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曹云祥

曹云祥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088 更新时间:2024/1/10 2:54:45

曹云祥,清华学校第5任校长,民国八年10月6日,曹云祥正式署理校长,在任约六年。曹任内,清华的学术规模有了巨大之突破。如在民国十四年春成立国学研究所,聘请梁超、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李济诸先生为导师。同时,也开始招收大学部学生,分文、理、法三院,并附设研究所。曹云祥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MBA学位获得者之一,他在该校任职期间颇有作为。1930年起作为中国工商管理协会的总干事,继任理事长,充当了在中国宣传入介绍和推行科学管理的领军人物,理论上也有一定的贡献。

基本资料

中文名:曹云祥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嘉兴

出生日期:1881年

逝世日期:1937年

职业:教育家

毕业院校:上海圣约翰大学、哈佛大学

主要成就:主持清华国学研究院

积极在推行科学管理的领军人物

被誉为“清华之父”

人物简介

曹云祥(1881-1937),男,汉族,字庆五。浙江嘉兴人。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获哈佛大学商业管理硕士学位。1921年任北洋政府外交部参事,1922年任清华学校校长,1928年去职。

曹云祥担任清华学校校长5年多,实现了将清华由一个中等程度的留美预备学校改办为完全大学的计划。报请北洋政府外交部批准了《清华大学工作及组织纲要(草案)》,将清华学校改组成大学部、留美预备部、研究院三部分。1925年5月大学部正式成立,设17个系。这是清华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清华的教育和学术独立向前跨了一大步。1925年,曹云祥宣布组建“大学部”,招收清华历史上第一批大学本科生。他要求大学部创建中文系、社会学系、政治系、物理系,为清华升格正式大学,打好地基。

1926年,清华国学院主任吴宓腾出手来,创办中文系,兼系主任。吴宓清楚地知道,同在他掌控之中的国学院和中文系,一个大师显赫,一个声名微弱,彼此星月悬殊。不过,他还是聘用28岁的朱自清为教授,造就了一颗明星。

同时他主持办起了清华国学研究院,延致通儒,如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四大导师,使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沟通,大大提高了清华的学术地位和影响。

教学思想

1925年7月,清华大学设立国学门,当时的校长曹云祥在开学典礼的致辞时感叹:“现在中国所谓新教育,大都抄袭欧美各国,欲谋自动,必须本中国文化精神,悉心研究。所以本校同时组织研究院,研究高深之经史哲学。其研究之法,可以利用科学方法,并参加中国考据之法,希望研究院中寻出中国之魂。”他提出国学研究是要“寻出中国之魂”,即中国文化的精神,也是当时许多国学研究实体与人物的共同想法。

值得关注的是,开学那天,梁启超作了题为《旧日书院之情形》的学术演讲。当时的国学人物提出“融会中外,博通古今”的口号,在充分吸收外来学术文化的前提下,重铸学术与教育之魂。从宏观战略的高度上提出了中国传统学术对重建中华文化与中华之魂的意义,足可以为今人所借鉴。随后,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以及中央研究院等从事国学研究的实体,取得了一批令世人瞩目的优秀成果。

国学在当时的兴旺,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人民在近代以来的文化选择与文化反思的过程中形成的必然产物,也是文化自觉意识的呈现。遗憾的是,在现有的学科体系内,没有国学的一席之地,没有专门的国学学位,从而直接制约了国学专门人才的培养,这是极不应当的。像中国这样有着几千年教育资源的国度,国学教育理所应当占有重要的地位。

任职清华

当时北大国学研究所、清华国学研究院,都为了“以现代科学方法重新研讨整理国故”,招聘具有真才实学的高级研究教授。蔡元培、曹云祥两位校长考虑之中的对象,起初仅有章太炎、梁启超、胡适、叶德辉(被歹徒杀害)、罗振玉、王国维等几位大学者,即使像吴宓、李济这样卓有成就的学者,也未被聘任“研究导师”(才学出众的李济仅受聘为讲师),可见规格之高、标准之严。

1923年10月10日清华学校举行国庆大会,特邀担任清华国学讲师的梁启超发表演讲。梁启超以《我对双十节的感想》为题,对民国前十余年的乱象大加挞伐,并将其原因归之于国民党乃至孙中山,认为国民党只知破坏不知建设,只知捣乱不知合作,须负一大部分责任。当时就读于清华学校的王造时,正好是这次讲座的千余名听众之一。对于梁启超的这种批评,王造时并不能接受。王造时强捺怒火回到宿舍后挥笔写就一篇题为《梁任公先生讲学的态度与听讲的态度》。

梁启超获悉此文后以及作者的身份后,气急败坏,紧急约见清华校长曹云祥,以辞去清华国学讲座相要挟,要求处理王造时。曹云祥无奈,只得把王造时找去严加训斥,并要他写悔过书,并由他陪同向梁启超请罪,否则便要以侮辱师长的罪名将王造时开除。这次交涉并无成效,曹云祥还是要王造时考虑他提出的办法,即当面向梁启超悔过请罪。几天后曹云祥再次为此事找王造时。这第二次交涉亦无成效,王造时辞别曹云祥后暗自思忖,觉得自己很冤枉,于是和几位同学商量后,决定向曹云祥校长讨回公道。

两三天之后,曹云祥第三次为此事约见王造时。王造时再次重申,他对于这件事始终不认为有错,始终不承认是侮辱师长。此事清华学校并未进一步深究,曹云祥提议的委员会公断的方案也未曾实施,到此也就不了了之了。王造时推断,“我想必定时梁曹两位先生宽大为怀饶我那时年轻。”

曹云祥在清华做了六年的校长(1922年4月—1927年底),是清华学校时期所有校长中任职较久的一个(最久的是梅贻琦)。在任职期间,他为清华的发展做了努力如:大学部的正式成立,国学院的兴起,教授治校制度初具雏形等等。可是由于这时清华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清华早期的毕业生陆续回校任教者日渐增多。这些留美回来的学生们大多不满清华的落后状态,以改革清华,提高清华的学术地位,反对官僚政客控制学校,实行教授治校等主张相号召,形成了一个颇具声势的“少壮派”。而曹云祥尽管任用了清华第二批留美学生张彭春为教务长,并支持“少壮派”对清华的改革,却仍然是不学无术,官气十足,而且在行政部门大量安插自己的亲信。这样,在清华内部就形成了“少壮派”和校长曹云祥及其亲信的保守派势力相对抗的局面。

1926年6月,教务长张彭春因受到保守势力的攻击而辞职,从而引发了所谓“挽张去恶”的风潮。在少壮派教授们的支持下,学生们在校内游行请愿,高呼“打倒清华恶势力”,“改造清华”等口号,当面要求“与清华前途发展有妨碍者三人辞职”。被要求辞职的三人,便是曹云祥安排的亲信,时任清华机要部主任,斋务处主任和大学专门科筹备主任,当时被清华学生称之谓“清华三恶”。

这一风潮发生以后,清华校内就了改造清华的运动,留美归来的年轻教授们要求按照美国大学的机制来改造清华,反对少数行政寡头治校,曹云祥被迫接受了教授治校的原则。但是,随后不久,少壮派教师就利用教授会迫使曹云祥辞职。

曹云祥被赶走后,1928年初,外交部派严鹤龄再度代理清华校长。不及3个月,奉系军阀进入北京,派保定军警执法处处长温应星担任清华校长。又不到两个月,国民党势力伸入北京,北洋军阀倒台,清华学校的最后一任校长也就此去职。

标签: 曹云祥

更多文章

  • 陈继昌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陈继昌

    陈继昌桂林临桂人。原名守睿,字哲臣,号莲史。生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卒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由于陈继昌抱病应殿试而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声名大振。察考又得第一,故又有“三元及第”之称。他是中国科举史最后一位“三元”状元。中文名

  • 陈必娣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陈必娣

    原名BettyChandler,女,1915年5月6日出生在加拿大温雷帕克市,7岁时随全家移居美国西部的俄勒冈州。1933年至1938年她在奥尔根大学学习,期间以交换生的身份于1936年至1937年到中国广州岭南大学学习中文名:陈必娣外文名:BettyChandler国籍:中国出生地:加拿大出生日期

  • 陈夔龙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陈夔龙

    陈夔龙(1857年—1948年),又名陈夔鳞,字筱石,一作小石、韶石,号庸庵、庸叟、花近楼主,室名花近楼、松寿堂等,清末民初著名政治人物。贵州贵筑(今贵阳)人,原籍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同治十一年(1872)中秀才,光绪元年(1875)中举人,十二年(1886)中进士。起于寒士,官运亨通,历经同治、光

  • 陈叙一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陈叙一

    陈叙一(1918—1992),电影译制片翻译家、导演艺术家,上海电影译制厂的缔造者和中国电影译制事业的开拓者。原籍浙江定海,出生于湖南长沙,上海沪江大学肄业。1943年开始戏剧翻译和编导工作。同年加入苦干剧团,导演话剧《埋头苦干》。1946年在晋察冀新华社广播电台工作,天津解放后任天津电影服务社副社

  • 陈元方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陈元方

    原中共陕西省委书记陈元方,男,陕西乾县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文名:陈元方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15逝世日期:1993.5.16职业:省委书记籍贯:陕西乾县陈元方(1915—1993.5.16),陕西乾县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汉中特委宣传部部长、三原县工委书记、关中地委组织

  • 陈廷骅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陈廷骅

    陈廷骅(1923-2012),香港著名实业家、香港南丰集团创办人。1923年出生于浙江宁波一贫困家庭,以纺织起家。1949年,陈廷骅离开上海来到香港。1954年,他斥资六十万港元在荃湾开办了南丰纱厂有限公司,两年后,纱厂正式投入生产。1969年,陈廷骅将南丰纱厂改组成为南丰纺织联合公司。1970年“

  • 黄诚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黄诚

    黄诚:河北安次人(今廊坊),幼年读私塾。先后入永清中学、北平第四中学读中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秋考入天津北洋工学院预科。1933年和同学一起组织了“荒火社”读书会,并提出:“宣传民众为当今救国之要务”。1934年9月,考入北平国立清华大学。与杨述等同学一起组

  • 唐玉成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唐玉成

    唐玉成,男,1895年出生,河南省虞城县利民镇申台寺村人。唐玉成是豫东调最有代表性的红脸(老生)演员,原名子信,誉名红脸王、著名豫剧大师、豫东调创始人、豫剧红脸宗师、豫东红脸代表人物、被誉为“红脸王”、豫剧“麒麟童”。中文名:唐玉成外文名:RedKing别名:红脸王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南省

  • 傅亨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傅亨

    傅亨,1929年11月21日出生于天津市,祖籍山西省荣河县。其父为傅作义将军,母亲刘芸生,也出自名门,曾当选为第四届至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傅亨于1964年与陈群荣女士结婚,生有两子,陈山及傅川。傅亨虽然为将门之后,但他却从未炫耀与依赖过自己的家庭,他始终默默地勤奋学习、工作,决心靠自己谱写人生,奉献

  • 桑振君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桑振君

    桑振君(1928年12月27日-2004年7月9日),豫剧表演艺术家,中国豫剧六大名旦之一,豫剧三鼎甲之一。优秀作品有《对绣鞋》、《打金枝》、《白莲花》等。中文名:桑振君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河南陈留县出生日期:1928年12月27日逝世日期:2004年7月9日职业:豫剧表演艺术家豫剧大师经纪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