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何世桢

何世桢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780 更新时间:2024/1/17 20:36:09

何世桢(1895—1972),号干臣,字思毅,安徽望江人,中华民国时期政治人物。1918年,何世桢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之后又赴上海东吴大学攻读法律系。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何世桢是组织上海学生响应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先生亲自指定何世桢为上海三名代表之一。抗战期间,何世桢受重庆国民政府委派,打入汪伪政府内部,佯任伪职,暗中策动反汪。1947年当选国大代表。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上海。1968年,何世桢被张春桥点名隔离审查,被关押长达四年。1972年10月13日因病危被释放回家,四天后的10月17日去世。

基本资料

中文名:何世桢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望江

出生日期:1895年

逝世日期:1972年

政治生涯

何世桢(1895—1972),安徽望江人,中华民国时期政治人物。1918年,何世桢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之后又赴上海东吴大学攻读法律系。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何世桢是组织上海学生响应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担任上海学联评议长,得以结识和追随孙中山先生,经常聆听中山先生教诲。由于学习、工作繁忙,晚上疲倦时,何世桢经常瞌睡在孙中山家中的沙发上,孙中山先生深为爱惜,将毛毯轻轻盖在何世桢身上。同年,何世桢由孙中山先生亲自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何世桢后赴美国留学,1922年何世桢和胞弟何世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生院法学系并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何世桢在东吴大学执教法律,在上海大学任教务长兼英文系主任,并经常执行孙中山先生亲自交付的任务,还担任孙中山先生的法律顾问。孙中山先生有很多日本朋友,有些关系就由何世桢代表孙中山先生和日本友人保持联系,其中不乏日本政界要人。

1924年1月,中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先生亲自指定何世桢为上海三名代表之一。大会期间,何世桢与毛泽东、李大钊廖仲恺等人担任党章审查委员会委员。1924年11月,孙中山先生由广州北上前往北平,途经上海时,专门约见上海的中国国民党青年党员,再次详细阐述了他所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要求青年党员转变对共产党人的态度。在与何世桢谈话中,孙中山先生推心置腹地对何世桢的政治道途寄予厚望,对何世桢已开办的私立持志大学表示赞赏与鼓励,这也是孙中山生前最后一次对追随自己的何世桢当面亲切教诲。

卧底汪伪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9年汪精卫叛国投敌后,多次拉拢何世桢均遭拒绝。此时,何世桢与许崇智、陈中孚一起,受命国民政府国防最高会议,利用与日本政界元老的旧识关系,搜集日伪内部机密情报,包括战争与战事动态情报和日方对华政治动向。1939年9月12日,重庆国民政府公布了第三批通缉九名汉奸的一份名单,分别是褚民谊、陈群、缪斌、梅思平、何世桢、高宗武、丁默邨、林柏生、李圣五。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陈群畏罪自杀,褚民谊、缪斌、梅思平、丁默邨、林柏生均被国民政府判处死刑,执行枪决。李圣五也因汉奸罪被捕,高宗武因揭露了汪日密约内容并公诸报端其后被取消汉奸通缉令。

而何世桢在抗战胜利时,重庆方面还委派其为接收大员安居上海,1947年还被推选为国民代表大会代表,出席了1948年的国民大会。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何世桢被列入这份汉奸名单,他的真实身份又是什么呢?其中确有一段隐秘、曲折的经历。

1939年汪伪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前,汪精卫曾力邀何世桢参加大会并作为主席团成员。何世桢拒绝后,汪精卫仍在会上将何世桢列入中央委员名单并在报纸上公布。其时,重庆国民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秘密派出的视察员周尚在上海已然对何世桢拒绝与汪精卫合作以及持志大学抗命拒绝“登记”的前后非常清楚,拟出电报稿给重庆的陈立夫报告实情,却因译电员被捕而电报未发出,致使重庆方面听信伪报,误认为何世桢已与汪伪合作,而发出了那份包含何世桢在内的汉奸通缉令。

后来,周尚回到重庆,见到陈立夫时才知道在上海发的密电重庆未收到。但此事纯属绝密,又不能公开澄清,便由国防最高委员会居正、于右任、王宠惠三人联合手书密交何世桢,声称开除党籍、通缉纯属误会,要求何世桢以此迷惑日伪,并希望何世桢去日伪内部开展情报工作。何世桢此时以国事为重,决心大义报国,忍辱负重,和陈中孚二人冒险赴日本,利用旧识关系,接触政坛元老,挑动倒阁,拒绝援汪。

抗日统一战线建立后,何世桢一切以国家利益、民族大义为重。据原蒋介石侍从室陈布雷部下主管情报工作的张令澳在《我在蒋介石侍从室的日子》披露:蒋介石通过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王芃生转达,希望何世桢基于爱国大义精神,在上海充分利用在日本政界重要人物的旧关系,设法打入日伪内部,成为埋伏在上海的一条内线。对此,何世桢表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从此真正成为“打入日伪内部的中国国民党地下工作者”,而且是中国国民党最高层次的谍报工作者。

新中国成立后,何世桢一直居住在上海。周恩来总理到沪在一次民主人士座谈会上,曾经=征求何世桢愿否出来工作的意见,何世桢婉拒了邀请。1968年8月,何世桢受潘汉年事件牵连,被张春桥点名隔离审查,被关押长达四年。1972年10月13日因病危被释放回家,四天后的10月17日去世。

恢复名誉

1979年,上海市公安局作出《关于何世桢问题的复查决定》,认定何世桢“历史上与我党组织有过关系,曾做过有益人民的事,是有贡献的”。并肯定对何世桢的隔离审查是错误的,因而予以彻底平反,恢复名誉,并按党的政策规定做了善后工作。

标签: 何世桢

更多文章

  • 叶谦吉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叶谦吉

    叶谦吉(1909年-2017年2月28日),江苏无锡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33年金陵大学农学院毕业,1938年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生院农业经济系毕业。现任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员、教授兼研究员,重庆中央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兼任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大学法学院经济系教授、

  • 黄润甫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黄润甫

    黄润甫(约18351916)北京人,满族,行第三,人们都称他为“黄三”。初为松筠庵票友,后拜四喜班的朱大麻子为师,加入戏班。他投身二黄班后,并不专学朱师,而是兼学徐宝成、庆春圃和钱宝峰。他在继承和吸收前辈及同辈艺术的同时,加以创造、革新,他还吸收当代人的一些生活,提炼入戏,创造性地刻画出刘谨、金兀术

  • 陶闿士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陶闿士

    陶闿士(1886~1940),名闿,一字开士,号天研,别署天倪阁居士,重庆府巴县籍。1901年,他进入川南经纬学堂就读,与吴玉章、黄复生、谢持等同窗。1904年左右,他任教于巴县开智学堂和川东师范学堂,研读经史古籍,培养出了赖以庄、向宗鲁等知名学者。此间,他受杨庶堪等人影响,反清的热情日渐炽烈,遂加

  • 章懋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章懋

    章懋(1436—1521),字德懋,号闇然翁,晚年又号瀫滨遗老,浙江兰溪渡渎村人。自幼读书强于记忆。成化二年(1466)会试第一成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编修。因直言进谏而仕途坎坷,逝后追赠太子太保,谥文懿。著作有《枫山语录》、《枫山集》及附录。所纂《兰溪县志》,为兰溪现存最早方志。中文名:章懋别名

  • 萧树东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萧树东

    萧树东(1931—2016),湖北黄陂人。消化疾病专家,中共党员。萧树东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消化系病专家,1950~1955年就读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1986年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内科教授和博士生导师。1984年任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副所长,1990~1998年任所长,现任名誉所长。1994年至今任

  • 潘琪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潘琪

    潘琪,江苏南汇(今属上海市)人。武汉大学肆业。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豫鄂边区抗敌委员会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新四军第六支队宣传部部长,淮北行署调查研究室主任,中共淮北地委宣传部部长,安东省教育厅、民政厅厅长。建国后,历任郑州铁路局政治部主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民政部、人事部、工业部副部长,交通部公路

  • 黄枬森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黄枬森

    黄枬森(1921.11.29~2013.01.24),男,又名黄楠森,原名黄述烈,四川省富顺县人,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和人学学科的开创者、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北大哲学系哲学教育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文名:黄枬森别名:黄楠森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四

  • 吴文科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吴文科

    吴文科,甘肃清水人。1963年出生,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大中文系。1987年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专事曲艺研究,著名曲艺理论家,曲艺史学家,常用笔名“闻克”。现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中文名:吴文科别名:常用笔

  • 纳瓦伊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纳瓦伊

    是维吾尔族察合台文大诗人和学者,用本民族语言创作了4部抒情诗集和6首长诗,反对封建领主的争权夺利,谴责暴政和不义,表达了人道主义思想。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并对中亚细亚其他民族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中文名:纳瓦伊外文名:Alxirnawayi别名:艾里西尔·纳瓦伊国籍:中国民族:

  • 董份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董份

    董份(1510年-1595年),字用均,号浔阳山人,又号泌园,浙江乌程县(今湖州)人。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举乡荐,二十年(1541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参与纂修会典。转右春坊右中允,管国子司业事,世宗斋居西宫时,亲点为翰林学士,得乘骑出入宫廷之中,斋醮仪上“天神”表文多出其手。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