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费宏

费宏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206 更新时间:2023/12/9 0:28:38

费宏(1468年-1535年),字子充,号健斋。又号鹅湖,晚年自号湖东野老。江西省铅山县福惠乡烈桥人,明朝状元,内阁首辅。费宏自幼聪慧好学,13岁中信州府童子试“文元”,16岁中江西乡试“解元”,20岁中殿试“状元”,深受宪宗皇帝朱见深的赏识,把费宏留京任职。此后,官职屡迁,曾三次入阁。正德6年,武宗封授费宏为文渊阁大学士,第二年加封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生干明朝中叶的费宏,少年聪慧,有济世之练达才干。仕途虽经曲折,然始终以高风亮节,与杨廷和、杨一清等人共治天下,深受君主、朝臣倚重,百姓称赞。

基本资料

中文名:费宏

国籍:中国(明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铅山县

出生日期:成化四年(1468年)

逝世日期:嘉靖十四年(1535年)

职业:内阁首辅

主要成就:明朝状元,内阁首辅

代表作品:《鹅湖摘稿》,《湖东集》、《宸章集录》、《遗德录》、《惭愕录》等。

墓葬:铅山县河口镇柴家埠村(费宏墓)

谥号:文宪

人物生平

费宏十三岁时,中信州府童子试“文元”;十六岁时,中江西乡试“解元”。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春,费宏参加进士考试,为殿试第一名,得中状元,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当时他虚龄方二十岁,为明代最为年轻的状元翰林。这年八月,明宪宗崩逝,费宏参加修纂《宪宗实录》,受到总裁、副总裁推重,放手让他负责。

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礼部考试的试官、主考官是阁臣、礼部尚书徐溥和汪宗伯,他们信任费宏,试卷的评定、上奏的文章都让费宏草拟,这一次,选拔了不少英才,受到人们的赞扬。费宏虽年轻,但在从政的几年中,参与了大臣主持的政务,显示了他不仅有文才,而且娴于政理,办事练达。

弘治九年(1496年),为廷试执卷官。不久,调左春坊左赞善。从官阶看,与在翰林院一样,并不高,但翰林为清贵之府,赞善旨辅导太子之责,对官员品德、学问的要求很高,于此可见费宏在朝中时望之高。

弘治十二年(1499年),母亲余安人去世,费宏回乡治丧守孝,第二年父亲又去世。守制期满(照规定三年,但实际上只有二年多),恰好朝中召修《通鉴纂要》,到弘治末年为官满九年,经过吏部考核,升为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讲。

明武宗即位后,费宏因参于修《孝宋实录》等,升任太常寺少卿,父母亦得封赠,又升为经筵日讲官、礼部右侍郎。刚步入不惑之年,费宏已为王者师,官阶为正三品部堂大臣。

权宦刘瑾败亡后,他主持改正被刘瑾等破坏的各种规章制度。费宏以敢于直言、勇于行动、办事得体,受到廷臣的敬重和信任。内阁缺人时,阁臣杨廷和首推费宏,得到朝野认同。

正德三年(1508年)十二月,四十一岁的费宏以文渊阁大学士入阁,与李东阳、杨廷和、梁储同心辅政,共治天下,得到朝野的交口称赞。

宁王朱宸濠袭位后,图谋不轨,想先恢复原有的护卫,乘机壮大自己的军事实力。他结交上宠臣钱宁、兵部尚书陆完等人,想乘机谋复被夺的护卫、良田,并用万金遍结朝廷显贵,不少官员被收买,暗中许愿同意给他增丁添地,费宏却神情严正冷峻地说:“听说他早就存有贰心,假如给他增添护卫,就会使他如虎添翼了。”费宏自此得罪了钱宁及朱宸濠,以及与宸濠勾结的朝中官员。护卫之事后,钱宁、宸濠勾结越紧,也就越加憎恨费宏,钱宁甚至派人日夜在费宏门前窥视,试图找出其不法之举,但数月而不得成果。钱宁还经常在武宗面前构陷费宏,御史余珊弹劾费宏的从弟费寀不应留在翰林,并归罪费宏,对他加以攻击。一天,武宗突然有旨责怪费宏,在这种情况下,费宏只有引咎辞职。正德五年(1510年),费宏奉旨致仕,费寀也被罢免南归。

费宏离京后,宸濠的同党派人跟在费宏回老家的船后。船到山东临清一带,派去的亡命之徒放火烧了费宏的船,费宏回到家中,朱宸濠又唆使费宏家乡一些恶棍地痞,先劫掠费宏的家,又防火焚烧,甚至毁坏其祖坟。为了人身安全,费宏携家带口到另外一座城池避难,朱宸濠又出钱资助一帮坏人装成盗贼攻城,绑架了费宏的兄长及弟弟。他的兄长不幸遇害。这些人畏惧国法,索兴公然为盗。巡抚孙公向朝廷请求派兵,才剿灭了这帮乌合之众,维护了地方的安定。

之后,朱宸濠果然在正德十四年(1519年)起兵谋反。他忘不了仇人费宏,一起兵就派数十骑去逮费宏。结果被地方官刘清源率领的部队打败。有人劝费宏躲一下,费宏不同意,与费寀打算组织义兵。这时佥都御史王守仁正在赣南,下令调集分驻各地的人马,进攻朱宸濠的老巢南昌。在各府县军队集中时,费宏为他们出谋划策,并派人间道给王守仁送去自己对军事部署的意见,协助平定了宁王之乱。

事后,王守仁想把费宏的功劳上报朝廷,费宏婉言谢绝。御史谢源、伍希濡到王守仁军中记功,了解到这些情况,没有通过王守仁就将费宏、费寀在这次平叛中的功劳上奏朝廷,说:“当初宸濠想扩大护卫的时候,费宏、费寀就态度鲜明地阻止,并且预测到今天的情形,等到宸濠起兵谋反,费宏马上飞书上报,与讨伐的将领共同商定用兵之法。”后来,大臣们纷纷上书,争相请武宗召见起用费宏。当时因武宗正南巡,未及处理。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世宗即位才十天,就降旨起用费宏和费寀,并派赵屿去催促费宏快快回朝。到了京都,敕封少保,仍入阁理事,并赐蟒衣、玉带,同时因平定朱宸濠的功劳,特将费宏返故里船上烧去的东西如数赐给。费寀不久升为南京礼部右侍郎。

在嘉靖初年(1522年),在“大礼议”事件中,首辅杨廷和同阁臣蒋冕、毛纪合力与世宗争持不下,费宏的看法虽同杨廷和等一致,作为阁臣他也在论疏上署名,可他并不同于杨廷和顽强地坚持己见,使世宗难以接受。世宗看出他们四人的态度有差别,待到嘉靖三年(1524年)二月杨廷和致仕,便进费宏为吏部尚书,升他为内阁首辅。廷臣由于见费宏在朝而人心安定。

费宏为人正直和顺,对后辈爱护提携,受到入们的尊敬。世宗也很尊宠他。一次,世宗御制律诗,命辑倡和诗集,世宗亲自在费宏名字前面署上官衔:“内阁掌参机务辅导首臣。”这引起在“大礼议”中与杨廷和等对立的张璁、桂萼的嫉妒。二人自恃“大礼议”之功,常常在世宗面前诋毁费宏,甚至数次在奏章弹劾。世宗虽是抚慰费宏,但始终对张璁、桂萼二人没有一句责怪之语。费宏于是坚决要求致仕。嘉靖六年(1527年),费宏二次入阁近六年后离京返乡。这时,他的儿子懋贤刚考中进士不久,被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土,而庶吉土当时人们称之为“储相”——储存在那里的内阁相位的接班人。懋贤也坚决要求回乡侍养,不要这锦绣前程。因为凭费宏的和顺、机敏、练达,斗不过张璁、桂萼,可见皇帝的天平已倾斜了,故而决心远离吉凶难测的政冶漩涡。

费宏是辞官后的数月,张璁就以尚书、大学士身份入了内阁。过了一年,桂萼也入了内阁。于此可见费宏的二次出阁,完全是世宗为他二人入阁扫除障碍、创造条件。

后来,世宗又念起费宏。嘉靖十四年(1535年)夏天,世宗问礼部尚书夏言说:“不知费宏近况如何?”夏言躬身回答道:“身体还挺健康。”第二天,下诏重新起用费宏,并派行人(行人司属官,供差遭出使)王献芝前去促行。费宏在六月十五日冒着酷暑程,并派人飞马上报朝廷。世宗非常高兴,回信写道:“卿可日夜兼程赶来,我等着见到你。”

七月,费宏到达京师,世宗信奉道教正行“斋居”(世宗信奉道教),派中使慰问。费宏上奏给朝廷的奏章大都是当务之急的治国决策,世宗看了更加高兴。随即召费宏在便殿相见,言语中多安慰、嘉勉,还赐给费宏一颗“旧辅元臣”的银质印章。从此,费宏每日到内阁上班,以备世宗询问,案头需要批复的文件繁多,他又多次受命代世宗祭祀先师孔子、帝社、帝稷,还蒙世宗恩宠到西苑观赏。每到一些新设的机构去,总是停下车辇询问有关情况,对众大臣的进退,朝廷大政的得失十分关心。张璁、桂萼当政八年,打击报复,排斥异己,朝臣中门户之见甚深。费宏复出,人们都认为太平盛世有望。

由于年老体弱,积劳成疾,费宏脾病复发,但他仍抱病处理国家大事,没有丝毫的懈怠。这时正碰上宫中启祥宫完工。皇帝要祭祀祖先,费宏在内殿侍奉皇帝,后来又陪着在钦安殿举行庆典。

嘉靖十四年(1535年)十月十九日,费宏无疾而终,享年68岁。世宗闻讣,念费宏忠心为国,历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帝,乃有功老臣,遂赐费宏为太保,谥文宪,辍朝一日,亲自制谕三道祭文,率三品以上官员至费府悼念。

主要成就

费宏历经三朝,两次致仕,三次入阁,辅佐两朝达十年,为官三十余年。虽屡遭谗言,或被贬谪,或被起用,始终是勤恳不贰。两次主持礼部考试,一次应天乡试,四次为廷试读卷官,门生半天下,虽位至首辅,富贵己极,却一直崇尚节俭,食不兼味。

费宏居家时,开挖惠济渠,建筑新成坝,讲学含珠山,造福桑梓。

个人作品

费宏工诗善文,著有《鹅湖摘稿》二十卷,以及《湖东集》、《宸章集录》、《遗德录》、《惭愕录》等若干卷。

另有徐阶、刘同升编《费文宪集选要》七卷,存于《四库全书》中。

人物评价

张廷玉:费宏等皆起家文学,致位宰相。宏却钱宁,拒宸濠,忤张、桂,再踬再起,终亦无损清誉。(《明史》)

亲属成员

铅山费氏在明代人才辈出。费宏伯父费瑄,成化十一年进士,弘治年间担任兵部员外郎,官至贵州参议。费宏弟费采以进士任赞善,从子费懋中为正德探花,授编修,而长子费懋贤也于嘉靖五年中进士,改庶吉士。一时之间,父子兄弟并列宫禁,被传为佳话。

史料记载

《明史·卷一百九十三·列传第八十一》

后世纪念

主词条:费宏墓

费宏归葬故里铅山横林,位于今铅山县河口镇柴家埠村。葬地建筑由工部负责营造,计有牌坊、华表、石人、石马、石羊、石狮、石虎等,墓碑镌刻“诰授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赐文宪公费宏墓”。

标签: 费宏

更多文章

  • 王仲荦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王仲荦

    王仲荦(1913—1986年),浙江余姚人。1937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曾任上海太炎文学院、中央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中国唐史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山东省史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专于魏晋南

  • 张克威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克威

    张克威(1901.1.10-1974.3.3),原名张玉琇,又名张于修,农业教育家,畜牧学家。曾任吉林省建设厅厅长,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副部长,沈阳农学院院长、党委书记,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院长。他是沈阳农业大学(旧称沈阳农学院)的创立人。“文化大革命”中含冤而死。中文名:张克威别名:张玉琇国籍:中华人民

  • 马宾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马宾

    马宾(1913年-2017年3月27日),原名张源,男,汉族,1913年生,安徽省滁州市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鞍山钢铁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冶金工业部副部长、国家进出口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副总干事等职。2017年3月27日下午,在北京去世,享年104岁。中文名:

  • 钟荐勤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钟荐勤

    钟荐勤,男,汉族,1975年12月出生,江西省南丰县人,1993年12月入伍,1999年6月入党,大学文化,曾任云南边防总队政治部文化工作记者站正营职干事,武警少校警衔。2007年5月赴海地参加第六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工作,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在海地地震中

  • 林文庆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林文庆

    林文庆,字梦琴,福建海澄县今龙海市人(一说为今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鳌冠村人),清同治八年(1869年)生于新加坡一华侨家庭幼年父母双亡,由祖父抚养成人。先在福建会馆附设的学堂读《四书》《五经》,又学英语,后升入新加坡莱佛士学院。1887年因成绩优异,获英女皇奖学金,是获得该项奖学金的第一个中国人。毕业

  • 颜元叔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颜元叔

    颜元叔(1933—2012),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文艺评论家、英文教育家;湖南省茶陵县人,1933年生于南京,1956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8年赴美国留学,曾在威斯康辛大学研究英美文学,获博士学位;1963年回台湾后在母校执教,任外文系教授、系主任;是美国水牛城纽约州立大学客座教授、美国犹他

  • 南五祖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五祖

    南五祖是道教全真派所尊奉的南方五位祖师,全真教在中国分为两大支派,北派也有自己的五位祖师。南五祖对于全真教在中国南方地区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们是以下五个人:张用成(984-1082年),本名伯端,字平叔,号紫阳,活动于北宋时期(960-1127),浙江临海人,他的道教著作有《悟真篇》等;石

  • 王伶儿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伶儿

    王伶儿,别署王耶,1957年2月26日生,江西南昌人,中国著名书法家。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展览并获奖,为诸多博物馆、纪念馆、碑林收藏。近年来作品在北京、南京、深圳等地拍卖会上均有不俗的佳绩。江西财经大学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江西财经大学书法协会主席、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

  • 李志坚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志坚

    李志坚,1940年8月生,天津市人。196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9月参加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毕业,研究生学历。原国家体局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原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席2016年3月29日23时10分在北京友谊医院逝世,享年76岁。中文名:李志坚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天津市出生

  • 陆维钊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陆维钊

    陆维钊(1899—1980),原名子平,字微昭,晚年自署劭翁。浙江平湖人。南京高等师范文史地部毕业。曾在圣约翰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院、杭州大学任教。曾任政协浙江省三、四届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理事。精书法,擅山水、花卉、治印。晚年以书法卓绝,驰名于世,溶篆、隶、草于一炉,圆熟而精湛,凝练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