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梅白

梅白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422 更新时间:2023/12/31 14:03:47

梅白,(1922-1992年),学名国定,湖北黄梅人,作家。1936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四军某部宣传科长,中共地方组织的区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鄂东干部学校副校长,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主任、副秘书长,还兼任武汉大学教授、《七一》杂志副总编、中共荆门县县委书记等职。十年动乱期间,梅白被称为“黑笔杆子”并被逮捕,1976年平反出狱。著有杂文集《什么思想在作怪》、《大江东去》、《百炼成钢》、《公与私》(合作),电影文学剧本《土地》(合作)等.

基本资料

中文名:梅白

别名:一丁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黄梅

出生日期:1922

逝世日期:1992

信仰:共产主义

代表作品:<<大江东去>>,<<百炼成钢>>

人物介绍

梅白:(1922-1992年)湖北黄梅人。学名国定,湖北黄梅人,作家。1936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党员。1938年后历任中共区委书记,军分区宣传科副科长,专署文教科副科长,地区团委书记,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副主任、主任,中共湖北省委副秘书长,《七一》副总编,中共荆门县委第一书记。194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杂文集《什么思想在作怪》、《大江东去》、《百炼成钢》、《公与私》(合作),电影文学剧本《土地》(合作)等。

少年

梅白少年时天资聪颖,智慧过人。相传,抗战初,有一位爱国志士被敌人装入麻袋沉江英勇牺牲,为了悼念这位烈士,群众自发组织祭奠活动,但预拟的挽联文字不够理想,而令主祭人颇费心思。还是少年的梅白自告奋勇要求一试,他铺开纸,磨好墨,凝神敛气,提笔写道:“每日开门时,怕见大江东去;终朝铭恨地,忍看孤雁南来。”其笔力凝重,一气呵成。这副对联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大家对烈士的哀思,而此联出自一少年之手则更是难得,自然赢得大家一致喝彩。由此,梅白声名大噪。1936年,他离开家乡跟着共产党走上了抗日救国之路。

泽东

毛泽东和梅白在赋诗填词中可谓是高山流水啊!

1958年,时任湖北省委副秘书长的梅白随毛泽东视察三峡,梅白写了一首诗《夜登重庆枇杷山》:我来高处欲乘风,夜色辉煌一望中。几万银灯流倒影,嘉陵江比水晶宫。毛泽东看了后,对梅白说,如果把“辉煌”二字改为“苍茫”则能显出夜色之动态,也为“水晶宫”作伏笔,显得“辉煌”而不那么露,诗贵有含蓄和留有余地。第三句“几万”改为“百万”以显示山城新貌,这里应鲜明,而不应含糊:“流倒影”则不如“摇倒影”,这也是为了显示夜影之动态。毛泽东又说,采取对比手法,写嘉陵江不平铺直叙,要写得风翻浪卷,以显示嘉陵江之性格。因此,第四句的“比”改为“似”好些。改后,这首诗就这样组合:我来高处欲乘风,暮色苍茫一望中。百万银灯摇倒影,嘉陵江似水晶宫。

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了离别已有32年的故乡韶山,有感而发,作《七律·到韶山》:别梦依稀哭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要使人民百万年。

1959年,毛泽东在庐山会议初期,印发《到韶山》一诗。主席虚心地向梅白征求意见。梅提出“别梦依稀哭逝川”这一句应改“哭”为“咒”更好。这样似诗意更积极深刻,感情也更鲜明强烈些;最后一句“要使人民百万年”有口号之嫌,不妥。毛泽东欣然接受了梅的意见,将“哭”改成了“咒”,将“要使人民百万年”改为“遍地英雄下夕烟”。改后,这首诗便成了: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毛泽东连连称妙,并尊称梅白为“半字之师”。

毛泽东曾与梅白在庐山谈诗,他念道:“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接着便问梅白:“你知道这是谁的作品?”梅白说:“是不是明代杨继盛的诗?”毛泽东高兴地笑着说:“是的,这是椒山先生的名句。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这两句,并照此去做。这几十年的体会是,头一句‘遇事虚怀观一是’,难就难在‘遇事’这两个字上,即有时虚怀,有时并不怎么虚怀。第二句‘与人和气察群言’,难在‘察’字上面。‘察’不是一般的察言观色,而是要虚心体察,这样才能从群众中吸取智慧的力量。诗言志,椒山先生有此志,乃有此诗。这一点并无惊天动地之处,但从平易处见精深,这样的诗才是中国格律诗的精品。”

有一次,毛泽东同湖北省委秘书长梅白谈起领导干部子女的教育问题。毛泽东问梅白:你记得曹操评汉献帝的话吗?梅白答道:记得。有这样两句:“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毛泽东称赞说:不错,你读书不少。

生平事迹

梅白这个人,长得黑不溜秋,个子也不高,眼睛像个兔卵子,但是此人出口成章,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一句话那就是其貌不扬,但才华横溢。

1937年日寇侵占小池口,梅四老(梅白的父亲)携眷回家,与人合伙开“三太”杂粮行,叫梅白拟一对联好开张。十三岁的梅白不愿写,答道:“三天就倒,太不赚钱”。气得他的父亲骂他,最后只好叫别人写。之后梅白向人解释说:“国难当头,还在盘剥牟利,就是不写!”

1939年冬,当过保长的杨守廉,被汉奸丢江,尸体淌走了。死者的家属要设灵哀悼,适逢梅白与几位老先生来到吕立野的私塾。都推梅白拟靠背。开头,梅白说:“老夫子们在座,我何敢为!”实在推辞不过,梅白说:“那我就茅镰刀割鸡,不客气。”一学生刚把纸裁好,梅白的腹稿已成。用死者的妻子哀荐,握笔疾书:

每日打开门,怕看大江东去。

终宵愁杀我,忍听孤雁南来。

不到一盏茶时间,一幅铁画银钩,字迹刚劲的挽联,呈现在众人面前。挽联魅力真大,使得一位老先生动了感情,忍不住为失去丈夫的孀妇,酸鼻抽泣。梅白的文思敏捷,笔力过人,使在场之人都为之赞叹!

1940年孟春,刚满16岁的梅白,来到了吕立野的私塾。他们原来彼此慕名,因诗文缘分而一见如故。梅白出示了他的手本诗抄。吕立野读后,间常与老前辈们评论:“梅白天分大,学力强,像是前世读过好多书。韵脚‘哥哥’二字不容易压,唐诗里我是少见”。此诗的题目是《纪事》(三首录二)

一灯红透两心知,多少柔情足解颐。

安得与卿同化蝶,双双飞上自由枝。

爱缘知己方能永,生小相怜奈尔何。

道是销魂还记得,睨无人处唤哥哥。

吕立野说,此诗言外有意,含蓄颇深,不是写爱情。据说梅白从他妻兄李树藩处得来共产党的书籍,避着家人,一盏油灯,深夜研读,萌生革命。秘密参加组织后,和化妆成卖酒的,挑零担的地下工作者,不正面接触,而是“睨无人处”碰头活动。

解放后梅白在黄梅县委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正是这个时候,发生了令梅白先生终生尴尬的一件事情。那是在五十年代末,庐山会议前夕的一个夏天傍晚,梅白穿条短裤,靸着拖鞋,兴冲冲地跑到县委黄书记的办公室门口,“老黄老黄,捉八捉王八!”(当地的一种扑克牌的玩法,类似于现在的“斗地主”)说完哐地一脚踢开门,在里面听黄书记汇报工作的毛泽东大吃一惊!当时梅白也愣住了,自己也吓了一大跳!毛泽东过来,怎么事先一点也不知道!这时候静悄悄的没一个人做声。这也可能是毛泽东的革命生涯中碰到的唯一的一个这么冒冒失失的人。最后,还是毛泽东开口说话,他盯着梅白问:“你是谁?”梅白似乎傻了一样,半天没回话。看此景,黄书记不得不出面代梅白回答:“这是我们县委秘书长梅白同志!”“你为什么叫梅白?”毛泽东接着又问了一句。(在当地“白”与“伯”同音)梅白还是没出声。黄书记一边替梅白着急,一边又感到好笑。心想平时目空一切,调皮捣蛋的梅白,也有今天这么难过的时候。于是老黄又替梅白回答:“因为梅花是白的,所以叫梅白!”这么简单的问题,难道梅白答不出来?可能是因为梅白感到自己太失礼了,衣冠不整地出现在毛泽东面前,令他万万没有想到会在这样的场合下见面!可能因此,也令毛泽东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次黄梅之行。

标签: 梅白

更多文章

  • 吴鲁芹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吴鲁芹

    吴鲁芹(1918——1983),字鸿藻,散文作家,英美文学教授。上海市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先后任教于武汉大学、台湾师范学院、淡江英专(今淡江大学)、台湾大学等,策划英译中国文艺作品。中文名:吴鲁芹外文名:字鸿藻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13年逝世日期:1983年职业:散文作家毕业院校:

  • 刘文鹏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文鹏

    刘文鹏教授是我国最著名的埃及学学者。他长期从事埃及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埃及学论文近50篇,编撰论著5部,参与编撰著作近10部,并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经济学》、《外国历史》诸卷埃及考古、古代埃及史相关词条的写作。中文名

  • 段谷风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段谷风

    段谷风(1926-2008),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江苏徐州市人。别名成举,号三昧斋主。1948年毕业于徐州师范,1951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师承名师李超士、于希宁先生。执教于山东师范学院、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山东艺术学院达数十载。段谷风先生2008年3月15日早晨因病在济南去世,享年82岁。中文

  • 陈骙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陈骙

    陈骙,字叔进,台州临海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累官将作少监、守秘书少监,知秀州、宁国府、太平州等。中文名:陈骙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日期:1128年逝世日期:1203年代表作品:《中兴馆阁录》十卷《中兴馆阁书目》七十卷1128-1203光宗绍熙元年(1190),召为吏部侍郎,同知贡举兼侍讲

  • 梁焕奎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梁焕奎

    梁焕奎(1868-1931)实业家。字璧垣,号星甫。长沙府湘潭人。光绪举人。1896年任湖南矿务局文案。受维新思潮影响甚深,致力于发展湖南矿业。1899年筹集资金接办益阳板溪锑矿,将其改组为久通公司。1903年春梁焕奎任湖南留学生监督,怀着救国兴邦的勃勃雄心,亲率杨昌济、陈天华、刘揆一、朱德裳、杨均

  • 须恺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须恺

    须恺(1900—1970),男,汉族,水利工程学家和教育家,我国现代水利科技事业的先驱。毕生致力于流域水利开发,兴利除害,综合利用水资源。他主持研究制定淮河、海河、钱塘江、赣江、綦江等流域规划和大型工程规划;在主持苏北运河规划设计中,提出了利用沉挂法加固修护长江堤岸,成效卓著。他是我国最早从国外学习

  • 黄绍箕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黄绍箕

    黄绍箕(1854—1908),浙江瑞安人。光绪六年进士。授编修,官侍讲,爱才好士,曾为康有为延誉。“戊戌政变”失败后,闻讯冒险告康有为,使康免于难,遂为荣禄所恶,辞官归里。不久,起用为湖北提学使,卒于官。绍箕博学能文,精于金石书画之学。中文名:黄绍箕外文名:HuangShaoji别名:鲜庵、仲弢国籍

  • 朱一玄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一玄

    朱一玄,(1912─2011),山东淄博人。先后就读于济南中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1940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历任四川遂宁师范、南充中学等校语文教员。1946年起在南开大学中文系任教。2011年10月16日10时30分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100岁。中文名:朱一玄国籍:中国出生地:山东淄博

  • 李待问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待问

    李待问(?—1645)字存我,南直隶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奉贤区西渡镇鸿宝村)人,崇祯十六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后在抵御清兵时被杀害。工文章,兼精书法,尤善行草书,远宗二王,近受董其昌影响,书风恬淡清新。松江博物馆藏有手迹行书诗轴。著有《玉裕堂存稿》。(概述图)中文名:李待问别名:字存我国籍:中国明代出

  • 莆阳黄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莆阳黄

    “莆阳黄”,为世界江夏莆阳黄氏之简称,别称莆田黄。源自祖籍中国福建莆田。自唐迄清内外素有:“十状元十宰相”,“六会元三榜眼三探花”和“四尚书四贡元廿三解元五百进士千名举人”之美称,为中华东南黄氏望族,源自中国福建莆田市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古称黄巷里。这里介绍了黄氏始祖黄岸,例举了福建莆田黄岸派历代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