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龙天武

龙天武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561 更新时间:2023/12/24 8:17:53

龙天武(1906—1983),出生于湖南省石门县一个书香世家。父子衡熟读经典,兼习歧黄,济世救人,母覃氏贤妻良母,相夫教子,邻里称颂。龙天武幼习孔孟,少怀大志,甫入大学,适革命风潮凤起云涌,龙天武毅然辍学,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炮兵科,后入庐山军官训练团第一期、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中央军官训练团将校班第四期、陆军大学参谋班毕业,历任第十八军排长、连长、营长,参加北伐战争各役。他属于黄埔系中的陈诚系(土木系)。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月13日淞沪会战开始,在上海南北塘口之战中,一日之间,龙天武两度负伤,他裹伤再战,阵地失而复得者再予敌重创。1938年,龙天武参加了武汉会战。1939年底,龙天武任第五十四军(军长霍揆彰)第十四师(师长陈烈)第四十二团团长,驻英德,参加粤北战役,取得大捷。后任第十四师政治部主任、独立第二旅旅长、第十四师参谋长、副师长。1983年因病逝世。

基本资料

名:龙天武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省石门县

出生日期:1906年5月5日

逝世日期:1983年3月12日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黄埔军校

信仰: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参加淞沪会战、反攻缅北

人物简介

龙天武,字啸云,1906年5月5日出生于湖南省石门县一个书香世家。父子衡熟读经典,兼习歧黄,济世救人,母覃氏贤妻良母,相夫教子,邻里称颂。龙天武幼习孔孟,少怀大志,甫入大学,适革命风潮凤起云涌,龙天武毅然辍学,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炮兵科,后入庐山军官训练团第一期、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中央军官训练团将校班第四期、陆军大学参谋班毕业,历任第十八军排长、连长、营长,参加北伐战争和“剿共”各役。他属于黄埔系中的陈诚系(土木系)。

抗日战争

1944年4月上旬,日军攻占科希马、英帕尔,印度和伦敦大为震惊。蒙巴顿向中国紧急求救,史迪威晋见蒋介石,请求蒋火速向印度增兵。并由远征军发动进攻,以解英军之危,乘机打通中印公路。蒋介石为了取得更多的美械装备,将第五十四军之第十四师(师长龙天武)、第五十师(师长潘裕昆)于4月初紧急空运赴印,随后转运至缅甸密支那,对日军发动进攻。攻克了密支那。远征军乘雨季进行休整扩编,新一军扩编成两个军,即孙立人指挥的新一军和廖耀湘指挥的新六军,龙天武任新六军第十四师师长,下辖第四十、四十一、四十二四个团,分由起瑞、肖豪、宁蔚任团长。

反攻缅北

同年10月,中国远征军由密支那、孟拱分两路强渡伊洛瓦底江,反攻缅北的第二期战斗。廖耀湘率新六军由孟拱直取史维古、围攻滇、缅、泰边区日军协同新一军合围八莫之敌,获颁美国“自由”勋章。11月,侵华日军大举进犯国内独山,贵阳告急,新六军奉令回国驰援,参加雪峰山战役。1945年8月,日军宣布投降,龙天武在芷江参与接受日军投降。9月5日,龙天武随新六军由芷江陆续空运南京,在大校场飞机场着陆后,接管日军第六军十川次郎所属部队,担任南京警备任务。并参加日军投降典礼,在全国数百师长中,唯龙天武一人。

国共内战

内战爆发后,龙天武率部首克鞍山。1946年4月8日,国军兵分三路再攻本溪,第五十二军第二十五师从抚顺西南直插本溪北端,在大田家屯东山和太平山北面与民主联军第三纵队的两个旅战斗,师长刘世懋被打伤,军长赵公武仓皇逃出战区。当龙天武率部来到后,受到解放军三纵主力围攻,龙天武部死伤惨重,撤至长岭,再遭重创,师部及一个团先后被消灭,龙天武受伤,副师长以下共伤亡1380多人,另有600多人被俘。1948年9月,龙天武新编第三军军长,下辖第十四、第五十四、暂五十九三个师,分别以许颖、宋邦纬、梁铁豹为师长,归第九兵团廖耀湘司令官指挥。9月22日,龙天武晋升陆军少将。

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至29日,东北野战军先后攻克河北省的昌黎、北戴河和辽宁省的绥中、兴城,切断了辽西走廊,完成了对锦州的包围。10月2日,蒋介石飞抵沈阳,召集军事会议,决定以华北和葫芦岛的4个军11个师组成“东进兵团”,以沈阳地区的龙天武、潘裕昆等5个军11个师和3个骑兵旅,组成“西进兵团”,东西对进,以解锦州之围。

10月15日18时,解放军攻克锦州城。廖耀湘率“西进兵团”出辽西后,于13日占领彰武,15日进占新立屯。10月20日,解放军由锦州向新立屯、大虎山、黑山方向疾进,从两侧迂回包围廖耀湘兵团;解放军第五、六纵队由阜新、彰武地区南下,切断廖耀湘兵团往沈阳的退路;解放军第十纵队和第一纵队之第三师在黑山、大虎山布防。10月23日9时,廖耀湘以5个师的兵力攻击黑山、大虎山阵地,连续三天进攻受挫,遂于25日晚下令向营口撤退,行至台安附近便遭到解放军的阻击,廖耀湘回撤沈阳,却被黄永胜的第六纵队堵住去路。凌晨三点,解放军六纵向无梁殿附近的新三军发起攻击,至10月28日拂晓,廖耀湘西进兵团所属的龙天武等5个军12个师10万余人全部被歼灭,兵团司令廖耀湘被俘,仅新一军军长潘裕昆和新三军军长龙天武只身逃回沈阳。随后,龙天武挤上的最后一架飞机,和卫立煌和赵家骥、潘裕昆等一起撤离东北。

不久,龙天武闲居香港,曾在在澳门与潘裕昆等一起打麻将,消闲度日。1949年秋,第十二兵团司令官胡琏邀龙天武任第十八军军长,龙来到台湾,唯其离军突围之举不为蒋介石谅解,竟三呈而不准。龙天武后任第六军副军长,晋陆军中将。1964年,龙天武退役,任辅导会主任委员,率荣工子弟,修河道、建水库,筑堤防。还曾任《湖南文献》社务委员。1983年3月12日,龙天武病逝,终年77岁。

标签: 龙天武

更多文章

  • 邝山笑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邝山笑

    邝山笑(1909年-1976年),原名邝剑飞,籍贯:广东省台山县,曾经参军及在广州市办报[1]。粤剧红伶,师事花旦王千里驹,亦是著名香港粤语片演员。1932年开始拍电影,于广州市与友人合资拍摄默片《璇宫金粉狱》并担任男主角。后在香港主演及参予多出电影,包括:《唐伯虎点秋香》(1937年)、《背解红罗

  • 释永惺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释永惺

    释永惺,香港佛教界德高望重、仁慈可亲的法门龙象释永惺大师,少年时遁入空门追寻如来足迹和贝叶遗文,青年时弘法香江,转眼六十载。他以香港为基地,修建佛寺、传承佛法、捐资助学、救济众生,将菩提善业延伸至内地和世界各地。走在这条菩提路上,他有过披荆斩棘的办道岁月,也尝过人生的辛酸苦辣,却始终如一荷起“弘法利

  • 蔡锡勇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蔡锡勇

    蔡锡勇(1847-1897)清末官吏,福建龙溪人;同治六年(1867)广州同文馆毕业,调京考试,回粤任职;光绪二年(1876)调任驻美使馆翻译,三年期满后,回广东任实学馆教习及文报局差使。十年由张之洞派充广东洋务局总办,负责办理交涉事务,开设银元局、枪炮厂、水陆师学堂以及制造兵轮等事。十五年由张之洞

  • 马杰三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马杰三

    马杰三(1924-2015),空军将领。中国第一代飞行员。正军职离休干部。河北省曲周县人。1940年3月参加革命,194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航空兵5师团长、师长,广州军区空军汕头指挥所副主任、空7军副军长、昆明军区空军指挥所副主任等职。2015年4月22日因病在石家庄逝世,享年91岁。中文名

  • 余俊贤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余俊贤

    余俊贤初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干事,后参与海外党务作业历任南洋荷属(即印尼)总支部委员印尼《民国日报》总编辑,中央党部组织部总干事、海外组织科科长、广州特别市党部常务委员、广东省党部主任委员,中央五、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侨务委员会教育处长。致力华侨文化教育事业。曾设立南洋研究所。华侨教育总会,华侨通讯社、

  • 任可澄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任可澄

    任可澄(1878—1946),贵州普定人。1903年中举人,1904年受聘为贵州学务处参议,1909年,与唐尔镛、华之鸿等组织宪政预备会,并继唐尔镛之后,为宪政派首领。任贵州教育总会会长,与自治学社对立。辛亥革命后,任大汉贵州军政府枢密院副院长。唐继尧入黔后,任都督府右参赞。1915年12月,任可澄

  • 胡靖安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胡靖安

    胡靖安(1903—1978),江西靖安人,1920年入赣军李烈钧部当兵,为李烈钧器重。后由李烈钧保荐入广东警卫军讲武堂学习,曾随队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的战斗。1924年秋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后加入孙文主义学会,为骨干分子,任黄埔军校国民党特别区党部候补干事,黄埔同学会办公处主任,黄埔军校清党委员

  • 钟荣光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钟荣光

    钟荣光(1866—1942),字惺可,广东中山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岭南大学首任华人校长。1894年中举人,以擅长八股文闻名于时,后加入兴中会,创办《博闻报》、《可报》等报刊宣传革命,参与反清革命活动。1899年受聘为美国教会学校广州格致书院汉文教习。后出任岭南学堂教务长、岭南大学董事会主席,19

  • 吴富善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吴富善

    吴富善,江西省吉安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时期都作出过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中南军区空军副政委、政委,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副司令员(正大军区职待遇)等职。吴富善于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

  • 钮永建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钮永建

    钮永建(1870—1965),出生于上海,幼入南菁书院,甲午,中恩科举人。因国势赢弱,毅然投笔从戎,先入张之洞创办湖北讲武学堂,后以第一名官费留学生资格进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感愤沙俄帝国主义急急威逼国事,倡议成立拒俄义勇队,与黄兴等人成为新军中主要反抗满清成员。二次革命后受满袁世凯迫害流亡德国,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