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王世臣

王世臣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219 更新时间:2024/1/17 12:15:25

王世臣,男,相声演员,艺名“小迷糊”,北京人。10岁时拜著名相声艺人陈雨亭为师,后又从师张杰,活跃于北京“明”、济南“晨光”及天津各相声场所。1951年与谭凤元等组建“北京实验曲艺团”并任团长。其后成为北京曲艺团主要演员之一,长期在“迎秋”、“前门小剧场”演出。他台风潇洒,表演火爆,捧、逗、腻俱佳,擅长“倒口”和说哏,以仿学见长。他关心相声改革,积极说演新段子,注重提高相声格调品位。曾多次到中南海为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并受好评。2001年10月3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世臣

别名:小迷糊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22年3月20日

逝世日期:2001年10月3日

职业:相声演员

代表作品:《拉洋片》、《怯洗澡》、《批捉放》

人物经历

因家境贫寒,10岁时拜著名相声艺人陈雨亭为师,边学艺边在北京隆福寺、护国寺等撂地演出。在王先生13岁时,恩师陈先生不幸故去,便又从师张杰尧,学习相声表演。14岁出师后在北京、天津、张家口等地演出,并曾与戴少甫合作演出相声并在冀东电台录音演播。17岁与班德贵搭档在天津“三不管”、“鸟市”、“谦德庄”等撂地,常与马三立、马桂元、高桂清、刘宝瑞、阎笑儒等名家同台献艺并受诸前辈点化,相声技艺大有长进遂名声鹊起。20岁以后,王世臣先生活跃于北京“启明”、济南“晨光”及天津各相声场所,与张寿臣、侯一尘、常连安、郭荣启等合作演出。陈先生过世后,以微薄收入赡养师娘。

1951年应邀去上海与孙书筠、张伯扬等合作演出。回京后与谭凤元、良小楼等组建“北京实验曲艺团”,任团长。1952年参加赴朝慰问团演出,受到志愿军战士欢迎和好评。1953年加入北京曲艺三团与高凤山、孙宝才、高德明、罗荣寿、王长友等演出“相声大会”。1956年曾为中央代表团团员赴西藏参加西藏自治区筹委会成立庆祝大会,陈毅元帅任中央代表团团长。1959年,北京曲艺团成立,王世臣先生为该团主要演员之一,他与赵玉贵合作,长期在“迎秋”、“前门小剧场”演出。在新形势下,他关心相声改革,积极说演新段子,注重提高相声格调品位,艺术造诣和素质又有了很大提高。这期间,他曾多次到中南海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并受好评。

10年动乱,王世臣先生被迫离开舞台。1978年复出,曾应聘担任中国北方曲艺学校相声教师。1985年,王世臣先生自北京市曲艺团退休。

主要作品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王世臣先生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他台风潇洒,表演火爆,基本功扎实,捧、逗、腻俱佳,擅长“倒口”和说哏,以仿学见长,注重人物刻画,使“包袱”尽在情理之中。相声名家马季先生评价王世臣说:“在我心目中,除了侯宝林,相声界就数他形象高大”。王世臣先生代表节目有传统相声《拉洋片》、《怯洗澡》、《批捉放》、《闹公堂》、《卖布头》、《白吃猴》、《怯拉车》、《汾河湾》、《朱夫子》等;反映新生活的作品有《昨天》、《不离婚》、《找对象》、《借钱》、《孤儿不孤》以及化妆相声《跳神儿》、《耍猴儿》等。曾参与创作相声《举目皆亲》。1996年4月,北京曲协、北京曲艺团为其舞台生涯65周年举办庆祝研讨活动。他还曾赴津参与传统相声的录制工作,与赵世忠合作,表演了《学四省》、《拴娃娃》、《献地图》、《朱夫子》、《口吐莲花》、《老老年》、《学四相》、《怯洗澡》等曲目,留下诸多珍贵资料。

相关事件

1922年阴历2月22日生于北京东城。

1932年拜相声艺人陈雨亭先生为师学习相声表演,在此期间跟随师父在北京东西两庙撂地说相声(东西两庙既:东城的隆福寺,西城的护国寺)。

1934年秋季陈雨亭先生病逝,逝世之前曾给王先生赐名王世臣,并托孤给当时的相声名家张杰尧先生继续学习相声表演。

1936年学徒期满后,在北京隆福寺、鼓楼等处与常宝臣先生、聂文治先生、班德贵先生合作撂地表演相声,与戴少甫先生合作在冀东电台录音表演。

1938年与班德贵先生共赴天津,在三不管、鸟市、谦德庄、三角地等处与马三立先生、马桂元先生、高贵清先生等共同撂地表演。

1942年应相声名家张永熙先生之邀赴张家口演出。

1943年回到天津在东兴市场附近的连兴茶社、鸟市附近的声远茶社等地与马三立、郭荣启、尹寿山、闫笑儒、高笑临、马四立、赵佩茹、耿宝林等先生共同演出。

同年7月应相声名家孙少林先生之邀赴济南大观园辰光茶社演出当时在此表演的还有马三立,周德山,刘宝瑞,郭全宝,白全福,刘桂田,高德光,孙宝才,高笑林,连秀全,王长友,王凤山,郭宝珊,孙少臣等人。

1944年回到天津后仍在声远、连兴等茶社等相声表演场所演出。

1945年回到原籍北京在西单商场启明茶社与张寿臣、侯一尘、赵霭如、刘德智、于俊波、郭荣启、刘宝瑞、张杰尧、常宝堃、常宝霖、赵佩如、孙玉奎、荷花女、白金福、王长友、罗荣寿等共同演出。

1946年后在北京启明茶社、世界游艺社、升平游艺社、西单游艺社等地演出。

1947年与夫人张秀英女士结为伉俪。

1948年后往返京、津两地演出。

1951年与京韵大鼓名家孙书筠女士共赴上海金国游艺社演出。

同年与曹保禄先生共建曲首都实验艺团任团长。

1952年参加赴朝慰问团赴朝鲜战场慰问为战场上的志愿军表演回国后曲首都实验艺团改为北京曲艺一团任团长。

1953年调北京曲艺三团参加相声大会的演出,三团的相声演员还有高德明、高德亮、谭伯如、汤金成、孙宝才、王文禄、罗荣寿、李桂山等人。

同年收徒李明歧。

1956年任中央代表团团员跟随陈毅副总理赴西藏,庆祝西藏自治区筹委会成立并演出。

同年参加第一次全国文艺汇演与高德明先生合作表演相声《新书迷》。

1957年收徒赵德亮、傅振江、马大龙。

1959年北京曲艺一、二、三团合并成立北京市曲艺团。在此期间随团前往天津、沈阳、大连、哈尔滨、张家口、济南、武汉、南京、广州等全国各地进行演出。

1966年---1976年文革中。

1978年复出参加北京曲艺团的相声演出。

1982年患肺癌行左肺上叶切除术。

1985年退休于北京曲艺团。

同年收徒刘洪沂、孟祥光。

1986年受聘于中国北方曲艺学校任相声教师。

1996年北京市曲艺家协会、北京市曲艺团举办“王世臣先生舞台生涯六十五周年”纪念活动。

同年参加天津电视台传统相声的录制。

1998年因病致左声带麻痹抱恨离开舞台。

2001年病逝于北京。

注:王先生还有两个徒弟田战艺、李文山

社会评价

王世臣先生为人坦诚,善待他人,直面人生。自知身患绝症10余年来仍豁达乐观,直至身体主要功能衰竭,溘然辞世。王世臣先生是一位有影响的相声名家。他一生为相声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常说:“不说糊涂相声,演出要真实”他在60多年的艺术实践中身体力行。

王世臣的艺术成就辉煌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当时北京、天津家喻户晓的著名相声演员。在北京“世界游艺社”演出时。场次安排分别是他和赵玉贵倒三,孙书筠倒二,侯宝林和郭启儒攒底。他每天剧场演出。有一天,他由一家电台赶到剧场时,孙书筠已经在台上演出了。按原场次已不可能,而他和赵先生再上台表演,两个相声节目又连在一起了。只好安排他和侯先生、郭先生合说三人相声《扒马褂》。观众中有一位做绸缎生意的刘掌柜与他和侯先生都是好朋友,散场后请他们吃饭。席间,刘掌柜说“宝林、世臣、咱们都是好朋友,我劝你们一句,不要为一件马褂,俩人闹成这样,当着外人这事让人家笑话,我是做绸缎生意的,送你们每人一件马褂。”经过说明三人哈哈大笑。可见三位先生的表演神形兼备已进入化境。人物刻画深刻,使观者信以为真。20世纪80年代初,电影评论家钟惦斐在《大众电影》以《无与伦比》题目撰文,回忆40年前在西单商场听王世臣、高德明、王长友合说的《扒马褂》,至今记忆深刻,赞扬他们艺术炉火纯青,表演登峰造极给观众留下过目不忘的印象。

相声艺术中的“现挂”,要求演员对现实生活观察准确、反映迅速。抗日战争结束后,一次王世臣路过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大栅栏,看见“瑞蚨祥”门前有个摊贩大声吆唤:“快来买唻!快来买!日本人倒霉!中国人得倚!快来买!”走过去一看,原来是卖价格极低的俘获日本生活用品、衣物。当时他和郭启儒合作,来到剧场后台把在大栅栏看到的情况一说,二人一商量,当即在表演《卖布头》的“货声”里用上了。

乙:你一吆唤,我就知道卖什么的。

甲:你听这个(吆唤)“快来买唻!快来买!日本人倒霉.中国人得倚!快来买!这是卖什么的?!”

乙:不知道!

立时观众中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炸雷般掌声和笑声。

相声门户

王世臣师承陈雨亭,

陈雨亭师承卢德俊,

卢德俊师承沈竹善,

沈竹善师承朱绍文。

王世臣先生的弟子有:

李鸣岐、赵得亮、马大龙、傅振江、杜国生、孟祥光、刘洪沂、李文山、田战义等。

诞辰:1922年3月20日,农历壬戌年二月廿二日

逝世:2001年10月3日,农历辛巳年八月十七日,12时5分

郭荣启

标签: 王世臣

更多文章

  • 陈宝仓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陈宝仓

    陈宝仓(1900—1950),河北遵化人,出生于北京,国民革命军中将军衔;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期工兵科毕业,1937年初任中央军校武汉分校教育科长兼武汉城防指挥所主任,8月任昆山城防司令,1938年任第8集团军参谋长,1939年春任第4战区司令长官部副参谋长,1940年秋兼任第4战区靖西指挥所主任,

  • 陈进兴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陈进兴

    陈进兴(1961年——2015年3月3日)生于中国台湾台北,中国台湾作曲人。陈进兴18岁考上歌林唱片而入行,而帮凤飞飞谱写《掌声响起》更让他一炮而红。多年来陈进兴与不少天后合作过,曾成功打造出陈明真、李翊君、裘海正、高胜美、许茹芸等当红歌手。2015年3月3日在桃园圣保禄医院病逝,享年55岁。中文名

  • 陈半丁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陈半丁

    陈半丁1876--1970),即陈年,画家。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家境贫寒,自幼学习诗文书画。拜吴昌硕为师。40岁后到北京,初就职于北京图书馆,后任教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擅长花卉、山水,兼及书法、篆刻。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会会长。代表作品有《卢橘夏熟》、《高枝带雨压雕栏

  • 闵惠芬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闵惠芬

    闵惠芬,1945年12月23日生于江苏宜兴,国家一级演员,著名二胡演奏家。先后在中国艺术团、上海乐团、上海艺术团、上海民族乐团担任二胡独奏演员,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系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14年5月12日上午在上海病逝,享年69岁。中文名:闵惠芬国籍:

  • 方君瑛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方君瑛

    方君瑛(1884年—1923年),福建省侯官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志士,早年与方声洞等人留学日本,参加中国同盟会。1909年夏,在日本东京与汪精卫、黄复生、喻培伦等人组织中国同盟会暗杀部,设暗杀机关于横滨,聘俄国虚无党人为教授,准备回国暗杀满清政府的达官权贵。他们曾计划在汉口暗杀两江总督端方,在广东

  • 陈杏妍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陈杏妍

    陈杏妍,女,1974年出生,香港艺人。是香港艺人兼导演陈勋奇的女儿。2014年10月25日深夜坠楼身亡,终年40岁。身前参与演出《辣椒教室》。中文名:陈杏妍别名:陈开心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香港出生日期:1974年逝世日期:2014年10月24日职业:艺人代表作品:《辣椒教室》父亲:陈勋奇陈开

  • 萧友梅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萧友梅

    萧友梅,字思鹤,又字雪明,广东香山县石岐镇兴宁里人(今中山石岐区兴宁里人)。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开基创业的一代宗师、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者;为中国音乐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中文名:萧友梅国籍:中国出生地:广东香山县石岐镇出生日期:18

  • 杨登瀛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杨登瀛

    杨登瀛(1893—1969),1893年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前山,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1919年回国参加五四运动,后加入国民党,五卅运动时参加了国民党左派的活动。杨登瀛1928年加入中统,被委任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驻上海的特派员,在此期间,杨登瀛为中共提供的大量重要情报,使得中共在当时敌强我弱的

  • 叶至善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叶至善

    叶至善(1918年2月24日-2006年3月4日),享年88岁,江苏苏州人。曾任开明书店编辑。建国后,历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兼《中学生》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第一届理事、第二届副主席,中国科普创作协会第二届副理事长

  • 叶恭绰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叶恭绰

    叶恭绰(1881-1968年),字裕甫(玉甫、玉虎、玉父),又字誉虎,号遐庵,晚年别署矩园,室名“宣室”。祖籍浙江余姚,生于广东番禺书香门第,祖父叶衍兰(兰台)金石、书、画均闻名于时。父叶佩含诗、书、文俱佳。书画家、收藏家、政治活动家。交通系成员之一。早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仕学馆;后留学日本,加入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