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1897年8月28日—2003年7月3日),字萼楼(又名鹤楼),生于湖南省湘阴县武穆乡青山村(今青山乡中山村);早年考入国民政府军政部讲武堂,后并入黄埔军校,毕业后任见习排长、营长、团长、福建省漳州警备司令,“七·七事变”后任国民党第20集团军政治部中将主任;1941年“湘北会战”期间任国民党军第9战区政治部督导专员,1947年7月6日,黄鹤组织国民党600余名将校级军官,在南京中山陵愤怒谴责蒋介石独裁专制和倒行逆施;1948年,黄鹤投奔陈明仁,参与湖南和平起义;全国解放后经历坎坷;2003年7月3日在湖南岳阳去世,享年106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黄鹤
别名:字萼楼(又名鹤楼)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省湘阴县青山乡中山村
出生日期:1897年8月28日
逝世日期:2003年7月3日
职业:原湖南省政府参事室参事
毕业院校:黄埔军校
主要成就:组织国民党军官拜谒中山陵
代表作品:《国民党高级将领南京哭灵纪实》《南京中山陵哭灵始末》
军旅生涯
1925年6月,率部参与平定刘振寰的叛乱,不久升任教导第二团特务营党代表、冯逸裴师营党代表。1926年调任教导团三营副营长,三个月后调钱大钧师第一补充团任营长;同年7月率部乘海轮至厦门北登陆,吓退英军陆战队,进军漳州。1927年4月任东路军教导第三师第一补充团团长兼漳州警备司令,后遭副团长诬陷被关押撤职。
1928年,赴南京,任国民党中央军校第六期大队队附兼第八队队长。1929年调任五十二师政治部主任,是年底赴江苏任独立第四旅政治部主任,一月后因部队改编离职。
1930年,被派豫鄂皖“剿匪”总司令部四十六师任宣传处长,获授蒋介石侍从室所发密电本,军中诸事由黄直接向蒋汇报。1932年调任武汉“剿匪”总部视察专员,与宣传处长同道视察各军、师。1934年10月调赴福建卢兴荣第五十二师任政训处长。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国民党军心浮动,黄鹤陪同卢兴荣视察南京、上海等地部队,维护部队稳定。
抗战全面爆发后,调任驻河北第二十集团军中将政治部主任,司令由商震担任。1938年商震奉蒋介石命掘开黄河花园口大堤,豫皖苏三省遭受浩劫,黄其时在军中,潸然泪下,无力拯救。1939年春调任桂林行营政治部主任秘书,三个月后调重庆军政部部附。1941年由重庆回湘,任第九战区督导专员,日寇进攻长沙时率团在湘北一带组织抗日。1946年被派往南京中央军官训练团受训。
1947年7月6日,因不满蒋介石发动内战、排斥异己的行为,组织国民党600余名将校级军官,来到南京孙中山陵园,谒拜总理,宣读祭文,愤怒谴责蒋介石独裁专制和倒行逆施。众人声泪俱下,哭声震天,“谒陵”演变成一场震惊中外的“哭陵”事件,极大触动了陷入内战泥淖中的蒋介石政权;“除暴兴华止内战,将军八百哭中陵”——黄因此被称为“哭陵将军”。
1948年9月,黄鹤调陈明仁部第一兵团司令部任少将高参;1949年2月移驻长沙,受命于程潜与黄雍成立全省在乡军官自救会,发起领导湖南在乡军官起义;8月和陈明仁、黄雍等通电反蒋,迎接解放军进城,湖南和平解放。
建国之后
1950年11月,第一兵团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黄任少将高参,12月被派往位于南岳的中南军政大学湖南分校学习,但次年却被沅江县人民法院错判为无期徒刑,关押24年之久,1975年12月释放,安排为省政协秘书处专员;1983年5月由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撤销原判,恢复起义人员名誉,7月增补为省政协委员,12月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
黄鹤先生晚年关心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渴望祖国繁荣富强,以亲历者的身份见证了改革开放后祖国的巨大变化,著有《国民党高级将领南京哭灵纪实》、《南京中山陵哭灵始末》等。
2003年4月,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采访了这位已是106岁高龄的黄埔第1期学生黄鹤先生,采访中,老人的精神状态很好,还能断断续续地回忆起自己在黄埔军校的生活以及此后的革命历程;他谈起了他在黄埔军校期间曾经当过苏联顾问的翻译;当过排长,参加东征,在与敌人的肉搏战中负伤;还曾经给蒋介石当过一个月的侍卫参谋;留下了关于黄埔军校第1期历史的珍贵口碑资料。
去世消息
2003年7月3日,黄鹤先生在寓居地湖南省岳阳市屈原行政区病逝,他系中国大陆地区最后一位辞世的黄埔一期学员(海内外最后一位去世的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为孙元良先生),享年106岁。
7月5日,在黄鹤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石玉珍,副省长贺同新,省政协副主席刘晓等领导和黄埔军校同学会、湖南省委统战部、省人大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黄埔同学会、中共岳阳市委等有关单位敬献了花圈。
人物访谈
问:您还记得黄埔军校当时的事情吗?例如当时的摆设、饰样?例如走马楼?
答:有过走马楼,孙中山在走马楼住过,宋庆龄也在。
问:宋庆龄去过几回?
答:宋庆龄无(没有)去过几回。
问:开学典礼去过吗?
答:我记不清了。
问:您当时怎么进黄埔军校的?怎么知道黄埔军校的?
答:那时孙中山在湖南招考黄埔军校学生,我已经是高中生了,没赶上。后来专门赶到广州,先到武汉,再到上海,再到广州。
问:当时黄埔军校是经过两次考试,您两次都是在广州考的吗?
答:不是在广州考的,武汉无汽车,无火车。要到武汉会轮船到上海,然后坐轮船到广州。
问:当进考了什么科目?
答:没有参加考试。
问:没参加考试,您是怎么进黄埔军校的?
答:当时考完了,已经开学了,我只得在广州工作,无钱,没有办法。湖南的程潜在广州大元帅府当陆军部长,在广州北较场办了个学校,叫讲武堂,我就进了讲武堂。后来,那苏联顾问到广州援助孙中山,开着那个船到黄埔岛。
问:在黄埔军校能不能经常见到苏联顾问?
答:我与苏联顾问关系还不错,当了俄国顾问的翻译。
问:与哪个顾问关系不错?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
答:名字记不得。(提醒后)记得嘉伦将军。在大沙头有个俄国大使馆,第一次就是在大沙头俄国使馆见到俄国人,使馆负责人请我吃西餐。
湖南人在黄埔学生多,我在讲武堂当学生比较活跃,经常碰到黄埔军校的学生,他们是高中生,他们的生活比我们好,我们无大米吃,吃稀饭。
问:黄埔军校的饮食好吗?
答:黄埔的饮食好,我们讲武堂就不好。
问:您还记得黄埔军校吃什么吗?
答:吃白糖,吃馒头,我们吃稀饭,很羡慕。
问:黄埔军校中午吃什么青菜?
答:吃广东海菜多,萝卜等很少。海洋的东西多,都是鱿鱼炒花生,餐餐吃鱿鱼,青菜很少。广东近海,所以十餐有九餐都吃鱿鱼。
问:除了鱿鱼,还有什么您爱吃的菜?
答:只有鱿鱼,便宜嘛,贵的公家不买。
问:有没有汤喝?
答:不晓得,黄埔军校的生活好,有馍馍白糖,我到黄埔军校后,后勤归我管,负责买菜。
问:有没有吃辣椒?
答:不吃辣椒。
问:您还记得当时学习和生活的情形吗?住在哪里?住在走马楼吗?
答:廖仲恺管经济,我买菜,到廖仲恺那领钱。
问:您还记得黄埔军校的教官吗?像蒋校长,政治部?
答:政治部周恩来记得,其它记不清了。
问:王柏龄、叶剑英有印象吗?
答:王柏龄记得。
问:教官平时经常跟学生接触吗?
答:记不清了。
问:当时学习辛苦吗?
答:当时有两帮教官,一帮是文教官,教政治。一帮是武教官,教操练。
问:还记得“中正剑”吗?
答:记不得了,(提醒后)发过一把,中正发的,上面刻了“中正”两字,其它记不得了。
问:当时学习什么课程?
答:学四大课程:(1)?(2)政治学习(3)军事学习(4)练武。
问:还记得制服的样子吗?
答:不记得了。
问:毕业后,您分发到哪里?
答:我在广州带黄埔第三期,在虎门任见习排长。
问:您有没有参加过东征和北伐?
答:参加了东征。我的右脚给刺刀刺伤了,给那个营长刺伤了,我把他捅死了,他们是一个营的,我带了十几个人,在西边的高山的敌人和我们十几个人打起来了。
问:后来有没有人来增援?
答:没有。
问:你们怎么脱身?
答:只能拼,没办法
问:打仗下来,剩下几个兄弟?
答:……
问:您是第一个冲上去吗?
答:……
问:还记得你的同学情况吗?
答:没什么联系,第一期没几个人了。
问:在军校,您跟哪些人要好?
答:当时有,现有都几十年了。
问:学生中有共产党员吗?
答:少少有一些,周恩来让我入党,我……
问:共产党当时是秘密还是公开的?
答:秘密的,有几个参加。
问:周恩来有没有经常找他们谈心?
答:我没参加。
问:有没有同乡会?
答:我不记得。
问:当时有两个公开的组织,您有印象吗?
答:有青年的,有共产党的,不公开,很少人的。三民主义青年团,人就很多。
问:他们有什么活动?
答:共产党的不公开,秘密的。
问:有没有接触蒋介石?
答:跟他在一起,我是照顾蒋介石的士卫官,外面的人要见蒋,要通过我。
问:您在士卫队里吗?
答:士卫官。
问:后来为什么离开?
答:我当官去了。
问:当时,俄国的顾问和学生接触吗?
答:不直接讲课,他们不懂中国话。
问:他们跟教官打交道吗?
答:没直接交往。
问:俄国顾问做什么工作?
答:俄国派来的,送武器援助孙中山,送到黄埔港。我记得那次送了六支步枪,三八式的。
问:除了您,还有谁当翻译?
答:没有了,我还是兼职的半调子。
问:您的英文在哪学的?
答:我在湖南是高中毕业的。
问:您当时是第六大队吗?
答:是
问:大队长是谁?
答:我记不清了,是东北人。
问:您有没有参加社会活动?
答:很少。
问:课程安排满满的吗?
答:有四大课程。
问:课室里当时是怎样布置的,有无孙中山、廖仲恺的照片吗?
答:孙中山的有,廖仲恺的记不得。
问:有“万国旗”吗?
答:记不清。
问:在哪队列操练?
答:记不清。
问:有没有当时的照片?
答:文革时全部烧了。
问:用过的东西有吗?
答:都烧了。