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赵子虬

赵子虬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559 更新时间:2023/12/5 2:16:12

赵子虬(1897年6月~1996年12月30日),四川老武术家,字正清,男,汉族,四川广安东岳乡人,全国武术协会委员,四川省和重庆市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十大武术名师之一。擅长峨眉派武术。从六、七岁起就跟民间武术能手学习武艺,身灵步捷,功底扎实。三十年代,赵老在华中大学出任体育教师时,三次击败前来挑战的洋拳师,大震国威和民气。解放后,在全国武术比赛中,赵老的峨眉派拳术和断门枪、青萍剑等先后获得过一等奖。

基本资料

名:赵子虬

别名:赵正清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四川广安东岳乡人

出生日期:1897年

逝世日期:1996年

职业:武术家

信仰:道教

主要成就:获峨眉派拳术全国第一

代表作品:《峨嵋道人拳歌》、《峨嵋武术纵横谈》等

运动生涯

赵子虬的家乡在广安协兴镇牌坊村,赵幼生说,他老家与小平同志家的院子很近。赵子虬自小就跟着婆婆学功夫,后又拜陈晓东为师。“学武之人都容易受伤,因而都知道一些跌打损伤的治疗方法,父亲在师傅那里也学到一手。18岁那年,父亲跑出老家到了重庆,开始以卖药为生。”

在重庆生活时,赵子虬继续拜访名师,博采众长。民国初期的江湖要靠拳头打拼,赵子虬也不例外地和别人“抢手”,渐渐地他的名头越来越亮。

1928年6月,在原西北军统领张之江的倡导下,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张之江担任馆长,它是民国时期主管国术的中央行政机构之一。为了消除门户之见,中央国术馆取消了原来实行的武当、少林两门制,改设教务处,下设教授班和练习班。国术馆教学强调泛学博通,要求学生广学各门派拳种之精华。为壮大国术馆实力,张之江遍请各方名师来执教,研究整理武术文化遗产,开展教学、训练工作。

同年10月,中央国术馆主要举办第一届国术国考的消息,通过朋友传到赵子虬耳里,他决定到南京试试身手。来自全国的高手大约几百人,经过预试淘汰还有一百多人,赵子虬顺利进了正试。正试分为散手、摔跤、长短兵、对劈刺等项目,采取单败淘汰制,赵子虬还是一路过关斩将并拿到了任教聘书。任教一段时间后,张之江非常器重他,又聘赵子虬为家庭教师教他峨嵋武功。

赵子虬一家最后落户在重庆江北县(现渝北区),这与他到中央国术馆后的一段经历有关。“父亲说过他曾是冯玉祥将军的保镖,但在哪一年我记不清楚他讲的时间了,好像就是张之江介绍的。家里过去有一张父亲做保镖穿军装拍的相片,文革时期就是这张相片让父亲打成了‘反革命’。”在当保镖的时候曾出现过一次险情,幸好父亲反应快捷。“父亲说,有一天刚把冯将军接到车里正要离开,突然从马路对面冲过一个礼帽的人要强行拉开车门,当时我站在前车门外一看情况不对,甩起一脚把他踢飞了,我们也赶快发动车走了。后来有人讲,那个人是来刺杀冯将军的。”

跟随冯玉祥一些日子后,赵子虬辞了保镖的职务,辗转到了华中大学任体育教师。“在大学父亲主要还是讲授武术。”但就是因为这里发生事情他才重新回到重庆。赵幼生说,“学校外面的大街上,有一个大块头洋人经常对中国老百姓拳打脚踢,还用语言侮辱他们。也不知道洋人从哪里打听到有个武林高手在大学教课,几次到学校找我父亲挑衅。一天洋人在上课的时候又来了,父亲忍无可忍当着同学们的面,没有给洋人一点还手地,接连3次把他打趴下。”那个年代,官府也怕洋人。没多久,警察就到了学校要抓赵子虬,理由是他像共产党。为躲避抓捕,赵子虬只得逆江上行。

回重庆后为了找个栖身之地,颇有文学底子的赵子虬到当时江北县洛碛镇一个女子中学教国文。解放后因为赵子虬有一套行医本事就到了医院工作。“父亲退休时我到医院顶替的他,我当知青时行了5年医,这些医术还是父亲传授的。”

赵子虬在解放后参加了许多全国比赛,他的峨嵋派拳术、断门枪和青萍剑等先后获得过一等奖。

生涯数据

1982年参加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1995年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全国十大武术名师之一。

个人著作

退休后利用大量时间,才从事挖掘和整理祖国宝贵的武术遗产工作,与陈尚洁合作撰写出38万字的《四川武术史(初稿)》,还写出《中国武术管窥录》、《峨嵋化门南拳——三十六闭手》、《从明唐顺之〈峨嵋道人拳歌〉看峨嵋拳宗风格》、《峨嵋武术纵横谈》、《气功流源琐谈》、《气功探源》等80余万字的专著等文章,主持整理了四川南拳套路。

擅长拳法

赵子虬介绍,四川南拳是峨眉派拳术的一个重要拳种,峨眉派有僧、岳、赵、杜、洪、化、字、会等八门之分,四川南拳属于“化”门,所谓“化”,即多用手腕,“制敌化劲,引进落空”,主要手法与“巴、探、挂、拿”等,其要点是掌不离腮,肘不离怀,发拳时每一手挠头钩挂,讲究手脚轻快。

四川南拳又称三十六闭手,也叫天手三十六。整个套路有三十六式,每一式不是一个动作,而是一组手法,具有远踢近收、远手近肘的特点和“打、拿、跌”三法具备的独特风格。初学时先练十二手缠丝,锻炼功架和劲力,待功夫纯熟后,才学三十六闭手,有诗为证:

“步下基础,虚实两投,活泼稳健,随波逐流;

手法步法,随曲随直,曲则无妨,直则受敌;

腿法宜矮,步法宜圈,拳法宜钻,掌法宜翻;

入门之要,首重地盘,精神集中,气沉丹田。”

赵子虬的这套四川南拳是广安悦来场马家所传,并有所发展,他表演起来,“心如寒潭止水,气似日长虹,势如出山饿虎,疾如奔江渴龙”,不仅称誉国内,而且受到国外武术团体的好评。

标签: 赵子虬

更多文章

  • 邱妙津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邱妙津

    邱妙津,女,台湾彰化人。1969年出生,1991年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心理系,1992年12月留学法国,1994年进入巴黎第八大学心理系临床组。1995年6月在巴黎自杀身亡,享年仅26岁。她的著作影响台湾的同性恋文学深远,代表作品有《鳄鱼手记》、《蒙马特遗书》等。中文名:邱妙津国籍:中国出生地:台湾彰

  • 余立金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余立金

    余立金(1913.10.4-1978.12.2),湖北省大冶县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红六军团十八师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组织部副部长,新四军二师政治部副主任兼旅政治委员,淮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军政大学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南京部队空

  • 王敬久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敬久

    王敬久(1902~1964),别字又平,江苏丰县人,国民革命军第32集团军司令长官,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1937年参加八·一三淞沪会战,后被调到顾祝同的抗日战争第三战区任第三十七军团军团长兼国民革命军第25军军长,后又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二集团军副总司令,辖国民革命军第49军、国民革命军第88军防守

  • 程春明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程春明

    程春明,男,1965年出生于湖北省大悟县,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汉族,中国致公党党员。2008年10月28日晚6点37分,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付成励手持菜刀冲进教室,将正在上课的程春明砍杀身亡。原因是付成励认为程教授抢了自己的女朋友。2009年10月20日下午1点半,北京市第一中

  • 任荣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任荣

    任荣(1917年9月-2017年6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四川省苍溪县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三十军师特务队队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师政治部宣传干事,特务队队长,红军大学政治部宣传干事兼教员。参加了川陕苏区反围攻和长

  • 杨明照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明照

    杨明照(1909~2003),字韬甫,四川大足(今重庆大足区)人。著名文献学家,四川大学终身教授。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论及古代文献研究,领域广泛,沿波讨源,义周虑赡,向以严谨精深享誉学界。其对《文心雕龙》的研究更被公认为划时代的成果,其本人亦被誉为“龙学泰斗”。中文名:杨明照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

  • 王福龄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福龄

    王福龄,1925年出生于上海,香港著名作曲家,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后来由进修上海音乐专科学校,著作丰富。1989年逝世于香港。王福龄主要代表作品有《今宵多珍重》、《南屏晚钟》、《钻石》、《不了情》(1961)等。中文名:王福龄国籍:中国出生地:上海出生日期:1925年逝世日期:1989年职业:作曲家

  • 刘谦初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谦初

    刘谦初,原名刘德元,1897年出生于山东省平度县。五四运动爆发后,因积极宣传爱国思想被反动当局勒令退学。1922年考入北京燕京大学,与李大钊领导的学生组织建立了秘密联系,接受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首倡成立“燕大沪案后援会”,被选为燕大学生运动负责人之一。1927年1月加入中

  • 陆久之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陆久之

    陆久之(1902—2008),出生于湖南长沙,1926年,陆久之由中共党员徐梅坤介绍,进入由周恩来领导的上海地下总工会秘书处,担任联络员。1930年赴日本,先后就读于日本铁道学院与日本早稻田大学,同时兼任上海《申报》驻日本特派记者,参加在日本的共产国际情报局工作。抗战爆发后,回到上海,负责收集敌伪情

  • 韩麟春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韩麟春

    韩麟春(1885年—1931年),字芳宸,奉天省辽阳县(今属辽阳)人。历任北洋军军咨府参事,北洋军陆军次长,后补陆军中将,东三省兵工厂总办,镇威军第一军副军长,第二军军长,1927年6月18日安国军政府成立时,任陆军第四方面军团军团长兼陆军大学校长。是年末因病去职。中文名:韩麟春国籍:中国民族: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