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冯自由

冯自由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627 更新时间:2024/1/18 13:15:27

冯自由(1882年—1958年5月6日),原名懋龙,字健华,后改名自由。汉族,祖籍广东南海县盐步高村人。出生于日本华侨家庭,自幼就学日本,1895年在日本横滨加入兴中会。1900年因反对康有为改名自由。同年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深造,与郑贯一等创办《开智录》半月刊,主张革命。1911年任临时政府稽勋局局长,汇集革命史料。1917年参与护法之役。历任立法委员、国民政府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1958年5月6日病逝台北。著有《革命逸史》、《华侨革命开国史》、《华侨革命组织史话》、《社会主义与中国》等书。

基本资料

中文名:冯自由

别名:懋龙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出生于日本华侨家庭

出生日期:1882年

逝世日期:1958年5月6日

代表作品:《革命逸史》、《华侨革命开国史》、《华侨革命组织史话》

人物生平

出生于日本的一个华侨家庭早年跟随孙中山干革命,为兴中会和同盟会的知名人物,是早期的革命家之一。他在海外曾主持过多种华侨报纸,宣传反对满清政府,反对保皇的立宪派,传播孙中山的纲领政策,发展党务,向华侨募款支持革命,策划武装起义,还写了不少有关革命运动的历史,可惜他在后期未能紧跟孙中山的改组国民党、联俄联共的政策,反对国共合作。但他仍然不失为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

冯自由的父亲冯镜如,在香港出生,取了一个洋名叫金赛尔,后到日本长崎从事文具印刷业,他的公司也取名为“金赛尔公司”,主要进口一些文具商品以及出版一些儿童读物,在长崎华侨中颇有声望。

孙中山在1894年于檀香山组织了兴中会。同年及次年冬途经日本,散发会章,发动爱国华侨参加兴中会,在日本成立支部。这时,冯家开始与反清政治活动发生联系。翌年,孙中山又来日本,和冯家来往密切,结果在长崎组成一个小规模的支部。冯镜如被选为支部负责人。1895年,十四岁的冯自由(他当时叫懋龙),也加入了兴中会,他是年龄最幼的会员。有革命童子之称。

兴中会成立后的几年中,拥护孙中山的革命派和拥护康、梁的立宪派经常发生论战。论战中心在日本。冯自由因受兴中会秘密印刷并散发的反清文件的影响,对革命派的主张坚决支持并参与论战。

1900年,冯自由进了东京专门学校(后改名早稻田大学)政治科学习。此后数年,他积极参加了留日学生的爱国活动;与郑贯公等创办《开智录》半月刊,阐发天赋人权说,鼓吹自由平等思想;与粤籍留学生李自重、王宠惠等组织成立广东独立协会。倡言广东当局应向清政府宣布独立,以反对法国势力侵入广东;与章炳麟、马君武等在长崎举行为明朝崇祯皇帝逝世纪念会,具有“反清复明”的意思;翻译出版《政治学》一书,介绍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1903年,冯自由任香港《中国日报》,美国旧金山《大同日报》驻东京记者,1905年,参加中国同盟会,任评议员。由于他原籍广东,又在香港、日本有家族联系,所以孙中山决定派他在香港、澳门,广州等地进行党务工作。

1906年,他任同盟会香港分会会长,《中国日报》社长兼总编辑,该《中国日报》是同盟会的机关报。主要栏目有论说、评论、国内新闻等,着重传播孙中山的纲领政策,宣扬资产阶级革命,抨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并同香港保皇派报纸《商报》进行论战,在海内外影响较大。

他任同盟会香港分会长期间,曾协助孙中山参与策动潮州黄岗、惠州七女湖等地的起义,各地起义虽然都失败,但清政府惊恐不安,风声鹤唳。而各地革命者闻风响应,奋起斗争,动摇了满清王朝的统治基础。当时,反清运动虽屡遭挫折,但由于冯自由的坚韧不拔,同盟会香港分会的工作照常进行。

1910年冯自由离香港往加拿大,任域多利埠《大汉日报》主笔。为广州起义积极筹款。所集资金为海外各埠募饷之冠,后来加拿大同盟会支部成立,他被举为支部长。次年夏,孙中山在美国募捐,派冯自由去旧金山主编《大同日报》,并取得致公堂的合作,对于联络华侨支持革命取得很好的成绩。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冯自由被派往协助建立南京临时政府。1911年底,他先到上海,带回来不少华侨政府的捐款,这对解决民国建国初期出现的经济困难,起了很大的作用。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冯自由一直任总督府的机要秘书。当临时政府北迁,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之后,冯自由任穗勋局长。他任此职一年。1913年革命党人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民主体制的。“二次革命”爆发,冯自由不得不逃离北京。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总结革命失败的原因,在于党内精神涣散,党员成份不纯,为了重新举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旗帜,于1914年在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在各地分设支部。孙中山派冯自由去美国负责党务,冯到旧金山出版党的机关刊物《民口杂志》。

1917年,冯自由以华侨代表当选为参议员。1919年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冯自由拥护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他在《中国日报》上发表一篇《民生主义与中国政治革命之前途》的文章里,他要求人们要特别注意孙中山的经济思想,如土地国有化、单一税等问题。

1920年,冯自由又出版了一本《社会主义与中国》,研究了各派社会主义及其对中国的意义,但他模糊了社会主义和三民主义的界限,认为民生主义和西方社会主义有相似之处。1923年,他反对曹锟贿选,回粤,自设民治通讯社于广州。同年,冯自由任广州中央临时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他参加了准备翌年国民党改组的讨论。

辛亥革命以后,虽然推翻了清帝,建立了民国,但中国仍处在动乱之中,军阀割据,官僚流毒。社会黑暗,建设无成,民众困苦。孙中山正处困境之中。这时,无产阶级就在资产阶级后面站立起来了,建立了共产党,开始领导了中国民主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孙中山立即认定要使中国革命获得成功,必须走俄国人的路。他很快制订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使之成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理论。并于1924年1月,改组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冯自由参加了这次代表大会,但却反对国共合作。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因而他未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他与一些国民党右派在广州另行开会,起草一项“李大钊等国民党的共产党员企图控制党权”的决议,制造国共不和。国民党左派廖仲恺就训斥他们违反党章的非法活动。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内的右派分子认为时机已到,便纷纷聚集起来,从事各种反共活动,企图夺取国民党中央的领导。

冯自由于1925年底在北京大学第三院发起成立“国民党同志俱乐部”,公开进行分裂活动,被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开除出党。他还参与国民党老右派邓泽如、张继、谢持等人所组织的“西山会议派”的活动。他们狂妄地宣布停止广州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职权,通过一系列的反共决议,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为蒋介石发动革命政变制造理论根据。此后,冯自由一直投靠蒋介石。

1928年,冯自由与亲友在上海开设新新公司,自任总经理。1932年,任国民政府立法委员。1935年,冯自由恢复国民党党籍。1943年,当选国民政府委员。1948年12月移居香港。1949年国民党逃往台湾,1951年奉蒋介石电召偕妻赴台。1953年,冯自由任“国策顾问”,一直到1958年春中风而死,年七十七岁。

二十年代中期,冯自由的兴趣从政治转到历史。早在1928年,他就开始收集报导、通讯、私人文件和当时党内人士的回忆录。他利用这些资料,并根据他对民国成立前重要人物和事件的广泛知识,撰写辛亥革命前的革命党史及其活动。

1928年11月,他著的《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第一卷出版,第二年出版第二卷,1944年出版最后的第三卷。鉴于中国历史上有正史、野史或逸史之别,冯自由想把这部书写成一本正式的革命党史,以补他以后撰写的逸史之不足。

他利用私人文献多于官方实录,例如有关革命运动初期的人物及事件的私人回忆录、轶闻等,写成《革命逸史》五卷,于1939~1947年出版。他还写了三本革命史:《华侨革命开国史》、《中国革命运动二十六年组织史》、《华侨革命组织史话》,这三本先后于1946、1948、1954年出版。这些著作对了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很有价值。

人物著作

《革命逸史》是冯自由根据香港《中国日报》及他自己多年笔记、往来书信、稽勋局调查表册等编写的,所记载的都是最有根据、最有价值的正史材料,只是“暂以革命逸史名之”。

从1895年参加兴中会起,冯自由曾亲历辛亥革命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与孙中山、黄兴、章太炎、秋瑾等革命史上异彩夺目的关键人物都非常熟悉,如秋瑾1904年10月,曾参加冯自由在横滨组织的"三合会",她加入同盟会也是冯介绍的。冯担任过15个月的临时稽勋局长,调查搜集了大量革命史料,这些因素都是他研究革命史得天独厚的条件。

社会评价

综观冯自由的一生,他是一个知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对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有功的,但他又是一个反共的国民党右派,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阻力。衡量他的功过,还是功大于过。这个观点是否正确,有待评说。

标签: 冯自由

更多文章

  • 冯纪忠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冯纪忠

    冯纪忠(1915—2009.12.11)是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中国现代建筑奠基人,也是我国城市规划专业以及风景园林专业的创始人、我国第一位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院士、首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杰出成就奖”得主。曾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中文名:冯纪忠国籍:中国出生地:河南开封出

  • 黄船钉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黄船钉

    黄船钉,男,中共党员,1989年9月16日出生,家住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07年9月就读于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工业设计专业。2010年1月27日下午5时50分,陕西省宝鸡市一名5岁男童掉入引渭渠中,附近驾校学员组织营救。在大家的努力下,这名男童最终被成功救出并送往医院救治,然而却有两

  • 刘海滨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海滨

    刘海滨(1908~1994),江西吉安县油田镇福塘村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三军第九师团政委、第一军团二师特派员。1932年参加国家政治保卫局高级保卫训练班,听过毛泽东、王稼祥、邓发、李克农讲课。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在

  • 梁伯琪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梁伯琪

    梁伯琪(1918年-2013年12月),女,河南省内黄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国务院总理、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的夫人。梁伯琪历任南阳地区妇委主席、中共华南分局处级干部、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四川省外贸局党组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级干部等职务。2013年12月25日,梁伯琪在北京医院病逝,享年95

  • 周秀英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周秀英

    周秀英(约1835—1855),女,江苏青浦白鹤塘湾人,周立春女;1852年,周秀英与父亲带领青浦农民武装抗粮,同年9月,击退青浦知县和苏州知府所部的进攻;次年春,太平军攻下南京,周秀英父女与小刀会刘丽川举行嘉定起义,占领嘉定,先后攻下上海、南汇等县城,清军血腥镇压,周立春战死,周秀英与部分义军投奔

  • 祝谌予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祝谌予

    祝谌予(1914.11.30-1999.8.12)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北京中医学院教务长,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北京中医学院名誉教授,中华全国中西医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员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中

  • 周尧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周尧

    周尧,昆虫分类学家,1939年至2008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先后任教授、昆虫所所长、昆虫博物馆馆长,兼任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陕西省昆虫学会名誉会长、第9届国际昆虫学大会组委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政协第六届、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圣马利诺共和国国际科学院院士。他创办的昆虫博物馆、昆虫分类学报、

  • 吴庆星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吴庆星

    吴庆星(1935-2005),汉族,缅甸华侨。香港和昌集团董事会主席、仰恩基金会理事长、仰恩大学创办人。父亲吴善仰,母亲杜恩,祖籍泉州市洛江区马甲镇霞井侨村山边自然村。1935年出生于缅甸一个普通的华侨家庭。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南侵缅甸后,吴先生随父母回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又随父母重返缅甸

  • 梁章钜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梁章钜

    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又字茝林,号茝邻,晚号退庵,祖籍福建福州府长乐县,生于福州。其先祖于清初迁居福州,故自称福州人。曾任江苏布政使、甘肃布政使、广西巡抚、江苏巡抚等职。上疏主张重治鸦片囤贩之地,强调“行法必自官始”,并积极配合林则徐严禁鸦片,是坚定的抗英禁烟派人物。也是第一个向朝廷

  • 王真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真

    王真(1904~1971),字耐轩,号道真,又号道之,自署道真室主人,生于福建福州。毕业于北京培华女校。祖父王羹梅是清道光举人,任广东知府。其父王寿昌是口译《茶花女》第一人。王真是他的长女,排行第七,人称七女。寿昌《书真闲二女》诗曰:“吾家真与闲,赋性颇奇特。从不理针线,而乃耽文墨。偶论及婚嫁,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