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陈树藩

陈树藩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621 更新时间:2024/1/15 17:15:05

陈树藩(1885—1949),字柏森,陕西安康人。民国皖系军阀,曾任陕西督军。1905年入陕西陆军小学,第二年被保送保定陆军速成学堂,读炮科。1910年毕业返陕,被分配到陕西陆军第三十九混成协炮兵营当排长,不久调任军械官。1911年10月22日参加西安起义。民国成立后,任独立混成第四旅旅长。1949年11月2日,在杭州病逝。

基本资料

中文名:陈树藩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陕西安康

出生日期:1885年

逝世日期:1949年

职业:民国皖系军阀

毕业院校:保定陆军速成学堂

字:字柏森

人物简介

陈树藩字柏森(柏生),陕西安康人,大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年生于一个贩绸商人家庭。父亲陈声德,四十岁出头才得他这根独苗,从小教他练习儒家经典,望他考取科举,踏上仕途。陈树藩十八岁时,光绪下诏废科举,陈声德的愿望落空。1905年,陕西成立陆军小学,陈声德遂将陈树藩送到该校学习。第二年,北京陆军部成立保定陆军速成学堂,陕西陆军小学决定保送三十名优材生前往深造,陈树藩也得到保送,与同学经张钫等,进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炮科。1910年,陈树藩毕业返陕西,被分配到陕西陆军混成协炮兵营当排长,不久又调任军械官。

西安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消息传到陕西,陕西革命党人井勿幕、井岳秀、张凤翙、钱鼎、张钫联合洪门帮会首领万炳南、张云山、马玉贵、刘世杰等密谋发动西安起义。陕西护理巡抚钱能训、将军文瑞等极度恐慌,为了防止西安新军起义,他们收缴了新军的子弹,同时派出侦骑四处捕捉革命党人,西安城内空气紧张。由于陈树藩是军械官,西安起义前夕,同盟会陕西支部长井勿幕约陈树藩密谈,劝其加入革命阵营。此时,陈树藩已意识到清王朝气数已尽,加入同盟会对自己会有好处,于是,同意加入同盟会。

1911年10月22日上午,西安起义爆发,陈树藩领着起义新军及时冲进军装局弹药库,取出急需的子弹和炸弹,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两千旗籍骑兵被歼,将军文瑞投井自杀;六营巡防兵缴械投降,护理巡抚钱能训被俘,西安光复。

意见分歧

西安光复后,同盟会和洪门帮会为领导权问题而意见分歧。为稳定局势,防止内部火并,西安起义的主要领导者、同盟会员、原新军管带张凤翙于10月25日召集各界重要人物到军装局开会,陈树藩也参加,经过一番争议,最后,双方勉强达成一致协议:以张凤翙为大统领,万炳南、钱鼎为副大统领,组成了秦陇复汉军革命军政府,其他人员也有一定职务,如张钫任东路军大都督,张云山任兵马大都督,马玉贵任粮饷大都督,刘世杰任军令大都督。张钫提出任陈树藩为张云山的参谋长,但遭到万炳南、张云山的反对,张凤翙、钱鼎也不表态。结果,自认为立了大功的陈树藩捞不到一官半职,一怒之下,跑到渭北投奔井勿幕,帮助井勿幕组织民军。不久,山西革命党人电请张凤翙派兵援晋,张凤翙才任命陈树藩为河东节度使,指挥陈树发、严飞龙、王飞虎三个标,渡过黄河,占领了山西运城。

占领运城

陈树藩占领运城后,正盘算着如何扩大势力,突然接到张凤翙紧急命令,回师陕州增援与清军作战的张钫部。陈树藩派陈树发等率部增援,自己坐镇运城。陈树发也盯着运城这块肥肉,按兵不动。结果,误了战机,使张钫战败,丢失了灵宝、阌乡、潼关。陈树藩十分恐慌,只得向张钫请罪。最后,靠着"刀客"出身的严飞龙,陈树藩攻克礼泉,击退新任陕西巡抚升允率领的西路甘军,陕局平定。民国成立之后,袁世凯将陕军编为两个师(师长张云山、张钫)和四个独立旅,陈树藩所部被编为独立混成第四旅,陈树藩任旅长。

民国后

民国成立后,张凤翙任陕西都督兼民政长,张钫任陕西陆军第二师师长,袁世凯对革命党人控制陕西很不甘心。1914年春,袁世凯命令张凤翙、张钫等率部镇压追剿白朗农民起义军,同时,又派心腹爪牙陆建章率北洋陆军精锐第六师入陕。不久,袁世凯调张凤翙、张钫入京任职。6月,袁世凯任命陆建章为陕西都督。

陆建章,安徽蒙城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1895年入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历任帮统、协统、总兵、镇守使等。民国成立后,任袁世凯的执法处、警卫军统领,是袁世凯的亲信心腹。陆建章心狠手毒,杀人如麻,有"陆屠户"之称。陆建章督陕,首先是要改编和吞并陕军,面对这种形势,陈树藩即见风驶舵,给陆建章及其子陆承武送去一批上等烟土和古玩珠宝,还和陆承武结拜为兄弟。这样,陕西两个师三个旅先后被裁减吞并,唯独陈树藩的第四旅得以保存。

陈树藩依附陆建章,引起陕西革命党人的强烈不满和指责,陈树藩一面为自己辩护,一面秘密收留一些被裁下来的民党官兵,掩护一些被陆建章追捕的民党人士,渐渐得到民党人士的谅解。但是,这样一来,陈树藩又受到陆建章的猜疑,陆建章密令陈树藩逮捕军中的反陆分子,陈树藩权衡得失,将王飞虎、郭坚等军官暗中放跑,然后谎报王等已潜逃,陆建章虽怀疑和不满,一时也无可奈何。

1915年,陆建章积极拥护袁世凯称帝,被封为一等伯爵,陕西人民对他十分痛恨。1916年5月初,陕西模范监狱犯人越狱,陆建章派军警沿途搜捕逃犯,就地正法,许多行人、乞丐亦被误杀,西安城内尸横街头,血水四流,惨不忍睹。陕西人民怒不可遏,发起了一场"反袁逐陆"运动。尤其是渭北各县,声势浩大。

陈树藩当时任旅长兼陕南镇守使,陆建章命陈树藩率部由同州、蒲城向西,陆承武率"中坚团"由西安往北,两下夹攻,围剿渭北郭坚、曹世英等反陆"股匪"。陈树藩感到陆建章已失尽民心,倒台是迟早的事,因此,暗中也参与反陆运动。陈树藩还未出发,忽接到部下胡景翼的密报,说陆承武率"中坚团"已进驻富平,他们准备乘对方立足未稳之时发动夜袭,活捉陆承武。对此,陈树藩感到左右为难,"中坚团"是陆建章手下最精锐的部队,有一旅之众,而胡景翼只率游击营三百余人,阻止已来不及,增援又怕战败而连累自己,因此,陈树藩只派亲信崔式卿率便衣百余人,子弹数万发,到富平观战。不料,胡景翼夜袭成功,"中坚团"缴械投降,陆承武被活捉。陈树藩又惊又喜,即奔赴富平。有了陆承武这个人质,他敢于公开反陆建章。在胡景翼、郭坚等人的拥戴下,陈树藩于1916年5月9日就任陕西护国军总司令,宣布陕西独立。他任命胡景翼为左翼支队长,向西安以东地区挺进;委任郭坚为右翼支队长,向西安以西地区挺进;他则指挥其余部队向西安附近集中,对西安实行大包围。

与此同时,陈树藩派人见陆建章,软硬兼施,陆建章见大势已去,只好答应和平解决,最后达成两项交易:陆建章向北京政府保荐陈树藩取代他出任陕西督军;陈树藩则负责释放陆承武,保护陆家生命财产安全,送出潼关。随后,陈树藩亲自护送陆承武回西安,又亲自护送陆家老少出潼关,但他等不及北京政府的委任,便于1916年5月18日自任陕西督军,通电全国。不久,北京政府也发表陈树藩督理陕西军务的命令。这样,陈树藩初步掌握了陕西的军政大权。

袁世凯死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死去。6月7日,陈树藩即通电全国,取消陕西独立,吹捧袁世凯为"中华共戴之尊,民国不祧之祖"。陈树藩的行为,即遭到于右任等陕西革命人士的斥责。然而,袁世凯的继任者段祺瑞对陈树藩却大加赞赏。6月10日,段祺瑞发出命令,委任陈树藩为将军府汉武将军,7月,正式任命陈树藩为陕西督军。1916年任陕西护国军总司令。自此,陈树藩投靠段祺瑞,成为北洋军阀皖系军阀的得力干将。

1916年7月,黎元洪继任大总统,为削弱内阁总理段祺瑞的军事势力,提出各省"军民分治",任命老同盟会员、云南腾越人李根源为陕西省长,段祺瑞暗中授意陈树藩发动陕人反对李根源赴陕。先是指使旅京陕西同乡会中的陕南老乡请愿,反对李根源任省长;接着又操纵陕西省议会致函黎元洪,不欢迎李根源来陕。但两计不成,李根源还是入陕就任省长。之后,陈树藩处处与李根源作对,并派亲信监视李根源的行动。1917年5月,"府院之争"的结果,段祺瑞被黎元洪免职,陈树藩作为段祺瑞皖系的干将,当即通电宣布陕西独立,脱离中央。6月,陈树藩将李根源赶出陕西。7月,段祺瑞平定了张勋复辟,"再造共和",重新组阁,陈树藩兼任陕西省省长,集陕西军政大权于一身。

陈树藩当上陕督之后,便积极扶植个人势力,打击革命力量,他把同学、老乡刘世珑、曾继贤、张宝麟、张飞生、张丹屏等提升为团长、旅长,而反袁逐陆立了大功的民党人士胡景翼仅委以团长,高峻为副团长,曹世英部连正规军也没编上。刀客出身的郭坚,因所部缺乏政治头脑,易为利用,所以编为游击营,后又改为警备军,负责监视李根源。但警备军统领郭坚受李根源感召,诚心拥戴李根源领导,使陈树藩恼羞成怒,借讨伐张勋为名,命郭坚率部出征。郭坚刚过黄河,陈树藩即电请山西督军阎锡山出兵堵剿,又命胡景翼、王飞虎截断郭坚归路。王飞虎部下杨虎城深明大义,网开一面,使郭坚逃回陕西咸阳。陈树藩将警卫军副统领耿直提升为统领,令其率部围歼郭坚。耿直与郭坚是患难之交,暗中夜入咸阳,面见郭坚,经过计议,决定郭坚败走凤翔,耿直回城后,再派人与渭北的高峻等联系,协同行动,举义反陈。

1917年12月,陕西国民党人士响应孙中山护法反皖的号召,高峻首先在渭北白水宣布独立,通电讨陈。陈树藩大为震惊,急令胡景翼、王飞虎等率部前往围攻。警备军统领耿直趁西安城空虚,准备举事。后耿直听取骑兵连长刘锡麟的建议,派出排长连安儿行刺陈树藩,但行动稍有疏忽,被陈树藩逃脱。接着,耿直率六百人与陈军三千之众激战一昼夜,然后退出西安,与郭坚所部会师鄠县一带,并当即召开军事会议,成立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率军围攻西安,拉开了陕西驱陈运动的序幕。为解燃眉之急,陈树藩以陕西省省长为饵,引河南镇嵩军统领刘镇华入陕,西安之围方解除。但是,陕西靖国军不仅没有被消灭,反而越来越壮大,胡景翼也在三原起兵反陈。1918年8月,三原籍人士、老同盟会员于右任抵达三原,被推举为陕西靖国军总司令。

为了增强实力,扩充军队,打击靖国军,保住督军的地位,陈树藩决定在陕西大种鸦片以征款。1918年春开始,陈树藩通过各县县长明令农民公开种烟,强令各县按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交纳烟款。开放烟禁后,陈树藩从中捞到了巨额款项,但给陕西人民带来的痛苦和损失则无法估算。陕西的粮田逐年减少,从产粮区变成缺粮区,陕西吸食鸦片烟的人数达二、三成,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陕西人民对陈树藩恨之入骨,驱陈运动持续深入地发展。

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几天之间,皖系战败,段祺瑞下台,陈树藩失去靠山。为了保住地位,他又派亲信携重礼奔走张作霖、曹锟门下,改投直、奉军阀。同时,为了讨好靖国军,陈树藩将1918年9月诱捕囚禁的靖国军第四路司令胡景翼释放回三原。但是,陕西人民驱陈的呼声高涨,教育界首先行动。9月,西安各校教职工为抗议陈树藩克扣经费,摧残教育,联合发动陕西教育界第一次索薪罢教风潮,受到各界人士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广泛支持。11月6日,为此再次罢教,各省立学校校长亦联名总辞职。

与此同时,陕西各县商民代表也于9月间汇集西安,抗议陈树藩强派捐款两百万两,印发纸币五百万元并强换现金的暴敛行为。代表们在西安湖广会馆召开驱陈大会,成立陕西各界驱陈联合会,决定派代表赴京请愿,要求撤免陈树藩职务,否则停止纳税。

驱陈大会

在此期间,陕西旅京学生也在北京中山公园召开驱陈大会,遥相声援。10月旅京陕西学生同学会和三秦公民救陕会分别上书北京政府,要求立即撤免陈树藩职务。11月,两会再在关中会馆召开紧急联席会议,决定再次上书,召集同乡大会开展大规模驱陈运动,并致电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于右任,请予支持。为保住自己的地位,年底,陈树藩提出陕人治陕的自治主张,企图拉拢民心,但遭到陕西各县各界人士的相继抵制。

1921年3月,陈树藩为改变困境,率部袭击靖国军,但遭到失败,驱陈斗争更趋高涨。陕西旅京、旅沪学生纷纷集会,决心铲队陕西祸根陈树藩。4月,陕西靖军各路将领通电北京,痛斥陈树藩祸陕罪行,呼吁各界"共剪凶顽"。在这种形势之下,把持北京政权的直、奉军阀也无法再保陈树藩。5月25日,北京政府宣布免去陈树藩职务,由直系第二十师师长阎相文出任陕西督军。

任免令

对于北京政府的任免令,陈树藩拒不接受。曹锟、吴佩孚大怒,决定调阎相文第二十师和吴新田第七师入陕。当时,陈树藩手下有三个师,刘镇华的镇嵩军也有三个师,此外,还有地方军,兵力有十几万,陈树藩认为足以抵挡入陕的直军。然而,他做梦也想不到,和他称兄道弟的省长刘镇华,早已暗中投靠了曹锟、吴佩孚。当直军一进潼关,刘镇华便引导直军直逼西安,陈树藩如梦初醒,由于刘镇华部下张治公网开一面,才能仓皇逃出西安到了眉县。1921年西安。陈树藩还想指挥部队反扑,然而,驻守咸阳的刘世珑师和驻守兴平的张金印师很快战败投降,陈树藩只得率卫队骑兵连逃奔汉中,到陕南镇守使张宝麟处,仍以陕西督军名义对汉中各县发号施令。然而,他同样做梦也想不到,张宝麟也暗中投靠了曹锟。

1921年8月23日,陕西督军阎相文在督署内突然吞服鸦片烟自杀,第十一师师长冯玉祥接任陕西督军。冯玉祥派第十一、第七师由宝鸡、安康两路夹攻汉中府,陈树藩仓皇逃往四川。最后,陈树藩撇下残部,经万县到汉口,再转上海。

此后,陈树藩凭借着陕西时侵吞的钱财,在津、沪、杭等地当寓公。抗日战争开始后,拒绝当汉奸,避走四川。抗战胜利后回杭州居住,曾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1949年11月2日,陈树藩在杭州病逝。

标签: 陈树藩

更多文章

  • 杜亚泉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杜亚泉

    杜亚泉(1873~1933),原名炜孙,字秋帆,号亚泉,笔名伧父、高劳,汉族,会稽伧塘(今属浙江绍兴上虞)人。近代著名科普出版家、翻译家。光绪二十四年(1898)应蔡元培之聘,任绍郡中西学堂数学教员。两年后赴沪创办中国近代首家私立科技大学——亚泉学馆,同时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科学刊物——《亚泉杂志》。杜

  • 郑汝成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郑汝成

    郑汝成(1862—1915),字子敬,直隶静海人。1881年郑汝成考入天津水师学堂,为第一届驾驶班学生。1886年作为清政府选派的第三批海军留学生,赴英国深造,入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理论。毕业后,奉派往英国地中海舰队,上额格士塞兰德号军舰实习。在英期间,郑汝成主修枪炮及铁甲舰,考试屡列高等。18

  • 赵紫宸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赵紫宸

    赵紫宸(1888年2月4日——1979年11月21日),中国基督教新教神学家、宗教教育家,是翻译家赵萝蕤的父亲。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历任东吴大学文学院院长、燕京大学宗教学院院长,又曾担任1948年8月普世基督教协进会成立大会的6位主席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

  • 陈锐霆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陈锐霆

    陈锐霆(1906—2010.6.13),山东即墨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曾任华东军区炮兵司令员,军委炮兵参谋长、副司令员,第五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军委炮兵顾问等职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

  • 关紫兰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关紫兰

    关紫兰(1903-1985)出生于上海,原籍广东省南海县。1927年毕业于上海中华艺术大学西洋画科,同年赴日本留学,入日本东京文化学院。其作品曾多次入选日本重要画展。关紫兰是中国较早接受野兽派影响的画家,早年她师从陈抱一,并与日本具有现代艺术倾向的油画家艺术家有岛生马、中川纪元等人过从甚密。1930

  • 徐梵澄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徐梵澄

    徐梵澄,原名徐诗荃,梵澄为其笔名,晚年始用徐梵澄为通名。湖南长沙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哲学家、翻译家。被誉为“现代玄奘”中文名:徐梵澄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09逝世日期:2000性别:男徐梵澄(1909-2000),湖南长沙人。著名的精神哲学家、翻译家和印度学专家,同时

  • 谢晓东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谢晓东

    谢晓东(1911—1928),名伯曙,广州起义革命烈士,东莞东坑井美村人,参与沙面罢工、省港大罢工和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的革命洪流。中文名:谢晓东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11逝世日期:1928职业:广州起义革命烈士(1911—1928),名伯曙,东莞东坑井美村人。l923年至1925年,谢晓东先后在省

  • 倪文俊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倪文俊

    倪文俊(?-1357)。黄州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人,元末南方红巾军将领,号蛮子,出身渔民,从徐寿辉起义,任元帅。1355年(至正十五年)大破元威顺王宽彻普化水军于汉川,连克湖北许多州县,准备投降元朝,未成,1356年迎徐寿辉于汉阳,重建天完政权,拥徐寿辉为帝,以彭莹玉为军师,邹普胜为太师,倪文俊为

  • 陈洪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陈洪

    陈洪,原名陈鸿,1906年6月生于浦江县岩头陈镇。1921年就学于家乡湖山小学,受新文化新思想启迪,萌生了改革社会的念头。他与同学谈及佃户终日劳动而不得温饱,财主不劳而获却生活奢侈,此种制度,应予废除。1943年11月26日在战场不幸牺牲。中文名:陈洪别名:陈鸿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浦江县岩头

  • 秦邦礼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秦邦礼

    秦邦礼(1908-1969),党内名为杨琳,又名杨廉安,江苏无锡人,秦邦宪(博古)的胞弟。1931年由严朴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临时中央成立后,在陈云、严朴领导下在上海开过家具出租店。抗日战争胜利后,秦邦礼到香港继续从事为解放战争提供必要物资的工作,在香港、广州等地组建了华润公司、华夏航运公司、天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