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方觉慧

方觉慧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365 更新时间:2023/12/12 3:18:43

方觉慧(1886—1958),字子樵,湖北蕲春人。早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毕业归国后,即秘密组织革命团体。辛亥武昌首义后,任都督署参议兼《中华民国公报》编辑、《震旦报》经理兼总编辑。1913年游历内外蒙古。1914年任中华革命党驻汉特派员,组织中华革命党分部。1917年随孙中山赴粤从军。1921年任广州政府北伐军大本营宣传处新闻主任。广东军阀陈炯明叛变后,赴闽收编张清雨部队。1922年任广州政府北伐军大本营特派宣传委员。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党代表;1926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总训练部副主任。1927年任夏斗寅二十七军政治部主任。1929年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并任南京市特别党部常委、立法委员,中国国民党中央军委会训练总监部政治训练处副处长。后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兼农矿厅长,一度代理民政厅长。1930年出席日内瓦国际劳工大会。1949年赴台湾。1958年去世。著有《两汉学案》等。

基本资料

中文名:方觉慧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北蕲春

出生日期:1886年

逝世日期:1958年

职业:政治家

信仰:三民主义

生平介绍

方觉慧,早年在黄州府中学就读,后赴日本留学,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归国后,即秘密组织革命团体。辛亥革命成功后,追随孙中山,加入国民党,任广东大本营宣传处新闻主任任都督署参议兼《中华民国公报》编辑、《震旦报》经理兼总编辑。1913年游历内外蒙古。次年任中华革命党驻汉特派员,组织中华革命党分部。

1917年随孙中山赴粤从军。1921年任广州政府北伐军大本营宣传处新闻主任。广东军阀陈炯明叛变后,赴闽收编张清雨部队。1922年任广州政府北伐军大本营特派宣传委员。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党代表;翌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总训练部副主任。1927年任夏斗寅二十七军政治部主任。1929年被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并任南京市特别党部常委、立法委员,中国国民党中央军委会训练总监部政治训练处副处长。后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兼农矿厅长,一度代理民政厅长。1930年出席日内瓦国际劳工大会。1949年赴台湾。

重大事件

入中国同盟会献身革命

1900年子樵先生十四岁,田又新老先生的儿子田桐(号梓琴),在日本是孙中山先生的助手,中国同盟会创始人之一,因为受他的引导,子樵先生十九岁就秘密地参加了中国同盟会。

1906年,在武汉与当时革命青年相互组织革命团体,集一时俊彦如季雨霖、张难先、熊十力、熊秉坤、蔡济民、曹亚伯、蓝天尉、梁耀汉等相互往来商谈革命。次年宛思演约集子樵先生、詹大悲、李翊东、何亚新等设立明德学会,每于星期假日在洪山宝塔,开会计划革命策略。1907年与詹大悲、宛思演、何亚新等考入黄州文普通学堂,与武昌新兵营的熊十力,黄冈绿营的梅宝玑等组织证人学会,征求会员发展革命。当时该校有位王教授口齿不清,讲义常有错误,因而发起罢课鼓动学潮。罢课数月吴监督自武昌来校镇压,查明闹事学生詹大悲、方士楷、何亚新三人决定挂牌开除,公布时只詹何二人,而先生却予以留校查看的处分。当时不知何故,事后吴监督召见告以原因,在年前春间某日正上课中,狂风忽起,屋瓦飞塌,师生大乱逃跑,跌倒及被瓦片击中而受伤的人很多。风停之后,监学毕惠康老师受伤返回教室,见先生一人独坐书桌前并完成了作业,大为惊奇的问道“人人逃命,你怎么稳坐不动”,子樵先生回答说:“我靠大柱之旁,房屋倒塌,或可藉此保全性命,如要外跑,不到操场不能脱险。相较之下,此处更为安全故以未跑。”毕监学深为惊奇的说:“如此镇定,临危不乱,我当拜你为师才对!”这次学潮特将此事呈报吴监督,建议不要开除方的学籍,于是吴监督一再训勉用心读书并将方士楷改成方学惠,至民国元年再改学惠为觉慧。

1909年詹大悲与何亚新离开黄州文普通学堂后即赴武汉参加革命活动,宛思演与先生仍留校发展学生组织。

辛亥首义时期

当时振武学社会员多为士兵过份招摇,为慎重起见将学界青年合并组织革命团体,大家推选黄侃(字季刚)审定草章,改为文学社。于辛亥正月初一成立,除先生与黄、詹、宛均参加外,社长为蒋翊武,首义前一日遇害的三烈士刘澄、杨洪胜、彭楚藩及后来中共元老董必武也都是会员。同年七月间黄季刚自北京来汉,正值黄花岗起义失败,在《大江报》写一篇社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翌日刊出,满清当局认为大逆不道,将詹、何逮捕而封闭《大江报》。辛亥首义后10月11日汉口光复,詹、何方得出狱,于是组织汉口军政府,詹大悲担任都督,何海鸣为参谋长,吴昆与温楚珩为秘书,子樵先生与宛思演为顾问。11月2日汉口失陷,詹大悲由李文辅救出,登外轮赴九江,子樵先生渡江武昌,任湖北公报编辑,是时蒋翊武、张廷辅筹款办民心报,以高海澜为社长,子樵先生担任总编辑,可惜因不同意黎元洪的很多措施,不久即被迫停刊。中华民国初期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元月一日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于南京,黎元洪被选为副总统,中国同盟会改组成为国民党,当时武汉中国同盟会党人推张樾、子樵先生筹办日报,在汉口英租界怡园后街,定名《震旦民报》,张任总经理与总编辑,子樵先生任副总经理与副总编辑,经费由兵站总部筹出,时任兵站长为邢伯谦,何亚新为副站长,国民党湖北支部长为刘公,总干事为胡秉柯,子樵先生负责机要,一切密电本均由管辖。次年二月国会选举,宛思演与子樵先生赴黄州办理国会议员选举,震旦民报交由吴月波代行,三月间宋教仁先生自北京抵汉口转黄州,为国民党候选人助选,田桐、吴昆、石瑛、詹大悲、宛思演,与子樵先生在江岸组织群众欢迎,并召集各县代表演说。3月17日子樵先生接获北京党部密电,得知袁世凯已派人前往上海刺杀宋教仁先生,次日又来急电敦嘱防范,田、石及先生再三劝宋先生暂留黄州,改期赴沪,宋答以“人总有一死,生死应得其时”。众人未再挽留,并欢送上船经南京改乘火车前往上海。3月20日,宋教仁先生果然不幸在上海车站遇刺,两日后逝世,孙中山先生闻噩讯急于25日自日本返沪,筹备讨袁计划。

策筹反袁活动

同年4月田梓琴先生电《震旦民报》,促子樵先生赴北京接替田先生在京津地区所负的工作,筹划反袁,《震旦民报》则由宛思演先生继续负责。先生4月26日抵达北京后,田先生即将当时国民党北京总部的国光新闻社造册交予子樵先生,并登报声明,又将他在京津的各种关系及联络管道,有公开的也有秘密的全部介绍给子樵先生,交待完成后,梓琴先生就离开北京,赶往上海去参加孙中山先生的全国讨袁策划事宜。

当时北京的京畿总稽查长王天纵(字旭九),与子樵先生关系非常友善,愤恨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先生的不义行为,愿与子樵先生合作共谋杀袁,指定他的心腹稽查长蓝剑豪负责联络与开销。当时袁世凯之拱卫军,多为帮会中人,同情革命党,子樵先生与其下级军官以袁不同的名义将炸弹藏于花盆之中,存放袁世凯府中,待孙中山先生反袁策划成熟,一次炸死袁世凯。

6月23日,田梓琴先生电召子樵先生赴上海会报京津地区布置状况,7月2日梓琴先生带领子樵先生面见总理孙中山先生,报告京津军队与政治活动情形。总理亲口指示,待革命军占领武汉后,北方即由王天纵发动讨袁,至于其衔头名称令其自订,事后再由总理任命公布。数日后黄克强先生在愚园召集各方面负责人会议,子樵先生代表京津地区参与会议并报告了京津地区的形势,7月9日先生经南京武汉乘火车返回北京,7月12日李烈钧在江西宣布独立,发表檄文声讨袁世凯,20日蓝稽查长奉王天纵之命,预警次日清晨之前警总将来突袭搜查,嘱盼有所准备,并在日本人开设的山本医院预订一房。当晚先生立即召集全体在社人员紧急会议,命所有非正式员工立刻疏散,并销毁所有密件,若有武器亦须带离报社。当时上海总部派来的查光佛先生亦在坐请他立刻返回上海,散会后赶赴山本医院,蓝稽查长已在等候,安排住院检查身体。次日大批军警果至,搜查不出任何证据,却将印刷机器捣毁,先生与蓝剑豪商议,聘请国会议员兼律师石润金提出诉讼,结果由袁政府赔偿三千元。8月3日王天纵约子樵先生相见告以时局紧张,嘱应早日离京并问何日可以成行,先生答以天雨衣服未干,决定后日下午四时乘车赴天津。王氏离开后,子樵先生即与通日文的友人往日本领事馆探听消息,却发现孙中山反袁军占有的南京已被袁军攻陷,当晚召集同志命各自分别走避,先生也于当晚改乘京奉路北上经营口搭船去上海。

8月11日抵上海,田梓琴与查光佛两先生大为惊喜,原以为子樵先生已经遇难,因为上海各报均载王天纵破获国民党地下组织,尤以9日申报报导极详。蓝剑豪因系袁氏属下官员立即枪毙,拱卫军官兵数十人亦同时遇难,袁世凯以王天纵破案有功重赏并赐名王建忠。民国七年,孙中山派子樵先生赴鄂西联络各方军队,时蔡济民光复利川,柏文蔚光复建始,乃电催方先生赴恩施。刚抵夔府,王天纵为豫军总司令退驻奉节,特专程拜会子樵先生,故友相逢而王又加入革命阵营,方王之交因革命始以革命终亦称奇缘。

子樵先生抵沪后,深痛袁氏窃国又与詹大悲至南京商同何海鸣重振讨袁军,与张勋冯国璋血战十余日,终于失败。与第一师师长王献章逃往日本,进入早稻田大学攻读经济学,次年中华革命党成立,田梓琴先生偕子樵先生在东京见中山先生,详谈长江一带如何布置革命计划。总理即派田梓琴先生回鄂负党军总责,并提议子樵先生先往布置,总理谈及经费川资时,子樵先生以经费可以自筹,于是放弃学业,潜返蕲春,将家中田产作抵押借银四佰两。

正值粤汉铁路投标承包桥梁涵洞工程,乃与好友、日本留学学土木工程的郑治平先生(号韵珊,郑逸侠先生之父)商量合组公司,由其担任总工程师,在汉口召股三十万元,藉以掩护反袁工作。此时东京革命党密派朱干青,岑伟生来鄂呈报革命工作,子樵先生对外只办理工程事宜,若有个别机关遭破获,可藉工人身份以掩护同志安全,全鄂党军由梓琴先生总理党军事务,秘书长赵鹏飞,军事为蔡济民,子樵先生为秘书兼机要,分区部署。可惜负责江汉区的江元吉自认联络南湖炮兵团已届成熟,遂亲率炮兵发难,由于步兵援军未到,激战数小时终为民主的奋斗牺牲,当时未著名通缉的同志都隐避于各段工程地区提供衣食与旅费。

工程完成后,乃全力协助田梓琴先生策划反袁工作。

摘自《蕲春文化研究》

人物贡献

对史学有研究,曾有志于改纂《明史》,搜罗史籍颇多,所收明代史籍史料如《四朝成仁录》等盈数架,基本史籍达300余种。抗战期间,其藏书达万余册,分别寄存于上海、南京两地,南京失陷后,又迁往重庆,1945年又运回武汉,解放前夕再运往广西等地,藏书陆续散佚。四川省图书馆曾在1942年向其商购写本《蜀中广记》等书。著有《两汉学案》,编著有《明太祖武功记》。

标签: 方觉慧

更多文章

  • 彭德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彭德

    彭德,男,湖南长沙县东乡人。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家中家境贫寒,世代务农,有一弟弟。自幼读四书五经,修地理算学,新旧文化均有所涉猎。参加过广州战役,台儿庄战役等等。中文名:彭德别名:彭竞青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06年12月出生逝世日期:1991年9月姓名:彭德曾用名:彭竞青出生日期:1906年

  • 安珂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安珂

    安珂(1959.8.31~1983.3.8.)广州市人,祖籍河北省赞皇县,出生于革命干部家庭。1983年与歹徒搏斗中身受重伤,不幸牺牲,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还获得“模范共产党员”、“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中文名:安珂国籍:中国出生地:广州市出生日期:1959.8.31逝世日期:1983.3.8职业:

  • 魏凤楼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凤楼

    魏凤楼(1896--1978)字建亭,外号“魏瘸子”,少将。河南省西华县人。1913年投入冯玉祥部从军,1924年任西北边防督办公署手枪团团长,1926年3月随冯玉祥赴苏联考察,9月回国后任手枪旅旅长,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14军4师师长。参加北伐,1929年3月任第2集团军第23师师长,

  • 刘永康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永康

    刘永康,男,香港康升集团广州康耐登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家居品牌联盟现任主席。中文名:刘永康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北通城出生日期:1885年逝世日期:1935年8月19日职业:通城县农民暴动委员会军事部长主要成就:烈士香港康升集团广州康耐登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家居品牌联盟第一届

  • 陈志彬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志彬

    陈志彬(1917—2000)湖南省茶陵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过长征,当过八路军政委,解放军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

  • 林子丰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林子丰

    林子丰博士,OBE(Dr.LamChiFung,1892年—1971年4月17日),香港商人和教育家,生前热心公益,并大力推动浸信会在香港的发展。他于1922年在广州创办嘉华银号(中信嘉华银行前身),后来又分别在1956年和1963年成立香港浸会学院和浸会医院,当中浸会学院在1994年11月获政府批

  • 李干辉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干辉

    李干辉,1923年在香港参加工人运动,加入海员工会。1925年6月参加省港工人大罢工。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香港海员总工会中共总支书记。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后在香港、广州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1929年9月被派到南宁,在广西警备第四大队任连政训员。中文名:李干辉别名:李清国籍:中国

  • 李资平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资平

    1910年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一个市民家庭。李资平幼读私塾,后到免交学费的师范学校学习。1928年他考入广州市广华医院半工半读。中文名:李资平国籍:中国出生地:广州出生日期:1910年逝世日期:2004年9月4日毕业学校:广华医院1932年在广华医院毕业。沪抗战,十九路军到广州招募军医,李资平参加医疗

  • 邬强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邬强

    邬强(1911-1992),广东英德人,开国大校,中央军校第一分校(南宁分校)第五期(比照黄埔军校第八期)。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广东省第五届人大代表和政协广东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57年6月,荣获中央军委授予的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8

  • 杨坤如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杨坤如

    杨坤如(1884—1936),字达波,广东省博罗县人,绿林出身,所部为旧桂系军阀收编,任警卫军第五营营长,驻扎潮汕。1918年初,陈炯明率援闽粤军在潮汕集训,杨坤如率部加入援闽粤军,任第三路第二十一营营长。1920年任粤军第十七统领。当年8月随军由闽返粤讨伐桂军,升任粤军第一军第三独立旅旅长,不久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