,要求归国参加战斗。于是和回国人员绕道蒙古,从西北边际入境,跋涉数月,于1927年11月,回到江西,任中共赣北特委委员、永修县委组织部长,她积极协助堂兄、县委书记王环心开展农村武装暴动的准备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中,她与男同志一起爬山涉水,忍饥挨饿地从事农村工作。

暴动前夕,其胞兄王经淄回到淳湖王村,发现堂兄王环心踪迹,遂向涂家埠国民党驻军告密,带队搜捕,王环心不幸被捕。她组织力量营救,未能成功,不久,王环心夫妇在南昌遇害。面对又一次沉重打击,王经燕愤怒地发出“欲志伤心惟努力”的铿锵誓言,接任了县委书记,紧急召开县委扩大会议,作出坚持武装斗争的决定。她同县委委员李德耀、淦克鹤等建立了南乡根据地,恢复了党团组织,作出开展武装斗争的决定。至1928年1月,全县共产党员发展到450人。

1928年2月,她调至中共江西省委机关,先任秘书,后任代理组织部长。化名“贺落霞”,以家庭教师为掩护,从事营救和安置战友等工作。5月,省委机关遭到破坏,王经燕不幸被捕。敌人得知她是留苏学生、中共江西省委要人,企图逼供打开缺口。在关押期间,她将法庭当讲台,大义凛然,义正辞严,用鲜明有力的论证,把昏庸的法官驳得张口结舌,无言以对。敌束手无策,派她胞兄王经淄劝降,她唾面痛斥。在审讯室里,她严守机密,任凭敌人毒刑拷打,残酷折磨,铁骨铮铮,宁死不屈。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6月夜晚,从容不迫地跨出牢房,临刑前,她神态自若,高唱国际歌走向刑场,敌人惨无人道地拔出刺刀割她的嘴和鼻子,又用刺刀猛戳她反绑着的双臂和下体,用铁块塞其嘴,在敌人这般疯狂残害下,王经燕英勇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年仅26岁。

王经燕殉难后,共产党的刊物《列宁青年》等刊物发表了悼念文章。

碧血伉俪

张朝燮,字淡林,1902年生,永修县艾城街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共永修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共永修县党小组长、国共合作时的江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工人部长、中共江西省委委员、永修县委组织部长等职。父亲张文渊是前清举人,曾经当过清朝的知县,是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王经燕,字翼心、玉如,小名若娃、荷心,九合淳湖王家人。父亲王德兼是永修的大财主,其实他也是一个读书人,精通文墨。张、王两家为世交。张朝燮、王经燕同年出生,由父母包办,从小就定下了童子婚。两人1919年春节期间结婚,当时他们都只有17岁。婚后两位新人甜甜蜜蜜,常挽手迈步于艾城东门河边的沙滩上,恩爱无比。春节后,他们的蜜月也结束了。张朝燮回南昌二中继续读书,王经燕也随丈夫来到了南昌,住在翠花街王经燕家的一幢房子里。(王经燕父亲在南昌有多处房产和铺面)。1920年10月他们的大儿子出世了。

张朝燮(1902-1927),字淡林(谵林),永修县艾城乡人。1919年,“五四”运动的风暴席卷全国,他正在江西省立南昌第二中学读书,代表二中学生出席南昌市中等以上学校在百花洲沈公祠召开的学生代表会,并于5月12日参加和组织震撼全省示威游行。1921年,他和王环心、王弼、曾去非等在南昌会馆成立“永修教育改造团”(后称“社会改造团”)。秋天,他毕业回永修,与改造团成员创办“含英”小学和“云秀”女校。

张朝燮的妻子王经燕(1902-1928),字翼心,又名玉如,小名若娃、荷心,是永修县淳湖王村的姑娘,两人自幼青梅竹马,订了婚约。1919年结婚后,在丈夫的影响和帮助下,她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带头剪发放足,进云秀女校读书。夫妻志同道合,心心相印,比翼齐飞。

张朝燮于1921年秋,考入国立武昌师范国文史地部,后转历史社会学系。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他从武昌师范大学毕业,回到南昌担任中共江西地方执行委员会的组织委员。同年7月,中共南昌特支在涂家埠建立永修县第一个党小组,他担任组长。

王经燕于1923年考入南昌第一女子中学。她积极参加各种革命活动,组织了进步团体“女青年社”,参加江西青年学会。是南昌学生界积极从事学生、妇女运动的杰出女青年。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中共江西地方党组织选送王经燕等13人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这时,她已有三个孩子,最小的还不满周岁,毅然服从组织决定,于10月3日从上海乘苏联货轮出发。张朝燮为她作《念奴娇--送别》词一首,以壮行色。11月2日,王经燕抵达海参威,因水土不服,卧病在床,带病写信给朝燮,流露出想念老母、丈夫和孩子的眷恋之情,朝燮立即写信劝慰,使经燕振作起精神,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发奋苦读,两年学完俄语、社会发展史等十几门课程。其中尤以俄语成绩突出。被誉为“高材生”。

1927年2月20日,经燕在给朝燮的信中说:“使我受莫大的痛苦,为的是怕你遭不幸的事情。虽然人人都知道牺牲是我们革命者所不能免的,我们革命是由牺牲得来的。没有流血,就没有成功之日。……”她的丈夫朝燮,就是一位随时准备为革命献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的共产党员。1925年12月17日,江西党的领导赵醒侬被捕,党的秘密机关遭到搜查,在南昌城中“捕捉共产党”的喧嚣声中,朝燮临时承担起赵醒侬的工作。他写信给经燕描述当时的处境是:“昼伏夜动,出没无常。”1926年9月16日,赵醒侬被反动军阀杀害。他慨然发出“剩好头颅酬死友,凭真面目见群魔”的誓言,不顾危险,秘密组织运输队、侦察队、担架队,支援北伐军。那时,他在给王经燕的信中写道:“有时夜行六七十里,日行八九十里,与农友同吃稗羹,同住秆洞。一切为了北伐胜利,昼夜不停地工作”。

11月8日,北伐军攻克南昌,朝燮回省城任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工人部长。不到两个月,南昌市成立总工会,发展4万多名会员,并在九江、赣州、景德镇等地组织起各种行业工会和纠察队。他和担任省党部农民部长的方志敏,成为江西工农运动的主要领导人。1927年初,经中共江西区委批准,朝燮回县担任中共永修县支部宣传委员和国民党永修县党部组织部长,与中共永修县支部书记王环心一同领导全县的工农运动。在他们的组织领导下,打土豪,斗地主,减租减息,禁烟查赌,红色风暴席卷永修。四月十五日凌晨,朝燮与环心等领导人正在永修县艾城城隍庙的县党部驻地开会,突然受到彭立生、吴廷桂等八十多名匪徒包围,我方只有八名农民自卫军,敌我力量悬殊,朝燮带头突围,从侧门冲出,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7岁。

1927年秋,王经燕正在苏联整装待归,原想很快就要与家人团聚,却传来了张朝燮牺牲的噩耗。她怎能想到两年的生离竟成了永诀,昔日的担心害怕都来到眼前,一时泪如泉涌,悲痛欲绝。她眼前不断闪现着亲人的身影,心潮涌起了临别赠词:“猛进、猛进,学成归来杀贼。”她镇静下来了,擦干了眼泪,坚定地向组织表示:共产党员就应有“见危受命”的精神!坚决要求回国投入战斗。她和回国人员绕道蒙古,从西北边际入境,跋涉数月。于11月回到江西永修。她一回来就积极协助堂兄、县委书记王环心开展农村武装暴动的准备工作。暴动前夕,王环心夫妇被捕,不久遇害。面对又一次沉重的打击,王经燕慨然发出“欲止伤心唯努力”的坚强誓言,并于12月接任中共永修县委书记。她同县委委员李德耀、淦克鹤等建立了南乡根据地,恢复了党团组织,作出开展武装斗争的决定。

1928年2月,经燕调江西省委机关,先任秘书,后任组织部代理部长。化名贺若霞,以家庭教师身份作掩护,从事营救和安置战友的工作。同年5月,省委机关遭破坏,经燕不幸被捕。在法庭上,她将法庭当讲台,口若悬河,用鲜明有力的论证,把昏庸的法官驳得张口结舌;在审讯室里,她任凭敌人毒刑拷打,残酷折磨,铁骨铮铮,宁死不屈。在6月的一个夜晚,经燕高唱《国际歌》走向刑场,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经燕殉难后,共产党的刊物《列宁青年》发表了悼念文章。

标签: 王经燕

更多文章

  • 赵以夫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以夫

    赵以夫(1189-1256),字用父,号虚斋,福建长乐人。南宋嘉定十年(1217)进士。历知邵武军、漳州,皆有治绩。嘉熙初(1237),为枢密都承旨兼国史院编修官。二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复除枢密都承旨,淳祐五年(1245),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以资政殿学士致仕。中文名:赵以夫国

  • 马廷鸾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马廷鸾

    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

  • 张默生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默生

    张默生(1895—1979),名敦讷,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县)人,著名学者、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系毕业。曾任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四川北碚相辉学院教授兼文史系主任,重庆大学中文系教授,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主任。张默生先生毕生治中国古典文学,尤擅先秦诸子之学,就中于《庄子》的研究造诣最深。作者生前只出

  • 萧萐父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萧萐父

    萧萐父(1924~2008),生于四川成都,祖籍四川井研。中国著名哲学史家,194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1956年受邀回武汉大学重建哲学系,是现今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创建者与学术带头人,并以此为基地开创了独树一帜的珞珈中国哲学学派。中文名:萧萐父国籍:中国出生地:四川成都出生日

  • 李宝琴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宝琴

    李宝琴(1933年—2015年5月20日),女,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人,泗州戏四大名旦之一。有苏皖鲁豫四省“泗州戏皇后”美誉,与严凤英、丁玉兰被毛主席誉为“安徽戏剧三枝花”。安徽省泗州戏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协会会员,安徽戏剧协会副主席,安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文代会。创造了李宝琴流派。“泗州

  • 陈奇猷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陈奇猷

    陈奇猷,著名学者,主要从事《韩非子》、《吕氏春秋》研究。1917年生于广东韶关。2006年10月3日逝世于上海。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曾任上海震旦大学文理学院、光华大学、诚明文学院教授,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上海古籍出版社特约编审。中文名:陈奇猷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17逝世日期:

  • 汪立三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汪立三

    汪立三(1933~2013)当代作曲家。著名音乐教育及音乐理论家。四川犍为县人。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届常务理事,黑龙江省文联副主席,黑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名誉院长。代表作有钢琴曲《东山魁夷画意组曲》、《他山集(序曲与赋格五首)》、《在阳光下》等。中文名:汪立三国籍:中华人民共和

  • 秦龙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龙

    秦龙(1904—1932)字志隆,化名老江、秦云,临海县人。自幼好学,曾在回浦小学就读,14岁小学毕业后考入浙江省立第六中学读书,接触了进步思想。1922年考入之江大学。1923年转学于上海复旦大学社会系。1926年到台州浙江省立第六中学任教。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下半年又回到上海,不久由组织

  • 向楚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向楚

    向楚(1877—1961),字仙乔(亦作仙樵),号觙公,四川巴县(今重庆市巴南区)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举人。19岁入县学,次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东川书院,师从前清进士出身的翰林赵熙,致力于汉唐经学和声韵文字学,时人将他与周善培、江庸合称为四川的“老三杰”。因其学术渊闳,于文字、音韵诸学造诣尤深

  • 渠本翘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渠本翘

    渠本翘(1862年-1919年),原名本桥,字楚南。祁县城内人。渠氏先祖于明洪武初年由上党迁居祁县,世以经商为业。到其父辈一代,渠家已经成为全省闻名的富商巨贾,是山西票号业中著名资本家,山西最早的实业家。渠本翘(1862—1919),1909年9月至1910年3月出任山西大学堂监督。渠本翘,字楚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