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筱白玉霜

筱白玉霜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胖次 访问量:571 更新时间:2024/1/16 22:24:42

杰出的评剧表演艺术家。白派传人,是20世纪50、60年代的评剧泰斗和领头羊。曾任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委员,中国评剧院艺委会主任。一九五零年全国第一次政协会议上受到泽东主席亲切接见。由于“四人帮”的迫害,筱白玉霜含冤死去,时年45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再雯

别名:小白玉霜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天津

出生日期:1922年

逝世日期:1967年12月21日

职业:著名评剧演员

主要成就:评剧表演艺术家

著名评剧旦角

代表作品:《秦香莲》《玉堂春》《闹严府》《杜十娘

小白玉霜人物生平

小白玉霜,评剧旦行女演员。原名李再雯,小名福子,祖籍山东,5岁随父亲从天津逃荒到北京,父母亲养不起她,就把她卖给了著名评剧演员、白派创始人白玉霜做养女,评剧新白派创始人。白玉霜请了天津有名的评剧彩旦李文质【有的版本称为李文祉】做她的蒙老师。李文质讲究演唱技巧,板、字、气、腔都很有功夫。再雯聪明好学,刻苦用心,打下了坚实的唱功基础。后来,再雯随同白玉霜演出,在艺术上又受到很深的熏陶,逐步掌握了白玉霜的唱腔和表演技巧,继承了白玉霜的演唱风格。14岁登台演戏,在她16岁那年,白玉霜不辞而别,戏班为了维持生计,让她接替母亲担任主演,挂出了“小白玉霜”的牌子。她的演出,意外地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几年之后,白玉霜在北京病故,小白玉霜正式挑起了母亲的班子。在京津一带享有盛名。她是阳秋、玉海、新中华等评剧团的创始人。

小白玉霜个人作品

她的代表剧目古装戏有:《朱痕记》、《闹严府》、《杜十娘》、《秦香莲》、《桃花庵》、《玉堂春》、《临江驿》、《打狗劝夫》、《劝爱宝》、《珍珠衫》、《红娘》、《小借年》等。建国初期主演的革命现代戏《兄妹开荒》、《农民泪》、《九尾狐》、《千年冰河开了冻》、《小女婿》、《罗汉钱》等。一九五三年中国评剧团建团后,排了《秦香莲》一剧,她塑造的秦香莲形象是她表演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一九五六年《秦香莲》拍成电影,她获得金质奖章,蜚声海内

外。六十年代后,塑造了《金沙江畔》中的金秀,《苦菜花》中的母亲,《朱痕记》中的赵锦棠,《闹严府》中的严兰贞,《李双双》中的李双双等。

小白玉霜艺术特色

小白玉霜音色纯正,音域宽广,她的行腔柔润平稳,深沉流畅,演唱圆润隽永、低回婉转,讲究节奏的变化及快慢、轻重的对比,形成了韵味醇厚、朴素大方的演唱特色。小白玉霜扮相大方,善用眼睛传神,表演风格轻淡素雅,细腻含蓄,不浮不泛。无论是演唱技巧的运用,还是唱腔的设计安排,她都能从刻画人物出发,细腻而真切地表达人物感情,树立好人物的音乐形象。

小白玉霜的艺术在解放后日趋成熟,洋溢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1953年,小白玉霜加入国营剧团,在艺术上更加努力追求,不断创新。在演出剧目上,她一直坚持古装戏和现代戏同时并举。她在传统戏里扮演过许多古代妇女角色,如《朱痕记》中赵锦棠、《闹严府》中的严兰珍、《杜十娘》中的杜十娘和《秦香莲》中的秦香莲等这些性格鲜明、形象各异的舞台艺术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她的代表作《秦香莲》,在表演上吸收并借鉴京剧、梆子、曲艺等兄弟剧种的长处,丰富了自己的表演艺术。在电影《秦香莲》的拍摄过程中,她尊重导演对剧中人物造型的需要,毫不犹豫地剃掉自己的双眉,卸装后蒙着头纱回家。此事以后被传为戏剧界的佳话。小白玉霜在演出现代戏方面,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从解放后到“文革”前的17年里,她参加演出的现代戏有17出之多。其中有:《九尾狐》、《农民泪》、《千年冰河开了冻》、《金沙江畔》、《李双双》等。在演出中,她努力塑造出一批风采各异、性格生动的新妇女艺术形象。特别是她在《小女婿》中扮演的杨香草,堪称脍炙人口,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小白玉霜把评剧白派艺术提高和发展到一个新阶段。1967年12月21日,由于“四人帮”的迫害,小白玉霜含冤死去,时年45岁。小白玉霜英年早逝,身后并无子女。小白玉霜老师作为50、60年代的评剧泰斗和领头羊,没有嫡传弟子,但她的唱腔却广为流传。

刘萍被称为是“小白玉霜的弟子,白派传人。小白玉霜受迫害致死后,刘萍以受过小白老师指点而作为白派弟子进行培养,而且因为全国白派弟子几乎接近于零,所以她才能崭露头角,成为“新星”。

评剧白派是由白玉霜创立于三十年代,发扬光大的却是白玉霜的传人,养女小白玉霜。

小白玉霜社会贡献

小白玉霜在演出现代戏方面,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建立后,她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率先演出了革命现代戏,对评剧艺术改革和现代戏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解放后到“文革”前的17年里,她参加演出的现代戏有17出之多。评剧白派由白玉霜创立于三十年代,发扬光大的却是小白玉霜。她把“白派”艺术推向新高峰。后来的“白派”特指小白玉霜的“新白派”。小白玉霜的艺术在解放后日趋成熟,洋溢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1953年,小白玉霜加入国营剧团,在艺术上更加努力追求,不断创新。在演出剧目上,她一直坚持古装戏和现代戏同时并举。她在传统戏里扮演过许多古代妇女角色,如《朱痕记》中赵锦棠、《闹严府》中的严兰珍、《杜十娘》中的杜十娘和《秦香莲》中的秦香莲等这些性格鲜明、形象各异的舞台艺术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她的代表作《秦香莲》,在表演上吸收并借鉴京剧、梆子、曲艺等兄弟剧种的长处,丰富了自己的表演艺术。在电影《秦香莲》的拍摄过程中,她尊重导演对剧中人物造型的需要,毫不犹豫地剃掉自己的双眉,卸装后蒙着头纱回家。此事以后被传为戏剧界的佳话。小白玉霜把评剧白派艺术提高和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小白玉霜名人轶事

小白玉霜认识到自己既要高擎白派的旗帜,又必须和白玉霜的唱腔有所区别。经过她自己认真细致的分析,发现了自己和白玉霜声音素质的异同,敢于肯定自己没有白玉霜嗓音宽亮,底气没有白玉霜足,但也不卑不亢,对于自身在“膛音”和发音厚实上挖掘潜力,发挥白玉霜咬字狠、字音准的长处,并使自己的演唱吐字清楚而又打远。但是她却不能像白玉霜那样放开喉咙唱,那会招致白玉霜吃“戏醋”。她必须悠着劲儿来,使暗劲,要以情感人,不亮嗓子。她尝试着提着气唱,既用丹田气,又不让声音完全打出去,而是让声音保持不炸不喊,又能送远,形成另一功劲儿。创立了自身的唱腔。碍于开山师祖,对于她来说,创新真是不易。也可以说她新的唱腔风格是在内外夹攻下逼出来的。

小白玉霜与新凤霞,都是上个世纪40年代,在天津评剧舞台上升起的耀眼新星。

小白玉霜出道较早,1937年年仅15岁就在天津代替养母白玉霜挑班并开始走红,但她在同龄演员中却从不摆架子,一直关照着比她小七岁的后起之秀新凤霞。当时新凤霞家庭较为贫困,刚加入戏班时,虽然从师傅小五珠处学了不少戏,也显露出艺术天赋,但却无力购置行头(戏装)。而当时戏班是不为女演员准备行头的,完全得自备。为此新凤霞终日愁锁眉尖。小白玉霜就主动把自己的行头和头饰借给她用,有很长一段时间,新凤霞就是穿着小白玉霜的行头演戏,这在人情淡漠、“同行是冤家”的旧时代,有此义举也是颇为不易的。

小白玉霜对新凤霞不仅生活上关心,而且在艺术上也给予了很大帮助。1943年3月,新凤霞在河东天宝戏院首演白派代表剧目《潇湘夜雨》,小白玉霜与她并不在一个戏班,唯恐新凤霞演出不熟练,便专程从南市庆云戏院赶往河东给新凤霞把场,使新凤霞的演出获得了很大成功。此后,她们还多次一起参加全市性的主演大合作义务戏,小白玉霜总是为新凤霞配演二路旦角,以此来提携这位小妹妹,为她成名铺路。姊妹在共同的艺术生涯中休戚与共,建立了深厚的情谊。1957年,新凤霞的爱人吴祖光受到了错误处理,并被流放外地改造。新凤霞被迫搬到了单位去住,单位给她安排了一间阴冷的小屋。后来新凤霞因居室潮湿患了关节炎,当时新凤霞属于监管批判对象,谁也不敢接近她。小白玉霜发现新凤霞经常在院子里晒被子,便到她的居室看了看,既震惊又难过,便不顾众人非议,找到单位领导据理力争,终于给新凤霞调换了一处条件较好的住处。

1968年,小白玉霜因遭受“文革”政治风暴摧残而自杀身亡,新凤霞闻讯悲痛欲绝,但处于当时情况自身难保,未能给情谊笃厚的姐姐送葬,一直成为新凤霞的一块心病。

1952年,第二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赴朝鲜战地慰问,著名评剧演员小白玉霜参加了慰问团。跟评剧团的

同志一起乘坐大卡车入朝,冒着美机的骚扰轰炸,到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前线部队驻地。小白玉霜在志愿军中,不辞劳苦,冒着美机的轰炸、扫射,一会儿在山洞里为志愿军机关演出,一会儿又在山坡上给战士们演出,有时,还到伙房给炊事班十几个同志演出,甚至爬上高山哨所给防空值勤的两个战士清唱。指战员们都非常希望看到她的代表剧目《秦香莲》,因此,她有时一天早、中、晚连轴转演出两三场全本《秦香莲》。有一天她竟然演出4场。在第四场演出前,有一个短暂的休息时间,演员们吃夜宵。这时小白玉霜的声带疲劳至极,几乎难以发声,怎么办?唱不出来,还要演,她也不愿意让别人代替,这是她一面用小茶壶喝着水,一面对后台管理说:“这场,咱们卖字儿吧!”“卖字儿”是怎么回事儿?小白玉霜见领导有点疑虑,笑着对大家解释:“卖字儿”是评剧界的行话,指的是演员的嗓子突然出现问题时,还照样演出,但在演唱时,不用拖腔,用吟诵的办法表现唱词,而琴师则采用特殊的伴奏手段,烘托演员的吟诵,观众听起来,仍然像演唱一般。啊!原来“卖字儿”是这么回事。小白玉霜还特意谈到了英年早逝的评剧名旦爱莲君的故事,她说爱莲君不但是著名的表演艺术家,还是个作曲家,有时还能即兴在演出中临时设计新腔新调,比如评剧迷非常喜爱的《八月中秋雁往南飞》这段唱,就是在一次演出中,爱莲君临上场之前来了灵感,对她的琴师说:“这场唱把调该一该,你注意兜着点。”琴师和爱莲君配合得珠联壁合,一炮打响,这段唱便流传下来......小白玉霜说,请领导放心,有琴师的巧妙配合,第四场《秦香莲》我一定能演好。上场之前,小白玉霜又用化妆笔在手心上写了“卖字”两个字,为了让声带休息,她没说话,把手上的字举给琴师和乐队同志看。大家心领神会地点头。果然第四场演出圆满成功,大家纷纷上前和演员们握手致谢,久久不愿离去.....

小白玉霜艺术传承

小白玉霜英年早逝,身后并无子女。她虽然没有嫡传弟子,但她的唱腔却广为流传。

刘萍被称为小白玉霜的弟子,白派传人。小白玉霜受迫害致死后,刘萍以受过小白老师指点而作为白派弟子进行培养,而且因为全国白派弟子几乎接近于零,所以她才能崭露头角,成为“新星”。

刘萍的弟子冠丽是白派表演艺术的第四代传人,现任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团长。

评剧白派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历四代,已有70余年历史了。

标签: 筱白玉霜

更多文章

  • 何凤生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何凤生

    何凤生(1932-2004),1932年生于江苏南京,1955年毕业于南京前中央大学医学院。1955-1960年任北京和平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医师;1961年至今,先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

  • 王荣堂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王荣堂

    王荣堂(1913-1996),北京市人,八卦掌主要传人之一。自幼习武,曾习练通背、摔跤、吴式太极拳。少年从白老师习形意拳,后拜八卦掌三代传人杨明山为师,为八卦掌四代入室弟子,刻苦操习程式八卦掌。中文名:王荣堂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913逝世日期:1996王荣堂本力大于常人,毕生

  • 蔡锐霆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蔡锐霆

    蔡锐霆(1883—1915),江西省宜丰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901年组织革命团体“我群社”,旨在灭清扶危。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7年赴日本留学,与留日学生倡言革命。回国后,在南昌发起成立江西共进会,当选为理事。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蔡锐霆组织光复军攻克新昌、瑞州。1913

  • 郭祖超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郭祖超

    郭祖超,医学统计学家,军队卫生统计学家,医学教育家。他于本世纪40年代最早在中国系统地介绍医学统计方法,著有《医用数理统计方法》一书,是中国医学统计学的开拓者,为推动中国医学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50年代初,为适应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现代战争中卫生工作的需要,他着手创立军队卫生统计学,是第一位运用现

  • 丘应楠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丘应楠

    丘应楠(1933.11.25-2009.07.18)英文名Ying-NanChiu,台湾省台中市人。国际著名的物理化学家。中文名:丘应楠外文名:Ying-NanChiu国籍:中国台湾省出生地:广州出生日期:1933.11.25逝世日期:2009.07.18职业:物理化学家1933年11月25日生于广

  • 李恕谷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恕谷

    李恕谷(公元1659—公元1733年),名塨,字刚主,号恕谷,蠡县西曹佐村人,是17世纪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他与其师颜习斋合创《颜李学派》。清康熙二十九年,他科考中举,成了光耀乡梓的举人。在中举前及成为举人之后,李恕谷一直师从大学人颜元,是颜元诸门生中最得意又最有出息的一位,反对宋元理学,

  • 张学济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学济

    张学济是人名,同名的有革命家张学济、京剧小生张学济。革命家张学济:1873—1920),字容川,湖南省芷江县人,少时入乡学。1894年以秀才选拔贡生。光绪二十三年(1897)科成,先进士。时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清廷政治腐败,他认识到只有改造国家,才能图存,遂辍仕途,立志革命。光绪二十八年(19

  • 汤璪真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汤璪真

    汤璪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数学家之一,学生时代留学德国,归国后,从事数学研究与教学工作。为纪念汤璪真教授诞辰110周年,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决定,于2008年1月1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召开纪念大会暨汤璪真文集首发式。中文名:汤璪真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南省湘潭县出生日期:1898.2.3逝

  • 张雪父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雪父

    张雪父(1911~1987)现代画家、工艺美术设计家、美术教育家。浙江镇海(今属宁波)人。自幼酷爱绘画,十五岁从商校毕业后开始学习国画和西画。十九岁到上海,业余到白鹅绘画补习学校习画。1932年任上海联合广告公司绘图员,从事装饰画和装潢设计。1935年上海举办全国工商美术展览会,被推为展筹会主席。三

  • 童傅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童傅

    童傅(1936.03~2013.08.25),男,中国江苏宜兴人。中国著名天文学家,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优秀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八、九、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2013年8月25日,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