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苏清河

苏清河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534 更新时间:2023/12/14 22:25:15

苏清河(1941.6.20-2012.2.23),号莹玉,福建德化县城关宝美人。瓷都德化当代知名雕塑艺术家。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德化莹玉艺术陶瓷研究所主人。德化县陶瓷化研究会副会长、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理事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古陶瓷专业委员会委员。

基本资料

中文名:苏清河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福建省德化县城关宝美

出生日期:1941年6月20日

逝世日期:2012年2月23日

职业:美术师雕塑家

代表作品:《田螺姑娘》《白蛇传》《洛神》

个人简介

工作中的苏清河大师(一)

苏清河,德化县人,1941年6月20出生。福建省德化县莹玉艺术陶瓷研究所所长,高级工艺美术师,荣获“福建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称号。德化县一届政协委员、二至五届政协委,泉州市六届、七届政协常委,福建省七、八届政协委员,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福建省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副理事长。1992年,被评为福建省星火计划先进工作者。德化县优秀拔尖人才。

学艺

民国30年(1941年)7月,苏清河出生于瓷都德化历史著名瓷村宝美后井。世代业瓷。祖父苏中明(1887—1955年),名金午,民国时期于后井窑场经营“益发”制瓷作坊,自行设计烧制各种日用、陈设瓷器皿,远销国内外。父苏玉锻(1913—1942年),字长炼,从小随其父于瓷坊从事陶瓷手艺。清河尚未周岁,父亲英年早逝,依靠祖父、寡母温静(1913—1998年)业瓷抚养。时值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社会动荡,瓷业萧条,瓷坊几于歇业,祖父又年老体衰,家境窘迫,生活困苦。1955年3月祖父去世,雪上加霜。是年夏,清河小学毕业,因生活、学费无着,只得辍学从瓷。

1956年5月,清河进德化瓷厂雕塑组,从师于当代著名雕塑艺术家、当时德化瓷厂雕塑组(大组)组长兼工艺师苏勤明,并先后在小组长、师傅叶八板、林甲乙的直接指导下,从事岗位学艺,边学习边作业生产。由于他从小爱好美术、绘画,对瓷塑有不解之缘,因此进瓷厂雕塑组后,一心扑在技艺上,越干越兴趣。半时对什么新奇事物与文娱节目也舍不得去观赏;工别人午休,而他常自个儿呆在作业台前“摸捏”不停。他有天赋艺术才华,聪明好学,善思多问,努力不懈,所学技艺高出同行艺徒,每次质量评比常列前茅。不久,即工余尝试创作《洛神》、《白蛇传》人物及《田螺姑娘》等作品,受到师傅的器重与同行的称许。

办厂

1962年夏,由于当时社会与市场形势,瓷塑车间“下马”停产,苏清河被凋至窑组打杂。他为了理想、事业与生计,离开德化瓷厂,先后于本县、永安、三明一带民间搞泥塑木雕佛像。1964年后,辗转受聘于建阳瓷厂、永春苏坑瓷厂、古田棋坪洋瓷厂当技术员,从事瓷塑创作与授徒。后来又结合日用瓷、仿古工艺陈设瓷等的造型设计以及配方、化工色釉等的研究。他所到一地,都把那里的瓷厂办得很起色。如在古田期间,将棋坪洋瓷厂办成古田县第一家产品出口厂。1977年返回德化,受聘于苏洋大队东漈瓷厂。他到该厂后,针对其产品老化滞销等情况,着即设计、研制、开拓出色釉等16种新产品,于当时的广交会上获得大量订货。次年又研制仿古开片釉等瓷种成功,推出后风靡一时,使该厂产量产值效益激增,规模迅速扩大,职工由原近倒闭的20多人增至150多人,产品畅销日本、菲律宾、新加坡、美国等20多个国家地区。1980年7月,英国前驻华大使约翰·曼斯菲尔德·艾惕恩到德化参观考察瓷业时,在那琳琅满目的瓷苑中,特意挑选东漈瓷厂苏清河创作的一只古朴典雅的开片釉“怡神香炉”,对接待人员说:“像这样中国古代官窑才能烧制的名瓷,你们一个小小的队办瓷厂竞能制造出来,真不简单!我带回去,送给大英博物馆,还要加文字说明,让英国人民从中了解新中国的建设成就。”

1985年,苏清河承乡亲拥,回到家乡宝美,将已停产的村办瓷厂恢复生产,被推为宝美村委会副主任兼瓷厂厂长。经其整顿,该厂的生产与经济效益出现了新局面,受到乡亲与社会的好评。

坎坷曲折

苏清河一生经受苦难不幸的童年、少年与坎坷曲折的青年时期,长期为生活奔波挣扎。他刚20出头,即带着寡母、弟弟,背乡离井到闽北山区建阳客居了5个春秋;后又辗转他处,生活长期得不到喘息、安定。而立之年,在亲友的催促、关怀、支持下,始结婚成家。但这许多不幸、苦难与坎坷曲折,却磨砺了他对生活、艺术、事业追求的奋斗意志与坚韧不拔的毅力,善于在逆境中奋发、进取。他对科学、艺术的态度严肃认真,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与务实求精意识。在40余载的陶瓷工艺实践生涯中,他掌握了全面的技术技能,以雕塑为主,通晓瓷泥配方,釉水研制,稀土、化工原料在陶瓷工艺上的应用等。而在瓷塑与造型设计方面,对人物、花卉、鸟兽动物的雕塑,各种花瓶、花插、香炉等陈设玩赏品的制作以及艺术化日用器皿等的设计,都有自己独特的创树。其作品造型别致,形神兼备,精雕细刻,优美传神,深具明代雕塑大师朝宗的艺术之风,被誉为当代瓷坛难得的艺术珍品。

作品

苏清河的作品和工艺品,曾在国内《人民画报》、《福建画报》和马来西亚的《南洋商报》等报刊出版、报道。其18吋天目银丝釉达摩过江瓷塑,1994年刊于《中国民间美术》;10吋莹玉红坐石观音瓷塑,1995年刊于《当代中国陶瓷精品选》;立莲观音、如意观音、三打白骨精、哪咤闹海瓷塑和《试论德化传统瓷雕优秀艺术的继承与创新》一文,刊于上海《玩具世界》季刊1999年第4期《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8吋莹玉红坐岩戏珠弥勒瓷塑,2000年参加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荣获金奖,并出版于《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集》。莹玉红5吋披坐弥勒瓷塑、6吋八卦浮雕香薰炉、16吋梅口牡丹刻花花瓶,12吋青瓷釉狮子刻花薰炉,8吋兔毫釉长颈花瓶,6吋天目金丝釉盘,1994年编入《福建大观系列·福建工艺美术》大型画册。莹玉红7吋提如意坐石观音、13吋立莲观音2件瓷塑,被中国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莹玉红14吋坐莲观音瓷塑、6吋海蚌姑娘瓷塑、16吋浮雕牡丹缠枝花瓶、4吋仿古梅鹿杯,18吋银丝釉新东花瓶,12吋大红釉天球花瓶,被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

成就荣誉

苏清河在艺术上取得成就的体会,用他自己的话是:“技术要求精,质量要不断提高,要开创别人所没有的”。他谦虚务实,善于博取众长。曾跑遍德化、永春、永安、三明、建阳、古田等地名刹古寺,赏鉴古今泥塑木雕风格技法;不惜资金订阅、购置《中国古陶瓷全集》、《中国工艺美术全集》、《中国陶瓷工艺学》、《陶雅》、《饮聊斋说瓷》以及木刻、石雕、书法、绘画等大量参考资料、图片数百册.不懈地阅读,从中吸取营养;收藏德化及其他部分地区自初唐至今大量的瓷塑与陶瓷器皿,反复对其造型艺术、工艺技法与瓷质、瓷釉等的探寻、研究,从中不断得到发与借鉴,吸取其精华。他胸有抱负,永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弘扬“德化名瓷”的历史文化遗产,使自己工艺技术成就更上一层楼,为古瓷都德化的艺苑之花增添异彩,让“德化名瓷”在现实的国内外瓷坛上永葆盛誉与绚丽光辉,在改革开放有利形势下,于返回故里宝美安下心来生活的第二年——1986年,毅然创办“莹玉艺术陶瓷研究所”,更深入、专注地潜心于陶瓷原料配方、造型设计、烧成技术、加工生产与新材料开发、新产品试制等全套制瓷技术的研究。短短数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喜人的成果。1990年开发了“莹玉白”、“稀土陶瓷”两种新产品,荣获1992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工艺色瓷”科研成果,荣获全国七五星火计划博览会银质奖,并荣获1992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莹玉红系列艺术瓷,分别荣获1992、1993、1994年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银奖、金奖、特别金奖。莹玉红莲花香炉(其子苏友德设计),1994年9月选送参加在四川成都举办的中国工艺精品展评比荣获精品金奖。莹玉红艺术瓷,1994年6月选送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五届亚太地区国际贸易博览会展出荣获银奖。1996、1997连年走出国门,参加县商会组织到新加坡、马来西亚举办的德化陶瓷工艺精品展,极受好评与青睐,为瓷都德化赢得国际市场的声誉。1995年、1996年、1997年,先后3次赴香港举办个人精品展和父子精品联展,称誉香江,受到极高评价。此前,于古田棋坪洋瓷厂创作的6头雪梅茶具与9吋鲤跃花瓶,1977年参加福建省陶瓷工艺美术展评荣获优秀作品奖。于东漂瓷厂创作的开片釉8头圆形文具,1980年参加福建省陶瓷评比荣获优秀作品奖。1983年科研成果“白瓷开片釉”,荣获福建省科技成果四等奖。14吋寄艳花瓶(银丝釉)、22吋芭蕉花瓶(开片釉),1984年参加全国工艺美术陶瓷行业评比荣获优秀创作一等奖,同年又再荣获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18吋达摩过江瓷塑,1984年参加全国陶瓷质量评比荣获优秀创作二等奖。其莹玉白瓷,质如凝脂润玉,用于制作艺术瓷,格外精致迷人,在国际市场上售价高出普通瓷质数十倍。稀土陶瓷已有黄、绿、紫、玫瑰红等瓷色,艳丽与玉柔结合,顾客赞不绝口。同时试验用莹玉白瓷同一原料,以不同配方与烧成手段,制成内在略含微红与微黄二种瓷色,微红者近似古名瓷“孩儿红”,微黄者略似“象牙白”,成为该研究所莹玉系列独特的当家瓷品。他用莹玉红、莹玉白瓷质制作的各款式观音、弥勒、香炉、花瓶等优秀传统题材的瓷塑与器皿,用金丝釉、银丝釉、开片釉、流动釉与稀土多种色瓷制作的各款式花瓶、花插、花盆等产品,获得国内外专家的赞誉与好评,备受海内外客商的青睐。1990年4月香港举办的国际礼品、家庭用品展销会,苏清河挑选20多件产品参展,被外商争购一空,并获得大批订货。他的产品供不应求,畅销台湾、香港与日本、菲律宾、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1990年一日商参观莹玉瓷研所后,对3块银丝釉小碗赞美不已,欲出价万元索购;1992年,一外商对一件25吋天目釉花瓶,要以2万元巨资购买。但苏清河说:“这是德化之国宝!现有的只作陈列,不卖。若要者可以订货后烧制。”1992年,苏清河经福建省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审确认为“高级工艺美术师”。同年,被评为福建省星火计划科技先进工作者。他是中国古陶瓷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福建省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副理事长,泉州市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德化县陶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理事长、商会副会长。为福建省政协第七、八届委员会委员,泉州市政协第六、七届委员会常委,德化县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二至六届常委会常委。

公益事业

苏清河热心教育、社会公益事业。至目前为止,先后为县助教助学基金会、德化一中、赤水中学、大铭中学、宝美小学、厚德小学、县实验幼儿园、宝美村老人协会等赠物捐款,又资助27名贫困大中专学生上学;捐资修建戴云寺、龙湖寺、香林寺、永安岩、东山岩、龙峰岩、樟树庵、双翰广济桥等文物古迹,独资重建西华岩。其热心教育与社会公益事业,慷慨解囊之精神,深受礼会各界之赞誉。1993年省教委、财政厅、省计委曾授予“1990—1992年捐资助学工作中成绩显著特予表彰”之嘉奖。

去世

苏清河于2012.2.23日夜在德化县医院,因大面积心梗去世,一代国陶宗师走了。

相关评价

步入花甲的苏清河,仍继续孜孜不倦地探寻、研究,力求创作出更多的中国“德化名瓷”珍品投入国际市场,为中国瓷坛、为古瓷都德化争得更大荣誉。他还带领儿子友德、女儿爱琴、爱芬从事陶瓷工艺研究与创作,为德化瓷坛培养后继人才。苏友德作品14吋莹玉红玉莲狮香炉、22吋大红釉九龙花瓶,1999年12月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优秀工艺美术作品评选会上获铜奖。2000年12月,苏友德经泉州市职务职称改革领导部门评定确认为“工艺美术师”。

标签: 苏清河

更多文章

  • 湛然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湛然

    湛然(711—782)唐代天台宗高僧,俗姓戚,常州晋陵荆溪(今江苏宜兴县)人,其家世习儒学,幼年便有超然迈俗之志。玄宗开元十五年(727),他十七岁,游浙东,寻师访道。至十八年(730),于东阳遇金华方岩,示以天台教门并授以《摩诃止观》等书,于是求学于台宗八祖左溪玄朗(673—754)门下。玄朗知为

  • 王光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光

    王光,1930年4月生,湖北武汉人。1948年人武汉大学法学院政治系学习、1949年7月参加工作,曾在华中团校学习,195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6年3月3日凌晨3时30分逝世。中文名:王光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北武汉出生日期:1930年4月逝世日期:2016年3月3日曾担任共青团郑州铁路局工作

  • 余恕诚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余恕诚

    余恕诚,汉族,安徽肥西人,无党派人士。1939年出生,1961年毕业于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生前执教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1987年获教授职称。主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向是:唐宋文学、唐诗风貌、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唐诗与唐代其它文体关系研究。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常委,曾宪梓奖二等奖获得者,全国

  • 张君励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君励

    张君劢(1887-1968),原名嘉森,字士林,号立斋,别署"世界室主人",笔名君房,江苏宝山(今属上海市宝山区)人。近现代学者,中国民主社会党主席。被部分学者认为是早期新儒家的代表之一。中文名:张君劢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省嘉定县出生日期:1887年1月18日逝世日期:1969年2月23

  • 王福平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福平

    王福平(1954.9-2014.9)汉族,吉林德惠人,中共党员,197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1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副校长,工会主席(正局级)。中文名:王福平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

  • 刘仲容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刘仲容

    刘仲容(1903—1980),1955年11月加入民革,历任民革第三、四届中央常委,第五届中央副主席。刘仲容早年留学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与国共两党都有良好的关系,曾长期在李宗仁、白崇禧左右任参议,并与中国共产党有较深的交往。西安事变时,刘仲容在西安做了大量的有益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抗战时期,刘

  • 张永兴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张永兴

    张永兴,1961年10月生于江苏南通,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完成科研项目30余项,在卸荷非线性岩石力学理论、复杂岩石地基与边坡稳定分析、山地灾害防治、岩土工程智能系统、城市地下工程与相邻建筑物相互作用、隧道工程监测及稳定研究等研究方向均有较为突出的成绩。完成专著、教材及其他著作

  • 泰不华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泰不华

    泰不华(1304-1352),字兼善,伯牙吾台氏,原名达普化,元文宗赐名泰不华,先世居白野山,随父定居临海。十七岁,江浙乡试第一名。至治元年(1321),赐进士及第,授集贤殿修撰,累迁至礼部尚书。封魏国公。中文名:泰不华别名:达普化国籍:中国民族:蒙古族出生地:浙江台州出生日期:1304逝世日期:1

  • 简玉阶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简玉阶

    简玉阶,汉族,广府人,生于广州府南海县(现佛山市禅城区澜石镇)。其兄简照南,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简玉阶生于清光绪三年(1877),同为爱国实业家,共同创立广东南洋烟草公司。简照南家贫,17岁到香港,在叔父简铭石开的"巨隆号瓷器店学做生意,不久便派他长驻日本收理账款。清光绪十九年(1893),

  • 崔述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崔述

    崔述,字武承,号东壁,直隶大名府魏县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举人。历任上杭罗源知县等。清朝著名的辨伪学者。著作由门人陈履和汇刻为《东壁遗书》,内以《考信录》三十二卷最令学者注目。他发愤自励,专心撰写《考信录》。嘉庆十九年(1814年),该书完稿。翌年,崔述不顾年老多疾,自己修订了全集88卷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