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朱国栋

朱国栋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329 更新时间:2023/12/24 22:09:30

朱国栋(1918.11~2010.02),男,安徽省金寨县朱家湾村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老红军,中国铁路老战士协会原理事,中南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原荣誉主任,原长沙铁道学院党委书记,原广州铁路局党委副书记、政治部主任,原长沙铁路局党委副书记、政治部主任,享受副部长级医疗待遇离休干部。

基本资料

名:朱国栋

国籍:中国

出生地:安徽省金寨县

出生日期:1918年11月

逝世日期:2010年2月22日

职业:原长沙铁道学院党委书记

毕业院校:延安中央党校四部

信仰:共产主义

代表作品:参编《中国工农红军第28军坚持鄂豫皖边区三年游击战争历史》

性别:男

个人履历

1918年11月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朱家湾村一个贫农家庭。

193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0年2月,年仅12岁的朱国栋同志在家乡自愿参加革命军队,在河南商城县委共青团训练班学习。

1930年5月至1933年1月,在河南商城县沙河区工会任青工干事、常委。

1933年2月至1937年12月,在鄂豫皖边区红28军82师政治部任宣传员。

1938年1月至1939年5月,先后任新四军四支队七团政治处宣传员、团直属机关支部书记、总支副书记。

1939年6月至1943年1月,在新四军二师四旅十一团任团特派员。朱国栋同志克服重重险阻,抵达延安,于1943年2月至1945年10月,在延安中央党校四部学习。

1945年10月至1946年12月,任东北军区警备二旅政治部组织科长。

1947年1月至1947年8月,任吉林军区吉敦分区政治部组织科长。

1947年9月至1948年12月,任东北军区独立五团副政委兼主任、独立六师十八团政治委员。

1949年1月至1949年11月,在第四野战军43军468团任政委。建国后,朱国栋同志以满腔的热情,投身新中国建设伟大事业。

1950年2月至1953年11月,在中南军区铁道司令部第一团任政委。

1953年11月至1955年6月,任广州铁路管理局公安处副处长。

1955年6月至1957年12月,任广州铁路管理局株洲铁路分局政治处主任、党委书记。

1958年1月至1958年8月,先后任广州铁路局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

1958年9月至1962年3月,任广州铁路局、长沙铁路局党委副书记、政治部主任。

从1962年3月起,至1983年1月,朱国栋同志任长沙铁道学院党委书记。

1983年1月,朱国栋同志响应党的号召,离职休养。

2010年2月22日,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92岁。

人物生平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老红军、中国铁路老战士协会理事、中南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荣誉主任、享受副部长级医疗待遇离休干部、原长沙铁道学院党委书记朱国栋同志于2010年2月22日上午9时在长沙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92岁。

2010年2月26日上午,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内庄严肃穆,哀乐低回,正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沉痛悼念朱国栋同志”,横幅下方是朱国栋同志的遗像。朱国栋同志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南大学数百师生聚集在此朱国栋同志作最后的告别。

朱国栋同志去世后,温家宝、长春、刘延东、张高丽、张德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关心,深表哀悼,请代送花圈,并向家属表示慰问。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亦深表哀悼和慰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道部政治部、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政府、教育部离退休干部局、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铁道部离退休干部局、中国铁路老战士协会、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中共湖南省委老干部局、湖南省关工委、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教育厅关工委、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党委、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广州铁路集团公司长沙铁路办事处、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美国学校、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福建工程学院、苏州科技学院、湖南大学、吉首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南大学广州校友会、香港校友会、西安校友会、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深圳市铁路中学、IEEE工程管理协会新加坡分会、安徽省金寨县委、县政府、县红军历史研究会、县民政局、沙河乡党委、政府、斑竹园镇党委、政府、中共中南大学委员会、中南大学、中南大学各二级单位、离休干部第四党支部为朱老敬送花圈。

1934—1948年,朱国栋同志先后参加了河南光山白菜园战斗、湖北英山县掌山冲战斗、英山县西界岭战斗、淮南路西反顽战斗、攻打吉林战斗、围困长春战斗。在多达50次的作战中,他英勇善战,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甘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品格。

1943年2月,朱国栋同志听从组织安排由皖东赴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去延安的路上,到处是敌伪占领区,到处有封锁线。他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巧妙地与敌人周旋,足足花了十个月时间,终于在当年12月初胜利抵达革命圣地延安。

1962年3月起,他担任长沙铁道学院第一任党委书记。在21年的院党委书记的岗位上,他带领党委班子,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艰苦奋斗、严谨治学、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为加快我国铁路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合格工程技术人才。十年动乱时期,在他和全院教职工的努力下仍然为国家培养了2000名毕业生。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较早地恢复招生和教学工作,尽力挽回十年动乱所造成的损失。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领导全院教职工,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坚持改革创新,理顺内外关系,发展横向联系,讲求办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把学院办成面向铁路现代化建设、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铁路高等学校,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朱国栋同志1983年1月离休后,致力于关心教育下一代工作。他满腔热情地关心青少年的教育与成长,创办和推动了原长沙铁道学院关心下一代事业,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献计献策。担任原长沙铁道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铁路老战士协会理事、中南大学铁道学院老战士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南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荣誉主任。他不顾年老体弱多病,不辞辛劳,不要报酬,积极组建院、系两级关工委。他77岁高龄时,仍然坚持每天上午上班,亲自撰写关工委工作计划和调研报告。他长年坚持为中小学生和大学生作报告,给青少年讲革命故事。2005年当选中南大学首届党代会代表。

朱国栋同志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间,他以90多岁高龄的重病之躯坚持为大中学生做革命传统教育报告数十场,坚持参加中国铁路老战士协会会议,带领老同志发挥余热;坚持回乡出席安徽省委省政府主办的纪念“立夏节”起义80周年庆典活动,并捐赠家乡2万元动红军纪念碑的建设;坚持出席中南大学新校区剪彩仪式,见证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作为中南大学党龄最长的老党员,他坚持参加离休干部党支部的每一次党组织生活和党课学习,认真参与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和党性教育。

朱国栋同志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他积极配合医院,坚持和病魔作最坚强的斗争,甚至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他仍然不忘铁路建设和家乡发展,坚持亲自向铁道部刘志军部长写信,希望通往家乡六安的高铁建设能够为革命老区的人民谋取更多的福祉。

个人荣誉

朱国栋同志多次被评为湖南省和铁道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全国铁道优秀老战士,1998年荣获全国老有所为奉献奖,2004年被评为湖南省健康老人。还获得过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全省离休干部先进个人、全路优秀离休干部等荣誉称号。

个人作品

朱国栋同志撰写有《中共皖西特委斗争始末》、《红28军坚持鄂豫皖边区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政治工作的基本情况》、《长山冲突围战》、《生死跟着共产党》、《红28军走过的长征路》等。审校《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等党军史籍数篇部,参编《中国工农红军第28军坚持鄂豫皖边区三年游击战争历史》一书(100万字)。

社会评价

朱国栋同志把毕生奉献给了党和人民解放事业,奉献给了新中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和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朱国栋同志具有坚定而执着的共产主义信念,在其八十年的奋斗生涯中,始终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作风正派,原则性强,严于律已,平易近人,生活俭朴,不搞特殊化,永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革命事业心强,工作认真负责,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作风民主,在群众中威信高。他听从党的召唤,服从组织安排,追求真理,敬业奉献,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业绩,为新中国的建立、人民铁路事业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标签: 朱国栋

更多文章

  • 李长暐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长暐

    李长暐[wěi](1909年-1987年),江西省信丰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任江西军区后勤部部长,中南军区空军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广州军区空军后勤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勤部副部长等职。中文名:李长暐国籍:中国出生地:江

  • 郑培英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郑培英

    郑培英,粤剧著名演员,原名郑丽英,1936年10月25日出生,广东增城县人,一级演员,广东粤剧院艺术指导。15岁开始在业余剧团学艺。1957年受聘到广州市“光华”、“越秀”等剧团任花旦。2015年2月8日晚,因突发急性心肌梗塞,与世长辞,享年80岁。中文名:郑培英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东增城

  • 于贵君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于贵君

    于贵君(1985年4月15日-),中国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出道自沈阳金德。2014年由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球队广州富力转会加盟到中甲联赛球队青岛海牛,2015年自由转会至深圳人人足球俱乐部(SZRenren)。中文名:于贵君外文名:YuGuijun国籍:中国出生地:辽宁丹东出生日期:1985年4月15

  • 黄纯一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黄纯一

    黄纯一(1905-1928)湖北黄冈人。又名宴如,学名勃。1922年当塾师。两年后去江西南昌任方本仁督办公署司书、卫队营排长。1926年赴广州,以第二名考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在校结识黄公略,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年底毕业,曾被蒋介石召赴南京,任总参谋部参谋,后辞去。1928年随同黄公略等到湖南南县,会

  • 冯素陶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冯素陶

    冯素陶(1906-2010),男,汉族,1906年2月生,云南禄丰人。1944年加入民盟。1927年广东大学肄业。1925年在上海参加党的外围组织新云南社。1926年在广州参加党的外围组织新滇社,任该社总部的总务及组织部门负责人,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冬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在上海参加党领

  • 徐坚白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徐坚白

    徐坚白(1925年7月4日-2017年3月2日),女,汉族,浙江省杭州人,毕业于美国柴纳累斯学院及芝加哥艺术学院。曾任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东省文联委员,系广东油画会首届会长。主要作品包括《女解放军》、《旧居前的纪念》、《革命母亲徐大妈》、《红领巾》、《东江纵队》、《二七铁路工

  • 尢列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尢列

    尢列(1866—1936),广东顺德人。自幼博闻强记,在学堂读书时,就具有强烈的反清革命意识,绝意科举计进。22岁入广州算学馆,结识孙中山、郑士良,毕业后任广东沙田局丈算总目、广东与图局测绘生、香港华民政务司署书记。后来,尢列与孙中山、陈少白、杨鹤龄为友,抨击满清政府,畅谈革命,被满清政府称为“四大

  • 杨挺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杨挺

    杨挺(1921年2月—2017年7月),曾用名杨用新,1921年2月2日生,四川旺苍县东凡镇人。1933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7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广东省军区副政委。2017年7月6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逝世,享年96岁。中文名:杨挺国籍:中国出生

  • 鲍刚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鲍刚

    鲍刚(1897~1940),谱名汝纲,号纪三,安徽省寿县九龙乡人。幼家贫,从事耕牧。14岁时,得亲戚相助,就读于私塾。因家居瓦埠湖畔,涝灾频仍收成无着,迫于生计,18岁离家至沪当工人。民国6年(1917年)赴广州从戎于许崇智部,后投入冯玉祥西北军方振武部,因勇敢善战,升一旅旅长。五原会师后,国民军东

  • 谷有荃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谷有荃

    谷有荃字安徵。1927年11月生,湖南耒阳市人。1948年肄业于广州大学,1953年毕业于华中高等师范(今华中师大)。现为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1989年离休)、湖北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东湖印社社长、湖北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北书画艺术专修学院副院长、湖北省书协顾问;《书法报》编委。中文名:谷有荃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