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吴天保

吴天保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647 更新时间:2024/1/16 1:29:42

吴天保(1903—1967),字贤华,中国汉剧演员,工生。湖北汉阳人。13岁入汉口天字科班习生行,勤奋好学,未出科就颇有名声。抗战初期,在郭沫若、田汉领导下,参加汉剧抗敌宣传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积极投入戏曲改革活动,演出过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他的演唱高亢激越,风格严谨。创立新腔,自成一家,形成吴派。生前历任全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武汉市戏剧家分会副主席、中南文联筹备委员会委员、武汉市戏剧改革委员会席主、全国政协一至四届委员等职。

基本资料

中文名:吴天保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03

逝世日期:1967

代表作品:辕门斩子

性别:男

人物生平

吴天保,9岁入塾,11岁辍学,随父到汉川县脉旺嘴经营豆腐作坊。他从小酷爱戏剧,1915年考入汉口满春戏院科班习汉戏,艺名“小天保”。次年拜萧长胜为师,习“三生”行当。1919年出师登台。他吸取京剧之长,独创汉剧吴派唱腔,蜚声武汉,人称“汉剧大王”。

1924年,出科五年刚刚才21岁的吴天保,接触并爱上了这个剧本,认为适合自己演出。正式上演后,果然誉满三镇。抗战初期,在汉口市剧业同人组织的几十场劳军募捐义演中,吴天保一再主演《哭祖庙》,以此激励民心士气。1926年,汉口汉剧公会改选,他继余洪元之后任理事长。1929年,同余洪元率艺班赴上海演出,与京剧麒派艺术大师周信芳首次聚会,相互切磋,艺技更精。1931年武汉大水,百业凋零,他组班赴渝,上演《渡阴平》、《哭祖庙》等剧,历时数月,轰动山城。1933年,他在武汉长乐剧院首演大型连台本戏《薛仁贵征东》成功,为汉剧连台本戏之始。1935年,他带领戏班退出长乐剧院,重新组班赴九江、南昌等地演出。次年返汉,与万盏灯合股组建时代剧社。

1937年,他任武汉戏剧界联合会理事长,率抗日公会艺人进行抗战宣传演出,上演名剧《平倭传》、《放下你的鞭子》。1938年9月,吴天保率领汉剧抗敌流动宣传队第一队,从长沙到重庆等地,第一天的打炮戏都是《哭祖庙》。借剧中人刘谌之口,痛拆刘禅的丧权辱国,屈膝投降的行径,激发大家同仇敌忾,坚定抗日意志,引起观众强烈共鸣。1947年返回武汉。次年脱离舞台生涯,一度经商谋生。

建国后,他重返舞台,上演现代汉剧《陈香梅之死》和《新杨四郎》,获武汉观众好评,1953年,武汉市汉剧团正式成立,他任团长。武汉市戏曲学校创办,他兼任校长。1958年错划为右派(属“划而不戴”类),次年撤销。1961年,武汉市汉剧团扩建为武汉市汉剧院,任副院长。“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残酷迫害,于1967年12月14日去世,终年64岁。

1961年9月,武汉电影制片厂将《哭祖庙》与《磬河桥》作为吴天保的代表剧目,摄进戏曲艺术片《留住汉宫春》。

1962年1月,为庆祝武汉汉剧院成立,董必武赠诗有句云:“尊重吴陈派,宏宣江汉声。”年近花甲的吴天保在汉口清芬剧场示范演出了《哭祖庙》。

1967年,吴天保去世,这位“汉剧大王”的这出名剧就成为绝唱了。

主要作品

其拿手戏有:《哭祖庙》、《未央宫》、《辕门斩子》、《四郎探母》、《文昭关》、《下书路会》、《捉放曹》、《哭秦廷》、《斩经堂》、《取成都》等剧,集吴派唱腔之大成,年年演出,经久不衰。其中的《哭祖庙》于1959年摄制成影片后,在全国放映,成为《留住汉宫春》的代表作。在现代戏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红灯记》和《山乡风云》中,他成功地饰演了剧中角色杨晓冬、鸠山、何奉。国内唱片公司为他录制了大量唱片,至今行销海内外。

人物评价

董必武在祝贺武汉汉剧院创立时曾题诗云:“尊重吴陈(指吴天保和陈伯华)派,宏宣江汉声。”对吴天保平生艺术造诣作了公正的评价。

著名汉剧演员吴天保的拿手戏很多,但是,最叫座的要数《哭祖庙》。该剧的情节是:三国时,魏将邓艾攻下绵竹,进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听信谗臣之言,决定开城投降。其子北地王刘谌以背城一战苦谏,后主不听,反将他踢出宫门。刘谌看到事情无可挽回,准备以身殉国,并告诉妻子崔氏。崔氏深明大义,持剑自尽。刘谌随即杀死两个儿子,跑到昭烈庙中向祖先哭诉,自刎而死。

汉剧界原来没有这个剧本,它是由京剧界传来的。清末著名的京剧改革家、表演艺术家汪笑侬,有感于国事日非,为了托古喻今,抨击当时的政治生活,于是创作了这个充满爱国主义思想的剧本,他在大连、上海等地演唱这戏时,政治影响非常大。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汉口的丹桂茶园举行了史无前例的京汉名角合演,不但营业很好,两个剧种的演员还得到了互相观摩学习的机会。就在这时,汪笑侬将京剧剧本《哭祖庙》送给汉剧泰斗余洪元,余洪元则以汉剧的传统剧本《刀劈三关》回赠汪笑侬。后来,余洪元在汉口担任了汉剧天春班的客座教师,把《哭祖庙》交给了他的爱徒,由三生转学一末的小天文,可惜小天文在19岁就死了,因此,这出戏没有在汉剧舞台上树起来。

汉剧界流传的《哭祖庙》有两种脚本:一为陈春芳演出本,一是吴天保演出本。前者是将汪笑侬的原本略作更动;后者是在龚啸岚等艺术家的相继帮助下,对汪本进行删削,把原来演出时间的105分钟压缩到70分钟,显得更为精练。经过几十年反复的锤炼与加工,吴天保充分地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将刘谌这个末代王孙演得栩栩如生,非常感人。

吴天保并不因为《哭祖庙》是一出唱工戏而忽视念白,他牢记梨园界的一句老话:“千斤道白四两唱”,遇到念白同样是全力以赴。这出戏的定场词和紧接着的5句73字的念白,吴天保处理得四声清楚,尖团分明,音调铿锵,字字入耳,把汉剧三生的念白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迎来了该剧的第一个满堂彩。

第二场跪唱的西皮垛子,运腔新颖,不同流俗,成为脍炙人口的唱段。尤其是最后一场由二黄倒板、二黄回龙、反二黄、反二流和二黄摇板等五种不同板式组合的成套唱腔,更是熔生、末、净、外之长于一炉。如果演唱者的后劲不济,是难以驾驭这几十句言前辙唱词的。吴天保偏能倾喉高歌,酣畅淋漓一气呵成,越是后面越是珠圆玉润,并且响遏行云。分明只有他一个人在唱,却好像天地间尽是吴派唱腔,让你过足戏瘾。行家们都明白,反二流唱段中的去声字是不便行腔的。吴天保居然化腐朽为神奇,巧妙地利用切分音,山断云连,既中绳墨,又不板滞,准确地烘托了人物情绪。对于突破七言或十言常规的唱词,吴天保也能匠心独运,挥洒自如。例如有一句是“那时节,我的父皇,睡在怀中,昏昏沉沉,睡梦之间,直到如今,我的父皇他睡了数十年。”共计33字。还有一句是“直到如今,我父皇,焚符弃玺,反缚舆榇,率领着军民人等。文武百官,匍匐尘埃,投降邓艾,比那刘璋王更惨不堪。”长达43字。一般演员认为不好上口,吴天保却唱得跌宕有致,顿挫得宜,以情带声,借声传情,把儿子对昏庸父亲又恨又怜的心态,刻画得细致入微。不由你不为他鼓掌叫好。刘谌自刎前有一句唱词,陈春芳唱的是“你看我凤子龙孙也只这般”,最多只能博得观众同情。吴天保改为“我刘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样就把大势已去的典型环境中慷慨殉国的这位孤臣孽子的典型形象塑造得更为高大。

汪笑侬主演的《哭祖庙》是唱工多做工少;吴天保则结合剧情加强了做工与舞蹈身段,合着音乐节奏载歌载舞,改变了单调僵化类似清唱的表演模式,形成浑身是戏,满台是戏,开创了汉剧三生唱做并重的新风,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家庭成员

吴天保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一女儿与二女儿都已不幸的过世。三女儿刻苦学习医术,曾被国家派往非洲救难,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医师,获得过很多荣誉奖状,现在于武汉经营一家小诊所,对待病人细心并且少收医疗费,附近居民都很尊敬她。四女儿生活幸福,其一子虽然没能继承吴天保的嗓音,但是已成为一位了不起的舞蹈家。儿子是他们的弟弟,也是吴天保唯一的儿子,可惜他只有女儿,但是他的女儿们也都是杰出的人物。

标签: 吴天保

更多文章

  • 戈壁舟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戈壁舟

    戈壁舟(1915---1986),诗人。原名廖信泉,又名廖耐难,成都人。1936-1939年先后参加中共地下党的外围组织学生救国联合会、民族解放先锋队。1939到延安,1941年考入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1945年到伊克昭盟中央民族学院任教。1947年到新华社前线分社作随军记者。历任《群众文艺》编辑

  • 郑丕留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郑丕留

    郑丕留原名沛疁,1911年1月9日生,江苏省太仓市新塘镇。畜牧学家。我国家畜人工授精技术的开拓者和传播者。对家畜生殖生理的研究有较深造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他就培养了一大批人工授精技术人员,为我国大规模推广家畜人工授精,改良畜种,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主持了我国家畜家禽品种资源的调查,主编出版了《

  • 莫定森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莫定森

    莫定森(1900—1980),农学家、农业教育家、稻麦专家。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对浙江改良稻麦品种,发展双季稻,扩种冬季作物,大幅度增产粮食,培养人才,并在浙南山区坚持抗日战争,有过重大贡献。五十年代对南方水稻实行“三改”,六十年代为高寒地区培养稻作人才,选育耐寒、高产稻种,奠定了我国北疆大规模发展水

  • 刘箴俗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箴俗

    刘箴俗是秦腔表演艺术家,祖籍陕西户县。幼年丧母的他曾随父在西安卖羊血为生,1913年报考易俗社,因面黄肌瘦而被社长薛卜五据之门外。后,孙仁玉慧眼识珠,将他收下,并给他起艺名刘箴俗。刘箴俗不负恩师厚望,聪慧加勤奋,一代秦腔“神童”就此诞生。关于他在艺术上的成就,著名戏剧家梅景九的赠诗做了最为准确的描述

  • 关士聪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关士聪

    关士聪,区域地质学家、油气地质学家。早年主要在秦岭、新疆、东北和内蒙古等地进行地质矿产调查。自20世纪50年代起,主要从事油气地质勘查和科学研究工作。在30多年的找油实践中,为我国一系列油气田的发现和开发作出了贡献,成绩卓著。他的《中国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与油气》是其代表作,还有《中国含油气区地质与

  • 苏石风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苏石风

    一级舞美设计,广东潮安人,著名戏曲舞台美术家,1921年2月6日出生,其作品构思严谨,着重意境,清新秀丽与淡雅朴实相渗。他的设计曾获多项大奖。曾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学会顾问、上海舞台美术学会名誉会长。因病于2010年2月27日病逝中文名:苏石风国籍:中国出生地:广东

  • 杨公素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公素

    杨公素(1910-2015),原名佘贻泽,汉族,1910年1月出生于四川重庆大宁(今重庆市巫溪县大河乡刘家坪),著名外交家、藏学家。中文名:杨公素别名:佘贻泽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四川重庆大宁出生日期:1910年1月逝世日期:2015年3月8日职业:外交家,藏学家毕业院校:东吴大学,燕京大学杨

  • 谢奉琦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谢奉琦

    谢奉琦(1882—1908),四川荣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入富顺炳文书院就读,后转入贡井旭川书院。1904年,东渡日本留学,考入日本成城学校,后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理化。1905年,由孙中山、黄兴等为主盟人,加入中国同盟会。1906年,回到四川,积极进行发动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多次往返于成、

  • 杨吉甫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吉甫

    杨吉甫,教育家,现代诗人。曾任万县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万县市副市长、万县市文联主席、四川省文化局长等职。中文名:杨吉甫国籍:中国出生地:四川省万县双石乡杨家山出生日期:1904年11月7日逝世日期:1962年11月10日职业:教育家,现代诗人毕业院校:民国大学英语系性别:男杨吉甫先生,四川省万县双石乡

  • 刘国用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国用

    刘国用(1898—1937),号剑豪,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1925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军教导队教官和第十五师二团排、连长。1930年起历任第十六师一团少校营长、中央军校南昌分校中校教官。1936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五十八师三四四团团副、上校团长。1937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